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Kick & Kill」表觀遺傳學療法nanatinostat治療EB病毒淋巴瘤...

2020-12-20 生物谷

2019年04月23日/

生物谷

BIOON/--Viracta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藥物開發公司,致力於開發源於其專有的「Kick & Kill」治療方法平臺的新型

表觀遺傳學

療法,使病毒相關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受益。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

FDA

已授予其先導

表觀遺傳學

藥物nanatinostat孤兒藥資格(ODD),聯合抗病毒藥物纈更昔洛韋(valganciclovir)治療移植後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漿母細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目前,nanatinostat正處於一項Ib/II期臨床研究中,治療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簡稱「EB病毒」)相關淋巴瘤,包括上述被授予ODD的亞型。


Viracta執行長Ivor Royston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

FDA

已授予nanatinostat孤兒藥物資格,這進一步驗證了我們的治療方法,並將加快這款新型療法治療病毒驅動性癌症的臨床開發。重要的是,孤兒藥資格包括T細胞和B細胞淋巴瘤,這突顯了我們靶向包含EBV基因組的癌細胞,無論

腫瘤

類型如何。我們期待著將nanatinostat推向美國和其他地區的註冊試驗,並探索治療更多EBV相關適應症的可能性。」


nanatinostat(VRx-3996)是一種口服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抑制劑,目前正在一系列臨床適應證中進行研究。nanatinostat對1類HDAC具有選擇性,包括Viracta公司「Kick & Kill」治療方法針對的亞型。目前,該公司正在一項Ib/II期臨床研究中,評估nanatinostat聯合抗病毒藥物纈更昔洛韋治療EBV相關癌症。

「Kick & Kill」治療方法


Viracta公司專有的「Kick & Kill」治療平臺旨在創造一個新型療法管線,用於治療病毒相關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其中「Kick(踢)」可激活被病毒或癌症表觀抑制的基因,「Kill(殺)」則激活一種療法,可以選擇性地直接殺死攜帶病毒的細胞或激活被抑制的免疫反應基因。該方法具有與其他免疫療法聯合開發的潛力。


nanatinostat與纈更昔洛韋組合療法遵循了Viracta公司專有的「Kick & Kill」治療方法,該方法正在美國和巴西進行Ib/II期臨床研究中進行研究。nanatinostat(Kick)被設計用來激活被表觀抑制的EBV基因。與纈更昔洛韋(Kill)聯合時,攜帶病毒的癌細胞將會被選擇性地殺死。Viracta公司獨特的治療方法有可能成為首個針對EBV相關癌症的口服表觀

遺傳

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Viracta公司已與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Salubris)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將EBV相關癌症的療法帶入中國市場。此外,Viracta還與癌症免疫治療公司NantKwest達成了合作,利用nanatinostat與臨床階段的自然殺傷(NK)細胞免疫療法聯合用藥。

「Kick & Kill」治療方法與免疫療法聯合應用


據估計,全球大約95%的成人感染了EB病毒,感染通常無症狀或與單核細胞增多症有關。感染後,病毒在患者生命中的一小部分淋巴細胞內保持潛伏。含有潛伏病毒的細胞越來越容易受到惡性轉化的影響。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患EBV淋巴瘤的風險增加。此外,EBV還與多種實體瘤有關,包括鼻咽癌和胃癌。(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那麼,eb病毒能治療好嗎?eb病毒怎麼預防?下面來了解一下吧。eb病毒能治療好嗎可以治好的放心吧!
  • 科學網—表觀遺傳學:承續的魅力
    在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的文章中,拉裡·費格博士談到,發生在小鼠身上、把對環境的感應遺傳下去的現象,在理論上被稱為「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指在基因組序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決定基因表達與否、並可穩定遺傳下去的調控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表觀遺傳學與癌症研究所教授孫方霖曾向《中國科學報》如此介紹。
  • 【盤點】Nature等:新型光遺傳學療法!利用光控制基因和神經元的...
    這種療法是一種近年來利用光遺傳學進行臨床使用的方法,光遺傳學是利用光來控制基因的表達及神經衝動;今年3月份,RetroSense Therapeutics公司就開始利用光遺傳學療法進行首個臨床安全試驗來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
  • 什麼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要怎麼治療?積極預防是重點
    實際上,eb病毒就是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基因組為DNA。eb病毒,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體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另外,eb病毒跟鼻咽癌還有其他嚴重疾病均有關係。因此,在生活中需要積極預防eb病毒,一旦被感染,需要馬上治療,否則容易威脅到生命安全。
  • 簡析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一門由現象到領域的學科,是近年來現代遺傳學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領域。隨著各國科研人員的不斷深入研究,對表觀遺傳學及其機制的認識和理解有了突破性進展,這意味著表觀遺傳學的內容必然要納入高中生物新課程中。對於大多數中學生物教師和中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領域。現就表觀遺傳學的概念、調控機制、特徵以及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HIV與淋巴瘤:從一籌莫展到找到治療之法
    基於目前已知的免疫缺陷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以及致癌病毒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人類皰疹病毒8型(也稱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的發現揭開了卡波西肉瘤神秘暴發的謎團[2]。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種與HIV相關的癌症,不久它便和宮頸癌一起,被納入了疾病控制中心對AIDS的定義之中。隨後,人們發現多種與AIDS 不相關的癌症在HIV攜帶者中發病率增加,包括霍奇金淋巴瘤。
  • 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表觀遺傳學研究重點
    31970518新型三源重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的遺傳進化與分子致病機制研究於海58萬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31970175水稻適應性進化的分子遺傳機制研究鄭曉明58萬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31970237小偃麥滲入系中異源基因組的染色體定位及遺傳分析
  •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有這些表現
    病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但是你們知道eb病毒是什麼嗎?小編給大家講講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症狀以及eb病毒怎麼預防。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
  • 表觀遺傳學如何入門?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門生物學科,在最近這十來年裡更是熱門,未來前景一片光明。所謂表觀遺傳,又稱表徵遺傳或擬遺傳、外遺傳以及後遺傳。
  • Sci Rep:表觀遺傳學圖譜幫助治療聽力喪失
    2018年12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表觀遺傳學負責研究基因的表達和控制過程。內耳中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是揭示聽覺發生的關鍵。由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副院長Karen B. Avraham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現已創建了第一張內耳的「甲基化」圖譜,側面反映了遍觀遺傳調控的機制。
  • NEJM綜述:表觀遺傳學與人類疾病
    這種受環境影響的表型可塑性並不能簡單通過遺傳學中基因序列的改變來解釋,表觀遺傳修飾在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表觀遺傳修飾介導的環境對表型多樣性的調控,可以幫助生物群體適應一個動態變化的環境,在宏觀尺度下,在物種的適應和進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個體表型的多樣性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會表現為個體的疾病。
  • 【新知】表觀遺傳學信息如何傳遞
    動物的下一代(孫輩)仍會對乙醯苯敏感。研究發現,三代動物M71 glomeruli結構增大,其中乙醯苯敏感神經元增加。最近這一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Dias等認為,環境信息可通過表觀遺傳機制傳遞給後代。表觀遺傳學是在DNA鹼基序列不變前提下引起基因表達或細胞表型變化的一種遺傳。生物學家最早是在植物中發現表觀遺傳現象。
  • 治療濾泡淋巴瘤 諾華Kymriah被授予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資格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CD19 CAR-T細胞療法Kymriah(tisagenlecleucel)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資格,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R/R FL)患者。
  • 鼻咽癌患者的福音,與EB病毒相關腫瘤的治療迎來新突破
    前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源自Vδ2-T細胞的外泌體(Exosomes)可以有效地治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又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引起的相關腫瘤,並誘導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 治療淋巴瘤的靶向CD30療法開出上海首張處方
    (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在上海的首張處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治療。記者了解到,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70多種不同亞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統稱。目前,淋巴瘤已是中國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9.3萬人被診斷為淋巴瘤,每年有超過5萬人死於這種癌症。
  • Nature|雙管齊下:癌症表觀遺傳治療與基因敲除的強強聯合
    針對表觀基因抑制因子的癌症療法可以通過激活人類基因組中的逆轉錄元件(Retroelements)來調節它們的作用。逆轉錄子轉錄可以形成雙鏈RNA(dsRNA),激活MDA5模式識別受體。這種病毒模擬反應(Viral mimicry)導致癌症細胞喪失適應性並刺激先天和適應性免疫反應【1】,但是目前表觀遺傳療法的效果很有限。
  • FDA 批准諾華Kymriah治療濾泡性淋巴瘤的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資格
    4月22日 ,諾華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 Kymriah 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資格,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r/ r)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一旦獲批,這將是 Kymriah 的第 3 個適應症。
  •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表觀遺傳學案例
    摘要:2019年人教版教材提供了兩個經典的「毛色」相關的表觀遺傳學案例,分別是「不完全顯性」和「共顯性」的遺傳現象。通過回顧上述案例的研究歷程,逐步闡明相關機制以加深學生對表觀遺傳現象的理解,並引導其思考表觀遺傳學與經典遺傳學的內在聯繫。
  • 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更新淋巴瘤臨床研究進展報告
    原創 GlobalMD 全球醫生組織 來自專輯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廣角報導在疫情期間,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及時更新了淋巴瘤的臨床研究進展,特別關注新冠病毒感染對淋巴瘤和血液病患者治療方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