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不少身懷絕技的網紅老師全年營收破百萬,甚至達到上千萬,將知識變現賺得盆滿缽滿。網際網路上的「網師」到底該有門檻嗎?還是靠口碑吸引學生就可以?不同於傳統教室授課的在線教育,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網師的門檻能否「寬容」點?
高薪網師坦言挑戰大過線下老師
來自珠海的陳志遠,高中時英語並不好,直到高中畢業前沒講過一句完整的英語口語;到了大學,他立志把英語學好,畢業後走上了英語培訓道路。之前他在新東方任職過,後來轉型到滬江CCtalk平臺上當一名英語網師,網名為luckydog。日前他的一場英語網絡課程預售會,1小時就收穫超過10萬元,當日營收過25萬元。
目前,他以年營收139萬元的成績成為CCtalk上獨立網師中的一員,而這距離他入駐CCtalk平臺成為一名網師僅一年。在陳志遠看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所有能給網絡學員帶來價值的老師都是好老師,值得被尊重。
此前,在培訓機構當了14年英語名師的蘇楠楠,2014年從線下轉至線上,創下了20天營收35萬元的紀錄。「以前一節課最多能給百來人來聽,現在在線聽課學生每節課達到上萬人,成就感不一樣。」蘇楠楠說。
在線教育平臺上,不少網師年收入達百萬,知識網紅變現吸引了不少線下的平民教師紛紛上線當網師。知識真的可以變現嗎?網師容易名利雙收嗎?不少高收入的網師坦言,其實挑戰遠比線下老師大。
一方面,線上教學備課比線下教學更辛苦。線下教學,一門課不需要再備新的課,在線教育老師在一個月裡分為集中備課、集中授課和答疑解惑不同階段,看似集中授課階段的每小時收入很高,但授課前期的備課和後期的答疑解惑,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線上教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除了教學語言,還有肢體語言與學生的良好互動。網際網路在把老師的能力、影響力、口碑放大的同時,不足之處也會放大,唯有不斷修煉提升內功。
在線授課並不要求具備教師資質
網際網路上的知識網紅,能否稱為老師?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可以商榷,因為知識網紅從事的教育服務是真真切切的。用戶網上付費的模式逐漸被大眾接受,在線網師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
針對利用網際網路教學的獨立網師,目前網絡平臺是否設置具備教師資格證等前提條件?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些為在線教育網師提供註冊的教育平臺,並不需要授課人提供教師資格證等硬性規定。在一些比較規範的平臺上,會有一套先期的審核標準,包括對授課人的授課內容、課件等進行審核,並約授課人進行線下試講。
「在線網師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課程質量本身,因為學生可以先免費試聽,再決定是否報名,老師根據自身水平好壞被優勝劣汰。至於有沒有教師資格證,不會成為阻礙發展成為學生受歡迎老師的原因。」一知名在線教育網絡平臺相關負責人說。
不過記者也發現,事實上,不少平臺上大部分都是免費課,有些授課人甚至把自己彈琴、烘焙、廚藝、多肉植物種植等也開設成為一門課,讓有著相同愛好的志同道合者分享交流。真正的收費課往往是精華的沉澱。在更多網際網路學習愛好者看來,在線教育領域的老師,只要在某一方面比其他人具備更豐富的經驗,就可以成為「老師」。
對在線網師能否寬容一些
教育不是一個階段就要完成的事,而是相伴人的一生。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如果能早期適應通過網際網路獲取教育資源,對今後一生至關重要。學會學習本身就包含著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獲取教育服務、尋找教育資源,這種能力越早培養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網師是否必須具備教師資質?「網絡本身接受市場競爭的考驗,沒有競爭力的老師,缺少學生人數,自然被淘汰。」上海市電教館館長張治認為,教師資格證是現在學校教育制度下的一個標誌物。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教育,學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來源,會有越來越多的跨界者,成為教育服務的供應商。網際網路的網上學堂,只要網師沒有傳播違法亂紀或其他不良內容,可能成為市場競爭下的一種教育服務補充。教得好,教得有吸引力,自然會有認可的人願意買單,沒必要用教師資格證限制網際網路教育服務行為。
不過,張治也鼓勵,更多優秀的學校老師將自己的優質課程在網際網路上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者,不應僅局限於學校的圍牆內,網際網路也可以成為另一個平臺,吸引匯聚獨立知識的傳授和分享者。如果網際網路教學開展得有序、規範,也可以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