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保險:「懂醫會養」的專業養老護理員存在巨大缺口

2020-12-16 今報網

  「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國外,我和老伴兒退休這幾年相互照顧,可歲月不饒人,再加上兩人都有慢性病,還是決定住養老院了」,家住北京的陳叔叔最近在調研養老機構,發現一些機構人滿為患,另一些卻無人問津。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214.6萬人,近一半床位被空置。另一方面,部分養老機構卻「一床難求」,光大證券養老報告提到,全國某公立養老院全院只有1100張床位,排隊登記的老人已經超過1萬人,每年只能輪候入住幾十人,入駐通常要等好幾年。

  「一半空置」與「一床難求」並存,養老機構為何差距如此大?養老機構比拼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專業的醫養水平?國外的先進經驗?還是幫老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大家保險集團發布的《2020家庭保險消費需求調研報告》也顯示,老人入住養老社區最關注的三項服務是:「專業化的護理服務」「豐富的文娛活動」和「先進的養老設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我國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指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7歲,但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還存在著患病比例高、患病時間早、「帶病生存」時間長等問題。「由於人口老齡化時間短,養老服務業發展時間短,我國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問題更為突出。按照每三位失能老人需要一名護理人員的國際標準計算,我國有44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老護理員需求超過1000萬。但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我國持證上崗的養老護理員僅30多萬,缺口巨大。」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表示。

  44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僅僅擁有30萬護理員,相當於一位護工要看護150位老人,與一位護工看護3位老人的比例相去甚遠。「懂醫會養」的專業養老護理員存在巨大缺口,為數不多的護理員集中在少數養老機構,成為養老市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重要原因。

  服務軟實力的強弱也成為養老機構受歡迎程度的分水嶺。越來越多的養老機構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海外經驗,通過本土化改造提高服務能力。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何肖鋒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集團旗下海外連鎖養老集團Retirement Concepts,在加拿大擁有23個養老社區,已穩健運營32年,2700名註冊護工照護著3300多名均齡超過86歲的老人,擁有一套國際化水準、自有智慧財產權的養老運營標準化體系。目前,大家保險集團正在系統化、全鏈條移植這套運營服務體系,並充分考慮國情、結合實際進行本土化改造和驗證,以此建立對標國際水準、順應國人需求的養老運營和服務體系。此外,大家保險友誼養老社區還與日本最大養老服務機構——日醫學館進行合作,在內部配備專業醫務室,醫護人員24小時值守,定期邀請專業醫師到訪,為老人提供健康諮詢和指導服務,實現了從海外經驗到本土化的改造與融合。

  西方功能學派認為,老人對社會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對下一代的社會化上。老人屢經滄桑,積累了豐富經驗,是文化傳播者。儘管人的生理機能會隨年齡增長而衰退,但仍可發揮自己的經驗、知識為社會作貢獻,其個人價值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升華,個人成就感被提升,精神層面需求被滿足。養老不再是簡單的溫飽問題,更是應該關注老人個人價值實現的人文問題。

  日本曾創造一個「無緣社會」概念,指因血緣、地緣、業緣日趨弱化而導致人與人關聯缺失,其核心問題,是個體與社會關係的疏離。在熟人社會的中國,這樣的趨勢在老年群體中也逐漸顯露。無論是獨居養老,亦或是跟隨子女居家養老,老人與社會聯動不斷減少,個人價值難以在社會中實現。但長者對個人價值延續的需求,並不會因年齡增長而降低。僅僅關注老人物質生活,對老人個人價值延續問題低關注度的養老機構,已經無法滿足養老市場需求。

  面向老人身體與精神的雙重關懷成為養老服務努力的方向。政府層面顯然也看到了這一趨勢,2003年始,全國老齡委發起「銀齡行動」,倡導並組織老年知識分子向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智力援助行動,志願服務偏遠地區教育事業。

  除了政策倡導與政府組織,不少養老機構開始圍繞老人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延續不斷探索。重陽節來臨之際,大家保險旗下養老社區推出關注長者精神世界的公益活動「致敬!向夢想」,通過義拍社區長者手工作品,募資幫山區希望小學重建,讓老人走上「大家夢想課堂」,遠程為大山深處的孩子們打開對世界的全新認知,讓一群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銀齡」老人為「銀鈴」築夢,同步解決「教育扶貧」與「長者價值延續」兩大社會問題。

  銀色浪潮已至,養老不再是關注基礎建設的經濟問題,更是關注長者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情感問題、人文問題,值得引起注意。

有新聞想爆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今報網商務合作招募中,誠邀合作夥伴,聯繫郵箱:jinbw2004@126.com。

本站部分內容系網際網路轉載,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養老護理員巨大缺口如何補
    據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統計,我國目前有2.49億老年人、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有30萬名,反差極大的三個數字揭示了養老護理人員目前的巨大缺口。而除了數量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專業能力有限、流動性大等也成為困擾這個行業發展的難題。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補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補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補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 「一半空置」與「一床難求」並存,養老機構為何差距如此大?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導,位於城市中心的養老機構、公辦養老機構以及具備照護功能的養老機構床位,一床難求現象較為集中,而空置床位主要存在於農村敬老院以及僅提供吃、住普通生活服務的養老機構。大家保險集團發布的《2020家庭保險消費需求調研報告》也顯示,老人入住養老社區最關注的三項服務是:「專業化的護理服務」「豐富的文娛活動」和「先進的養老設施」。
  • 廣州專業養老護理員有多短缺?三個人照顧46位老人
    廣州現有112間民辦養老機構,約有2700名護理員 記者 宋金峪 攝 (資料圖)  廣州專業養老護理員缺口達15%,有養老機構靠實習生填補近日廣州發文要求,護理員薪酬將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  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
  • 這個職業有一千萬人缺口!閔行率先試點養老護理員規培,將明碼收費...
    上海老齡化日益加劇,如何讓老年人真正獲得專業照護?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舉辦閔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養老護理員規範化培訓基地」授牌儀式,首批6家培訓基地將在全市率先試點養老護理員規範化培養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規範分級照護服務,推進養老護理員分層級培訓、分能級使用收費標準建設。
  • 天津養老護理員「非常緊缺」 專業培訓吸引年輕人
    如今,一個可喜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青睞」養老護理員這個特殊的崗位,天津職業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今年不僅首次招到了兩個班的生源,而且男生報考者人數也有所增加。在本市開辦的養老護理員培訓班中,原來學其他專業甚至在其他崗位上工作過的大中專學生,報名參加養老護理員培訓、考證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多。
  • 養老護理員證怎麼考?養老護理員報考條件有哪些?
    養老護理員也叫做養老護理師,近年來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現有從業人員僅僅40萬左右!面對2.49億老年人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40萬養老護理員真的遠不能滿足需求!正因為巨大的市場需求,人社部、民政部聯合頒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2019版)》,降低了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從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這也預示著國家對養老行業的重視!報考條件養老護理員證書現在分為五級,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
  • 「康養計劃」3年將培訓養老護理員200萬人次以上
    民政部、財政部、商務部、全國婦聯近日共同印發文件,組織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2020年至2022年,將培養培訓各類康養服務人員500萬人次以上,其中養老護理員200萬人次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表示,從業態發展現狀來看,全國養老護理員缺口很大;家政服務員尤其是中高端服務供給不足,特別是春節、農忙時節尤為緊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兩年來,每年至少需要職業育嬰員、保育員近1000萬人次;2020年2月,健康照護師作為新職業正式列入我國職業分類大典目錄。
  • 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巨大 專業護理只有10萬人
    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巨大 專業護理只有10萬人 原標題:   11月12日,首屆北京失智老人照護服務與管理論文大賽暨論壇在京拉開帷幕,來自專業醫院、社工事務所、敬老院、專業院校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者根據實際案例、日常工作以及相關研究,闡述對失智老人照護方面的觀點。北京晨報記者從賽會上了解到,目前針對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年人的專業照護人才十分缺乏,本市養老護理員只有7000人,缺口約2.3萬。
  • 如何扭轉觀念,破局70後養老難題,讓養老護理員成為香餑餑
    近年來,關於養老服務人才,有兩類新聞分外搶鏡。一是緊缺,缺口巨大,人才難留,專業、年輕從業者尤為不足;二是緊俏,月入過萬元,學生還沒畢業養老機構就來「搶人」,院校卻還面臨招生難……一方面「吃香」,另一方面卻不受一些年輕人待見,行業的尷尬由來於此。
  • 2020養老護理員招生方案_養老護理員培訓班
    查看詳情02《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2019年10月1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確保到2022年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
  • 「取消養老護理員入職門檻」並非降低職業要求
    人社部、民政部聯合頒布新標準,取消養老護理員入職門檻,對從業人員「無學歷要求」,給人的感覺是什麼人都能幹,不免讓民眾擔心,會不會拉低了養老護理員的整體素質,給養老護理帶來「副作用」。筆者認為,取消養老護理員入職門檻利大於弊,有利於破解人才短缺的瓶頸,但並非降低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要求。
  • 日本養老觀察丨中日養老護理員培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兩個文件都指向了我國的養老護理員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00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2萬人。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缺口極大。
  • 泰古康養產業學院第一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開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工作,提升養老護理員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水平,2021年1月13日,福建省首批「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認定單位——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辦了第一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來自福建省泰古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員工成為首批受訓學員
  • 宿遷市十大「最美養老護理員」新鮮出爐
    嫁到宿遷後,養老護理員就是她的第一個職業,一幹就是18年,先後服務了1000多名老人,「我的孩子都是在護理院長大的,和老人們的朝夕相處中,我覺得自己已經離不開他們了。」紀宏林是此次馳援武漢的九如城養老護理員之一。
  • 養老護理員「無學歷要求」 條件放寬但標準不降
    養老護理員「無學歷要求」 條件放寬但標準不降【現實挑戰】目前我國養老護理員缺口巨大,養老護理員難招難留【應對策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19年版)》增加技能要求,放寬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發展空間給老人餵飯、餵藥,幫助老人做康復護理——養老護理員是從事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服務的人員,是養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 首批養老護理員培訓師開班 將培訓更多養老護理員
    網絡供圖哈市護理員「缺口」已達6萬人,這回有破解之法了。昨天,2018黑龍江省護理學會護理產業論壇暨首屆護理員師資培訓班開班,全省70家醫院和養老機構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集中培訓學習,之後他們將對廣大護士、護工進行大範圍培訓。
  • 養老護理員工資高嗎?養老護理員就業前景怎麼樣?-七考網
    但是如果有護理員證的話,就可能會好一點。養老護理員和育兒嫂都是按級別分類的,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根據提供服務內容的不同,目前初級養老護理員的工資每月約在3500元左右,這是在老人能自理、護理員不用駐家的情況下。如果老人不能自理,那麼,初級護理員的費用要提高至4000元。
  • 玄武「最美養老人」——記玄武區養老一線護理員
    他們愛崗敬業勝似「養老專家」。積極引進養老人才。隨著玄武區不斷加大投入,積極築巢引鳳,引入全國知名優質品牌企業,優化養老營商環境,每年都有一批批年輕專業人才加盟玄武養老系統,成為提升全區養老服務水平的生力軍。踴躍參與專業培訓。
  • 泉州民政:以賽促學,提升養老護理員隊伍專業水平
    日前,泉州市民政局聯合泉州市總工會、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婦女聯合會舉辦泉州市首屆民政行業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加快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養老護理員職業隊伍,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一線護理人員鑽研崗位技能,全面提升護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