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26日揭曉,政務司前司長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成為香港回歸後首位女性行政長官。
中央支持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26號當日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發表談話。
發言人表示,3月2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依法選舉林鄭月娥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此次行政長官選舉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香港特區有關選舉法律進行,選舉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平穩有序。
港澳辦發言人強調,林鄭月娥女士符合中央政府關於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的標準。發言人說,國務院港澳辦已經收到特區政府呈報的選舉報告。下一步,中央政府將依法履行有關任命程序。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負責人3月26日就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當選發表談話。
該負責人表示,我們高興地看到,這次行政長官選舉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進行,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舉過程也比較順利。
該負責人對林鄭月娥當選表示祝賀。他希望林鄭月娥不負眾望,帶領特區政府,廣泛團結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聚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努力開創新局面。
該負責人還表示,中聯辦將一如既往地履行中央政府賦予的職責,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四項標準
2016年12月31日,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接受香港《紫荊》雜誌訪問時,列出中央對行政長官的四個標準,就是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
只有愛國愛港獲得中央信任,同時以良好管治能力獲得市民擁護,這樣的特首人選和民意支持度才可以真正充分配合,對港人社會產生正面的推動作用。
在選前,林鄭月娥就被輿論視為最符合四項標準的候選人。香港《大公報》25日社評稱, 林鄭民望高在符合四項標準,全港最大政治派別「民建聯」、全港最大勞工組織「工聯會」,還有全體漁農界選委、全港十八區區議會大部分選委,都公開表示支持林鄭月娥。香港新論壇16日民調稱,有45.8%受訪市民認為林鄭月娥最符合中央政府4項特首標準,在她的支持者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相信她的工作能力」、「相信她得到中央政府支持」及「相信她得到較多市民支持」。
林鄭月娥從港大畢業後加入政府,36年公務生涯中曾在20個不同崗位服務,涉及經貿、社福、房屋、發展以及政制範疇,2008年後亦長期主要負責香港特區支援四川地震災後重建的援建工作。幾乎所有工作都涉及非常棘手的問題,但最終都能得到妥善解決,她亦因此贏得「好打得」的稱號。
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提出「同行We Connect」的口號,在競選政綱中提出八大施政範疇,尤其注重青年、房屋、社福三大問題,提出許多具體可行的建議,包括全面提升青年發展機遇、全面關顧民生紓解民困、全面強化香港競爭力。例如,設立「青年發展委員會」與「兒童事務委員會」、「關愛基金」措施恆常化;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居屋出租試驗計劃」,以及利用港鐵股息去削減地鐵車費等。務實全面的政綱,是讓她贏得廣泛支持的重要因素。
林鄭月娥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立場從不動搖,堅定貫徹中央治港方針,多次臨危受命,都能得到中央的高度認可。在2014年曾處理「佔中」問題, 2016年直斥「港獨」分子鼓吹「香港獨立」是「擘住眼講大話,做不誠實言行」。
未來前景
在勝選之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在家人和競選團隊的陪伴下,發表題為《選舉過後,團結向前》的勝選感言。對於剛剛當選特首的林鄭月娥來說,如何處理香港面臨的困境成為她當選之後的重要挑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香港問題專家張建向海外網(m.haiwainet.cn)港臺腔指出,林鄭月娥下一階段將面臨四項挑戰。
首先,修補選舉造成的裂痕。在選舉的過程的當中,不時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在「建制派」內部、「建制派」與「反對派」、社會各界民眾等群體中都存在著一些分歧。林鄭當選後也感謝了同時參選的曾俊華與胡國興以及之前退選的葉劉淑儀,並稱首要任務是是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
其次,特區新政府的過渡。林鄭當選之後,還有三個月左右的過渡期,如何順利完成交接以及新政府如何組成都是迫切議題。林鄭當選後稱,會廣納賢能,誠意邀請不同派別的人加入政府,亦會要求管治團隊用心聆聽,議而有決、決而有行。
再次,香港經濟的穩定發展。香港是一個小型經濟體,一方面資源的集聚和競爭在加大,另一方面民眾面臨愈加困難的「四業」(學業、就業、置業、創業)和「四上」(上學、上流、上樓、上位)問題。在全球經濟發展處於全面低迷的國際環境下,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無可避免地受到衝擊,經濟發展增速緩慢。如何有效利用中央的惠港措施,搭乘「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實現香港的長足發展成為林鄭需要面對的問題。
最後,打擊「港獨」分裂勢力。近年來,「港獨」思潮在香港出現,一度表現猖獗,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也首次提到「港獨」。自去年「人大釋法」之後,「港獨」勢力在島內沉寂,但一些「港獨」頭目在西方「進修」,下一步動作值得警惕。
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民眾對新一任行政長官帶領香港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林鄭能否「女媧補天」,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自海外網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徐佳敏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