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Ω-3脂肪酸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2021-01-10 生物谷

2017年5月9日/生物谷BIOON/---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又被寫作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為一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常見於深海魚類、海豹油、和某些植物中,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在化學結構上,Ω-3脂肪酸是一條由碳、氫原子相互連結而成的長鏈( 18 個碳原子以上),其間帶有3~6 個不飽和鍵(即雙鍵)。因其第一個不飽和鍵位於甲基一端的第 3 個碳原子上,故名Ω-3脂肪酸 。

科學家們已先後發現Ω-3脂肪酸能夠降低心臟病或中風發作的風險;解除關節酸痛不適;增強學習能力、記憶力和專注力,亦能舒解壓力及令情緒大為振奮;減少偏頭痛的發作次數,亦能減低其嚴重程度和待續時間;確保皮膚均衡保溼及保持健康;被機體攝入後就能夠轉化成為特殊的促分解介導物質,在不抑制機體免疫系統的前提下抑制炎症反應;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等作用。

Omega-3脂肪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具有很多健康益處。基於此,小編針對Ω-3脂肪酸功能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

1.Neuron、Nature兩篇論文揭示Ω-3脂肪酸在維持血腦屏障完整性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doi:10.1016/j.neuron.2017.03.043; doi:10.1038/nature13324

圖片來自Gu Lab/Harvard Medical School。


作為一種食物化合物,Ω-3脂肪酸因它們的健康益處而備受稱讚。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Ω-3脂肪酸似乎也在保持血腦屏障完整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血腦屏障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受血源性細菌、毒素和其他病原體的傷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5月3日的Neuron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s Regulated by Lipid Transport-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Caveolae-Mediated Transcytosis」。論文通信作者為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副教授Chenghua Gu。

Gu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在這項研究中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解釋血腦屏障如何通過抑制轉胞吞作用(transcytosis)保持關閉狀態。轉胞吞作用一種通過囊泡在細胞間運輸分子的過程。他們發現這些囊泡的形成受到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血管細胞脂質組成的抑制。這種脂質組成涉及Ω-3脂肪酸和其他脂質之間的平衡,而這種平衡是由脂質轉運蛋白Mfsd2a維持的。

阻斷Mfsd2a活性可能是一種讓藥物跨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中來治療腦癌、中風和阿爾茨海默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策略。

血腦屏障是由位於中樞神經系統血管內壁的內皮細胞組成的。這些血管內皮細胞通過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連接在一起,阻止大多數分子在它們之間傳遞,包括多種靶向大腦疾病的藥物。在2014年的一項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研究中,Gu和她的同事們就已發現一個基因和它編碼的蛋白Mfsd2a抑制轉胞吞作用,並且在維持血腦屏障中發揮著至為重要的作用。缺乏Mfsd2a的小鼠儘管擁有正常的緊密連接,但是具有較高的囊泡形成率和「洩漏的」血腦屏障。Mfsd2a蛋白是僅在中樞神經系統血管內皮細胞中發現的。

Mfsd2a是一種將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質運送到細胞膜中的轉運蛋白。DHA是一種在魚油和堅果中發現的Ω-3脂肪酸。為了測試這種功能在血腦屏障中的重要性,Gu團隊構建出Mfsd2a發生突變的小鼠,在這種突變中,單個胺基酸替換關閉這種蛋白運送DHA的能力。他們將一種螢光染料注射到這些小鼠體內,觀察到洩漏的血腦屏障、較高的囊泡形成率和轉胞吞作用,這一切都反映了這些小鼠完全缺乏Mfsd2a。

通過對大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肺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沒有屏障性質,不會表達Mfsd2a)的脂質組成進行比較,Gu團隊揭示出大腦內皮細胞中的含有DHA的脂質水平增加了2~5倍。

進一步的實驗揭示出Mfsd2a通過抑制胞膜窖(caveolae, 一種通過一小部分細胞膜內陷而形成的囊泡)來抑制轉胞吞作用。果然不出所料,具有正常的Cav-1蛋白但缺乏Mfsd2a的小鼠表現出較高的轉胞吞作用和具有洩漏的血腦屏障。Cav-1是一種形成胞膜窖所需的蛋白。然而,同時缺乏Mfsd2a和Cav-1的小鼠表現出較低的轉胞吞作用和具有不能夠滲透的血腦屏障。

2.JAMA:研究新發現omega-3補充劑對認知下降無益

doi:10.1001/jama.2015.9677

儘管一些研究表明ω- 3高脂肪酸飲食可以保護大腦健康,但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大型臨床試驗發現,補充ω- 3不會減緩老年人認知能力的下降。這項研究有4000名患者參與,歷經五年時間,該研究是這類方向中最大和最長的實驗之一。該文今天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

「與流行的看法相反,我們沒有看到補充ω- 3對減緩認知能力衰退的任何好處。」醫學博士Emily Chew說。

Emily博士領導的年齡相關性眼病研究(AREDS)設計調查營養補充聯合藥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減緩作用(AMD),它是美國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證實,每天高劑量的某些抗氧化劑和礦物質可以幫助減緩AMD的病情發展。

「AREDS2數據顯示飲食成分和阿爾茨海默病以及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關係,」Lenore Launer說。「可能是營養時間或某種飲食模式有影響。目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觀察飲食模式或在阿爾茨海默氏症疾病早期服用補充劑是否對疾病發展有影響。」

3.Nat Commun:Omega-3可阻止數年後精神病發作

doi:10.1038/ncomms8934

科學家們早已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體內多不飽和脂肪酸會減少,尤其是ω- 3脂肪酸和細胞膜內ω-6脂肪酸。

據本周二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ω- 3脂肪酸是在富含油脂的魚類中發現的,長期食用後可以防止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發病。該研究報導,食用ω- 3脂肪酸七年之後,相比安慰劑組,處於「超高」風險的年輕人不太可能遭受精神衰弱的情況。

近十年前,由墨爾本大學Paul Amminger領導的研究人員的臨床試驗中顯示,攝入脂肪酸會推遲高危對象精神病性障礙的首次發病。在後續研究中,Amminger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文章報告說,近七年之後,只有10%的ω- 3脂肪酸組發展成精神病,而安慰劑組發展成精神病的為40%。

「在整個隨訪期間內,omega - 3顯著降低高危人群發展成為精神障礙的風險。」研究結論稱。但研究人員並沒有建議所有高危個體食用脂肪酸,但可以作為非處方藥物在許多食品中作為補充劑,包括鮭魚,沙丁魚和核桃。

4.Diabetologia:母親飲食中的Ω-3脂肪酸或能降低後代患1型糖尿病風險

doi:10.1007/s00125-017-4280-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iabetologi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研究所地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懷孕或泌乳期間母源性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或許能夠幫助保護高風險1型糖尿病嬰兒免於患病。如果一旦證實上述結論,那就意味著,在母乳餵養期間,增加來自魚肉中脂肪酸的攝入或許就能通過降低機體對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應來給個體帶來有益效應。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調查了是否嬰兒期血清中的脂肪酸水平和後期1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的兒童期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存在一定關聯;同時研究者重點觀察了是否高水平的PUFAs能夠降低患者和臨床疾病相關的自身免疫反應的風險。在1997年至2004年間,研究人員對7782名有遺傳傾向的新生兒進行了胰島細胞抗體(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ICA)的監測,研究人員對3-24個月齡大的嬰兒定期進行血液樣本的採集和檢測,隨後對研究對象每年進行檢測,一直持續到其15歲,研究者的目的就是確定這些研究對象機體胰島的自身免疫力。研究者發現,血清中高水平的脂肪酸(來自魚類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和個體早期自身免疫反應風險降低直接相關。

同時研究者發現,嬰兒機體中高水平的脂肪酸狀態或許能夠明顯反映其餵養的類型,母乳餵養的嬰兒機體中諸如DHA等脂肪酸的水平較高,而血清中高水平的這些脂肪酸往往能夠明顯降低嬰兒1型糖尿病相關的自身免疫反應的風險,母乳的攝入量也能夠進一步降低這種風險。

儘管胰島素和穀氨酸脫羧酶自身免疫反應的案例相對較少,但本文研究清楚地表明嬰兒機體脂肪酸的水平和1型糖尿病相關的自身免疫性之間的關聯,當研究者將其它潛在的變量考慮進去後,上述關係並不會受到影響,這些潛在的變量包括家族性糖尿病、母源性的教育以及飲食中牛奶的攝入量等。

5.Vasc Pharmacol:攝入富含ω-3的葡萄籽油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doi:10.1016/j.vph.2016.06.007

格拉納達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及其合作者表明,使用富含ω-3的芥花籽油(改良形式的油菜籽,含有少於2%的芥酸)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ascular Pharmac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ietary high oleic canola oil supplemented with docosahexaenoic acid attenuates plasma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 (PCSK9) levels in participa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研究人員再次證實,ω-3是膽固醇代謝的有效調節劑。這一次,科學家分析了來自84位志願者患者的血漿,他們在吃不同類型具有不同脂肪酸組成的油之後,呈現至少一種代謝症候群的症狀。他們發現ω-3脂肪酸降低血漿中的PCSK9濃度。PCSK9是與血液中高水平的LDL膽固醇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蛋白質。富含ω-3的卡諾拉油的消耗不僅顯著降低了甘油三酯的濃度,而且與其它飲食相比,血漿中PCSK9蛋白濃度也顯著降低(10%)。

這種蛋白的作用機制基於LDL膽固醇受體的破壞,阻止細胞攝取LDL,並增加其血漿濃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其他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

6.JCI Insight:魚油可有效治療哮喘症

doi:10.1172/jci.insight.88588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JCI Insigh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魚油或能有效治療哮喘。研究者Richard P. Phipps表示,魚油中所包含的Ω-3脂肪酸能夠降低機體中IgE的產生,而IgE是一種特殊的抗體,其能夠在輕度哮喘患者機體中誘發過敏反應和哮喘症狀。但在口服低劑量類固醇藥物的重度哮喘患者中,Ω-3脂肪酸並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因為藥物中的皮質類固醇能夠阻斷Ω-3脂肪酸的有益作用。

在研究中,很多志願者患者都會服用皮質類固醇(依賴於哮喘的嚴重性),研究結果表明,所有患者都會對Ω-3脂肪酸產生一定反應,而且其機體中IgE抗體的水平也降低了;研究者還發現,口服類固醇藥物的患者機體中的一類細胞對Ω-3療法的敏感性降低了。類固醇是治療哮喘症的有效療法,而且似乎當類固醇被固定使用時,在某些情況下其或許能夠降低某些患者機體中抵禦哮喘相關炎症的天然能力。

7.NEJM:魚油中的Ω-3脂肪酸或有助降低哮喘風險

10.1056/NEJMoa1503734

2016年12月刊登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個體在出生前暴露於魚油時或許就你能夠降低個體出生後期喘鳴和哮喘的風險,研究者Phipps指出,魚油或許還能夠作為一種膳食補充物,但消費者在購買時也需要警惕,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魚油都是相同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魚油中純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產物—17-HDHA,而且研究者清楚闡明了為何攝入高質量的魚油對人體是有益的。

8.FASEB J: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補充劑或可對阿爾茲海默症有療效

doi:10.1096/fj.14-264218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魚油補充劑和抗氧化劑對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可能有效。2015年7月發表在《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雜誌》上的一篇新文章發現,患有輕度臨床認知障礙的病人在認知障礙疾病的早期階段可觀察到β-澱粉樣蛋白標誌出現了間隙,並在神經組織中減少了炎症的發生。儘管在此項實驗中研究了12個病人並且歷時達4-17個月,但是調查結果顯示這種相對經濟且充足的補充劑在進一步臨床研究中應該繼續進行。

為了驗證該項研究結果,Fiala和他的同事們在4-17個月內研究了12個輕微認知障礙患者(2位病人只有輕微認知障礙,7位病人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觀察他們補充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的效果。他們通過流式細胞術和顯微鏡測量了β-澱粉樣蛋白的吞噬作用,通過實時螢光定量PCR測定了炎症基因的轉錄情況,通過酶免疫分析法分析了消散素D1,通過簡易精神狀態量表分析了患者的認知狀況。輕度臨床認知障礙的患者的單核細胞β-澱粉樣蛋白的吞噬作用從530增加到1306個平均螢光強度單位,而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增加量卻並不明顯。脂質中介resolvin D1會刺激β-澱粉樣蛋白產生體外吞噬作用,80%的輕度臨床認知障礙患者巨噬細胞會增加。

「我們用很長一段時間了解了omega-3脂肪酸和一些抗氧化劑有利於人們的健康,也可以保護健康人群,」醫學博士Gerald Weissmann說,「現在,我們知道這些補充劑的影響可能擴展到了阿爾茨海默氏症。雖然這些補充劑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並且很容易獲得,但是全面的臨床試驗來驗證本研究的發現是必要的,並且可用來鑑別哪些人群可能受益更大。」

9.JPP:ω-3脂肪酸或可幫助阿片類藥物有效鎮痛

doi:10.1111/jphp.12416

一篇發表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阿根廷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動物模型研究發現,長期補充ω-3脂肪酸(O3),結合急性劑量的嗎啡進行聯合治療時會產生一種疊加的治療效應。

文章中,研究者Graciela E. Escudero評估了單獨的O3飲食或結合急慢性嗎啡注射治療的方式對大鼠機體的鎮痛效應,這些動物都進行了熱板試驗來檢測其鎮痛作用。研究者發現,相比對照組大鼠而言,給予O3飲食供給可以增加動物的響應延遲時間,而進行急性嗎啡療法則會帶來一定的附加鎮痛效應,這種效應和大鼠的運動行為並無關聯,而O3飲食和嗎啡長期服用或許會導致大鼠耐受力的下降,口服O3和亞治療劑量嗎啡的混合製劑則會使得大鼠表現出一定的鎮痛效應。最後研究者指出,本文研究揭示了O3作為阿片類藥物的附加製劑在機體疼痛治療中的重要角色,O3或可降低個體使用嗎啡副作用的復發率,相關研究對於開發新型疼痛療法或將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思路。

10.FAN:Ω-3脂肪酸可增強老年個體的認知靈活性

doi:10.3389/fnagi.2015.00087

刊登在國際雜誌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Ω-3脂肪酸或可有效增強風險老年個體的認知靈活性。

研究者Marta Zamroziewicz說道,魚肉中的DHA和EPA兩種Ω-3脂肪酸可以增強機體大腦的前扣帶皮層的功能從而改善認知的靈活性。近來有研究表明營養缺乏和認知損傷、神經變性疾病之間存在著重要的聯繫,比如阿爾茲海默氏症等;本文研究顯示,最適的營養或可幫助維護認知功能,減緩機體老化的進程,同時降低健康老年個體疾病的發生率。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40名年齡在65至75之間的認知健康的老年個體進行研究,這些個體機體中都攜帶有APOE e4基因突變,該突變被認為會引發早期的阿爾茲海默氏症的發生。研究者檢測了參與者的認知靈活性,同時測定了其血液中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水平,並利用MRI對參與者的大腦進行了成像,最後對不同因子間的關係進行了統計學的分析。

研究者想證實,較高水平的Ω-3脂肪酸和個體較好的認知靈活性直接相關,的確研究者在研究中也發現了這樣的結果,目前他們想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證實,高水平的Ω-3脂肪酸和大腦前扣帶皮層的較大容量相關;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腦前扣帶皮層出現較大的容量是Ω-3脂肪酸和認知靈活性關係形成的一個中間階段,而相關研究結果也為揭示Ω-3脂肪酸對老年個體大腦認知功能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思路。

11.J Neurophy:魚油中的ω-3脂肪酸可有效逆轉糖尿病患者機體的神經損傷

doi:10.1152/jn.00224.2015

大約50%的糖尿病人都會遭受神經損傷或神經病變,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目前最有效的療法僅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減緩其機體神經損傷,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美國愛荷華州退伍軍人醫療中心(VA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從魚油中發現的一種新型ω-3脂肪酸或許可以有效恢復小鼠機體的神經損傷狀況。

此前對肥胖和糖尿病的研究發現,利用ω-3脂肪酸或可有效控制血糖、維持肝臟功能及降低炎症表現;而機體的健康效應歸因於來自ω-3脂肪酸產生的保護性分子,包括一種名為resolvin的分子;此前研究者觀察表明,富含ω-3脂肪酸的飲食可有效改善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本文研究則揭示了具體的分子機制。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了魚油的效應,研究者給予糖尿病小鼠餵以高脂肪飲食,同時每日注射resolvin分子進行治療,或者給予小鼠高脂肪飲食,其中一般脂肪來自魚油中;同時以健康的非糖尿病小鼠作為對照。結果顯示,未經治療的糖尿病小鼠爪子的觸覺感降低了,而這種表現和小鼠爪子皮膚神經減少及神經信號傳遞減慢直接相關;同時研究者發現,未經治療的糖尿病小鼠的眼睛神經也減少了,儘管飲食中魚油和resolvin分子並不能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但其可以通過改善神經信號的傳遞和感知來改善神經健康,另外,resolvin分子可以有效刺激神經細胞進行生長。

12.飲食或可影響精子的競爭力

doi:10.1098/rsbl.2014.0623

-眾所周知,ω- 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n - 3 LC-PUFA)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心臟病,但新研究發現,這些必需脂肪酸還可以用來幫助受精成功的機率。該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雜誌上,文章中觀察網紋鱂魚,這種魚是一種卵胎生魚,它有一套泛宿主性交配系統,通常情況下精子爭奪受精。

人工授精結果表明,相比較於用營養缺乏的飲食飼養雄性魚類,用ω- 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飼養雄性魚類會生出較高比例的後代。

來自西澳大利亞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Jon Evans教授說結果可能在不同的物種中有廣泛的類似之處,因為n - 3 LC-PUFA與大量的繁殖有關的特徵相關。通過該結果得出的結論是,研究需要進一步的調查以確定其他物種受到的影響,以及可能對受影響(缺乏ω- 3脂肪酸)的人群的性選擇模式的調查。

13.Ann Rheum Dis:Omega 3脂肪酸減輕小鼠骨關節炎嚴重程度

doi:10.1136/annrheumdis-2014-205601

根據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證實:老鼠給予歐米加3脂肪酸後,比那些飼餵高飽和脂肪和歐米伽6脂肪酸老鼠有健康的關節。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雜誌上,研究表明除肥胖外,不健康的膳食脂肪也可能有助於骨關節炎惡化。

Farshid Guilak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肥胖和關節炎之間的聯繫中,飲食因素髮揮更為顯著的作用。肥胖是骨關節炎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但連接肥胖和骨關節炎的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現在認為體重增加會磨損關節,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關節炎也見於手等不承受體重的關節。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關節損傷造成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小鼠開展研究。三組老鼠被餵食三種高脂肪飲食中的其中一種:一種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高脂飲食,一種富含歐米伽-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高脂飲食和一種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高脂飲食。

研究人員發現,關節炎顯著與老鼠飲食有關,而不與體重相關。那吃富含高量飽和脂肪或歐米伽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老鼠關節炎經歷顯著惡化,而餵飼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高脂飲食的小鼠有健康的關節。雖然ω-3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可逆轉損傷,但似乎能減緩小鼠關節炎的進展。事實上,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消除肥胖小鼠肥胖多關節的不利影響。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小鼠傷口癒合的影響,在食用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小鼠耳朵打孔,結果發現癒合速度遠遠超過未食用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小鼠。

14.PNAS:Ω3不飽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

doi:10.1073/pnas.1401191111

老年性黃斑變性(AMD)主要表現為患者脈絡膜新血管生成(CNV)或者血管生成,其是工業化國家中引發老年個體失明的主要原因,截至2020年該疾病的流行率將增加到50%,因此目前急需新型的藥物介入療法或者抑制手段來遏制AMD。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闡明了Ω(ω)-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CPUFAs)、DHA和EPA以及細胞色素P450(CYP)衍生的特殊生物活性產物,可以通過調節患處微環境免疫細胞的募集來影響脈絡膜新血管生成以及眼部血管的滲漏。

研究者Kip Conno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是首次揭示LCPUFAs和CYP衍生物在體內調節脈絡膜血管發生的研究,我們的研究不僅可以為開發AMD血管生成的靶向療法提供希望,而且還可以為開發其它疾病比如病理性血管生成以及炎症的療法提供幫助。

為了評估LCPUFAs對脈絡膜新血管生成的效應,研究人員用實驗性的小鼠進行研究,以富含Ω(ω)-3和Ω(ω)-6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餵食小鼠,同時進行對照,結果發現Ω(ω)-3和Ω(ω)-6組的小鼠眼部病變的尺寸以及血管滲漏的現象明顯減少了。研究者表示,這種Ω(ω)-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AMD小鼠模型眼部脈絡膜血管的生成。

15.J Inter Med:首次發現Ω-3脂肪酸可以跨越機體的血腦屏障發揮益處

doi:10.1111/joim.12166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者通過研究揭示,膳食補充劑中的Ω-3脂肪酸可以越過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機體中的血腦屏障,從而影響疾病以及炎症的已知標記物,該文章也揭示了Ω-3脂肪酸或許只對某些特定形式的虛弱疾病有益處。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檢測了是否Ω-3脂肪酸膳食補充劑可以改變輕度阿爾茲海默氏症個體中樞神經系統的脂肪酸特性,研究者對33名個體進行試驗,18名個體每日攝入Ω-3脂肪酸,而另外15名個體服用安慰劑作為對照,試驗持續6個月,結果顯示,攝入Ω-3脂肪酸的個體,其腦脊髓液和血液中存在高水平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另外一種入Ω-3脂肪酸),而在安慰劑組並沒有發現任何變化。

而且研究者也發現,DHA的水平和阿爾茲海默氏症的發病級別以及腦脊液中的炎性標記物直接相關;研究者Jan Palmblad博士表示,在動物中,DNA膳食補充劑可以引發其中樞神經系統DHA濃度增加,而本文研究中將其應用到了人類個體中也發現了這樣的結果,這也就表明,膳食補充劑中的Ω-3脂肪酸可以跨越個體的血腦屏障;然而未來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來揭示用於治療阿爾茲海默氏症的脂肪酸是都也可以抑制個體記憶的缺失。

16.PNAS:脂肪酸代謝物顯示出抗癌功效

doi:10.1073/pnas.1304321110

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發現,一種ω-3脂肪酸的代謝產物可以幫助對抗癌症,通過切斷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抑制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這一開創性的研究是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實驗室和哈佛大學合作完成的。

這一代謝物是環氧樹脂二十二碳五烯酸(EDP),是一個由人體產生的內源性化合物,ω-3脂肪酸名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在魚油和母乳中發現。在動物研究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發現,EDP能抑制血管生成。

腫瘤的生長和擴散需要劫持正常的生物過程中的血管生成,以促進腫瘤細胞生長與轉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確定通過抑制血管生成,EDP能減少小鼠體內腫瘤的生長和擴散(轉移)。EDP的工作原理不同與目前許多阻止血管生成的抗癌藥物。

Zhang和他的同事們的研究已經發現確認了omega-3的防癌抗癌作用,omega-3是一個重要的脂質成分,已經證實有預防心臟疾病作用。他們已經證明,這些脂質代謝產物可以抑制新的血管生成,通過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這些化合物可以大大減緩腫瘤的生長,防止腫瘤蔓延。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在體內,EDPs通過抑制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sHI)被分解。在以前的研究中,Hammock的實驗室發現酶sEHI的抑制劑主要幫助恢復正常的生理活動。在當前研究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確定,增加sEHI能穩定血液循環中的EDP,從而促進EDPs的抗腫瘤作用。

研究人員還發現,花生四烯酸(ARA)的一種代謝物,ω-6脂肪酸具有與EDP相反的作用。ARA的代謝物環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小鼠體內稍微促進血管生成和腫瘤進展。EETs促進傷口癒合,同時EDPs阻止實體瘤的生長和轉移。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EDPs和EETs作為「開關」,具有調節腫瘤血管生成的獨特性質。

戴維斯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確定EDP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來餓死腫瘤。在實驗室細胞培養中,EDP還能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遷移。

17.Arch Neurol:ω-3脂肪酸無益於緩解多發性硬化症

doi:10.1001/archneurol.2012.283

全世界約有2.5億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慢性不治之症。一些MS患者服用或試圖通過ω-3脂肪酸補充劑來控制病情,因為必需脂肪酸在多發性硬化症被認為具有抗炎和神經保護作用。發表在Arch Neurol雜誌上一項新的試驗表明:ω-3脂肪酸補充劑對復發緩和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疾病病情沒有益處。

挪威卑爾根Haukeland大學醫院Øivind Torkildsen醫學博士等開展的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ω-3脂肪酸酸補充劑單一療法或與幹擾素β-1a皮下給藥組合療法減少92例MS患者病情。

研究結果並未顯示ω-3ω-3脂肪酸補充劑對疾病有益,無論是作為單一療法還是與幹擾素β結合使用。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不表明ω-3脂肪酸補充劑是有害的,它並不影響β幹擾素的治療作用。(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個人轉發,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生物谷」,商業授權請聯繫我們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生物谷更多精彩盤點!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臨床大發現: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要多吃!
    ω-3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說法,又添一力證。 今天,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Aleix Sala-Vila等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表重要研究成果[1]。
  • ...高劑量ω-3脂肪酸攝入無法改善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Omega-3脂肪酸對心血管的益處再次受到質疑了。已經有很多觀察性研究發現,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攝入量與心血管事件之間存在負相關[1],循環內二十碳五烯酸(EP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也同樣具有負相關[2]。
  • 《柳葉刀》:ω-3脂肪酸攝入不足是全球性的難題
    「《柳葉刀》近日發布膳食對全球疾病負擔影響的研究報告,評估了195個國家主要食品和營養物質的消耗,並評估其次優攝入量對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研究估計,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數(相當於1100萬人)與不健康膳食有關,而且不健康膳食會在全球引起一系列慢病。」
  • 梳理綠茶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基於此,小編針對綠茶功能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3.人群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茶或可改善心臟健康A daily cup of tea may soothe your heart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一杯茶可能對心臟健康有益。這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茶的人發生心衰或其他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比不喝茶的人低35%。
  • 補充維生素D、ω-3脂肪酸或力量訓練鍛鍊計劃無益於改善老年人臨床...
    Bischoff-Ferrari團隊研究了補充維生素D、ω-3脂肪酸和進行力量訓練鍛鍊是否可改善老年人的臨床結局。該研究發表在2020年11月10日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補充維生素D、ω-3脂肪酸和運動在預防疾病方面的益處尚不清楚。
  • 梳理維生素D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那麼最近一段時間,維生素D功能研究取得哪些最新進展呢?小編對此進行了盤點,以饗讀者!1.BMJ:重磅!該研究發表在2月15日的《Plos One》上。過去有研究發現,肌肉質量缺乏與惰性維生素D的水平相關。該研究基於一種先進的技術,這種技術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量化活性和惰性形式的維生素D,評估它們對多種肌肉功能的影響。有116名年齡在20至74歲之間的志願者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對他們的惰性和活性維生素D水平以及一些身體特徵(包括肌肉量與脂肪量)進行了測試。
  • PNAS:Ω3不飽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闡明了Ω(ω)-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CPUFAs)、DHA和EPA以及細胞色素P450(CYP)衍生的特殊生物活性產物,可以通過調節患處微環境免疫細胞的募集來影響脈絡膜新血管生成以及眼部血管的滲漏。
  • 梳理維生素E功能研究進展
    2017年3月14日/生物谷BIOON/---維生素E(Vitamin 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水解產物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它是機體許多器官、神經以及肌肉維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物質,而且其也是一種抗凝劑,可以減少凝血。人體不能生成維生素E,只能從油脂、肉類以及其它食物中攝入,但是人們常常攝入維生素E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在低脂飲食中。
  • 6vsω-3|癌細胞生長速度增加3倍,警惕這些加工植物油
    ω-3脂肪酸還有個同胞兄弟——ω-6脂肪酸,它的存在感沒有ω-3強,你可能每天都在接觸它,卻從來沒把它當一回事。 ω-6和ω-3的平衡很重要 ω-3和ω-6脂肪酸都屬於多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無法由人體自身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取,所以,又叫必需脂肪酸。 說它「必需」,是因為這2種脂肪酸本身各自在人體承擔重要功能,缺一不可。
  • 梳理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功能研究進展
    闡明維生素A對TET酶類的效應或許還能夠幫助解釋為何一部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對一些維生素A聯合療法會產生耐藥性,本文研究或許就為後期開發治療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據。 3.Immunity:重磅!
  • 和學術大牛一起搞研究,we want you!_ω-3脂肪酸乙酯_高甘油三脂血...
    研究背景
  • AP最前沿 | 在急性胰腺炎或膿毒症中應用ω-3脂肪酸是否安全有效? ——一項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灰色框表示納入膿毒症患者(非胰腺炎相關)後的研究流程。    最後,本研究共納入包括229名AP患者的5項RCT研究和包括312名膿毒症患者的9項RCT研究,表1列出了所有納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在對照組的處理上,5項研究應用標準醫療方案,6項研究應用豆油,2項研究應用長鏈/中鏈脂肪酸,1項研究應用生理鹽水。
  • 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JAMA最新研究說NO!
    有觀察性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與心血管風險呈負相關性,且Omega-3脂肪酸補充劑對脂蛋白代謝以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炎症,氧化,血栓和心律不齊等因素十分有益。然而,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發現較低劑量的omega-3脂肪酸未能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美國FDA禁用DHA、EPA、ALA三種ω-3脂肪酸部分營養含量聲稱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FDA消息,美國FDA於4月28日在聯邦公報上發布一項最終條例,禁用DHA、EPA、ALA三種ω-3脂肪酸部分營養含量聲稱。    該條例使得2007年的一項提案正式生效。
  • 奧斯陸大學最新研究:脂肪酸在胎盤發育過程中的作用
    速閱版母體脂肪酸對於胎兒與胎盤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母體脂肪酸可調節滋養層細胞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胎盤的結構與功能。孕婦體內脂肪酸及其代謝產物與整個妊娠過程密切相關,其可在支持細胞生長和發育,維持細胞信號傳導以及調節細胞結構與功能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早期胎盤形成過程對於胎盤的生長和功能至關重要。多種脂肪酸能夠增加妊娠早期胎盤滋養細胞中血管生長因子的生成與分泌。
  • DHA、ARA、ALA、LA、EPA等奶粉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什麼作用?
    根據雙鍵的位置不同,PUFA可分為ω-3和ω-6兩種類型,又根據脂肪鏈的長度,超過18碳的被稱為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LC-PUFA)。
  • 戴宏傑、劉斌、王樹、浦侃裔等全球有機半導體成像研究團隊介紹及最新研究進展梳理
    因而有機半導體成像對解決臨床前沿研究和臨床實用問題都有巨大的潛力,而吸引了廣泛的關注。目前,有機半導體成像的研究正處於一個快速創新和發展的階段,世界各國都有眾多研究者都在開發具有新型功能的有機半導體材料,並將其應用在生物成像中。這些科研團隊不僅在前沿科學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也在產業化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 研究顯示:高齡女性多吃魚有助於抵抗空氣汙染對大腦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周吃超過一、兩份烤魚或甲殼類水生動物的老年婦女可能就攝入了足夠的ω-3脂肪酸,從而可以抵抗空氣汙染對大腦的影響。該研究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期刊《神經病學》(網絡版)上。
  • 錯,這項研究被你誤讀了
    爭議一直以來,魚油類產品的任何長期健康益處仍然存在疑問,大型的臨床研究對其作用一直存在爭議。我們從pubmed上搜索統計,有關魚油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科學研究文獻現在已經有27000多篇,其中人體臨床研究文獻約有接近3400篇。美國心臟協會(AHA)曾在2002年,向人們推薦攝入ω-3脂肪酸來預防冠心病。
  • 梳理:鮑哲南院士研究進展精選
    相關的研究成果以「A highly stretchable,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polymer」為題發表在了2017年3月10日的Science Advances上。先前在可延展電子器件上的重大突破都來源於應變工程和納米複合物的研究。對於本身就具有延展性的分子材料的研究鮮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