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處在爭議當中,發展到後期更是遭受各種關於色情、暴力留言的侵擾。拋開其他的不談,單看遊戲本身,其實這些問題也是確實存在的。
今天為大家帶來遊戲史上最具爭議的27大遊戲,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咱們這個行業雖然處於上升階段,但一直飽受非議的原因了。
27.《質量效應》系列
爭議點:大結局;性愛模擬;跨種族啪啪啪
《質量效應3》的大結局可以說是整個系列最大的敗筆,如此恢弘精彩的故事來個讓人這麼失望的結局,可以說很難讓人滿意。而遊戲中的許多啪啪啪鏡頭,以及同性的,異性的,甚至異種族的戀情,也讓人合不攏嘴。
26.《街霸X鐵拳》
爭議點:超多付費DLC
這遊戲看上去是個光鮮亮麗的格鬥遊戲?但是這遊戲的DLC實在太多了,而且全部是騙錢性質的……這樣不好,卡婊。
25.《瘋狂世界》
爭議點:過分血腥
你是個任天堂主機上的遊戲啊!不要把美術風格搞這麼獨特,然後弄的這麼血腥暴力啊!
24.《史丹利的寓言》
爭議點:種族歧視
先不說這款遊戲獨特的展開方式和實驗性質的劇情了,遊戲最大的爭議點是其中一個地方要求你做選擇,一個白人給黑人小孩點菸,或者是直接淋汽油點燃小孩……這不是明明白白的歧視嗎?
23.《死亡島》
爭議點:性別歧視
有玩家在該作內部測試版中發現Purna(衣不蔽體的深巧克力色槍手)某項技能名為「母老虎(Feminist Whore)」——當然,在該作正式版中此技能被更名為「性別優勢(Gender Wars)」,可增加15%的傷害輸出。
但因為發行方錯將內部測試版當成正式版交給Steam發布,「母老虎」的創意大白於天下。嘖嘖。
22.《卡斯特的復仇》
爭議點:第一個色情遊戲
不多說了,看圖就知道了。
21.《死或生:沙灘排球》
爭議點:過分露肉,明目張胆的色情
這遊戲擺明了就是給死宅玩的,讓你們沉迷在比基尼的波濤洶湧中!
20.《德軍總部3D》
爭議點:暴力,鼓勵玩家殺死希特勒
把希特勒當最終BOSS就已經算是比較過分了,更不用說這遊戲的暴力殺戮畫面給玩家帶來了多少陰影。求玩家心理陰影的面積!
19.《生化奇兵》
爭議點:對小妹妹的生死選擇
這應該也是這款遊戲會如此成功的原因吧。在遊戲中,你可以選擇殺死Little Sister獲取大量的能量,也能放走她們,獲得較少的能量。你是怎麼做的呢?
18.《古墓麗影9》
爭議點:放出「蘿拉會被性侵」的假消息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古墓麗影9》發售前,有不少消息都說主角蘿拉會在遊戲裡被強暴。這是他們的執行製作人Ron Rosenberg放出的消息。此言一出,業界譁然。
最要命的是,最後遊戲裡根本沒有這回事。這?!
17.《E.T.》
爭議點:史上最爛遊戲,還被埋了幾十年
雅達利製作的最爛的遊戲,最後因為賣不出去,被雅達利強制埋在了沙漠裡……這一直是個傳說般的故事,一直到去年這些被埋的卡帶被發現。
16.《抵抗:滅絕人類》
爭議點:摧遊戲中的教堂
宗教問題可不是兒戲。在遊戲《抵抗:滅絕人類》中,因為做出了毀滅教堂的舉動,使遊戲遭受了許多來自宗教方面的官司……
15.《毀滅戰士》
爭議點:第一款超血腥暴力遊戲
《毀滅戰士》第一次把人們引導上了3D遊戲的道路,也第一次讓大家見識到了遊戲能做到多麼的血腥和暴力……儘管如此,它依然是史上最流行的遊戲之一。
14.《午夜陷阱》
爭議點:虐童,過於真實的恐怖等
之前還從沒有一部遊戲被提上美國議會聽證會。1992年,由Sega Mega-CD發行的遊戲《午夜陷阱》就破了這個例。它通過閉路電視攝像頭拍攝了一個郊區的房間,在一個孩子們的聚會上演員們扮演少女。你的使命是什麼?從入侵的吸血鬼那兒救出年輕女士們。讓參議員們不可忍受的是,色迷迷的壞蛋抓住一個穿著輕薄的睡衣女孩,然後殺死她。顯然這些對90年代的觀眾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13.《永遠的毀滅公爵》
爭議點:跳票最久的遊戲
公爵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
12.《黑道聖徒4》
爭議點:外星人肛門探測器、使用毒品等元素
這款以惡搞為主題的遊戲,因為以上元素的存在,最後被澳大利亞的官方禁止了銷售。
11.N64《超人》
爭議點:蹩腳操作,無解難題
N64版的超人被設定在一個由Lex Luthor創造的虛擬大都市,世界都是空虛的而且並不是太熱,被濃濃的「氪霧」籠罩。儘管超人擁有無窮的力量,但是Luthor設置的障礙是——臭名昭著的「無解迷宮」,包括要飛過飄動的圓環,對抗時鐘,還有必須毫無差池的沿著邊緣行走10分鐘。偉大的迷宮,但是笨拙的操控性,讓你陷入場景之中無法自拔。
10.《電車之狼》
爭議點:性騷擾色情遊戲
《電車之狼》早在2006年就已盛行日本,遊戲內容要求玩家扮演一名猥瑣男,目的是對三名女性角色實施性報復。據稱每年該類遊戲都會在日本發行近百款以上,本作便屬其一。而且這些色情遊戲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會起一個與性騷擾相關的話題。
9.《喋血街頭2》
爭議點:無底線的血腥、暴力、虐待等元素
喋血街頭2一個遊戲圖標都用心臟來代替的暴力遊戲。「遊戲的惟一樂趣就在於儘可能地去傷害每一個人」,Running With Scissors的CEO Vince Desidiero這樣解釋道。雖然Desidiero的話聽上去有些殘酷,但是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很好地體現了《喋血街頭2》的定位,而《喋血街頭2》正是這家公司在1997年發售的頗受非議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喋血街頭(Postal)的續集。
8.《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
爭議點:「No Russian」
跟任何人提到《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他們都會記得「No Russian」的那個任務——在任務中,玩家需要加入一群恐怖份子,發動一場機場屠殺。如果玩家實現沒有跳過這個任務的話,那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恐怖份子屠殺平民,或者自己也扣動扳機。
公眾中出現了相當大範圍的爭議,許多人認為這個遊戲將會把玩家們訓練成殺手或者恐怖份子。而遊戲的開發者稱,這個任務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喚起對於恐怖主義的恐懼。遊戲的劇情作者說,這個關卡原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能夠加以聯想、感到憤怒和不安。」
7.《南方公園:真理之杖》
爭議點:數不清的歧視
遊戲可以說很好的把電視劇的精髓抓住了,那就是無休止的吐槽和諷刺,自然而然的,這些諷刺中包含了各種歧視、調侃以及不少惡毒的語句,讓遊戲在北美之外的地區都受到了嚴格的審查。
6.《生化危機5》
爭議點:種族歧視
這次,克裡斯打的不是殭屍,是黑人暴民。
在遊戲發售之前,大家都很看好5代,畢竟是4代的正統續作。但是媒體更關注的似乎是遊戲中的種族歧視,一個白人男性對遊戲裡的非洲人民大殺特殺。
稍微有點良知的人都會感覺到不妥吧。
5.《命運》
爭議點:空前的炒作
從許多方面來看,《命運》都是一款很不錯的遊戲,但是為什麼它的爭議會這麼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開發商太過高調,給了玩家太多期待,什麼耗資5億美元打造,歷史5年精心製作,太多的誇大和吹捧,讓不少玩家提前就對遊戲不看好,然後遊戲推出後體驗的反差又激怒了另一批玩家。
4.《仇恨》
爭議點:反人類
由Destructive Creations開發的反人類暴力遊戲《仇恨》近日公布了一組最新的遊戲截圖,遊戲以純粹的殺人為終極奧義,用血腥殘忍的方式挑戰著人類的道德底線,如此出格的遊戲主題究竟會造就怎樣一款特別的遊戲?
3.《俠盜獵魔》系列
爭議點:反人類/各種虐殺
遊戲的爭議之處在於,玩家處決敵人的那些殘酷的畫面和方式。遊戲包含了3個等級的處決,等級越高,殘忍度也越高。《俠盜獵魔》還鼓勵玩家儘可能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敵人。
2.《真人快打》系列
爭議點:最不忍直視的殘暴終結技
只能說這遊戲確實暴力到讓人無法直視了!
1.《俠盜獵車》系列
爭議點:暴力、色情、無政府主義、熱咖啡
沒錯,以上這幾點正是這款遊戲的最大賣點,也是玩家感覺最爽的幾點:你可以在遊戲中肆無忌憚的進行破壞、屠殺,一切你在現實中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在這裡都可以實現!也正是因為這些,遊戲保守巨大爭議,每年官司不斷,成為了家長和權威眼中的「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