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想去德國留學的都比較畏懼德語學習,但德國大學的優勢學科的教授們卻多是用德語來進行教學,因此德語也就成了德國留學生們的一道門檻。
當然如果你只是申請本科的話還是有不少大學採用的是純英語教學的,但到了碩士以及博士階段就基本是德語了,而且生活中跟當地人聊天總不能總說英語吧,自己可以換位思考下,在國內如果別個外國人不說普通話總跟你說地方方言是個什麼感受。
在官方渠道的德國留學語言考試選擇主要有德福和德國高校外國申請者入學德語考試(DSH)。所以想留學也得過了這兩個中的一個才行。
語言千千萬,學語言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單詞量問題,但德語單詞長度讓德語專業的翻譯員都得感嘆一句「生命太短,德語太長」。不過其世界上最嚴謹的語言牌子還是值得推敲的,德語有不同於英語的嚴謹拼讀規律和詞根詞綴的組成模式,而且不僅字母表上包含了英語的26字母,德語還有自己獨特的Ä/ä、Ö/ö、Ü/ü以及ẞ/ß字母。
各國表示花瓣的詞彙
德語長度是公認的長,他們還有單詞長度冠軍榜,是不是很驚訝?讓人更驚訝的是德國人還發明了連翻譯都變色的第四格變位。哥馬克·吐溫都曾經吐槽過:「有語言天賦的人, 三十個小時就學會英語, 三十天就能學會法語, 三十年才能學會德語。」
其實粗略的說就是剛開始跟學英語順序一樣就是發音→詞彙→語法→閱讀→寫作→口語,細點就是練習德語30字母準確發音,而德語一共有42個音素,又分分陽性,中性,陰性練到發音標準了你就可以開始摸索從德語單詞的詞根與詞綴衍生性以及組合性來進行單詞記憶,順利的話你就可以開啟指數形式的詞彙量增長模式了,詞彙記憶方式說的這麼簡單是不是很意外?不過我說的很簡捷但實際操作花費的時間就得看各自數據整理分析以及記憶能力的強弱了。
雖然現在德語詞彙在語法中用法這塊已經有了四種變化,但初學者還是從一到四逐步學更實際點,要是整合到一起學估計會讓你學到懷疑人生的程度。是哪四格呢?在句中做主語或者表語為第一格稱主格;在句中做定語的為第二格稱屬格;在句中做間接賓語的為第三格稱為名與格;在句子做直接賓語或介詞的為第四格也叫賓格,詞彙配合語法變幻多樣化的德語既視感。
在語法方面唯一要記住的是勤查字典、多做筆記、多看正規例句(別百度瞎查,萬一學個錯的怎辦,參考德國的官方資料才是硬道理)以及不要習慣性地帶入英語思維,不要習慣性地帶入英語思維,不要習慣性地帶入英語思維,重要事說三遍,最後這點最重要也是國內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在閱讀與寫作上建議配合詞彙記憶與語法短句進行綜合性練習,如果在備考語言考試的話則需根據考試內容預測這塊進行強化了,可以參考往年的考試方向以及考生經驗,這兩項基本是熟能生巧類型,過了詞彙與語法大關的你這只是小菜。
口語這塊是很難自己單獨練習的,或許可以考慮報個專門的培訓班,畢竟國內日常生活基本是沒有德語的語言環境的,練習只得找小夥伴或者報培訓班來進行專門的練習了。
在留學生日常課程教學上,因為目前德國大學碩士階段普遍德語授課,上課要聽能懂講的什麼,下課要能與同學進行交流知識點,要能看課件,要能完成課題報告,還要能獨立撰寫論文,請問哪一樣不需要德語?
在爭取德國實習機會時,德語就成為了你與客戶溝通、主持工作會議、參與項目討論、撰寫項目報告的第一語言,這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留學德國對於通過德語大關後的你來說是什麼呢?來用德語發評論區表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