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 30

2020-12-13 Dove的讀書筆記

這本書是那種你看一眼就會愛上的書,靜、美、雅。

讀這本書也相當過癮。不厚,有趣,精彩極了。

外國友人一本正經的吐槽中國唐詩的外語翻譯,這個題材的作品估計也只此一家了。

就是這本書——《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dove·讀】#30

這本書的作者逐一檢點(吐槽)了王維的《鹿柴》這首五言絕句的十九種以及更多種譯本。

就是這首短短的五言絕句,作者找出了19種翻譯並逐一點評,後來又補錄了10種翻譯。然後這本書再經譯者又將這29首翻譯詩翻譯回中文,數量又翻了一倍,那麼算下來,《鹿柴》這首詩在這本書裡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五六十次。

一千兩百年前,那個叫王維的詩人絕不會想到,一千兩百年後,那麼多的英文、西班牙語、法語的王維崇拜者用自己不同的方式翻譯著他的這首鹿柴,然後又以現代詩歌的形式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

溫伯格,美國詩人,散文家,譯者。

他不僅是這本《以十九種方式看王維》的作者,也是北島的詩集《打開》的英譯者,同時是《新方向中國古典詩歌集萃》一書的編輯,這本書也被《時代》文學附刊選為「年度國際圖書」。

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翻譯了許多帕斯、博爾赫斯等人的作品的作品。

因為這本書的緣故,特地去查了一下中國詩歌國外翻譯的一些文獻,發現了一個挺有趣的現象。

我們自己當然會覺得中國詩歌的最高峰是李白杜甫,但是外國人們好像不這麼看。日本最崇拜的是白居易,而在整個歐洲乃至美國,王維是最受認可的。

仔細感受這首從小就背誦的朗朗上口的《鹿柴》,也許就能看得出一些端倪。王維的作品,山水只是表面,它的內裡,是禪意。正如他的字號 「摩詰居士」 。

也許在拉丁語系的語境裡,國際友人們體會不到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的這種磅礴也好蒼涼也好的共情,卻能理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這種充滿佛教禪宗的意境。

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提出了翻譯中國古詩的幾個 「關鍵點」——

1、中文,特別是古文,一個字可能有很多層意思——可能是名詞,也可能是動詞、形容詞,甚至具有相反的意思。

2、對於西方譯者,漢語缺乏動詞時態,讓習慣了時態的西方譯者需要從上下文猜測動詞發生的時間。

3、同時態類似,漢語也缺乏單複數形式。

4、漢語詩罕見第一人稱單數,這種 「無我」 可以消除詩人的獨立意識。因此作者對所有翻譯作品中含有 「I」 的都全部痛批一番。

作為已經習慣了漢語語境的我們,還真的意識不到這些漢語與其他語言的區別。

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都在抱怨什麼單數複數現在時過去時完成時麻煩的要死完全搞不清楚。

沒想到外國人看待中文也是想怎麼名詞沒有單複數動詞沒有時態介詞亂七八糟混用難理解的要死完全搞不清楚……

這本書裡作者一共介紹了29種不同的譯文。每一篇譯文都是不同的譯者對這首王維的詩的不同理解。但是從不同的人的不同理解裡,還是能找出一些共性的——

比如對中文語境裡的一些詞的難理解。最重要的例子就是 「空山」。不管是翻譯成empty hills 還是empty mountians 都沒有 「空山」 這種空靈感。

比如上文提過的,對沒有 「敘述者」 的不適。因此很多譯文硬生生加了 「I」 甚至是 「We」,按作者的原話,「整首詩的基調一下子就毀了」。

類似的問題作者 「吐槽」 了整本書,就不一一枚舉了。

作者在吐槽完那麼多《鹿柴》翻譯的作品後,寫道:

「翻譯不只是從字典到字典的跳躍,還是對詩的一次重構。」

嚴復提出了翻譯的三大準則:信、達、雅。

但是從這首唐詩翻譯成其他語言的這些例子來看,信、達、雅基本不可能同時滿足。

作者最後指出,把一首唐詩翻譯成英語(或者法語,或者西班牙語),便是一種重寫。

重寫後的英文詩,又不是一首真正的英文詩,因為它又將一直被當做譯文來讀:這是在另外一個文本之上的文本書寫。

是要靠向原文,尊重原意(信、達),還是靠往所要翻譯的語言,更符合翻譯成的語言的習慣和意境呢(雅),這看似是個無解的答案。

我就想問,這本《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裡提到的那位憤怒的教授寫的《如何閱讀<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哪裡能買得到???!!!

End

公眾號ID : Dove_booklist

相關焦點

  •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美國詩人對詩佛王維精準又風趣的吐槽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是商務印書館在2019年出版的一本小書。之所以說它小,是因為它整體輕薄,拿在手裡幾乎感受不到絲毫的重量。它不是什麼大部頭,但卻富含有用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薄荷綠將書的外觀團團圍住,與這本書的主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簡明的清新和柔和。光是看這本書的封面就能夠產生莫名其妙想去深入的欲望。
  • 外國人如何翻譯王維的《鹿柴》?這本書告訴你!一共有十九種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是由美國作家艾略特·溫伯格和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1987年合寫的一本小冊子,從翻譯和詩歌的角度細緻解析了王維的《鹿柴》一詩在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中的代表性譯文,一共有十九種。
  • 外國人如何閱讀王維?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作者:艾略特·溫伯格 譯者:光哲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9年2月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生活於盛唐時代的王維,有一種迥異於世的瀟灑與孤獨。他的詩以歌詠山水田園為主,清幽絕俗。在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中,王維的詩作漂洋過海,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諸多版本。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艾略特·溫伯格的中國詩歌翻譯研究《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問世。今年2月,這本書得以經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引進。
  • 外國人如何閱讀王維?一起看看海外各語種詩作譯本
    生活於盛唐時代的王維,有一種迥異於世的瀟灑與孤獨。他的詩以歌詠山水田園為主,清幽絕俗,猶如一幅幅畫作。在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中,王維的詩作漂洋過海,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諸多版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溫伯格的中國詩歌翻譯研究《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美國版問世。今年2月,這本書得以經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引進。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在非中文世界的詩歌評價體系中,王維的詩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恆久流傳。溫伯格認為,偉大的詩歌正是在不斷的變形、不斷的翻譯之境中活著:詩作死於窮途末路。
  • 【唐詩三百首】雜詩(王維)
    ②綺窗,綺,讀qǐ。東漢《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西北有高樓,上與齊雲浮。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唐李商隱 《瑤池》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中的「綺窗」都是同樣的事物,指雕刻著精美花紋的窗戶,用絲織物或窗紙糊上。③著花,著,讀zhuó,同著。指開花植物長出花蕾或花朵。
  • 「中國話」走俏:當唐詩走出國門,外國人如何理解其中「真意」?
    唐詩,是華夏文明史上遺留下最為璀璨的文化瑰寶。對於讀唐詩,我們的老祖宗一直有這麼一句話流傳下來,叫做「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就是說,對於唐詩,如果你每天老讀老讀,讀久了,讀熟了,有時候也能隨便吟誦出幾首「充學文」,當然,唐詩讀多了自然會作詩的人也不少。
  • 【用日語讀唐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起來欣賞吧。西のかた 陽関を出づれば故人無からん(にしのかた ようかんをいづればこじんなからん)   用日語讀唐詩:
  • 王維少見的六言唐詩,抒寫田園美景,字字對仗,讀來如行雲流水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體現出了和別的唐詩實際存在的差異。雖然它也是只有四句,但是每一個句都是六個字。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首唐詩就是王維的《田園樂七首·其六》,顯然是王維非常知名的一首田園主題的詩詞。王維向來以山水田園詩聞名後世,但我們最熟悉的是那些山水詩歌,而對于田園詩歌的內容,我們接觸的比較少。不過仔細品讀這樣一首唐詩,我們完全可以看得出王維對于田園詩的把握,依然十分精彩。
  • 把唐詩窄化成《唐詩三百首》,還有比這更大的災難嗎? | 對話西川
    對於大多數當代讀者來說,採取的讀法顯然更偏於「供起來讀」,是「以面對永恆的態度來面對古人作品,希冀自己獲得薰陶與滋養」。但將其放入神龕,同時可能就意味著窄化。僅僅推崇唐詩偉大,很多問題都得不到解答:唐人怎樣寫詩?為什麼好詩人集中在唐代?……對於詩歌創作者而言,還會關心:唐人怎樣寫詩?他們如何處理他們的時代?
  • 【用日語讀唐詩】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起來欣賞吧。遍く茱萸を挿して一人を少くを (あまねくしゅゆをさしてひとりをかくを)   用日語讀唐詩:
  • 王維:正因本身的「空」,故可容納萬境丨周末讀詩
    一首《鹿柴》,僅二十字,讓人進入亦虛亦實之境,其中的「不見」、「但聞」與「返景」、「復照」帶你一步步走進有無之間,走入另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在自己的別業,王維和好友裴迪於二十處「遊止」閒逛,並分別寫下與景相應的絕句。因此《輞川集》收王維詩二十首,裴迪詩二十首。這便不禁讓人產生分別之心,二位詩人哪位寫得更好?或者各有怎樣的特色?本期「周末讀詩」,我們比照兩詩人的同名詩,看他們面對相同景色,而折射出的不同內心。此種對比,更可見王維之秉性,時或可見其絕妙處。
  • 唐詩宋詞朗讀者:《送別》王維
    點上方「唐詩宋詞朗讀者」,再點擊「關注」。
  • 唐詩300首朗讀者精選:《送別》王維
    查看唐詩宋詞古詩詞,國學、美文分享!∞ ∞ 邀你朗讀 ∞ ∞一個人朗讀,一種味道這裡是朗讀者的聚集地,你來朗讀,我來傾聽!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唐代·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 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談唐詩:不要給詩人排座次(圖)
    一個「唐詩王國的異鄉人」,當初是怎樣迷上中國傳統文學的?他解讀唐詩有什麼獨到之處?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及未來走向持什麼態度?近日,記者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了身在美國哈佛大學的他。  與許多外國人一樣,宇文所安學漢語經歷了痛苦的歷程:先掌握字形規律,再過語法關,再打通中國歷史文化。讀唐詩,一般中國人止步於《唐詩三百首》,而宇文讀的是全唐詩,數萬首。「弄懂那些藏在字背後的意思,需要投入一輩子精力和智慧」。如今的他能講一口流利但洋味很足的中文,能寫一手繁體漢字。  「我初學中國文言文,是在耶魯本科,19歲。當時除我之外沒有其他本科生學古漢語。
  • 【唐詩三百首】王維《送別》
    《送別》作者: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翻譯】請你下馬喝一杯美酒,我想問問你要去哪裡?你說因為生活不得志,想要歸隱在終南山旁。你只管去吧我不再問,白雲無窮盡足以自娛。【賞析】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卻是詞淺情深,蘊意深刻。
  • 王維入選唐詩300首的五絕古詩,流傳甚廣但題目一個字常常讀錯
    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王維在後世享有極高的評價。他的詩歌很有自己的特點,一方面能夠體現出詩中有畫的境界;另一方面在他的詩歌當中,處處充滿著禪理韻味。王維有多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五言絕句就站到了5首,是唐詩300首入選五言絕句詩歌當中最多的詩人。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王維一首精彩的五言絕句唐詩,雖然我們很早就接觸過,不過在後來題目當中的一個字卻經常讀錯。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位唐朝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的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還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等著名的詩集裡,另外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更是頻頻地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現在只要一提起他的詩作,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首。
  • 唐詩116《終南別業》 (王維)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33.王維: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我以為王維作此詩,並不要它成為律詩。這是一種古詩與律詩雜糅的詩體,也是從古詩發展到律詩時期所特有的現象。在孟浩然的詩集裡,這種五言詩有好幾首。高棅編的《唐詩品匯》裡,把這一類詩都編在古詩卷中,這是對的。  《唐律消夏錄》的著者顧小謝對此詩有一段評釋:「行坐談笑,句句不說在別業,卻句句是別業。『好道』二字,先生既雲『空自知』矣,予又安能強下注解。」這兩個觀點,都使人不解。
  • 唐詩的「老外粉絲」裡卡多:在中國與唐詩結緣
    有空的時候,他喜歡讀詩、寫詩,願意別人稱他為「詩人」。在中國,他看到了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翻譯的王維詩作,迅速被這位1000年前的中國同行徵服了。  「他的詩寫得太棒了!短短一句話裡有很多感情,而且能在一首詩裡不斷變化場景,帶著你去很多不同的地方,太美了!」絢爛的唐詩世界為裡卡多開啟了大門。  然而漫步其中,他發現能讀到的葡語版本少得可憐。
  • 唐詩的英文翻譯
    近百年來,唐詩在美國的翻譯與接受,卷帙浩繁,無以數計。因篇幅所限,這裡僅舉兩個例子。例一是寒山自述詩:時人見寒山,各謂是瘋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為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