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差生》可能逆襲嗎?這部電影的真實紀錄讓我不再...

2020-09-04 靈寂普耀

開學季到了,只要一開學,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就會陷入一種評判——優等生和差生,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評判、來定義著這些優等生與差生。

但是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卻讓我看到了差生的逆襲,而這種逆襲的方法更讓我驚豔。

它是韓國教育電視臺EBS的一部紀錄片,以「作為差生活著」為主題,在近一年的時間裡,面向全國中小學公開招募,收集到300多件手記、動畫、影片等作品拍攝所成——它就是《差生》,一共5集。

《差生》

在這個以「學習」為主線而記錄的這些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裡,我想和大家分享3個故事。

01

李振英:我拿到成績單已經很難受了

在第一集【學習傷痕】中,記錄的是一些學生在學習以外遇到的困惑。比如:

高二的吳詩河,她回憶說:老師說「總有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學生」的時候,真的感覺特別有壓力。

高三的金興賢甚至因為比不上差不多努力的同學,而產生懷疑:我活著幹嘛?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價值?

講臺上,老師拿著李振英的試卷,一邊讀著成績單一邊笑,這讓站在同學們視線中央的李振英感到極度的羞恥。

高二的金靜瑟談到學校學習成績的總體情況時,說到老師們好像只關注那些能考上好大學的學生。

這只是其中的幾位的困惑,但我不禁要問:老師的角色究竟是什麼?

韓愈在《師說》中如此評價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中記錄: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傳道授業解惑,面對孩子們的調皮、成績低下、挑燈夜讀的努力,我們傳了什麼道?授的什麼業?解的又是什麼惑?

是傳授育人之道、授予知識、解開學生的困惑,還是傳授了競爭之道、授予攀比的情緒、增加他們的困惑?

什麼是終身為父?這意味著除了傳授知識技能以外,像父親那樣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懷。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那些「差生」差的只是成績,並不代表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天賦與智力有多少關係。那這裡的問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問題是:

作為個體的老師,願不願意以「師父」的角色來引導學生們?

作為學生的家長,願不願意接受校方合理的素質教育的安排?

幸運的是,在拍攝過程中,一些學校和一些父母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02

Todd:學校對我來說很可怕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生的教育除了學校外,家庭教育更是重要。為什麼?當「師者」的老師只是傳授技術知識的師傅的時候,你願不願意成為孩子的「師父」?

那,什麼是父親?我們常說父愛如山,父親是孩子堅強的後盾,這個角色更多的開拓我們的視野、帶我們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記錄片中的Todd Rose從小就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直到高中他的成績都是F,甚至因為成績而被「趕出」了高中。

而他也在高中出來後,就結婚生子了。

作為父母,當你面對這樣一個頭痛、成績倒數的孩子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Todd的父母又是怎樣做的呢?

他的母親如是說:努力用愛讓他知道自己是被愛的,讓他知道家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而當他生了第一個孩子後,他感覺到自己好像迷失了方向、前路渺茫,這時他的父親一如既往地鼓勵、引導他並建議他去勇敢嘗試自己想走的路。

他選擇了報考哈佛,並成為了哈佛的教授。

什麼是父愛如山?這就是父愛如山,這座山不是為了給孩子壓力,而是成為他的依靠,讓他去經歷爬山的過程,在困難中登頂。

看到這裡或者會有很多人產生疑惑:為什麼高中的時候不勸他好好讀書,現在有家庭孩子了才來報考?這不是繞了一圈浪費時間麼?

但我們忽略的是什麼?在他一直努力都只有F的成績下,他的自信心是完全受到各方面的打擊,不僅是來自自我的懷疑,還有老師的否定與同學們的取笑。

而這時的他不過是一個學生,他的認知和抗壓能力並沒有像出了社會後那麼清晰自己要走的路。

所以,當我們意識到很難讓校方或社會輿論改變的時候,我們是否看見問題的所在,並問自己:能做些什麼讓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緩解他們的壓力,從而讓他們重新找到方向,並發現學習的樂趣(並非只是課程的知識)?

在Todd父母身上,我看見了他們在孩子關鍵節點的時候,回到了父親和母親的本位,純粹給予他們作為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持,讓孩子明白家的含義、引導他找到自己的方向。

父愛如山,你的愛讓孩子增加了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還是讓他們明朗自己的方向、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基於他們的因緣去成就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有勇氣去追逐夢想,有韌性去轉化人生的困境與壓力?

03

多藝:我很擔心同學們趕超我

那麼,是不是成績第一的同學就沒有了前面那些同學的苦惱了呢?是不是就可以享受父母、老師與同學們的讚譽了呢?

多藝是一位全校第一的保送生。

雖然成績第一讓她感到愉快,但同時伴隨的是更多的壓力,因為稍不努力,就會隨時被人奪走。她把所有的同學都當成是競爭對手。

成績如此優異的她,當她向母親表示自己壓力的時候,她的母親是如何回應她的?「你們去哪所大學就是評價我的結果啊!」

很有意思的回答,我們培養一個孩子,是為了用社會的評判標準來衡量她的優秀與否?用上哪所大學來評價自己的教育結果的好與壞?

所以,他們上各種補習班、延長上課時間、熬夜寫作業、周末不休息,究竟是為了「我好」還是「為你好」?

母愛是什麼?她一般是柔情似水,水的作用是什麼?是滋養萬物的。

這種滋養,它不是說你是一棵參天大樹我就滋養你,你是路邊的野草我才不理你;也不是看到髒兮兮的泥土、汙垢它們就選擇離開,看見你如鮮花般嬌豔就多滋養你一些的。

而是沒有任何分別,它就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本位的東西,默默地滋養著萬物。

這種天然的母愛本性是每個母親都與生俱來的,只是需要我們慢慢去發現與回歸,比如洪成浩的媽媽。

洪成浩讀書的時候特別愛玩遊戲,沉迷到什麼程度?可以玩3天2夜。

一開始,她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時是異常的驚訝的,甚至覺得自己很羞愧。

她甚至想要通過打罵、關起來逼他等手段來教育他。但她意識到更深的問題是:這些並不能改變孩子,應該要找到他沉迷遊戲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所以她又開始探索另外的方法。

帶他去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帶他去旅遊、陪他做飯...去挖掘他喜歡的事物。

甚至,尊重他的選擇,讓他去參加遊戲比賽,並為他加油。當他沒有得到名次的時候,他終於發現自己的遊戲天賦其實是沒有的。所以他開始把重心轉移回學習裡面。

她媽媽甚至說出了這麼一段深明大義的話:

如果孩子一周或一個月以後要死了,我可以給他什麼?

也就是說,無論我的孩子怎樣,作為母親,我是給你託底的人。

比起那些長時間累積的悲劇,她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從根源上去最大限度杜絕這種可能性。

洪媽媽的「柔情似水」是為成浩託底的,是用於滋養他成長的。只要有她在,他的「任性」就不會受到不理解的責罰,只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

這樣的愛,你還擔心自己的孩子上不到好的大學嗎?還擔憂他養活不了自己嗎?還害怕他做出什麼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嗎?

當你成為孩子的避風港的時候,他必然會燃燒自己內心的那團火,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活出那個最精彩的自己。因為他不用瞻前顧後,不會害怕失敗的壓力。

洪成浩

04

差生:並非智力,而是心態

看到這裡,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不容易,因為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它不是「5分鐘就可以考個好大學」的那種速成班,而是,讓父母與孩子一起經歷其中的困難、陪同他們一起成長。

除了父母與老師以外,學生本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差生》除了展現父母與老師的一些問題外,也提供了一些提升學生心智與緩解壓力的方法。比如:

意志力訓練:通過5-10分鐘的短暫冥想,接受並感知當下的每個瞬間。

通過這個訓練,這兩位學生說出了它帶給自己的一些變化:

William:我之前壓力非常大,全身被緊張感充斥著,沒辦法停止胡思亂想,「怎樣才能考好?沒考好的話成績會怎樣?」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再因此感到壓力的時候,我會退一步先思考,情況沒有看上去那麼糟糕,是因為之前我的情緒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Luke Collins:一開始我覺得有點像迷信,但真的參與以後,發現真的很棒,好像鍛鍊了大腦的肌肉。

感恩日記:通過記錄每天5件值得感恩的事來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黃敏瑜說:一開始覺得寫感恩日記很難,後來寫著寫著就變好了,能寫的東西變多了;以前心情不好要過很久才能恢復,現在很快就好了。

把缺點換個角度,轉換成優點的視角去看待。

不要急著尋找答案,多思考為什麼,多提問。

紀錄片中還有很多可參考的方法,不論你是父母還是老師,或者是學生,都值得一看。記錄片所記錄的一些東西,或者是我們平時所忽略的。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家庭的教育是如此重要,遇到好的導師/朋友是如此的重要,能通過外界的噪音靜下來思考是那麼的難得。願我們能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開學季:《差生》能逆襲嗎?這部電影的真實紀錄讓我不再淡定
    開學季到了,只要一開學,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就會陷入一種評判——優等生和差生,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評判、來定義著這些優等生與差生。但是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卻讓我看到了差生的逆襲,而這種逆襲的方法更讓我驚豔。
  • 《墊底辣妹》,差生的逆襲,超級勵志的電影!
    《墊底辣妹》,差生的逆襲,超級勵志的電影!本文原創侵權必究猶記得讀書的時候幾乎每個班級裡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成績不好的學生,被老師放棄,被同學稱之為差生的同學。但是,這些人真的這麼無可救藥嗎?就因為他們在青春的旅程裡迷茫著,迷失著,老師就能以這樣的理由放棄這群並不壞的孩子?家長就放任他們自暴自棄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部關於這樣問題學生的逆襲電影——墊底辣妹。這是一個講述著學習墊底,在老師眼裡不學無術的學生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奮發努力,成功考上心儀的大學的勵志故事。
  • 從《終身成長》的角度,看「差生逆襲」背後的心理學知識
    《墊底辣妹》是一部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講的是「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沙耶加,通過一年努力考入慶應大學(日本排名前三的私立大學)的故事」。像很多普通人逆襲的故事一樣,很多人完之後覺得:哇!好電影!激勵人心!但也有人會說:電影終究是電影,普通人就算這麼做也很難創造奇蹟,說到底這只是一碗「心靈雞湯」罷了。
  • 差生如何實現人生逆襲?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有了答案
    ,也寫了寒門逆襲的故事《今年的高考牛娃都來自什麼家庭?很多人都猜錯了》。有不少人留言說,哪有什麼牛娃,只不過是人家天生智商高。但,考高分,上名校,真的只是智商高嗎?當然,米粒媽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智商的差距的,有的娃就是贏在基因裡,但牛娃之所以是牛娃,絕不僅僅只是智商。
  • 把差生交給高考名校,高中三年後,能逆襲考上985、211大學嗎?
    要知道優質生源是很難檢驗一所高中名校的真實實力,但是用成績不太好的「差生」檢驗,卻可以很好反應出到底哪所中學才是高中裡的「清華北大」。而 「差生」想要在這種氛圍之中交到朋友也不容易,而且在高考「名校」的老師眼中,班裡面的優秀者都是他們考核的指標,往往他們面對「差生」,可能首先更多考慮的不是怎樣轉變這個「差生」,而是擔心 「差生」會影響到他的教學成績。
  • 《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書裡作者的很多經歷讓我有非常多的感觸,因為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書裡的作者也在經歷著,這本書讓我產生了共鳴。一、《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一本關於人生態度的書籍《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的作者鄧祥是一個安徽大學的大二學生。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剛進入高中的差生,通過三年的努力和挑戰,最後在高考中逆襲的書籍。
  • 高考勵志電影《墊底辣妹》:一個差生的逆襲之路
    如果說最近哪一部電影對我印象最為深刻,我想首當其衝的就是《墊底辣妹》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一顆願意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年輕人,即使所有人都會讓他放棄,即使周圍的人都對他冷嘲熱諷,但是依然難以消磨她心中熱血。
  • 高考勵志電影《墊底辣妹》:一個差生的逆襲之路
    如果說最近哪一部電影對我印象最為深刻,我想首當其衝的就是《墊底辣妹》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一顆願意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年輕人,即使所有人都會讓他放棄,即使周圍的人都對他冷嘲熱諷,但是依然難以消磨她心中熱血。
  • 優秀生自殺,輟學差生卻成哈佛教授,逆襲的背後是……
    成績不好,不好好學習,上不了好學校,孩子還有未來嗎?別焦慮,更別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孩子,形成更大的壓力。給大家推薦一部韓國EBS的紀錄片《差生》。巨大的學習壓力面前,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倖免。好的家庭環境影響,差生也會逆襲。
  • 從倒數到第一,差生應該怎樣逆襲?
    在這樣的情況下,紀錄片《差生》的第三集,記錄了一些孩子從學習上倒數,到最後名列前茅的過程。經歷了厭學、放棄,他們為何成為差生?他們對自己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熱情?紀錄片中呈現的採訪和細節,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理,傾聽他們的想法,理性看待他們的狀態與行為。而紀錄片中家長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 我教的初中「差生」,現在是我兒子的班主任!教師門檻低了嗎?
    更有甚者他們其中有成為自己以前班主任孩子的老師,驚奇嗎?巧不巧,這簡直就是緣分的傳承啊!開學報到時,孩子的老師和自己曾經的老師四目相對,多麼熟悉的感覺,這個年輕的班主任竟然是自己初中時期教過的「差生」,各種情緒茫然於一臉,腦子裡浮現當初唾沫星子橫飛的責罵情景。一種莫名的擔憂油然而生,怎麼放心把自己家的孩子交給他呀!難道現在的教師門檻那麼低了嗎?
  • 我的孩子是差生,我該怎麼辦?
    所以看到這部紀錄片之後,我很受觸動,和我之前的一些零星的思考很呼應,所以想把這些思考分享給大家。不管你的孩子上沒上學,成績好還是不好,都值得看一看。一、再怎麼樣也別讓孩子討厭自己這部紀錄片裡說到一個人,叫Todd Rose。
  • 「我的孩子是差生,該怎麼才能逆襲」,網友說: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老師,孩子是差生,該怎麼才能完成逆襲呢」……孩子的成績差,是許多家長都為之頭疼的問題。「如何讓孩子的成績逆襲?」是許多家長都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那麼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孩子成績差的原因。對很多差生來說,之所以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厭煩學習,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找不到學習的意義感。因為,平時知識基礎沒有夯實,不論是上課還是考試很多內容都答不上來,自然在心裡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對學習也就自然沒有那麼大的動力了,簡而言之就是形成了一個難以跳脫出來的惡性循環。那麼該怎麼做呢?需要從這幾個方面開始。
  • 真實事件改編,這部逆襲大爽片,最適合今天看
    >《風雨哈佛路》這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貧民窟女孩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考上最高學府的勵志故事。這部電影堪稱最勵志電影top10,豆瓣評分8.1。很多身陷低谷的人,都曾從這部電影中獲得向上的力量。
  • 把一名差生放到衡水中學,有可能變成尖子生、考進985嗎
    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如果把一名差生放進衡水中學,以衡水中學超強的師資能力,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位差生,可以逆襲成為尖子生,並考進985大學嗎?同學們七嘴八舌,給出了很多答案。有的覺得不行,因為衡水中學一向是掐尖招生,不會招收差生。
  • 教育專家推薦:開學後家長應該看《銀河補習班》讓孩子學習逆襲
    馬上開學了,在開學的前夕我再次去看了《銀河補習班》,讓我有了很多對教育的反思,學習是為了什麼?差生真的就是差生嗎?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看了《銀河補習班》我對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深深的點讚。就像這位父親說的答案應該想到X,Z,Y.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 差生學生能夠逆襲成功嗎
    這樣的學生有後勁,只要端正學習態度,稍加把勁,成績提高很快的,這樣的學生不叫差生,屬於機靈鬼,雖然調皮但老師很喜歡的。3、 另外一種屬於後天崛起的 ,先天的潛能未能挖掘出來,一直懵懵懂懂的。或許有一天他會幡然醒悟,一發不可收拾。但這樣的學生很少。4、還有一種就是屬於愚鈍型的學生了,無論採取什麼措施,他都是軟硬不吃。
  • 電影《三好差生》開機 臺灣小花將演繹「北大差生」
    昨天(28日)下午,由柴智屏、馮凱監製,90後導演周彤、代夢穎執導的電影《三好差生》在臺北舉辦開機儀式。金牌監製「偶像教母」柴智屏攜主演宋芸樺、宋威龍、林妍柔亮相開機儀式。影片改編自北大才女作者「破腦袋」熱門原創小說《北大差生》。
  • 差生悲歌:難道我是韓牛嗎?還要分什麼等級?
    而在歌曲的最後,他說出了每一個差生的心聲:「難道我是韓牛嗎,還要分什麼等級?」正是因為優等生和差生之間的界限如此清晰,一旦成績掉了隊,立刻就會背負上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差生」的父母,他們也和孩子有相同的困惑。明明送孩子去了一樣的補習班,一樣花費了這麼多時間,但孩子還是一樣落後,就會想「這是我的問題嗎?」
  • 院線電影《我不是差生》新聞發布會在奧斯卡影城舉行
    民生網記者 李龑 河南報導5月16日上午,大型青春勵志院線電影《我不是差生》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市曼哈頓奧斯卡影城隆重舉行。該片是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河南衛視國際頻道、華誼新星影業、天鏢門影視傳媒等單位聯合出品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