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正向能源服務「新角色」轉變

2020-12-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動力電池能源化大勢所趨。

越來越多的車企和電池企業開始意識到,汽車電動化變革,絕不能僅僅局限於汽車產業本身,同時要考慮與能源體系的協同和融合。只有充分釋放電動汽車的智能終端屬性和能源價值屬性,才能真正撬動起未來產業巨變。

要打通這一步,秘鑰在動力電池。

產業界正在形成的一個共識是,電動汽車進一步走向C端,必須要考慮動力電池作為能源存儲的價值,並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賦能讓其充分「變現」。

基於上述共識,已經有國內外車企開啟新業態的探索。

2020成都車展上,蔚來汽車李斌提出了BaaS(Battery asa Service,電池即服務)願景。

簡單理解,蔚來BaaS可以概括為「兩刀切」:第一刀是在車主購買前,從整車中切割出電池核心部件,實現電動汽車總價中剝離電池成本,緩解消費者一次購買成本高的痛點。

第二刀是在電動車使用過程中,切割電池的使用權和所有權,讓消費者免除對於電池貶值的擔憂,並通過電池資產管理的角色充分利用電池潛在價值。

兩刀切的車電分離模式,暗藏著蔚來的野心:要參與到電池資產的深度管理,將能源服務納入現有業務中形成生態閉環,李斌就坦言,電池資產管理是電動汽車行業裡最大的生意。

與蔚來在商業模式上探索車電分離所不同,面對電動汽車向C端滲透時的痛點,全球電動汽車領域先行者日產汽車則將目光投向了電池充電技術的升級。

早在2016年,日產就開始在荷蘭、丹麥、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試水V2G(電動車到電網)技術。2018年,日產對外發布用於建設EV生態系統的V2G解決方案Nissan Energy,並在去年連同遠景科技集團以及歐洲多家電網公司展開更多技術嘗試和商業探索。

日產和遠景的思路是,通過V2G技術將電動汽車與電網連接,不僅可以實現車主向電網出售電力能源,更為關鍵的還有,可以將電動汽車作為分布式的能源,通過參與調頻、調峰等來平衡電網負荷。

無論是蔚來在國內嘗試的車電分離,還是日產及遠景在歐洲已經落地的V2G,其實殊途同歸,最終的落腳點都是,通過充分發揮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潛能,解決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成本高、保值率低的痛點,同時能對於電網形成協同發展。

這樣的探索與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此前在多個場合的呼籲不謀而合。

「新能源汽車與能源革命相結合的戰略意義雖然開始被認識,但還沒有受到重視。」歐陽明高反覆向產業界強調,新能源汽車一定要與能源革命同步推進。

他也在多個場合強調,動力電池既是電動車革命的核心,也是能源革命的新一代存儲載體,會通過智能化的電網彼此相連,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換言之,「動力電池能源化」是大勢所趨。

動力電池企業角色演變

動力電池多元價值屬性正在被更加充分認識,一個趨勢越發明顯,以寧德時代、遠景AESC等代表的電池企業開始「覺醒」,不再單純停留在汽車動力系統供應商的定位,而開始逐步嘗試扮演能源服務商的新角色,更深維度參與到汽車革命之中。

年初,寧德時代與新能源終端運營商百城新能源設立合資企業,業務涉及新能源科技、電池科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等。業內猜測,其目的就在於前瞻布局電池及充電服務後市場。

另一家動力電池企業遠景AESC在這方面的布局要更早,其母公司遠景科技集團從風力發電起家,在風電裝備製造行業以及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設計、投資、建設及運營方面積累深厚經驗與優勢,同時也在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控制技術、電力現貨交易平臺等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早於去年收購日產AESC之時,遠景就明確對外提出,要讓電動汽車參與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智能動態平衡,以此推動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共同發展。

為此,遠景正在歐洲開闢新的業務,遠景AESC中國區總裁趙衛軍介紹,遠景在巴黎成立了全球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t),專門針對智能電網、充電、V2G等領域進行技術研究與商業價值探索。

之所以將新業務落地到歐洲,最主要的考量在於,歐洲的電網市場化程度足夠高,尤其是在輔助服務市場上更為開放,因此具備了將電動汽車電池儲能價值在電網輔助服務中變現的場景。

根據歐盟發布的至2030年綜合能源系統研發路線圖中,也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實現電動汽車智能充電及V2G的技術及系統靈活性,這是歐洲構建深度電氣化、廣泛數位化、完全碳中性的循環經濟願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荷蘭和西班牙,遠景跟日產Leaf以及當地電網公司展開合作,通過將電動汽車、儲能、退役動力電池、充電樁等硬體設施連接到由遠景提供的EnOS智能物聯作業系統作為雲端協同平臺(Crowd Balancing Platform),通過自研電價預測和運籌優化,平臺對充電樁等用能設施進行策略優化並實時控制,參與電網競價,為電網提供輔助服務。根據運行測算,每個Leaf用戶,每年可以獲取可觀的受益。

「電動汽車用戶可能只用到電池20%的SOC(電池負荷狀態),離它真正的生命終結還有將近80%的價值被鎖定,沒有被釋放出來。這 80%的價值可以通過與電網及儲能的連結充分發揮出來,並產生實際收益。」

趙衛軍向高工鋰電錶示,汽車動力電池,如果參與到電網的慣量響應和一次調頻這種付費的輔助服務中,電池成本在現有工藝不變、製造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降低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主要不是它的成本降低,而是得益於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實現,這個成本可以由電網來買單。

更為重要的還有來自電網側的潛在需求。一旦電動汽車大規模啟動,電網必然面臨巨大的用電負荷,如何來化解這種壓力,就必須要發揮電動汽車的能源存儲價值。

遠景AESC給出的數據,到2025年,發電側儲能空間大概會有100GWh,而來自於純電動汽車的電池至少要600GWh,動力電池的保有量遠大於發電側電池保有量,電力系統的動態平衡,極大可能需要靠電動汽車來協調。

以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來測算,假設平均每輛車電池容量50千瓦時,310萬輛純電動汽車充滿電需要1.55億千瓦時,按每輛車傳輸70%的電量給電網計算,則每天可貢獻1.085億千瓦時,每年可貢獻約396億千瓦時,這相當於可供北京、上海、廣州三地1個月的城市用電總量。

所以遠景AESC在切入動力電池領域時,並沒有單純地定位為電池系統供應商,而是還提出將來要扮演電池能源服務角色,實現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體系的動態融合。

遠景AESC的能源服務樣本

真正實現能源服務的角色扮演,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電池企業的產品開發(電池的智能化設計及製造)、軟體能力(底層作業系統構建)、系統建構(與能源系統的融合)等方面做全面的準備。

目前來看,在加入到能源服務隊列時,遠景AESC至少在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一是其本身的能源企業基因,二是其在電池領域的經驗積累和智能化創新,三則是基於其推出的智能物聯作業系統EnOS。

遠景在收購日產AESC之前,已經在風電和儲能領域積累多年,對比其他動力電池企業,本身具備能源企業的基因。

在電池的智能化設計及製造上,遠景AESC結合過去電池領域的經驗和洞察,建立數位化開發流程與測試驗證體系,在電池設計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以設計測試原型製作仿真模型形成小閉環,進而及早識別風險,提高設計效率,縮短開發時間。

在製造方面,遠景AESC對MES(製造執行管理系統)在各個工序的製程控制、工藝控制、信息流的打通、數據收集的全面性等方面有比較高的要求。對於電池設備以及工藝過程都是進行實時監控,達到對電芯質量、製程數據的快速雙向反饋,並對設備反饋的異常參數做出及時的預警與調整。

除了在智能電池領域的儲備,更為重要的還有,遠景擁有一套智能物聯作業系統EnOS。

以其在歐洲落地的V2G為例,EnOS主要能力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電網和電池充放電本身的運行和控制策略,二是機器學習的算法及優化,包括對於動態電價的預測、電池SOH(電池健康狀態)、SOC的預測以及用戶的駕駛使用習慣和充電習慣等,三是物聯網平臺的設備接入,四是設備接入後的部署和算法優化。

「未來能源物聯網最大的難點就是接入問題。只有解決好接入的驅動問題,並對各個用能設備提煉出關鍵的抽象屬性,才能真正讓服務應用產生價值。」

趙衛軍向高工鋰電錶示,基於電池和EnOS作業系統的兩者融合,遠景正在不斷抽象提煉電池在研發、製造、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數字屬性,建立對電池全面的數位化感知。

也只有掌握電池全生命周期性能狀態的數位化感知,才能真正讓電池融入到未來的能源體系,讓電動汽車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做結合,使得能源網際網路落地,真正實現能源動力電動化,能源生產低碳化、能源系統智能化。

經濟學家裡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描繪了一幅新工業革命的圖景: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將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創造強大的基礎,而電動汽車存儲和消納間歇式能源、通過智能電網分享和交易電力,將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大支柱。

這樣的圖景並非空中樓閣,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戰略》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到50%;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能源行業代表的普遍預測是: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超過20%。

中國光伏和風電成本己經完全具備大規模推廣條件,但儲能是瓶頸,要靠電池、氫能、電動汽車等來解決;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結合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還能夠支撐整個能源系統碳減排。

要實現這樣的戰略,動力電池企業作為汽車動力和能源存儲的雙重屬性必然要同時發揮作用。可預見的是,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像遠景AESC、寧德時代一樣,將從單一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向能源服務供應商跨越。

而裡夫金所描述的新工業革命圖景,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落地中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回收是個偽風口?
    對於動力電池來說,當其容量下降為初始容量80%時,將無法保證汽車的續航要求和正常使用,這些電池被替換下來以後,卻能夠在儲能領域接著用,並且國內外已經有了這樣的應用實例。德國、日本使用這些廢舊動力電池為觀光車、電動自行車、電工照明等供電,或作為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儲能裝置。
  • 2019最值得關注的動力電池企業分類榜
    據網際網路周刊了解,在國內鋰電池行業,受限於國家補貼發放的滯後性,新能源車企往往選擇在補貼下發前拖欠電池企業貸款,收不到款的電池企業則繼續向設備廠商與原材料廠商拖欠貨款,惡性循環。其實不僅是中小企業,就連鋰電池領域的巨頭們也在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 新能源車殘值有救了?加速前進的動力電池回收
    一般來說,當動力電池的衰減達到20%的時候,便不適合繼續使用了。而針對動力電池衰減的特點,國家和車企也有相應的質保規定,一般是以8年/15萬公裡為節點,在此範圍內衰減超過20%廠家將對電池進行免費更換。
  • 國內上百家動力電池企業大盤點 誰能獨領風騷?
    及電動叉車在內的其他新能源產品。企業簡介: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注研發、製造、銷售鋰離子電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海霸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山東海霸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貿於一體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三年來,相繼研發生產了系列鋰離子動力電池,鋰離子動力電池廣泛應用於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電動汽車、電力、電信、UPS電源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政府重點大力扶持新能源行業。
  •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TOP 10出爐,優劣勢詳細對比!
    國軒高科早期生產的動力電池主要搭載新能源客車,通過企業轉型,國軒高科現在已經成為一家生態型的動力電池企業。2017年之後,國軒高科調整發展戰略,工作重心開始向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傾斜,為了打開乘用車三元電池市場,國軒高科先後與北汽新能源、眾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車企達成了合作,通過合資建廠、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斷增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權重。
  • 2020年龍頭企業新擴建動力電池項目及產能一覽
    【蜂巢能源擬在德國建電池廠】11月20日,據報導,中國電池製造商蜂巢能源(SVOLT)將在德國投資約人民幣155億元,建立其首家歐洲工廠。蜂巢能源的新電池工廠將位於德法交界的兩個小鎮。據悉,蜂巢能源計劃建立電芯模組工廠和模組PACK(電池包)工廠兩個工廠。其中,電芯模組工廠將於2023年底建成投產,模組PACK工廠最早可在2022年中投產。
  • 龍頭企業副總裁: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 中國可做到世界領先
    該系列報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成長企業,我們試圖通過深入的一線採訪和實地調研,呈現活躍在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的「瞪羚」企業的群體故事,挖掘大灣區創業者們對各自所在產業的探索、發現和努力,也試圖呈現他們的奮鬥、選擇和思考。今天第8期,我們將聚焦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今年新能源車與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的股價、市值屢創新高。
  • 電動汽車新國標或引發行業變革?動力電池企業:沒什麼影響
    此外,包括比克電池、蜂巢能源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在標準實施前後,業內曾一度颳起了「電動汽車安全隱患將迎刃而解、新國標或引發行業變革」的說法,但事實上,動力電池企業現存的技術儲備遠高於新國標要求,新標準對其生產成本等的影響也很有限。
  • 百家動力電池企業實力較對:誰能獨領風騷?
    得益於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強勁勢頭,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隨著《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17年)(徵求意見稿)的出臺,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於80億瓦時,一下子要將產能提高39倍,對動力電池企業來說簡直是致命一擊。
  • 2018年德國(慕尼黑)世界新能源車及電池博覽會
    vip.163.com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港路333號禹洲金橋國際大廈一期315室eCarTec參展領域: 新能源車 電能動力汽車/電能動力大巴車/電能動力摩託車、自行車/ 用於運輸和儲存的電能動力車/ 電能動力卡車
  • 「蜂巢能源」行業|動力電池漲價箭在弦上,上遊原材料漲價函已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12月7日,動力電池板塊表現強勁,動力電池指數上漲1.55%,寧德時代大漲4.7%。根據下遊整車企業和電池廠商的排產計劃來看,12月鋰電材料需求旺盛,價格上漲有望持續。安信證券認為,2020年三季度以來,德方納米、貝特瑞、湖南裕能、湖北萬潤等鐵鋰正極龍頭企業,以及電池廠比亞迪、國軒高科等電池廠商均已滿產,對應約12萬噸需求,2020年預計鐵鋰正極有效產能約為20萬噸;2021年預計有效產能約為30萬噸。
  • 十大趨勢看2020動力電池產業「變遷」(上)
    對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而言,2020年發生了很多變化。     從國際市場來看,2020年歐洲電動化浪潮加速到來開啟歐洲動力電池產能擴充競賽,歐洲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建設的新基地,歐洲市場競爭快速升溫。
  • 江森自控能源動力與樂車邦達成戰略合作!
    瓦爾塔護航樂車邦蓄電池業務4,500家4S店接入「瓦爾塔力道達」服務2018年7月4日,全球領先的汽車蓄電池製造商江森自控能源動力與中國領先的4S店新零售服務平臺樂車邦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而江森自控能源動力不僅擁有全球知名的瓦爾塔汽車蓄電池,並且為中國市場打造了一整套的蓄電池服務解決方案。2017年,江森自控能源動力推出了創新的專業汽車蓄電池解決方案——瓦爾塔力道(VARTA POWERZONE),專注於快速響應中國後市場各個層面對於汽車蓄電池所有相關服務的需求,提升蓄電池行業各項服務能力和盈利水平。
  • 「動力電池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演講
    「動力電池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演講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4 10:30:19 摘要 在電芯層級,蜂巢能源發布了「果凍電池」,具有高電導、
  • 加快布局 韓動力電池產業再提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特斯拉「電池日」翌日,股價大跌。新發布的電池顯然沒有滿足市場的期待,動力電池在業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則再次彰顯。逐鹿鋰電,韓系異軍突起「2022年動力鋰電池將嚴重短缺。」
  • 進擊的北美動力電池企業Romeo Power
    很早就開始關注北美動力電池企業Romeo Power。之前也寫過關於Roemo Power的文章《北美動力電池Pack企業Romeo Power》。近期,根據外媒報導的關於Romeo Power方面的一些消息,從側面反應出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第三方Pack企業正大步向前走在進擊的道路上。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2020年第一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
    2020年第一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磷酸鐵鋰電池回暖日前,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批)》,共有140款車型入圍,其中純電動車型135款,插電車型年產10GWh 國軒高科電池項目落戶柳州1月18日,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廣西柳州市柳東新區。國軒高科成立於1995年,並於2015年5月成功上市,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最早進入資本市場的民族企業,經營範圍包括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電池、電機及整車控制系統的研發等。
  • 外媒:LG能源解決方案將為特斯拉提供NCMA電池
    原標題:外媒:LG能源解決方案將為特斯拉提供NCMA電池   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動力電池
  • 原江森自控能源動力公布新公司中文名 為啥叫「柯銳世」
    隨著汽車行業深度變革,近年,汽車零部件行業收購兼併頻頻出現,而近期動靜最大的一起則是原江森自控能源動力正式出售,並陸續公布新公司中英文名。5月8日,新公司Clarios正式宣布中文名為柯銳世,對於此名字的寓意,柯銳世總裁韋力奇(Joe Walicki)先生在接受蓋世汽車採訪時表示,「柯」象徵著動力的來源;「銳」代表敏銳、智慧與活力;「世」彰顯了公司作為全球佼佼者,以規模、品質和全球實踐為世界賦能。
  • 美錦能源擴張氫能源產業鏈 子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次出口
    公告披露,此次飛馳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馬來西亞,實現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零的突破。據悉,飛馳汽車與SEDC公司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項目是目前東南亞地區的第一個氫能公交車項目,也是飛馳汽車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開端。 就在三天前的9月8日,美錦能源剛剛發布股權過戶交割完成,該公司將擁有氫能源汽車製造企業飛馳汽車51.2%的股權,飛馳汽車正式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