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清潔謹防過度!

2020-09-05 宜昌市婦幼保健院

每天給寶貝洗澡,想必是各位寶媽的必修課,而平日裡耳朵、鼻子的清潔護理也是寶媽們較為關心的重點部位,適度清潔不僅能讓寶貝感到身體上的舒適,更為寶貝的健康多了一道保護屏障。但是,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

02

如何給寶寶洗澡?

耳朵

不少寶媽們曾有過這樣的擔心:寶寶從生下來就沒有清潔過耳垢,長久積存下來,會不會堵塞耳道,滋生細菌,甚至影響聽力呢?其實不然。耳道是一個具有自淨功能的器官,耳垢的功能是清潔和潤滑耳道,它也可以防止細菌、真菌感染和昆蟲進入耳道,一般情況下,人只要張嘴動嘴就可以使耳垢從皮膚上脫落,並不需要自己去清理。寶貝耳道皮膚更為嬌嫩,過度清潔容易導致耳道皮膚破損,引發感染,當耳道表皮層的遷移功能失去時反而會產生過量的耳垢;如用具使用不當甚至傷及骨膜和聽小骨,影響聽力;即使是使用棉籤也有將異物遺留在耳道裡的可能。但是,若出現耵聹腺分泌旺盛致耳垢凝固不易脫落,或者不慎進水致耳垢凝結,建議及時就醫。

鼻子

經常有寶媽因為寶寶鼻塞苦惱,於是很多寶媽為了讓寶貝呼吸通暢會定期清潔鼻腔。兒童鼻腔相對短小,鼻道狹窄,鼻黏膜柔嫩並且富於血管,尤其新生寶寶沒有鼻毛,黏膜腫脹易造成堵塞。但是,過度清潔或清潔不當有可能造成鼻黏膜損傷,使毛囊發生細菌感染。嬰幼兒鼻淚管短,開口接近於內眥部,鼻腔感染很容易侵入眼結膜引起炎症。寶媽最好能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減少鼻塞及鼻內分泌物的形成,一旦形成鼻痂,可用無菌棉籤蘸溫水浸潤,或用棉籤蘸少許無刺激性的油脂塗抹,待鼻痂溼潤或軟化後取出。此外,選用洗鼻器清潔鼻腔時,要力度適中以減少對鼻腔的壓力刺激,同時要根據寶寶的感受來適當調節水溫,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好地配合清洗鼻腔。

外陰

外陰的清潔是寶媽們幾乎每天都要例行的日常護理,但寶寶的皮膚嬌嫩,過度清潔也會帶來不必要的感染。相對於男寶不同的生理結構,女寶由於小兒時期卵巢功能不健全,雌激素分泌系統尚未建立,陰道黏膜菲薄,陰道自身防禦功能尚未形成,更容易受病原體及刺激物的侵襲,繼發感染。因此,給寶寶外陰擦洗時動作要輕柔,單獨使用潔具,最好用清水清洗。女寶清洗外陰時從前向後擦洗,男寶則應注意包皮垢的清潔。

肚臍

肚臍是嬰兒臍帶脫落後遺留下的疤痕,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腹壁的最後閉合處,因其含有褶皺,故更容易藏汙納垢。新生兒臍帶脫落前後都要保證臍帶和臍窩的乾燥直至創面癒合,用75%酒精進行消毒時一定要消到臍帶根部,避免衣物或紙尿褲對臍部的摩擦刺激。如果肚臍的滲出液像膿液或有惡臭味,肚臍和周圍皮膚變得很紅,而且用手摸起來感覺皮膚發熱,那很可能是肚臍出現了感染,要帶寶寶及時就醫。和全身皮膚比較,因肚臍無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外皮與筋膜、腹膜直接相連,有豐富的血管網,對外界的冷、熱等氣候變化很敏感。因此在日常護理中,切不可用力揉搓,以免發生皮膚破損感染。

編輯:健教科

文章轉載於

湖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寶寶出生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每天都會幫助寶寶們做清潔,以確保寶寶的個人衛生。但是有的爸爸媽媽自身潔癖比較重,在幫助寶寶清潔的時候過於追求乾淨,但效果確實恰恰相反的。
  • 過度清潔寶寶耳朵和鼻子反而是壞事,別再這麼幹了
    有的寶媽自身有潔癖,連孩子都要洗的乾乾淨淨的,不是給寶寶清洗,就是準備在清洗。雖然把寶寶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看著也舒服,但是清潔過度對寶寶身體並不好。尤其是寶寶的這四個地方,別洗的太乾淨了。寶媽該懶的時候就懶吧。
  • 寶寶的耳屎該如何處理?不過度清潔是照顧耳朵的最好方式!
    許多人愛挖耳屎,覺得挖耳屎很舒服,所以看到寶寶耳朵有耳屎,也想幫寶寶挖一下。其實這樣反而讓寶寶耳朵失去保護,且容易弄傷寶寶。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觀念:大部分的耳屎都會自行排出來!1、引發感染過度挖耳朵,除了失去原有的保護層,更可能造成微小的小傷口,讓細菌進入引發感染。2、弄傷外耳道及耳膜在門診偶會遇到爸媽幫小寶寶挖耳朵,可能讓耳屎越推越深。如果不小心用力過度,或是小寶寶一亂動,造成外耳道流血,甚至弄破耳膜。
  • 爸媽再愛乾淨:寶寶3個部位,也不能過度清潔,別好心辦壞事
    媽媽愛乾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相信許多媽媽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的寶寶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再為他好好裝扮。但有些媽媽卻過分追求乾淨,寶寶身上的每一處地方都不放過,都要清洗得乾淨。但其實寶寶的某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那麼,到底寶寶哪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呢?
  • 新生兒洗澡有講究,過度清潔要不得!
    給嬰兒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剛升級的新手媽媽們有時會感到無從下手,因為寶寶身體特別柔軟,放進盆子後就會像條小魚一樣,滑滑的,再大點了,他遇見水兩隻小腳就會亂蹬,洗起來更費力氣了。愛乾淨,講衛生這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但給新生兒洗澡卻不能過度清潔。
  • 寶寶身上這5處不宜過度清潔,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還不具備自主清潔能力,這時候往往需要大人來輔助清潔。為了讓寶寶能夠乾乾淨淨、健健康康的,很多家長巴不得從頭到底、由裡到外都清潔一遍。可是,寶寶身上的這五個部位是不能過度清潔的,否則很有可能會損害到寶寶!一、鼻孔寶寶的鼻腔比較短,鼻黏膜也比較柔嫩,不像成人有鼻毛保護。
  • 謹防中小學生過度依賴搜題軟體
    (5月22日 澎湃新聞網)在上海市第八次少先隊代表大會召開前夕,上海市多名少先隊員建議限制使用搜題軟體查題次數、軟體不給出答案而是提供解題思路等,這說明中小學生過度依賴搜題軟體已是不爭的事實。平心而論,搜題軟體是個好東西,學生有什麼不懂的題目,只要在打開搜題軟體就可以分分鐘搞定。
  • 亂摸容易讓寶寶變傻,記住「三摸五不摸」,謹防親戚下「黑手」
    導讀:亂摸容易讓寶寶變傻,記住「三摸五不摸」,謹防親戚下「黑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亂摸容易讓寶寶變傻,記住「三摸五不摸」,謹防親戚下「黑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挖鼻孔的動作要注意了,可能是你過度清潔,讓寶寶養成壞習慣
    而聽小西媽媽說,自己雖然經常清理,但是孩子的鼻屎還是很多,事實上這其實是小西媽媽過度清潔造成的,久而久之也給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孩子天生愛模仿,會模仿媽媽的行為,孩子經常會摳自己的鼻子,甚至在公眾場合。
  • 寶寶的4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做個「小邋遢」對寶寶好
    寶寶身上總是會有一股奶香~奶香的味道,白白嫩嫩的小臉總是忍不住想要捏一捏這就出現不少『潔癖媽媽』 寶寶身上不允許有任何髒東西,覺得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再乾淨的寶寶,這四個部位媽媽不要過度清潔,『髒寶寶』才更健康!!!
  • 上海市衛健委:預防性消毒謹防過度
    上海市衛健委:預防性消毒謹防過度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通訊員 宋瓊芳 2020-02-13 12:43 來源:澎湃新聞
  • 嬰兒5個部位髒點好,父母如果過度清潔,可能會傷害寶寶健康
    小寶寶的皮膚極其嬌嫩,如果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容易讓皮膚受到刺激,引起過敏。晨晨媽媽本來就很注重寶寶每次大小便後的清潔,而又經常使用洗護用品,這簡直就是給小寶寶的PP「雪上加霜」。她的做法是典型的「過度清潔」。
  • 新生兒痤瘡不宜過度清潔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新生兒痤瘡是新生兒時期很常見的一種皮膚問題,有可能會從寶寶一出生時就有,但更常見的是會在寶寶出生後一兩周後時出現。新生兒痤瘡通常會長在寶寶的臉上,有時候也會在前額、下巴、甚至後背上出現。這些痤瘡往往都長著小白頭,痤瘡周圍的皮膚可能會有輕微的發紅。
  • 寶寶的物品如何清潔才不損傷免疫力?
    先祝大家萬聖節快樂,今天我們講一講寶寶物品的清潔原則。第一,寶寶的物品如何清潔寶寶的用品,最好用高溫消毒法,定期開水煮沸消毒。避免使用消毒劑消毒。寶貝的衣物,如果沒有特殊的汙漬,只是奶漬或尿漬,在髒了之後馬上清洗基本上用清水就能洗乾淨,不建議用除菌洗衣液。洗後立即暴曬晾乾。寶寶的玩具建議用清水擦洗。布藝玩具可以定時清洗,毛絨玩具要經常暴曬,並拍打去除毛絨中的灰塵等髒物。第二,注意家居環境不宜過度清潔。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寶寶的鼻子、耳朵清潔過度,寶媽一定後悔早知道的內容
    當一個媽媽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開始變得母愛泛濫,特別是在寶寶的衛生這一塊表現得特別突出,特別是一個有潔癖的媽媽,大概一天24小時圍著自家的寶轉。但是寶寶有些部位是不能過分的清潔的,請放下你忙碌、疲勞、過分潔癖的雙手,先來看我的介紹。
  • 寶寶私處的正確清潔方式
    男寶女寶的生理結構不同,清潔方式也略有不同,今天喵喵來和家長說說這個有點小害羞又非常重要的話題:寶寶私處的正確清潔方式。❌ 清洗禁忌❌ 上上下下來回擦拭❌ 用力過猛❌ 過度清潔❌ 讓寶寶長時間坐在浴盆裡清洗
  • 有一種傷害為:過度清潔,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員?
    比如說寶寶身上的這四個部位,它們看起來髒髒的,可如果過度清潔,反倒會損壞寶寶健康。鼻屎噁心還有礙呼吸 ?亂挖有百害無一利!因為你清潔過度了啊。寶寶的鼻腔比較短,不像成人有鼻毛保護,鼻黏膜也比較柔嫩,如果老是給孩子挖鼻孔、清理鼻屎,鼻黏膜受到刺激,反而更容易流鼻涕和發癢,鼻屎也就更多。鼻涕鼻屎雖然看起來不堪入目,但其實是寶寶鼻腔的天然保護屏障。頻繁清理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且寶寶的鼻腔內血管豐富,不小心還會挖破鼻子導致流鼻血。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 耳朵不能洗,新生兒的耳道還處於發育期,比較狹窄脆弱,如果洗澡的時候用棉籤挖耳朵,可能一不小心就傷到耳道或者耳膜,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其實寶寶的耳道中的耳屎有一種自我清潔能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自然脫落,不僅能起到清潔作用,還能保護寶寶的耳膜。
  • 寶寶一哭就餵奶?學會區分寶寶的13種哭聲,謹防過度餵養
    很多新手爸媽,每次寶寶哭的時候,就以為寶寶餓了,然後使勁給寶寶吃奶,結果導致寶寶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體重下降,食慾消極。學會區分寶寶的13種哭聲,有利於新手爸媽們更好地了解寶寶的需求,以便作出應對。這個時候媽媽們要耐心地哄寶寶,很快寶寶就會入睡了。換尿不溼表現:雙腳蹬腿,哭聲連貫,基本沒有眼淚。要注意看寶寶是不是拉了,趕緊給寶寶換個乾爽的紙尿褲。熱了表現:哭聲大,臉紅出汗,手心發熱。要注意別給寶寶穿太多,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