「智慧校園」為校園管理注入「智慧力量」

2020-09-04 江海南通

為保障學生校園安全、家長與學校信息互通,南通移動緊扣學校新生秋開契機,助力全區超30所中小學開展智慧校園建設,通過考勤、通話、人臉識別等技術,大大提高了學生在校園的安全性,同時實現家長與學校信息有效互通。

據了解,在海門中學,南通移動就對智慧校園進行了提前部署。智慧校園中的電子校卡實現了考勤、語音通話、信息等多功能,大大提高了學生在校的安全係數,實現家長與學校信息互通,為學生築起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當學生在學校專用話機上使用,不需要攜帶手機或打電話,不會影響學習,同時當學生佩戴校園卡進出校門時,家長可接收學生進出校門通知。 

「通過智慧校園中電子校卡在我們學校的普及,我認為會大大提高我校安全率,並實時查看學生的考勤情況,這對家長和學校都很負責任!」教務處趙主任說道。 

「不用帶手機也可以打電話,避免了孩子帶手機玩手機不好好學習的情況,而且我也可以看到他的打卡考勤情況,這對我們來說也更放心了!」一位高一學生家長說。 

為保障智慧校園建設的有效進行,南通移動組織技術專家提前至學校進行指定地點設備安裝並成功調測,使用電子校卡的學生進出校園後家長能實時收到簡訊,有些學校還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 

「看到同學們排隊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學校感覺很安全,因為這樣外面不是我們學校的人就進不來了,而且家長還能收到進出學校的信息,特別放心!」一位高一顧同學說道。 

南通移動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拓進取,將以往經驗與新時代有效結合,不斷創新服務工作,加強校園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步伐,為提升學校治理效能提供最強的「智慧力量」。 

相關焦點

  • 智慧校園。什麼是智慧校園
    智慧校園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中文名微校或智慧校園外文名weixiao軟體類別社交、通訊軟體大小4MB平臺Android應用案例手機開門、手機借書、未來教室等核心特徵智慧校園智慧校園的三個核心的特徵:一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 【智慧校園】智慧校園的物聯網應用
    平臺應用層是基於行業需求,通過平臺中間件完成對設備、事件、空間、認證等管理,提供豐富的應用,實現智能分析與控制,實現廣泛智能化應用。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物聯網應用多樣,如:智慧教室、智慧實驗室、智慧圖書館、資產管理、能耗管控,實現資源的合理調度、校園的綠色節能,推動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務的智慧化進程。
  • AI入校園 | 構建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打造智慧化校園生活
    近年來,國家相繼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智慧校園總體框架》等文件,大力提倡「智慧平安校園」行動,並將「校園環境全面感知」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特點之一,強調以「高科技」促進校園平安建設管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AI技術帶入校園。
  • 北京電信發布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為解決目前校園管理的痛點,實現多應用場景下統一管理,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應運而生。  「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應運而生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於10月10日在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新品發布會和該產品「友好客戶體驗」授牌儀式,助力智慧校園管理和服務深入發展。
  • 師慧可視化智慧校園——構建校園一張圖管理平臺
    師慧可視化智慧校園——構建校園一張圖管理平臺近年來,高校基礎化設施逐漸完善,校區規模不斷擴大,數字校園各平臺也在逐步建設當中,但總體來看,高校信息化建設呈現分散的狀態,缺乏綜合統一的信息管理機制,校園各系統平臺的管理不夠生動直觀,數據信息管理僅停留在基礎屬性信息的管理上
  • 國泰安智慧校園就業管理系統
    用人單位管理、簡歷管理、招聘管理、就業交流、就業登記等多方面,對畢業生就業進行全面、深入地指導,為畢業生就業提供網上服務平臺,有效提高學校就業率。針對以上問題,深圳國泰安教育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智慧校園就業管理系統,為學生提供在線就業服務平臺,針對畢業生就業,用人單位在線發布信息,學生在線求職、溝通交流,學校管理學生就業,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方便快捷地完成畢業生就業管理工作。
  • 國泰安智慧校園宿舍管理系統
    國泰安智慧校園宿舍管理系統主要用於對學校宿舍資源及學生住宿情況進行管理及維護,包含宿舍信息、宿舍人員管理
  • 全省首家智慧校園
    ,與天府七中教育集團成員校籤訂了5G智慧校園雲端共享合作協議。包括總覽、教育教學、教學管理、學生畫像、活動軌跡、走進天七、全景漫遊、光榮榜、車輛管理總共九項數據界面,囊括了學校所有智慧校園應用場景。實現校園數據的匯聚。通過賦能和連接後的海量數據,可以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形成學生畫像,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後實現教師管理,全方位的支撐智慧校園的建設。
  • 國泰安智慧校園招生管理系統
    「 國泰安智慧校園招生管理系統包括招生計劃、自主招生、錄取信息、錄取分班、查詢統計
  • 荊門:探尋智慧校園 實現高效管理
    12月10日,掇刀區十裡牌小學一行8人來到深圳,開展動漫課程及智慧校園考察學習。   珠光小學是深圳市智慧校園示範學校,南山區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學校領導將學校信息化建設及智慧校園的成果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我們。信息中心李文韜主任從」智慧校園做什麼「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了珠光小學對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過程。
  • 什麼是智慧校園
    1、智慧校園是什麼?如何定義?智慧校園的定義:是指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智慧化的校園學習、生活一體化的環境,通過信息化手段將教學、教務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實現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2、智慧校園與傳統校園的區別如今智慧校園已成未來趨勢,我國的校園環境經歷了巨大的改變,智慧校園和我們熟知的傳統校園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讓我們來下智慧校園「智慧」在哪裡呢?
  • 智慧校園的「智慧」表現在哪些方面?
    其中智能感知層是指採用各種感應技術和感應設備收集 各種有效的數據,為智慧校園的構建提供大量數據;   網絡通信層是指採用網絡通信技術,能夠及時有效地傳輸數據,為智慧校園的構建提供網絡基礎;   大數據層是智慧校園的核心, 它為智慧校園的構建提供堅實的基礎,在數據的存儲與計算、 數據分析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匯集各種智慧 校園信息的中心樞紐;
  • 數位化校園到智慧校園的發展
    傳統數字校園是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校園網,是各個電子化終端設備通過網絡方式進行的連接實現信息的傳輸與應用。它以數位化信息和網際網路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
  • 國泰安智慧校園迎新管理系統
    國泰安智慧校園迎新管理系統包括網上迎新、現場迎新、收費管理三大部分,涉及新生報到入學的各個環節。04—國泰安智慧校園迎新管理系統已在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河南省駐馬店財經學校、湖南高爾夫旅遊職業學院等數十所院校得到了廣泛應用,為迎新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簡化迎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學生、家長快速辦理入學流程,同時為學校輕鬆獲取學生數據,圖形化展示迎新情況。
  •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推出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華為北京運營商業務部部長鄭委寧等共同見證了「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發布。伴隨著校園物聯網應用場景的逐漸豐富,在多應用場景下實現統一的管理對於推動智慧校園管理和服務的提升至關重要。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始終秉承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立足電信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可靠的服務保障,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指引下,致力於推動教育產業融合發展,努力為智慧校園建設實踐貢獻電信方案和電信力量。
  • 智慧校園基礎平臺|智慧校園基礎底座點亮校園智慧之光
    各院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至今,大部分已完成校園骨幹網絡建設及部分應用系統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也為學院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產品簡介智慧校園基礎平臺是智慧校園建設中的基礎底座,提供數據採集、清洗、存儲、管理、治理、分析以及統一身份認證等基礎功能與服務,解決標準不統一、數據分散低質、數據難以共享、重複登錄認證等問題。
  • 智慧校園物聯網管理平臺建設方案2.0
    《智慧校園總體框架》(GBT36342-2018)於2018年6月7日正式發布,其從智慧校園總體系統架構、智慧教學環境、智慧教學資源、智慧校園管理、智慧校園服務、信息安全體系等六大方面對智慧校園建設作了規範及標準指導三、智慧校園2.0體系架構
  • 日照市金海岸中學:智慧校園「八大應用」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近年來,日照市金海岸中學不斷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現已初步建成集智慧化教學、家校互聯、辦公、宣傳、數據和安防等為一體的智慧校園,便捷了校園生活,加速了平安校園建設,有效改善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方便了家校溝通。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 泗縣:智慧校園為教育升級
    安青網訊 泗縣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建設智慧校園工程,以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為重點
  • 智慧校園:是真的「智慧」,還是只是噱頭?
    當那些新技術應用於教書育人的學校時,智慧校園應運而生。智慧校園是指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提高學與教的效果為目的,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為核心技術,提供一種環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數據化、網絡化、協作型一體化的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並能對教育教學、教育管理進行洞察和預測的智慧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