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4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今年全國共有12位教師入選,比往年多出兩人,這是因為考慮到抗疫特殊情況,增加了2個高校附屬醫院優秀教師名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榜上有名。
名單如下:
今年獲頒的有多位教師與抗疫有關的教師,除了大家熟知的鐘南山、張伯禮以外,華科教授胡豫也是醫學界大拿。而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高夯也是在疫情期間給全國 文科學生講解人文數學而被更多人熟知。
而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卻是這樣一位年輕的80後鄉村教師,他默默無聞,甘願為農村教育奉獻,甘願為農村留守兒童帶來教育。他是孫浩。
二十年前,一個毛頭小夥,來到了教育這塊青青麥田,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守護好鄉村教育這片麥田。二十年來,他用心耕耘,用愛呵護,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執著踐行著當初的誓言。
他不像很多畢業生一樣,選擇去城市,選擇條件更為優渥的地區、學校,而是紮根農村。只因為他是農村娃。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更了解農村的孩子。」
師範畢業後,孫浩回到了小學時的母校。
眾所周知,由於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逐漸形成空心化,農村青壯年大都去往城市,當起了農民工。而留下落魄的鄉村與羸弱的農村老人和孩子。
教育也是世風日下。
眼前是一排低矮的瓦房,好多窗戶已經沒有玻璃,陳舊的課桌已經沒有了抽屜,黑板油漆也已脫落得斑斑駁駁,孫浩的心裡像打翻了五味雜瓶。
除了基礎設施薄弱以外,留守兒童的生活也是非常困難。
孩子們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寄宿在親戚家裡,農村人要忙於地裡的農活,多數時候無暇照顧孩子。冬天的鄉下特別冷,孩子們的小手小臉吃不消,臉凍得像吹起的紅氣球,手上裂出一道道血口子。
孫浩看到這裡,心都碎了。他連忙弄來溫水給孩子們泡泡手臉,到城裡買來凍瘡膏給孩子們塗在手上臉上,又弄來煤球爐取暖,暖了孩子的身子。
孫浩用紮實的學識,刻苦鑽研的勁頭,逆風飛翔的精神,不斷受到了同行的稱讚。2014年孫浩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16年被評為安徽省「特級教師」,成為宿州市最年輕的特級教師,2019年被評為安徽省最美教師。
而獲得這一切,對於孫浩來說都是得來不易。農村地區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資源支持,孫浩想要參加省裡的教學比賽,還是校長借來的筆記本電腦。
並且校長說:「咱們農村不能像城裡那樣為你組織輔導團隊,你只有靠自己了!」
歷經近一年時間,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孫浩以最年輕的教師入選省「教壇新星」行列。
他的多篇教學感悟在省級刊物發表,近二十篇論文在省市級獲獎。他指導學生寫的數學小論文,多次在安徽省評選中獲得好成績。他的課堂總是輕鬆、民主、和諧,他的學生總是心情愉悅,收穫滿滿;他的工作總是紮實高效。
他那質樸自然、有深度有廣度的課堂,曾榮獲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觀摩課一等獎,多次應邀參與省教科院組織編寫修訂《基礎訓練》《寒暑假作業》,供全省小學生使用。
鄉村教育何時會完全衰落,這不可知,但是唯一可以清楚地知道的是,正因為有這樣的鄉村教育守望者的存在,農村娃兒出人頭地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