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克明)玄武養老一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勞模英雄,也不是明星白領,更不是達官貴胄;他們沒有令人羨慕的高學歷,沒有叫人垂涎的高工資,也沒有讓人仰望的高科技。他們什麼都沒有——但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養老護理員」。
「養老護理員」,他們有著孝老敬老的高尚品格,有著大愛無疆的仁愛情懷,有著敢於擔當的時代精神。
「養老護理員」,他們是一群辛勤的小蜜蜂,遍布玄武養老的每個角落,每天忙碌在全區養老的一線陣地,用自己勤勞善良、優質高效的養老服務,時刻踐行著中華孝老傳統,傳承著千年敬老文明,弘揚著時代愛老風尚,織造著全區10餘萬老人的晚年生活。
他們愛崗敬業勝似「養老專家」。積極引進養老人才。隨著玄武區不斷加大投入,積極築巢引鳳,引入全國知名優質品牌企業,優化養老營商環境,每年都有一批批年輕專業人才加盟玄武養老系統,成為提升全區養老服務水平的生力軍。踴躍參與專業培訓。全體護理人員在各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認真做好老人照護的同時,勤奮好學、鑽研本職,每年通過 「自主訓、借力訓、加壓訓」等各種途徑,參加民政部門組織的初級、中級、高級護理員及各類養老專業人才培訓,養老保障本領不斷提升。全力提升服務水平。玄武區養老護理員隊伍的每個成員,他們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有的一畢業就來到養老機構,有的在養老一線一幹就是十幾二十年,他們熱愛養老、愛崗敬業、精心本職,充分運用實踐崗位練兵、參加技能大賽等各種學習充電契機,全面提升護理水平。無論是老人的生活起居照護,還是身體疾病跟蹤、亦或是心理智力康復,他們人人都是養老服務的行家裡手。難怪民政局汪風華局長說,養老人都是有著大情懷的,他們把養老當事業幹,把護理當盡孝,立志要為玄武養老做貢獻!我區現任養老協會秘書長劉洋就是放下大學講師職業,專門投身到養老服務中來的!全區現任機構院長大都是從護理員幹起來的,他們對養老護理工作用情很深、長期堅守,如今仍是護理老人的一把刷子!
他們情真意切勝似「親生兒女」。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家庭小型化日益加聚,在長輩們慢慢老去的時候,兒女子孫正值為學業、事業奮鬥的高峰期,他們長期奔波在外,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守在家裡,陪伴照顧年邁的父母親人。志願投身養老的護理員們,已然成為新時代照護年老體弱老人、傳承中華孝老文化的中堅骨幹。他們個個心地善良、勤勞肯幹、孝老愛親,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天天與老人親密無間,喊著「爺爺、奶奶」,日日守候在老人床前,端茶送水、餵飯服藥、洗澡理髮,甚至為失能老人洗漱穿衣、擦臀端尿,陪老人聊天說話,用自己專業精準、細緻入微的真情服務,為天下兒女盡孝,讓入住老人開心;為了讓老人有個硬朗的身體,他們每周科學安排膳食,經常包餃子、蒸包子,每天為老人送上易嚼好吃的營養美食,組織文化娛樂活動,開展益智康復訓練,打造老人溫馨家園。全區機構入住老人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梅園老年照料中心的吳梅芝院長說,我們與老人的感情是長期處出來的,護理員有時前邊幫助失能老人處理排洩,後邊洗洗手、消消毒就開始吃飯,這樣的事,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女未必都能做到。
他們精準照護勝似「私人醫生」。我區護理人員在各養老機構承擔著入住老人的日常醫療照護,他們充分發揮機構醫療保障條件,積極為老人提供更加精準、熱忱、周到的健康服務。嚴格規範服務,他們嚴格落實全國養老服務規範,精心配合醫生、家屬做好老人服藥、理療、康復訓練等醫療保障服務。他們雖不比醫生專業精堪,但卻可以全面跟蹤掌握老人的「頭疼腦熱」,對老人健康狀況「一口親、一摸準、一貼靈」,每天24小時專人守候照護老人。引進先進技術,他們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積極引進先進醫療床、洗浴機等保障設備,通過各種渠道向全國乃至境外先進養老團隊學習老人健康管理和護理技術經驗,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效能。建立綠色通道,他們積極與江蘇省和南京市重點醫院、知名專家開展業務合作,建立老人就醫綠色通道,全程隨行陪同照顧,保證老人生命健康。
他們關懷備至勝似「心靈導師」。老年生活本就是最怕孤單寂寞的時光,養老機構的護理員們每天日夜與入住老人守在一起,成為老人的忘年之交、親密好友,他們用心記下老人基本情況、情緒愛好、所思所想和心理疙瘩,堅持「一人一策」,開展精準化服務,滿足老人個性化需求;陪同老人敘話、開展心理慰藉,組織康樂活動、促進老人康復,定期聯繫家人,營造親情氛圍,全力做好精神關愛,想方設法讓老人生活開心。特別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全區養老機構嚴格實現封閉管理,為保障老人「疫」路開懷,機構護理人員處處從老人情感出發,開展溫馨服務。聯繫兒女「探視」。通過「瞭望臺」「觀察孔」等形式,讓老人與兒女親人「隔空喊話」、隔著樓層交流團聚。幫助老人「回家」。主動協調兒女給老人打安撫電話,協助老人定期視頻聊天,把家人「請回老人視線」,讓老人充分感受家的溫馨。穿插安排「聚會」。把老人分成若干小組,充分做好消毒防護,保證兩米以上間距,穿插安排娛樂活動,有效解決老人精神空虛。甘當老人「耳目」。主動關注新聞大事,採取「1+1」「1+N」「N+N」 等靈活模式,開展新聞「小廣播」、防疫「天天報」等活動,滿足老人關心國家大事需求,增強老人打贏新冠信心。
他們全面呵護勝似「貼身保鏢」。我區全體養老護理人忠實履行「為天下人行孝」的使命擔當,每個老人自入住養老機構起,就已成為護理員的「守護陣地」。護理員也就成了老人的「貼身保鏢」,他們從老人飲食起居、身體康健、心理撫慰入手,實施全方位照護和安全保障,讓老人安享天年,讓家屬無憂生活。特別是疫情突發後,全國上下都在居家防疫、歡度春節之際,我們的護理員卻能自覺克服家庭困難,不顧個人生命安危,拋家別子每天守著機構老人,勇敢衝在守護老人 「生命保衛戰」第一線。頤鶴老年公寓的王四新院長介紹說,我們護理員小陳雖然家就住在幾公裡外的湯山,但自春節起在機構一守就是50多天,回家連小孩都有些不認得了。在養老機構封閉管理期間,全區數百名護理員放棄休假,輪流值班上崗,嚴格貫徹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疫情防控指南》,每日3次以上為老人測溫監控,通過智慧養老系統,時刻關注老人生命體徵指數的細微變化,從護理、用藥等點滴入手,開展更加細緻入微的貼心服務;嚴控人員進出,每天定期對老人房間和活動場所清洗消殺,全面切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堅決捍衛入住老人平安健康。
「養老護理員」,他們一舉一動,無不體現了黨和政府、社會與家庭對老年人的深情厚愛,他們肩負著保證老人安享天年、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神聖使命,他們是老人生命安康的守護神。
「養老護理員」,他們正用無微不至的傾情服務,構築起玄武文明城市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