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外媒體「GamePro」列出了一份「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2款遊戲排行榜」。小編本人十分喜歡玩遊戲,所以對排行榜非常感興趣。雖然,在筆記本頻道發布遊戲類文章,有點不倫不類。不過,考慮到筆記本電腦也可以裝遊戲、也可以玩遊戲,小編就把這篇文章發了出來。
可能其中有些遊戲,我們並沒有玩過。但是,不可否認,所有上榜的遊戲,都對整個遊戲產業的發展,有著持續且深遠的影響。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這篇文章中,52款遊戲的影響力名次,都是按照歐美玩家的評價標準進行排列的。大家在發表評論的時候,最好不要忘記這一點。
此次,「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2款遊戲排行榜」主要以「持續的生命力」、「獨特的開創性」和「深遠的影響力」為標準,進行名次排列。可能其中有些遊戲,在畫面、音效、遊戲性等方面,都早就已經落伍了。但是,它們的影響力卻持續且深遠。比如:第52名《Pitfall》(又名「陷阱」)的出現,不僅把雅達利2600帶入了全新的領域,還讓Activision公司成為了遊戲史上第一個「第三方遊戲提供商」。再比如:第50名《Contra》(又名「魂鬥羅」)的出現,推動了「作弊代碼」(就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調30人)在遊戲界的傳播。
小編再次強調一下,在這篇文章中,52款遊戲的影響力名次,都是按照歐美玩家的評價標準進行排列的。大家在發表評論的時候,最好不要忘記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2款遊戲排行榜」吧。
●第52名——《Pitfall》(又名「陷阱」)
《Pitfall》是一款出品於1982年的經典冒險類遊戲。它的出現,不僅把雅達利2600帶入了全新的領域,還讓Activision公司成為了遊戲史上第一個「第三方遊戲提供商」。目前,《Pitfall》的最新版本《Pitfall:The Lost Expedition》,即將登陸PC和XBOX等平臺。玩家將和遊戲角色一起穿越拉丁美洲的叢林,為尋找失散的同伴。當然,最版本的畫面效果和音響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唯一保持不變的,就是它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絕對是炎炎夏日的一劑清涼茶。
●第51名——《Mystery House》(又名「謎之屋」)
《Mystery House》的圖像跟屏幕上的簡單貼圖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它所提供的文本和圖像結合方式,卻跟以前任何遊戲都不相同。這款遊戲剛一上市,就收到了潮水般的訂單,成為電腦遊戲中的裡程碑。
●第50名——《Contra》(又名「魂鬥羅」)
《Contra》(又名「魂鬥羅」)是著名遊戲製作商Konami公司在1987年發行的街機射擊類遊戲,後來被移植到FC等多種平臺。「魂鬥羅」是指具有崇高戰鬥精神和掌握極高遊擊戰略的人。如果你敢說自己不知道這款遊戲,那小編就一定要鄙視你一下了。它的出現,推動了「作弊代碼」(就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調30人)在遊戲界的傳播。
●第49名——《Tony Hawk''s Pro Skater》(又名「託尼霍克滑板」)
《Tony Hawk''s Pro Skater》是歐美地區最火的運動類遊戲之一。該遊戲由滑板大師託尼霍克代言,以「評分標準苛刻」聞名,非常注重節奏感和流暢性。多年以來,該系列遊戲在同類產品當中從未遇到過對手。正是這款遊戲,把歐美的街道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國。
近期,EA方面表示,他們正在著手開發一款對應次時代的滑板遊戲——《Skate》,希望可以挑戰《Tony Hawk''s Pro Skater》的地位。
●第48名——《Gran Turismo》(又名「GT賽車」)
《Gran Turismo》是一款非常接近現實的賽車遊戲,「真實感」是其最大的特點。不僅廣大遊戲玩家喜歡這款遊戲,就連許多職業賽車手都用這款遊戲進行模擬訓練,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第47名——《Duke Nukem 3D》(又名「毀滅公爵」)
《Duke Nukem 3D》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遊戲。1991年,該系列遊戲第一代作品問世,引起了遊戲界的轟動。1996年,該系列遊戲又推出了第二代。相信所有經歷過「DOS遊戲時代」的玩家,都不會忘記被對手變成小人、凍成冰塊的情景吧。
●第46名——《Super Mario Kart》(又名「馬裡奧卡丁車」)
《Super Mario Kart》開創了「休閒娛樂型運動遊戲」的先河。在這款賽車遊戲中,駕駛技術的高低已經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如何躲避障礙、製造障礙、騷擾對手,才是勝利的王道。
●第45名——《Halo》(又名「光環」或「光暈」)
《Halo》是一款充滿奇思妙想的遊戲,它的遊戲畫面非常震撼。正是這款遊戲,拉近了「遊戲」和「電影」之間的距離。該遊戲以其精美的聲光效果、獨特的故事背景設定、緊湊的遊戲內容、多樣化的武裝和靈活的團隊合作模式,吸引了廣大遊戲玩家的關注,被視為「XBOX的代表作」。
公元2552年,地球因為人口太多,人類不得不向眾多行星移民,開發新的空間。在起點時間的32年前,某太空移民組織憑空消失,而派去調查此事的艦隊也僅有一艘戰艦返回基地。從此,拉開了外星種族星盟(Covenant)對人類侵略的序幕。星盟的科技遠遠勝於地球,逼得地球軍隊節節敗退。最後,人類只好選擇前往遠方未探測過的宇宙,尋求一線生機。但是,指揮官和他的組員卻在探測過程中,被星盟艦隊發現。在岌岌可危之時,他們發現了Halo——一個巨大的異形環狀世界。在這個具有生命的環狀世界裡,有巨大的山脈、扭曲的地下巢穴、奇特的植物、不可思議的生物,以及數不勝數的異形。我們將在這個奇異的世界裡,和星盟展開殊死的搏鬥……
●第44名——《Nintendogs》(又名「任天狗」)
《Nintendogs》是一款NDS電子寵物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擔負起飼養小狗的責任。玩家不但可以通過觸控屏撫摸小狗、訓練小狗、和小狗嬉戲,給小狗餵食;還可以通過NDS的語音輸入功能,讓小狗按照玩家的口令做出各種動作。正是這款遊戲,將「遊戲」和「現實」拉得更近了。
●第43名——《Enter the Matrix》(又名「進入矩陣」)
《Enter the Matrix》根據著名影片《駭客帝國》改編而成,其遊戲畫面的華麗性絕不亞於電影畫面。據說,玩家在這款遊戲中的一舉一動,甚至還會影響到《駭客帝國》續集的編寫。
●第42名——《E.T.The Extra-Terrestrial》(又名「E.T.外星人」)
《E.T.The Extra-Terrestrial》是第一款跟同名電影進行捆綁製作的遊戲。雖然這款遊戲讓當時如日中天的雅達利吃了一個大虧,但是卻將「遊戲和電影相結合」的理念傳播開來。
●第41名——《Wii Sports》(又名「Wii」或「運動」)
《Wii Sports》的遊戲操作模式非常特別,玩家需要不斷揮舞手中的遙控器進行遊戲。傳統的遊戲模式,往往令廣大玩家身體機能衰弱、精神萎靡不振。《Wii Sports》的出現,為「健康遊戲」指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第40名——《NBA JAM》(又名「NBA大灌籃」)
《NBA JAM》是一款以現實世界著名籃球賽事「NBA」為主題,設計而成的運動類遊戲。在遊戲中,你可以控制眾多NBA明星,傳球、過人、得分、3分遠投、飛身灌籃……
●第39名——《Spacewar》(又名「太空侵略者」)
《Spacewar》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們,在1961年開發的首款電子遊戲軟體。當時,這款遊戲運行在DEC公司生產的PDP-1大型機上。作為第一款電子遊戲,《Spacewar》在世界遊戲史上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
●第38名——《Mortal Kombat》(又名「致命格鬥」或「真人快打」)
《Mortal Kombat》是MIDWAY公司的招牌作品,它強調「血腥」和「暴力」,是典型的歐美式格鬥遊戲。同時,這也是小編在街機上,接觸到的第一款格鬥遊戲。
PS:第一次接觸這款遊戲的時候,小編和小夥伴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名字。記得當時我們都直接叫它「格鬥遊戲」,仿佛只有這麼一款格鬥遊戲一樣,可見它的影響力有多大。
●第37名——《Devil May Cry》(又名「鬼泣」或「惡魔獵人」)
《Devil May Cry》在遊戲畫面、武器設定、技能設定和操作感等方面,都非常出色。這款遊戲曾長期霸佔熱門遊戲排行榜的第一寶座。小編本人也非常喜歡這款遊戲。順便提一嘴,這款遊戲的過關動畫處理得非常細膩,就是但丁那身衣服穿得太噁心了。
●第36名——《DiabloⅡ》(又名「暗黑破壞神2」)
《DiabloⅡ》在遊戲界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相信所有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人,都曾玩過這款遊戲。記得小編還曾為了一件好裝備,反覆刷「崔凡克」。目前,大多數ARPG遊戲和網路遊戲的角色設定和技能設定,都深受這款遊戲的影響。小編沒有想到的是,這款遊戲的排名居然會這麼低。
●第35名——《Geometry Wars》(又名「幾何戰爭」)
《Geometry Wars》是微軟公司出品的一款科幻射擊小遊戲。玩家在由簡單多邊形架構而成的世界裡,和各種敵人進行戰鬥。這款小遊戲憑藉新穎的遊戲風格、激烈的遊戲體驗和華麗的圖像效果,贏得了廣大玩家的喜愛,成為2006年度最受玩家喜愛的三大XBOX360小遊戲之一。
●第34名——《Dragon Warrior》(又名「勇者鬥惡龍」或「神龍之迷」)
《Dragon Warrior》被譽為「日本國民RPG的超級經典作品」。它所創造的輝煌歷史,是日本其它遊戲根本望塵莫及的。而且,「勇者鬥惡龍」的發展軌跡,也堪稱「日本遊戲發展的見證」。該遊戲由著名日本遊戲製作人堀井雄二任遊戲總監、著名日本漫畫大師鳥山明任遊戲人設、日本音樂大師杉山孝一任遊戲音樂設定,日本國民氣息非常濃鬱。
●第33名——《Deus Ex》(又名「殺出重圍」)
《Deus Ex》是一款「精英級」角色扮演遊戲。它擁有強大的統計系統、史詩般的故事情節,生動的虛擬世界。在遊戲中,玩家將通過一個個關卡,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解迷過程中,你將最終找出一切陰謀的幕後黑手。這款遊戲的虛擬引擎和強大的張力,都非常令人為之嘆服。
●第32名——《DuneⅡThe Building of a Dynasty》(又名「沙丘2王朝的建立」或「沙丘魔堡」)
《DuneⅡThe Building of a Dynasty》是我國國內最早開始流行的一款即時戰略遊戲。後來出現的《命令與徵服》、《魔獸爭霸》、《帝國時代》、《星際爭霸》,在遊戲設定方面,幾乎都有這款遊戲的影子。
●第31名——《Dance Dance Revolution》(又名「熱舞革命」)
《Dance Dance Revolution》是第一款舞蹈類遊戲。正是這款遊戲,掀起了「跳舞機」的流行浪潮。目前,熱門網路遊戲《勁舞團》和《勁樂團》,都源自於這款遊戲。
●第30名——《Zork》(又名「魔域大冒險」)
《Zork》是一款老祖宗級別的解迷類遊戲。這款遊戲幾乎沒有什麼可觀賞性,玩家需要輸入簡短的命令,來推動劇情的發展。正是這款遊戲,把「觸發事件」這個概念引入了遊戲世界。
●第29名——《Ultima Online》(又名「網絡創世紀」)
《Ultima Online》在1998年正式進入中國。雖然,它並不是世界上第一款圖形網路遊戲。但是,大多數玩家仍然認為「網路遊戲進入影像時代,是從《Ultima Online》開始的」。《Ultima Online》不僅提供了一個龐大且嚴謹的世界設定,還為廣大玩家提供了足夠的自由度和互動空間。另外,它還將「公會」這一概念引入了網路遊戲。這些都是後人評價一款網路遊戲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
●第28名——《Adventure》(又名「冒險」)
《Adventure》是一款由微軟公司出品的解迷型冒險遊戲。小編對這款遊戲不太了解,如果你知道的話,可以通過留言的形式告訴小編。
●第27名——《Half-Life》(又名「半條命」)
《Half-Life》是一款非常經典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風靡全球的「CS」(又名「反恐精英」),就是它的資料篇。
●第26名——《Pong》(又名「桌球」)
《Pong》是第一款投幣式電動玩具遊戲和第一款家庭電視遊戲。最開始,「Pong」是一個「人與機器進行對戰」的遊戲。現在,它已經通過網際網路,成為了可以「人與人進行對戰」的遊戲。
●第25名——《Guitar Hero》(又名「吉他英雄」)
《Guitar Hero》是一款專門為吉他愛好者設計的音樂遊戲。它通過模擬音樂演奏的方式,讓玩家親身體驗成為搖滾吉他明星的快感和喜悅。這款遊戲跟前面提到的「熱舞革命」非常相似。只不過,它讓人們了解到——玩音樂遊戲並不需要跳來跳去。
●第24名——《Resident Evil 4》(又名「生化危機4」)
《Resident Evil 4》是生化危機系列遊戲的最新作品。生化危機系列遊戲一直就是解迷冒險類玩家的最愛,它的每一代作品都非常優秀。《Resident Evil 4》不僅繼承了前幾代作品的優點,還增強了畫面表現力和操作感,小編本人非常喜歡這款遊戲。
●第23名——《Counter-Strike》(又名「反恐精英」)
《Counter-Strike》的影響力表現在——你可以說,你現在已經不願意再玩這款遊戲了;但是絕對不能說,你沒有玩過這款遊戲。
●第22名——《Kung Fu》(又名「功夫」或「成龍踢館」)
《Kung Fu》是一款宏揚我國武術文化的闖關類遊戲,而遊戲的主人公就是我們熟知的功夫片明星——成龍大哥。正是這款遊戲,將中國武術文化引入到了遊戲中去。
●第21名——《Myst》(又名「神秘島」)
《Myst》是一款非常經典的冒險遊戲,注重「探索」和「解迷」,被後人視為「冒險類遊戲的範本」。這款遊戲已經在多種平臺上發布,成為「遊戲史上最成功的遊戲」之一。
●第20名——《Halo 2》(又名「光環2」)
《Halo 2》是《Halo》的第二代作品。《Halo》以其精美的聲光效果、獨特的故事背景設定、緊湊的遊戲內容、多樣化的武裝和靈活的團隊合作模式,吸引了廣大遊戲玩家的關注,被視為「XBOX的代表作」。
《Halo 2》在XBOX繪圖晶片提供的凹凸貼圖(Bump Mapping)功能支持下,創造出了比上一代更為生動的場景和人物。另外,它還大幅度強化了XBOX Live的網路連線支持,提供理想的對戰環境。
●第19名——《StarCraft》(又名「星際爭霸」)
《StarCraft》是目前世界上最經典的2D即時戰略遊戲,也是參加「WCG世界遊戲競技大賽」時間最長的遊戲之一。想當初,這款遊戲剛剛推出半年多時間,就吸引了全世界不計其數的玩家投身其中,爭奪宇宙霸主的王座。記得當時,小編曾不只一次聽人說過「以後再也不會有什麼即時戰略遊戲,可以超越星際爭霸了」。
1999年初,暴雪公司又推出了這款經典遊戲的資料片——《母巢之戰》。全新的地圖、出色的聲光效果、平衡的種族設定、豐富的兵種,優秀的AI、複雜多變的戰術等等這一切,都向世界證明了「暴雪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的正確性。
●第18名——《SimCity》(又名「模擬城市」)
《SimCity》把遊戲的主題從「幻想」帶回了「現實」。玩家將扮演市長的角色,上至城市建設、下至消防捉賊,全都需要由您來定奪。
小編還記得,當年我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因為太入迷,沒有吃午飯。我的同學就幫我買了一份午飯,當他把午飯遞到我手裡的時候,對我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市長,休息一會吧,該吃飯了」。
●第17名——《Street Fighter Ⅱ》(又名「街頭霸王2」)
《Street Fighter Ⅱ》是一款非常經典的格鬥遊戲,你可以說自己玩得「菜」,但是絕不能說自己沒玩過。這款遊戲幾乎成為格鬥遊戲的範本。從人物設定到技能設定,甚至出招的操作方式,後期出現的格鬥遊戲,都或多或少帶有「街頭霸王」的影子。
●第16名——《Doom》(又名「毀滅戰士」)
《Doom》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始祖。小編以前跟同學進行對戰的時候,還研究出了能夠躲避飛彈的「鬼步」,被同學們驚為天人。
●第15名——《Metroid》(又名「銀河戰士」)
《Metroid》是任天堂公司最著名的遊戲之一,雖然迄今為止只有五部作品,在數量上無法同《塞爾達傳說》、《馬裡奧》和《大金剛》相比,但是其經典地位卻是大眾公認的。
次世代之前,我國遊戲玩家並不多,導致《Metroid》前三部作品無人知曉。次世代之後,我國遊戲玩家增多,但是任天堂家用主機卻在這個時候淡出我國市場,《Metroid》系列遊戲出現斷層,導致該系列遊戲在我國人氣低迷。直到去年,GBA版《銀河戰士·融合》和NGC版《銀河戰士Prime》的出現,國內遊戲玩家才注意到這款經典作品。
順便提一嘴,倍受我國玩家好評的《惡魔城》系列遊戲,在故事情節和遊戲設定方面就有許多《Metroid》的影子。
●第14名——《Final Fantasy Ⅶ》(又名「最終幻想7」)
《Final Fantasy Ⅶ》是RPG遊戲的裡程碑。這款遊戲,無論主線劇情、還是支線劇情,無論人物設定、還是技能設定,無論冒險模式、還是戰鬥模式、無論畫面效果、還是音樂效果,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峰。如果你沒有玩過這款遊戲,那麼請你在看完這篇文章以後,立刻安裝一個試試吧。
●第13名——《Super Mario Bros》(又名「超級馬裡奧兄弟」)
《Super Mario Bros》的經典程度,想必不用小編說,大家也都心裡有數吧。如果你在大街上狂吼一聲「我沒有玩過超級馬裡奧」,相信不只是男人,就連女人(上至60歲的老奶奶、下至6歲的小女孩)都會鄙視你。
●第12名——《Tetris》(又名「俄羅斯方塊」)
《Tetris》是一款家喻戶曉、老少皆宜的益智類遊戲。至於它的影響力,相信不只是地球人,就連火星人都知道有這麼一款遊戲。
《Tetris》看似簡單,卻又變化無窮,被廣大玩家譽為「最偉大的電子遊戲之一」。正是這款遊戲,奠定了益智類遊戲的設計理念——操作簡單,易於上手,卻難以達到顛峰。
●第11名——《Civilization》(又名「文明」)
《Civilization》文明》是戰略遊戲史上的一座裡程碑,也是遊戲設計大師席德梅爾的巔峰之作。雖然這是一款遊戲,但是它卻高度濃縮了世界文明的發展史。另外,獨特的世界地圖設定模式,也讓這款遊戲明顯有別於其它即時戰略遊戲。
小編記得當初我玩這款遊戲的時候,最讓我感到納悶的事情就是——李白居然出現在印度,而哥白尼居然是日本的偉人。
至於這款遊戲在整個遊戲界的影響力為什麼會這麼高,小編也說不清楚。如果你有什麼想法的話,可以通過留言的方式告訴小編。
●第10名——《Metal Gear Solid》(又名「合金裝備」)
《Metal Gear Solid》是一款以特工為題材的角色扮演遊戲。它的主要優點包括:「優秀的畫面」、「像電影一樣的過場動畫」、「超強的AI」和「豐富的互動元素(比如:人和人、人和物)」。其中,「像電影一樣的過場動畫」最為突出。整部遊戲,過場動畫佔據了一半以上的空間。我們既可以把它看成一款遊戲,又可以把它看成一部電影。
●第9名——《GoldenEye 007》(又名「黃金眼007」)
《GoldenEye 007》是一款改編自同名影片的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它把電影和遊戲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這部電影,那麼你在遊戲中,將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第8名——《The Sims》(又名「模擬人生」)
《The Sims》是一款模擬人類日常生活的遊戲。在遊戲中,你既可以扮演一名積極上進的三好學生,又可以扮演一名遊手好閒的不良少年。當然,你還可以一會扮演男人,一會扮演女人……
總的來說,這款遊戲為廣大玩家提供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人們可以在這個世界裡,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討厭的角色、永遠不可能成為的角色。據了解,這款遊戲在歐美地區和我國上海等發達城市,特別受歡迎。看來,這也是一款能夠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的遊戲。
●第7名——《Wolfenstein 3D》(又名「重返狼穴」)
《Wolfenstein 3D》跟上文介紹的《Doom》一樣,也屬於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始祖。這款遊戲將緊張刺激的戰鬥和變化多端的戰術思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引人入勝。
●第6名——《Pac-Man》(又名「吃豆」)
《Pac-Man》是NAMCO公司的經典遊戲作品。「Pac-Man」非常形象的表現出了80年代美國社會盛行的實利主義思潮,被許多現代哲學家引經據典。這款遊戲也正因為如此,名聲大噪。
所謂「實利主義思潮」就是指:80年代,美國消費者不顧一切的大肆採購各種流行產品。這一現象,恰巧跟遊戲中那個看到什麼就吃什麼的豆子,不謀而合。
總的來說,《Pac-Man》是一款節奏快,且非常有吸引力的遊戲。事實證明,這款遊戲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人還在玩這款遊戲。
●第5名——《Super Mario 64》(又名「超級馬裡奧64」)
《Super Mario 64》是馬裡奧系列遊戲的又一經典力作。它擁有全3D的遊戲畫面、可愛的人物造型、獨特的技能設定、豐富的道具和機關,保證你在玩過之後大呼過癮。
●第4名——《World of WarCraft》(又名「魔獸世界」)
《World of WarCraft》是一款擁有諸多創新元素的主流多人在線網路遊戲,它在遊戲的同時,還給予了人們許多必要的社會體驗。
《World of WarCraft》各方面遊戲設定都已經達到了網路遊戲的顛峰。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會根據玩家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遊戲的平衡性,使遊戲更加好玩。
至於這款遊戲的影響力,小編可以大膽預言——如果遊戲平臺不變,未來將不會再有任何一款網路遊戲,能夠從真正意義上超越魔獸世界。
●第3名——《The Legend of Zelda》(又名「塞爾達傳說」)
《The Legend of Zelda》於1987年在美國開始發售,並迅速登上主流RPG電視遊戲的王座。正是這款遊戲,跟《超級馬裡奧兄弟》一起聯手,拯救了當時瀕臨崩潰的電視遊戲產業。簡單來說也就是——如果沒有這款遊戲,我們可能根本就沒機會接觸電視遊戲了。你說這款遊戲的影響力大不大?
●第2名——《John Madden NFL Football》(又名「瘋狂橄欖球」)
《John Madden NFL Football》是EA遊戲帝國的支柱產品,也是世界遊戲史上銷量最好的系列遊戲產品。EA公司能夠成為第三方遊戲提供帝國,《John Madden NFL Football》功不可沒。簡單來說也就是——如果沒有這款遊戲,我們可能就玩不到那麼多優秀的「EA Games」了。
●第1名——《Grand Theft Auto Ⅲ》(又名「俠盜車手3」)
《Grand Theft Auto Ⅲ》是一款偉大的遊戲,它影響了整個遊戲界的設計標準。小編決定引用原文的一段話,來評價一下這款遊戲——「在我們的生命中,總能遇到一些影響非常深遠的偉大事件。貓王改變的不僅僅是搖滾,而是整個音樂界;《星球大戰》影響的不僅僅是科幻流派,而是整個電影界;同樣,《Grand Theft Auto Ⅲ》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影響了整個遊戲界。雖然這款遊戲被指責過分暴力、且不符合道德標準,但是誰都不能否認它在遊戲設計上的革命成果。」
0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