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養個娃有點難
自家的「四腳吞金獸」一聲號令
寶爸寶媽的錢包就遭了難
誰叫他(她)是我們家裡的「心頭肉」、「掌中寶」呢?
對於當下的很多寶爸寶媽而言,孩子的飲食問題是家裡的一項大事。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表明,86.2%的受訪家長表示平時給孩子買食品時,會特意關註標有「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84.8%的受訪家長更傾向於給孩子購買有「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市面上這些打著「兒童」旗號的食品,相比同類型的成人商品,價格明顯高出許多。面對琳琅滿目的兒童食品和誘人的廣告,家長該如何選擇?
「兒童食品」是不少家長的心頭好
通過對南京市幾家大型超市的走訪,江蘇新聞廣播記者發現,貨架上各類兒童食品琳琅滿目,其中,有很多商品在外包裝上就寫明了「兒童」二字,還有些商品雖然未在品名上體現「兒童」二字,卻在各種細節上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在品牌中體現「媽咪」的元素和在包裝上印有兒童形象的圖案,還會在產品中附贈玩具、音視頻課程等贈品。記者採訪了正在給孩子買兒童酸奶的一位女士,當記者問道會不會給孩子買兒童食品時,她表示會適當考慮,該用的時候,「絕不手軟」。
記者在速凍食品區看到了一款兒童水餃,除去麵皮中添加了如番茄、菠菜等成分外,其餡料等均和其他同品牌同口味水餃沒有明顯區別,但其單價卻達到了34.80元/300g,是同品牌成人水餃價格的兩倍。
記者還看到,某品牌草莓酸奶的兒童版的每杯均價是成人版的1.8倍。記者體驗了該兩款酸奶,口味上兒童酸奶稍好一些,但並不明顯。記者向店員了解到,這些兒童食品的銷量都非常不錯,是很多寶爸寶媽們的「心頭好」。
兒童食品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也十分火爆,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兒童牛排」,不乏有付款人數在10萬人以上的熱銷爆款。記者向客服諮詢了一款兒童牛排產品,在該產品的配料表中,相比成人款牛排,僅僅在醃料中加入了蔬菜汁以改良口感。客服表示,該兒童牛排是低鹽低脂型,但經過記者對比,該牛排的鈉含量達到了492mg/100g,遠超客服推薦給記者的另一款成人牛排的245mg/100g。
兒童食品並沒有國家強制標準
那麼,兒童食品是否有相應的行業標準呢?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科長羅亞玲表示,目前兒童食品使用的只是一個團體標準,並沒有相應的國家強制標準,因此從國家標準的角度講,兒童食品和成人食品並無區別。
羅亞玲說:「不管是零食也好,還是食品也好,過分地去迷信有兒童字樣的,或者是一些帶有一定廣告或噱頭的食品,我們還是要認認真真看配料表。」
專家呼籲:儘快出臺兒童食品國家標準
「國標嚴重滯後於整個市場的發展速度,趕不上行業的創新升級。」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兒童食品」國標缺失,給了企業吹噓、扯皮的空子,「國家要儘快出臺『兒童食品』方面的標準,可以參照國際標準,同時結合中國兒童的體質去制定。當然,這其中涉及生命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和科學工程。例如鈉,定在多少才是最合理最標準的,要仔細研究。此外,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意識,掌握更多健康和營養知識,提高辨別能力」。
醫生建議:均衡飲食更重要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師、南京營養學會理事劉長偉告訴記者,實際上市面上很多兒童食品只是在口感和顏色上對成人食品做出了改良,但實際上從營養價值上講,和成人的飲食並無太大區別。劉醫生告訴記者,家長們需要更多把關注點放在給孩子提供均衡飲食上,注意低鹽低油低脂。
劉醫生向各位寶爸寶媽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從家庭做起,兼顧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慢慢讓孩子知道應該吃多少,哪些食物更好,更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各位寶爸寶媽?
你們準備給娃買什麼好吃的東西呢?
歡迎討論,分享。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孫茂強、索浩陽(見習)
實習生 楊暢
新聞服務區節目組提供部分素材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