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已然來臨,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巨變。2020年這些元素無處不在:大數據、人工智慧、萬物互聯,而正是這些元素,才使得在線少兒編程教育孕育而生。編程貓也是在線少兒編程教育興起的產物之一,在所謂探索發展階段,編程貓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蹟呢。
過去五年,陪伴國內少兒編程領域開發的還有許許多多少兒編程培訓機構,其中包括編程貓。從解決少兒編程教什麼、怎麼教等基礎問題,到推出自己的工具和產品,實現0到1的突破;再到進入商業化的階段,進行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的嘗試;五年時間,編程貓累計用戶達3147萬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進駐13909所公立學校。
2015年,少兒編程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陌生的詞語。這一年,李天馳從歐洲回國,在深圳創立了編程貓。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對下一代更有用、更有價值的教育。」8歲開始學習編程的李天馳表示,「2015年的時候,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意識到,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人才會成為今後的熱門需求。」
讓李天馳下定決心做少兒編程的還有政策的推動。從浙江省印發《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中生必學科目,並正式進入2017年高考;國家對於少兒編程的重視可見一斑。
儘管預見性地選擇了即將興起的賽道,但李天馳面臨的挑戰也不小。創業之初,擺在李天馳面前的,是要做各種決定。「那時候國內幾乎沒有人做過這個事情,走什麼方向,線上還是線下,自研工具還是用別人的工具等等,都需要我們立刻做出選擇。」
編程貓CEO李天馳說,「創立之初,我們人力有限,所以一定要把資源都用到關鍵點上。當時,我們意識到線上的爆發力會更強,所以決定集中精力突破線上。」
不只是形式,模式的選擇也至關重要。世界範圍內的編程教育有兩種主流模式:一種是英、美模式,編程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把知識架構拆分成幾個等級,來適配不同的年齡階層;另外一種是芬蘭、新加坡等地採用的學科融合模式,要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一位老師將30%以上的內容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但是中國的編程教育要怎麼教、用什麼教,當時幾乎是空白。
在線少兒編程教育不僅僅體現了內容+服務,它更是一個「工具」。編程是離不開工具的,而這一點恰恰也是少兒編程賽道最大的特點之一,編程貓選擇了自研工具來打好這一基礎。相信編程貓能夠通過這一點,將行業帶到更遠更好的地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