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令人難忘的「土豆精神」

2020-12-23 中國科協

編者按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令人難忘的「土豆精神」》

【親歷者說】《令人難忘的「土豆精神」》

08:35來自中國科協

【旁白】:

為了規劃好呂梁市土豆產業發展路徑,學習借鑑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2007年12月,第十三屆中國科協扶貧團與呂梁市扶貧局組成考察團,赴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考察土豆產業發展情況,楊彩虹也是隨行人員之一。我們繼續聽楊彩虹講述有關土豆和土豆人的故事。

【講述者】:

為什麼選擇去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進行考察?原因很簡單。甘肅省定西市與山西省呂梁市都是國家級貧困地區,氣候乾旱,地理環境相似,都具有種植土豆的適宜條件。定西以土豆產業為抓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落腳點,不斷提升土豆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土豆生產、營銷和加工基地,產品遠銷東南亞。

定西市種植土豆的歷史悠久,培育的「渭薯」系列和「隴薯」系列品種產量高、品質好。定西土豆產業鏈比較齊全,從育種、種植、交易、加工、運輸等形成了「一條龍」。考察組一行先後參觀了定西愛蘭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定西馬鈴薯經銷協會、馬鈴薯交易市場、甘肅超興澱粉製品有限公司和定西薯峰澱粉公司,還召開了「呂梁——定西馬鈴薯產業發展座談會」。

定西愛蘭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創辦人周愛蘭,是一名農業科研人員。2001年她辭掉工作,和愛人一起創辦企業,專業從事專用型馬鈴薯品種選育、脫毒種苗組織培養、種薯規模化生產及產業化開發。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模式發展,成了當時定西市最大的種業公司。公司的基地每年安置下崗職工和農民工300人,年培訓農民3600人次以上,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先進科普惠農示範基地」。

【旁白】:

定西從2000年起推動土豆產業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一些情況和問題,比如土豆每年集中上市季節,外地客商和當地商販聯合壓級壓價,價格曾一度跌至0.12元/斤,大大挫傷了農民種植土豆積極性。為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2003年,定西市成立了安定區馬鈴薯經銷協會,截至2007年底,協會下設23個分會,覆蓋農戶7.8萬多人。

【講述者】:

在甘肅定西的考察,每到一個單位,每聽一位同志介紹情況,都是一次洗禮、一個震撼。真的沒想到,小小的土豆,竟然有這麼高的技術含量,有這麼大的市場,有這麼全的產業鏈條。

考察期間,我聽到不同層面的人不約而同提到一個名字:時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的屈冬玉。他們都在用不同方式表達對他的感謝。當地人並不知道,屈冬玉副院長是中國科協全委、中國科協常委會青年工作專門委員會委員,是我所熟悉的專家。我原來認識的那個略帶湖南口音、語氣較快、詼諧幽默、自稱都市農夫的屈冬玉,在甘肅人口中,是懂農民、懂農業的貼心人、大專家。當時,我感觸很深,當即給屈院長發了一段簡訊,向他匯報定西之行、定西土豆產業情況,以及思想上的觸動。屈院長回簡訊說,「很高興我能有這樣的經歷,能夠深入基層去看看。定西人民吃苦耐勞,在那麼艱苦的自然環境中,想法設法把土豆產業做大,成為定西的一張名片,確實是含進一粒沙子、吐出一顆黃金。」

甘肅定西人用將近十年的時間,圍繞一個小小土豆做了一篇大文章,用土豆打造出產業鏈條,為生態環境較惡劣、生活條件較艱苦的當地人提供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溫家寶總理曾說過:「十年磨一劍,不敢露鋒芒;再磨十年劍,銳氣不可擋」。定西人正是用了十年光陰,磨出一把用土豆鑄成的黃金劍。

【旁白】:

這次定西考察成果頗豐,基於此,第十三屆中國科協扶貧團和呂梁市扶貧局向呂梁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土豆產業的建議。2008年,呂梁市委印發一號文件中就提出要發揮科技扶貧優勢,建設脫毒馬鈴薯繁育基地,將其作為呂梁市扶貧工作的重點任務。

【講述者】:

一年的呂梁扶貧工作很快就結束了。這一年給我留下很多美好回憶,也有許多思考,讓我脫離了一些學生氣,更加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以人民更好發展為本的初心與使命。

我感到,人是要有點土豆精神。第一,要做好一個土豆。不管身處何方,如意或者失意,順利或者挫折,要盡土豆的本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儘自己所能努力生長,為社會提供好的營養。第二,要不甘於只做土豆。土豆是一個產業,是一個大鏈條。有育種選種培育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在這些環節中,小小土豆不斷增值,繼而造福一方。

從呂梁回來很多年之後,家中喜添新成員。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我愛人說孩子五行缺土,需要起個和「土」有關的名字,遂笑道:「就叫『小土豆』,小小土豆,深扎泥土,會長成一片鬱蔥興旺的大產業!」

我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山西這片土地是我深愛的,長久以來也一直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恰好中國科協在呂梁扶貧,作為山西人去呂梁工作既是回家,也是為家鄉盡力。回想這一年,自己為家鄉盡了些綿薄之力,實際上,家鄉人民樸實、耐勞、堅韌、樂觀和不信天命的精神教會我的反倒更多。

【講述者】:楊彩虹 中國科協機關幹部 中國科協第十三屆扶貧團成員

【旁白】:張翰雨

相關焦點

  • 「親歷者說」小蔡與老蔡
    《小蔡與老蔡》講述者:蔡鋼【親歷者說】《小蔡與老蔡》.mp306:07來自中國科協【旁白】:對於中國科協信息中心幹部蔡鋼來說【講述者】:你這第一書記派下來,你也幹不成啥事兒,你也不會幹啥事兒,你也就下來鍍個金,晃上兩年就回去了,我們也不用和你接觸太多。【旁白】:促脫貧,必須先抓黨建,這第一仗必須打好。他把掛職的專項經費拿出來,又主動爭取上級經費。
  • 親歷者在知乎講述高考志願那些事
    在知乎「高考志願」話題裡,《填報高考志願時,學校、專業和城市之間怎麼選擇?》問題下,來自不同城市、高校、專業的親歷者和專業人士,輸出了大量引人深思的看法,為考生和家長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填志願有公式選擇城市有章可循  知乎用戶@泳者無畏在《2019年填報高考志願時,好學校、好專業和好城市之間怎麼選擇?》
  • 【親歷者說】願祖國花朵茁壯成長
    中國糧油學會糧油營養分會秘書長賈健斌在3個時空跨度,斷斷續續18年中,親歷了中國科協呂梁扶貧工作,不僅結識了許多中國科協掛職幹部,同時結下了扶貧合作的戰鬥友誼,也親歷了呂梁減貧脫貧工作的幾個時空足跡。【講述者】:第一次赴呂梁扶貧是在2002年,當時呂梁還未建市,名稱是「行署」,更沒有「市長」,而是叫「專員」。
  • 美國衛斯理大學「當代女性領導力」課程
    商學院每年都舉辦暑期海外交流計劃給本科生參加,其中學生可選擇到美國衛斯理大學(Wellesley College)修讀「當代女性領導力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醫生」在日語中的說法有「醫者」「醫師」「先生」等,區別是什麼? 在日本的醫療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醫者」「醫師」「先生」這三個詞,而且通常都翻譯為「醫生」。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何謂「秀州精神」——原秀州中學駱之駿先
    爰就觀感所及,於本校訓育,做一概要的敘述……期望在校之同學同事,與及離校之教職員校友,明了過去,努力現在,策勵將來,共同發揚「秀州精神」,而為人群社會造福焉。一、何謂「秀州精神」學校之有校風,一如國家之有國民性;換言之,即一校固有的精神,傳統的慣例,與優異的環境是也。
  • 「親歷者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親歷者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07:18來自中國科協【旁白】: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以知識,不如傳授給人以學習知識的方法。可是他們說:「挖野菜,讓上面的人看看,沒糧了,再給多發些。」 【講述者】:一陣愕然之後,我們一時間無言以對。這件事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這終究是「授人以魚」的弊病。【旁白】:王臨安也遇到過幾件「授人以漁」的高興事。
  • 「親歷者說」我和山西嵐縣女孩小雅的故事
    《我和山西嵐縣女孩小雅的故事》講述者:杜芳芳【親歷者說】《我和山西嵐縣女孩小雅的故事》.mp305:06來自中國科協【講述者】:2017年7月,與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右)第一次到小雅家中【講述者】:此前,蔡鋼已告訴過我們,小雅的母親患有嚴重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長期需人照顧;兩位伯父患有慢性腎病,需長期服藥維持病情,都未成家,和他們一起生活;父親靠種地為生,每天早上把小雅送到學校後
  • 遇見日本城市風景,沿琵琶湖畔漫步,令人難忘的旅途!
    遇見日本城市風景,沿琵琶湖畔漫步,令人難忘的旅途!京阪電車大津線,如果將京都地下鐵直通運轉的路線也計算在內的話,觀光資源相當豐富。在琵琶湖旁的「濱大津」站下車,可在湖光山色裡漫步。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泊,面積比嘉義市還大。
  • 「香噴噴」蒸·香菇土豆·無油無糖
    最近,好多美食博主都曬出了土豆的花式做法。而土豆不愧是長得可愛,吃起來也很美味的神級食材。今天呢,就和大家分享悠然的「蒸·香菇土豆」做法,簡簡單單但又好吃不停。原料1.香菇 數朵2.土豆 500克3.西紅柿
  • 今日教師節:回顧霹靂裡面那些令人難忘的好師傅
    霹靂劇中的師徒劇情很多,有一些師徒情令人印象深刻的,甚至為了愛徒而犧牲的師傅,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霹靂裡面那些令人難忘的好師傅。一、半駝廢天下第一鑄劍師與用劍名家,被歐陽上智驚嘆為「人中之龍」。收留慘遭師父追殺,無處可去的少年葉小釵,不但保住了他的性命,將一身武功絕學傳授予他,更教會了葉小釵自謙內斂的做人道理。
  • ​被誤解「叛逆」的青少年,與他們對抗精神疾病的戰爭
    小哲診斷書▼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在家的一年,小哲最深的感受是「無聊」。任何事情在他的眼裡消解了意義。「每天都很煎熬,就像無數隻螞蟻在啃你的骨頭,啃你的腦子。」小哲說。眼前會出現一片白色,令人窒息。」父母間的爭吵、家庭的矛盾,陳默把這一切都歸因於自己。儘管2017年才被確診,但早在5年前,陳默就有了抑鬱狀態——開始是用手工刀割傷自己,進而,她第一次產生了結束生命的念頭。試圖從8層高的教學樓跳下被攔住後,父母才意識到女兒如此讓人「不省心」。聞訊趕到學校,父親舉手就要打她。
  • 被「慕殘者」跟蹤的女孩|故事FM
    我真的是一個很不擅長嚴厲拒絕別人的人,只能找一些很蠢的藉口,我當時跟他說,「不好意思,我沒有微信。」他說,「不可能沒有微信吧,沒有微信的話,你給我電話號碼也可以。」我說,「我沒帶手機,記不住電話號碼。」
  • 7-11和吉野家組合升級版「金槍魚土豆泥沙拉」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老徐的廚房」記錄生活,分享美食。大家好。我是老徐,歡迎來到我的廚房。土豆又稱馬鈴薯,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並稱為世界五大作物。在很多西方國家,土豆一直都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主食。中國的土豆產量是全世界第一。土豆的營養成分很高,與全脂牛奶搭配可以提供給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土豆還有健胃和防止中風的作用,而且因為其脂肪含量較低,如果每日堅持有一餐只吃土豆,對減去多餘脂肪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 莊子的「江湖」與武俠世界裡的「江湖」
    以江和湖比喻世界,最早見於《莊子》,全書有七處用上「江湖」一詞。其中最為人熟知莫過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宗師》)一句,以魚喻人,說與其在困難的處境中互相取暖,還不如在更大的世界裡擦身而過。
  • 從「有用」到「有趣」,知乎「新知大學」顛覆場景營銷
    大學意味著開始自我規劃,明確目標,在很多人心中都意味著成長、難忘。自2018年9月,知乎分別在北京、西安、成都、武漢、南京、上海、廣州的七所高校開展一場名為「新知大學」的線下活動,結合知識傳播的天然土壤,所到之處都掀起了一場「新知運動」,也為大學這個神聖的場景增添了一種新的可能。
  • 從「奧數」、「費馬最後定理」到「數學之美」
    比賽後立即以兩天時間閱卷評分,再依個人成績高低排出先後順序,前1/12得金牌,依序2/12得銀牌、3/12得銅牌,半數參賽者可分別獲得金、銀、銅牌,其比例為1:2:3;未得獎牌但完整答對一題以上者可獲榮譽獎,每年在閉幕典禮時即完成頒獎。金銀銅牌的分數線會依每年題目難度不同而變動,金牌不一定代表獲得了第一名,滿分金牌與不滿分金牌的「含金量」當然不同。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從小我們便聽過一些類似的哲言,諸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以柔克剛」等,如何理解其中的奧妙呢?道法自然首先,「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中,關注的核心是「道」,什麼才是老子所說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回顧容器的2016:「已死」or「永生」?
    2016年6月,Docker公司宣布將在接下來版本的Docker項目中將會提供內置的「編排」功能,這個功能的實現將主要由一個名叫「SwarmKit」的依賴庫來負責。此新聞一出立刻成為容器圈子一時的輿論熱點,尤其在國內。其中,看漲者不少,有言「生態閉環」、「Docker正統」,唱衰者也不缺,直呼「公然越界」、「野心昭然」。
  • 公車司機受「親切教育」 沒說「您好」罰3萬
    (圖/翻攝自)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公車司機長期行駛重複的路線,還要與大量民眾接觸,難免感到厭倦和辛苦,大部分卻都還是能保持良好的態度和最佳精神狀態,為民眾服務,但你是否曾經遇過蠻橫不講理的司機,最後只好向公車業者投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