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4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做個「小邋遢」對寶寶好

2020-10-03 安睡寶寶

寶寶身上總是會有一股奶香~奶香的味道,白白嫩嫩的小臉總是忍不住想要捏一捏

這就出現不少『潔癖媽媽』 寶寶身上不允許有任何髒東西,覺得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但是再乾淨的寶寶,這四個部位媽媽不要過度清潔,『髒寶寶』才更健康!!!



掏耳朵很舒服,卻忽略耳屎保護作用!

很多寶媽都有給寶寶掏耳朵的習慣,寶寶洗完澡後就喜歡用棉籤順便清理一下寶寶的耳朵

媽媽覺得很治癒,寶寶也會露出舒服的小表情

但其實寶寶的耳道與成人相比要更窄更短,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手上沒有準頭,就很容易傷害寶寶耳道,嚴重的情況還會損壞寶寶的耳膜!!!

耳屎其實是在保護我們的耳朵,避免粉塵、小蟲等物體進到我們的耳朵,同時耳朵中的耳屎是可以通過咀嚼、走路、跑步等過程中自己掉落,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過多清潔的哦~~



鼻屎好髒,一定要清理乾淨?

「寶寶的鼻子裡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鼻屎?」

「寶寶鼻屎好多、好髒,一定都要掏出來!」

鼻屎在媽媽眼裡一直都是寶寶身上必須要清理乾淨的『髒東西』


嬰幼兒鼻腔較短,鼻黏膜也很稚嫩,鼻腔中的鼻毛較少,與成人相比鼻子而更加脆弱。

很多媽媽在幫寶寶清理鼻屎的過程中,很容易剮蹭寶寶的鼻腔,這樣會導致寶寶鼻子更加敏感,容易出現流鼻涕、鼻炎等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增加寶寶鼻屎的分泌,造成越挖越多的情況!!!



肚臍眼好髒,清理掉也沒關係?

從小就聽過爸爸媽媽們說肚臍眼是臍帶的連接口,不能扣 ✔

肚臍眼是臍帶剪斷後留下的疤痕,之後形成一個凹陷,日常中也是很容易積累髒東西,但是經常摳肚臍眼,會對腹腔內的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也就是肚子疼。

如果有汙垢的情況下,用手摳的時候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皮膚,可以用酒精或者絡合碘清洗。肚臍眼也是比較柔弱的地方,平常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防止受涼



寶寶頭頂乳痂可以自行消失!

老一輩對於乳痂的看法是「頭頂的乳痂可不能揭,否則孩子就容易生病,有的甚至會變成啞巴」

顯然這句好是無法用科學驗證,但是不揭,確實是對寶寶好~~

不少新生兒出生後頭頂會出現一層油垢,後面會慢慢變幹,一眼看過去就是滿頭的頭皮屑

『很多潔癖媽媽直呼受不了』

之前就有一則「媽媽為了清理寶寶頭上的乳痂,用梳子強行清理,最後寶寶卻因此頭皮感染


乳痂一般出現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裡,沒有任何不適,到 6~12 月時就會自行消失乾淨,幾乎不影響寶寶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寶寶出生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每天都會幫助寶寶們做清潔,以確保寶寶的個人衛生。但是有的爸爸媽媽自身潔癖比較重,在幫助寶寶清潔的時候過於追求乾淨,但效果確實恰恰相反的。
  • 嬰兒5個部位髒點好,父母如果過度清潔,可能會傷害寶寶健康
    自從有了可愛的女兒後,晨晨媽媽就把將寶寶照顧好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她相當耐心,又認真負責,關於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事事關心,親力親為。可是精心的呵護下,晨晨卻並沒有像媽媽期望的那樣健康。孩子平時顯得很敏感,常常莫名地哭鬧,最近拉肚子,小屁屁也紅了。
  • 給寶寶做清潔的時候,這4個部位不能亂來!
    寶寶的抵抗力沒有成人完善,很容易因為感染細菌、病毒而生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要做好寶寶的清潔工作。然而在清潔的過程中,寶寶身上有這四個部位要認真對待,亂來很容易出事!注意在清理的時候,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使用的棉籤要比寶寶鼻孔小,可以適當拉松棉頭方便吸水;轉動的時候不要接觸內壁,以免引起寶寶打噴嚏;另外如果鼻屎比較大,那麼一定要去找醫生幫忙,不可自己處理。2.清理異物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較弱,經常會將一些小物品塞入自己的鼻孔,比如小珠子、橡皮頭、紙片、玉米粒、豆子、眼藥水瓶帽等。
  • 寶寶身上這4個部位,過度清潔會致病,家長別太潔癖了
    寶寶的囟門附近總有黃色的鱗片狀分泌物,怎麼處理比較妥當?今天芽芽媽將這些問題匯總,為各位寶媽解答關於寶寶身體部位清潔的這些事情。四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對於這四個部位,雖然看起來髒髒的,卻是寶寶們自我保護的方式,寶媽們千萬過於勤快、過於頻繁地清潔很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
  • 爸媽再愛乾淨:寶寶3個部位,也不能過度清潔,別好心辦壞事
    媽媽愛乾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相信許多媽媽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的寶寶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再為他好好裝扮。但有些媽媽卻過分追求乾淨,寶寶身上的每一處地方都不放過,都要清洗得乾淨。但其實寶寶的某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那麼,到底寶寶哪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呢?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然而到了寶寶落地那一刻,媽媽們震驚了,這個髒了吧唧的小嬰兒一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到隨著時間寶寶慢慢長開,媽媽們終於認清現實,寶寶原來比大人還容易髒:無時無刻不在往嘴裡塞東西,隨時可能大小便,遇見什麼都要上嘴咬上幾口。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 即使你再愛乾淨,也不要「頻繁清洗」寶寶這4個部位,潔癖會傷娃
    ,但是即使再愛乾淨,寶寶的有些部位還是不能過分清潔的,像是耳部、肚臍等一些異常敏感的部位。潔癖的媽媽們要注意了,維護好寶寶日常清潔就好,有些地方還是不要過度清潔了,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寶媽需用適當的方法去清潔,給寶寶洗澡時,用溫水慢慢地衝洗,或是用少量的花生油擦洗,但還是要動作輕柔,不能過度的清潔。
  • 寶寶洗澡時這六個部位清潔要注意,洗不乾淨也不要硬搓
    並不是洗乾淨,對於寶寶就是好的,所以有這幾個部位洗不乾淨反而對寶寶更好!不過,就算媽媽再愛乾淨,也不要輕易「手欠」去碰寶寶的臍部。寶寶的臍部非常敏感,如果清潔過度,可能會引起臍部瘙癢,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導致臍部發炎。
  • 媽媽給寶寶洗澡,這4個部位不要頻繁清洗,不然會危害健康
    小格是個新手媽媽,第一次做媽媽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明明已經很注意了,可有時候還是不經意間傷害了寶寶。有一次小格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肚臍特別髒,就順手清洗了一下。小格很愛乾淨,好幾次她都忍不住給寶寶清洗了肚臍。
  • 照顧6個月之內的寶寶,這4件事不要做,會損害寶寶的健康
    導讀:照顧6個月之內的寶寶,這4件事不要做,會損害寶寶的健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照顧6個月之內的寶寶,這4件事不要做,會損害寶寶的健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清潔謹防過度!
    每天給寶貝洗澡,想必是各位寶媽的必修課,而平日裡耳朵、鼻子的清潔護理也是寶媽們較為關心的重點部位,適度清潔不僅能讓寶貝感到身體上的舒適,更為寶貝的健康多了一道保護屏障。但是,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1.囟門寶寶剛生下來,頭上有髒髒的頭垢等分泌物,愛乾淨的寶媽會想方設法為寶寶洗掉。但對於這個部位,清潔不當反而會對寶寶造成損傷。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不小心碰到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的頭皮十分嬌弱,不建議強行清洗。寶媽給寶寶清洗頭垢的時候,先塗抹橄欖油,過一段時間浸溼後再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清洗。
  • 越「邋遢」的家長,孩子越健康!這4個部位,別盲目清潔
    主要表現在幫孩子清潔私處分泌物、鼻屎、耳屎以及摳肚臍眼兒的時候。有一說一,保證乾淨衛生是必須滴,但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反倒是「髒髒更健康」!不管是男寶還是女寶,私處分泌物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過度清潔。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接回家之後,在日常護理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洗澡,寶寶太小往往無從下手,而且有的地方很髒,太用力洗,可能會傷到寶寶。照顧新生兒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不要對月嫂懷有偏見,要多學習,才能照顧好寶寶。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
  • 給寶寶洗澡的注意事項和6個重要部位
    寶寶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寶寶生長發育,所以學會給寶寶洗澡是每個父母應會做的事情。對此,不要一言不合就直接用手幫寶寶擦,眼部有分泌物頂多是不好看而已,要是我們手上的細菌「汙染」了寶寶的眼睛,那就得不償失了!平時可以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蘸溫水,輕輕把寶寶眼部的分泌物擦掉。先用毛巾的一角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擦另一隻眼睛的時候再換個角。 洗澡的時候,要注意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幫寶寶清潔眼睛,這樣才能保證水是清潔少菌的,以此降低寶寶眼睛感染疾病的風險。
  • 新生兒3個部位很嬌弱,儘量不要亂碰,傷害到寶寶就不好了
    01新生兒3個部位很嬌弱,儘量不要亂碰1)胸部倘若孩子出生後臍帶還沒有完全脫落,就一定不要觸碰,畢竟這是個開放性創口,很容易被感染。再者,平時的養育過程中給孩子做清潔工作時,也一定要注意不能讓肚臍部位受涼或沾水,不要小看感染的風險性。
  • 一粒鼻屎引發的危險...寶寶的這4個部位不能亂摳
    過度清潔或者放任不管都可能對寶寶身體健康造成損害這屆家長可太難了別慌!面對鼻屎比較多的寶寶可以試試這個方式☟☟☟✔未滿6個月的寶寶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滴鼻單支獨立包裝剛好兩個鼻孔清潔操作方法如下圖但寶媽的動作一定要溫柔哦~
  • 寶寶挖鼻孔的動作要注意了,可能是你過度清潔,讓寶寶養成壞習慣
    但是挖鼻子這個動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宜在公眾場合挖鼻子,不符合個人禮儀,對他人的不尊重同時給人一種邋遢的形象。挖鼻子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但是頻繁挖鼻子往往對鼻子是一種傷害。小西媽媽最近就為寶寶挖鼻子的事情甚是頭痛,一直都無法糾正孩子挖鼻子這個壞習慣。孩子的壞習慣並不是天生就會的,也是通過後天的模仿得來的,其實小西挖鼻孔的壞習慣的養成,罪魁禍首是小西媽媽。
  • 寶寶身上容易藏細菌的4個部位,媽媽要重點清潔,第1個常被忽略
    而外界環境中又存在大量的有害細菌,要是媽媽日常護理不周的話,寶寶就很容易生病。想要寶寶身體發育得更好,媽媽就一定要加強防範工作,幫他遠離眾多有害細菌。特別是他們身上這4個最容易藏細菌的部位,要重點做清潔,媽媽別忽略!
  • 寶寶的這些部位不能經常清潔,清潔次多了反而對寶寶不好
    很多新手媽媽認為寶寶越乾淨越好,所以會給寶寶特別認真的清洗身體。白白嫩嫩的寶寶確實惹人喜愛,但是過度的清洗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甚至會傷害到孩子。尤其是某些特殊部位,不能太追求乾淨,而是有獨特的清潔方式,各位媽媽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