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2020-08-06 小紅莓讀書

《墊底辣妹》是一部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講的是「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沙耶加,通過一年努力考入慶應大學(日本排名前三的私立大學)的故事」。

像很多普通人逆襲的故事一樣,很多人完之後覺得:哇!好電影!激勵人心!但也有人會說:電影終究是電影,普通人就算這麼做也很難創造奇蹟,說到底這只是一碗「心靈雞湯」罷了。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差生逆襲,是心靈雞湯還是科學教育的成果?接下來我就從美國心理學暢銷書《終身成長》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討論:科學的教育能否讓差生逆襲?

一、倒數第一差生的「不願努力」症候群

「我,一直討厭大人,只憑外表就說我不行的大人,我覺得很愚蠢。但是,我一無是處,這一點我自己也很清楚。沒有目標的話,也沒有誰會對我抱有期待。與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是我唯一的安慰,我也沒有對未來的希望,只會頂嘴,可能是因為這樣才不會受傷。」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這是「差生」沙耶加的自白。從她的自白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她不喜歡別人的評判,自己內心深處也並不自信,不僅從不給自己定目標,也假裝不愛學習。

對這些「差生」來說,青春期是一場巨大的測驗。我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是好看還是難看?我看上去很酷還是書呆子?我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

在他們的眼中,一旦失敗就永遠是失敗者。所以,他們才會頂嘴,才從不在課堂上聽講,每天只在意如何玩樂,這都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自我意識不被別人評判。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這種思維,其實就是《終生成長》中提到的固定型思維,換句話說就是:我不行,所以我不願意努力,因為努力也沒有用。

正是因為這種固定型思維的驅使下,他們才會自暴自棄,才更不願意努力。

二、不同思維的老師,不同的處理方式

在《墊底辣妹》中,西村老師認為,沙耶加是個學習「渣子」,不可能考上慶應大學。

坪田老師立即反駁說:「沙耶加,她是存在無限可能性非常優秀的女生,所以請不要這樣,被說成渣子的學生會真以為自己就是那樣子,可能會變得無法相信自己。」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西村老師認為,學生們的智力水平是固定的,自己可以教授知識,但是優秀的學生永遠優秀,而差生也永遠是差生。西村老師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在這種思維下教出來的學生,往往成績也像老師們預言的那樣,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相反,坪田老師認為:無論基礎如何,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拓展。正是在坪田老師成長型思維的影響下,他成功的讓沙耶加進入了理想大學。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坪田老師的想法並不是個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瑪瓦·柯林斯老師,像對待天才一樣對待芝加哥貧民窟的孩子。在她的輔導下,被認為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10歲就能在暑假閱讀23本書,其中包括《雙城記》和《簡愛》這種有一定深度的中長篇小說。

由此可見:成長型思維不但需要學生學習,更需要在教育者中傳播和實現。而老師的態度對於學生影響巨大,老師們只有真正相信學生的潛力,才能教出創造奇蹟的孩子。

三、思維模式如何使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

沙耶加第一次遇到輔導老師坪田時,需要做一個能力摸底測試。

沙耶加說:測試最討厭了,分數出來不就慘了嗎?

坪田老師說:不是的,知道了分數才算開始,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僅僅弄明白就行了不是嗎?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這時候的沙耶加還是一種固定型思維,她認為測驗結果會決定自己的智力水平,因為害怕成為失敗者,所以會牴觸自己沒有把握通過的測驗。

很多固定型思維的人,對待測試的第一反應和沙耶加一樣,是抗拒。而且往往在知道自己有不好的結果之後,自信心大減,無法面對失敗的自己。

而坪田老師積極的鼓勵她,並告訴她,測試只是幫助自己學習的工具,由不懂到懂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坪田老師還讓沙耶加看漫畫學歷史,並且告訴她「僅僅背下來是不行的,因為日本歷史是嫉妒愛恨糾纏波瀾壯闊的情節劇,應該要更加快樂的去追逐故事」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沙耶加由此漸漸改變了思維方式,懂得了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通過測試,而是獲得知識。她也更願意對於課程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說在家中貼滿筆記,在騎自行車時大聲背誦英文,即使課程變得困難,也不讓自己學習的動力消失。

這也是沙耶加從固定型思維向成長型思維轉變的過程,從此以後,她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對待失敗,也漸漸明白了「不再逃跑勇敢面對才是最好的辦法」。最終,她成功逆襲,考上了原本遙不可及的名校慶應大學。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四、運用成長型思維,每個人都能做到出色

《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教授認為:人們普遍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即使起點不同,每個人也都可以提升自己。

事實證明: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維模式的差異才是人生的分水嶺。《墊底辣妹》中的主人公沙耶加的分水嶺就是坪田老師,遇見老師前後思維模式的改變,也造成了她學習成績上的巨大變化。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這個例子也說明:思維模式是可以通過學習來改變的,當我們教給人們成長型思維模式,他們就會相信自己的能力,並用更加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挑戰。

很多人在看完電影之後會感嘆,如果早點看到就好了!如果高中時能遇見坪田那樣的老師就好了!其實,在終身成長的世界中,即便是高考也無法定義一個人的成敗。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能力和智力隨時可以通過努力來提升,即使已經畢業很久,即使你覺得已經錯過了學習的最好時機,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啟自己的終身成長之路

相關焦點

  • 優秀生自殺,輟學差生卻成哈佛教授,逆襲的背後是……
    到了高考放榜,一片七百分往上的狀元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家長愁到了心力交瘁。成績不好,不好好學習,上不了好學校,孩子還有未來嗎?別焦慮,更別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孩子,形成更大的壓力。給大家推薦一部韓國EBS的紀錄片《差生》。巨大的學習壓力面前,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倖免。好的家庭環境影響,差生也會逆襲。
  • 開學,《差生》可能逆襲嗎?這部電影的真實紀錄讓我不再...
    開學季到了,只要一開學,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就會陷入一種評判——優等生和差生,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評判、來定義著這些優等生與差生。但是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卻讓我看到了差生的逆襲,而這種逆襲的方法更讓我驚豔。
  • 開學季:《差生》能逆襲嗎?這部電影的真實紀錄讓我不再淡定
    ,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評判、來定義著這些優等生與差生。但是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卻讓我看到了差生的逆襲,而這種逆襲的方法更讓我驚豔。什麼是終身為父?這意味著除了傳授知識技能以外,像父親那樣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懷。
  • 差生逆襲?達不成這三點高考別想贏學霸
    差生真的能逆襲學霸嗎?答案是肯定的,每年高考都會上演這樣的勵志橋段,從400分逆襲到600分的勵志故事屢見不鮮。洋茗高一高二時成績也非常差,後來在高三做到以下三點,高考提升了近200分。,因為無論是中考或者高考,只拼最後一次的成績,不看平時分。
  • 差生學生能夠逆襲成功嗎
    這些學生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1、個人反應能力較差,接受知識的悟性有困難。對所學的內容教師教什麼他只能學什麼,不會舉一反三,更不會有多突破,屬於那種亦步亦趨的學習狀態,這樣的學生只要考試成績達到中等水平就已經很不容易了。2、個人悟性高,但貪玩不愛學習。
  • 中考200天,差生該如何逆襲
    那麼差生可以在200天內逆襲考上好的高中嗎?筆者告訴你,只要按照筆者的方法到中考如何循序漸進的複習,就一定會逆襲成功的。一、語文:文分為課內基礎知識+綜合性學習+閱讀理解+作文。基礎知識最好不要丟分,花一兩天將要考的課文通看一遍,用一個好一點的活頁本抄下自己不清楚、不記得的字詞的寫法以及讀音。然後就常常看,常常翻。最好前幾天就把它們能準確無誤地寫出來。
  • 一個初三差生,頑強而真實的逆襲!(有方法,有感動!)
    其實差生們」內心抵制和害怕的,不僅僅是家長的監考,而其實是不願意把他差勁的一面給父母看,是不想讓父母失望啊!自卑心理一般產生於學習或品德問題受到多次批評之後,在經歷多次考試失敗體驗之後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永遠趕不上別人而放棄努力。
  • 從繪畫角度,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別忽略了
    有一次孩子看了太空人的書,書中講述的是太空人叔叔們如何進入太空,需要經過怎樣的訓練,而進入太空後,又要面臨哪些挑戰。於是聰明的孩子便把太空人放進了自己的畫裡,畫的顏色很多彩,金燦燦的太陽之上,坐著孩子崇拜的太空人。
  • 從繪畫角度,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別忽略了
    有一次孩子看了太空人的書,書中講述的是太空人叔叔們如何進入太空,需要經過怎樣的訓練,而進入太空後,又要面臨哪些挑戰。於是聰明的孩子便把太空人放進了自己的畫裡,畫的顏色很多彩,金燦燦的太陽之上,坐著孩子崇拜的太空人。
  • 從心理學角度看《星空》
    繪畫是神奇的,心理學更是神奇的,這倆學科合在一起就是奇上加奇——繪畫心理學。我是繪畫專業出身,大學時候心理學是必修課,畢業以後我也自學了一點心理諮詢方面的知識,這時我才發現還有這樣一門學問,正好我有繪畫理論方面的基礎,對於從畫作中分析作者的內心有極大的幫助。今天我想與大家聊聊梵谷,因為他實在傳奇了!
  • 《墊底辣妹》,差生的逆襲,超級勵志的電影!
    《墊底辣妹》,差生的逆襲,超級勵志的電影!本文原創侵權必究猶記得讀書的時候幾乎每個班級裡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成績不好的學生,被老師放棄,被同學稱之為差生的同學。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部關於這樣問題學生的逆襲電影——墊底辣妹。這是一個講述著學習墊底,在老師眼裡不學無術的學生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奮發努力,成功考上心儀的大學的勵志故事。沙耶加是一個每天只知道和閨蜜吃喝玩樂的高中生,和所有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一樣,她不學無術,濃妝豔抹,成績墊底,簡直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學生。
  • 積極心理學與生活(6):用終身成長應對教育焦慮
    2019年,沈祖芸老師用8個多月時間,尋訪100多位教育工作者,實地考察25所各種類型的中小學校和12所世界知名高校,於是我們便有了這樣一份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的《教育報告》。成長型思維來源於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經典作品《終身成長》,這是一部能夠帶來思維模式啟發的作品。所謂的成長型思維,就是相信我們的各種特質可以持續優化、提升的思維模式,它與固定型思維模式相對。下面這張圖片以傳統思維中認為來自遺傳的智力為例,詳細地總結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不同。
  • 特級教師:這份初三英語差生逆襲計劃,幫你再提50分!
    為了幫這些同學度過低谷期,我精心制定了一份「初三英語差生逆襲計劃」,希望能幫到大家。2、初三英語差生逆襲計劃2:懂得記筆記英語不好的同學,幾乎都懶得記筆記;但英語好的同學,個個都有一本厚厚的筆記。所以,做筆記也是逆襲的一個重要途徑。
  • 催眠助力,差生逆襲——怎樣走上學霸之路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一名「差生」怎樣在中考前逆襲翻身,中考直接突破平時成績提升100多分,考上本校高中的。銘銘,一位初三學生,連中考都保證不了能夠上一個最普通的高中,體育成績平時最高的分數是16分,從來沒有突破過這個成績。整體課程分數370分左右。
  • 英語差生如何逆襲
    所以英語差生不要灰心,完全是可以提高成績的,只要努力就能看到分數的提高。1. 分析英語薄弱環節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才好對症下藥。通過考試試卷分析;與老師交談看看自己英語學習哪個方面是薄弱環節,是詞彙量不足,還是語法基礎不好,還是聽力?
  • 從心理學角度看15歲少女殺母案背後的悲劇根源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女兒狠心殺了自己的媽媽,卻又沒有後悔,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把其中的真相一層層揭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女兒三歲時爸爸媽媽就離婚了,雖然那時候她不懂事,但是就成長來講,父母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她缺少了父親的愛。整個家庭是不完整的,所以一路走來在女兒的內心也是不完整的。
  • 高三理科生逆襲計劃表 理科差生如何逆襲高考
    高三理科生逆襲計劃表 理科差生如何逆襲高考很多理科生說自己成績差,想知道怎麼才能在高考中逆襲,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適合高三理科生的逆襲計劃表,供參考!高三逆襲理科每日學習計劃表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
  • 《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
    這些題應該是高二時候做的,然後高三複習期間也在看。看著那些題目,好像又重回了一次高中的教室。那時候每天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每天早起晚睡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讀書。最近看到一本書叫《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書裡作者的很多經歷讓我有非常多的感觸,因為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書裡的作者也在經歷著,這本書讓我產生了共鳴。
  • 清華才女武亦姝,曾也是「差生」?父母這種教育方式讓她成功逆襲
    清華才女武亦姝,曾也是「差生」?父母這種教育方式讓她成功逆襲並且,武亦姝並不是天生就這樣的聰明,在武亦姝小的時候,她的性格非常的調皮,也不是那麼的喜歡學習。甚至因為學習態度差,在老師眼中就是一位「差生」。
  • 從倒數到第一,差生應該怎樣逆襲?
    在這樣的情況下,紀錄片《差生》的第三集,記錄了一些孩子從學習上倒數,到最後名列前茅的過程。經歷了厭學、放棄,他們為何成為差生?他們對自己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熱情?紀錄片中呈現的採訪和細節,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理,傾聽他們的想法,理性看待他們的狀態與行為。而紀錄片中家長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