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文學典故你知道多少呢?給大家推薦五個比較有意思的

2020-12-18 百家號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歷史人物、中國文學典故。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古代的一些文學典故,都是非常有趣的故事,相信大家會喜歡的!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一個:奪錦之才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武則天建立大周后,話說有一次武則天登基不久就想著要出門去玩一下,經過考慮就來到了洛陽的龍門香山寺,就在一次遊龍門的時候武則天突然來了興致隨後就下了命令: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當時的裁判就是武則天身邊的文學顧問也是當時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兒,接著大臣東方虯就寫好了一首《詠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隨後按照事先的規定就把錦袍賜給了東方虯,隨後還沒有等到東方虯坐穩,大臣宋之問的《龍門應制》也寫好了,上官婉兒覺得宋之問的這首詩文理兼美,並且還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隨後武則天就說:乃就奪錦袍衣之,這個事情也是文壇佳話了!後來人們就用「奪錦之才」比喻有才華的人!

第二個:七步之才的故事!

這個故事想必很多人聽說過,故事發生在曹丕稱帝就,當年曹操給曹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還沒有等到好的機會稱帝他就去世了,隨後就是曹操的兒子也就是曹丕繼承了自己父親的權力,當年曹丕在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後終於登上了皇位,當年曹丕就藉口當年曹操去世時曹植沒有按照禮儀行事,於是就把他給抓了,這個罪名還是很重的要被殺頭,在審問的時候曹丕就不相信曹植有才華,於是就讓他七步作詩就一兄弟為題!隨後曹植開口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完後是羞愧難當啊!於是就免去了曹植的死罪把他給貶為安鄉候,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也被流傳開了!大家都在誇他有七步之才!

第三個:夢筆生花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身上並且還有一點神奇的色彩在其中,話說當年李白雲遊到一個寺廟中,當年李白因為深感寺廟長老的誠懇,於是就想寫一首草書詩詞送給寺廟,以作為答謝長老的禮物,長老聽說李白要給自己寫詩高興的差點蹦起來,隨後一幫小和尚就開始磨墨的磨磨鋪紙的鋪紙,當時李白就趁著自己的酒意開始在紙上大寫特寫,旁邊的小和尚看見李白這樣的手法也是連連感嘆,寫完後李白借著三分酒意就告辭了長老他還把毛筆插進了泥土,長老送離李白後回頭一看不禁嚇一跳,因為剛才李白投下的毛筆已經變成了一座筆鋒,毛筆的筆尖成了一顆松樹,非常的神奇!所以後來就有了「夢筆生花」這個成語了!

第四個:學富五車的故事!

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想必很多人都是讀過的並且用過的,但是對於這個成語後面的故事,估計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這個成語的出處是在《莊子·天下》,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這個講的是當年在春秋是有一個名叫恵施的人,這個恵施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他曾經讀過的書都可以裝滿整整五輛馬車了!所以就有了「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比喻的就是那些讀書非常並且學問非常大的人!

第五個:著述等身的故事!

這個故事知道的人就更加的少了,詞語的來歷是出自《宋史·賈黃中傳》中,書中是這樣記載的: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所以後世的學者就用:等身書或者是著述等身,來形容讀書很多或者是著述非常有見解,所以下次就可以正確的用這些成語或者是詞語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古時候人們還用「倚馬之才」來形容那些思維清晰或者思維敏捷的人,還有「壓倒元白之才」來形容那些學識超凡的學者,還有一個叫「陸海盤江之才」這個也是和其他的成語或詞語一樣的,都是形容一個人比較有才氣文採斐然這個樣子!其實古代的文學典故還有很多,但是現在知道的卻不多,這個是大家都能體會到的,因為這上面這幾個,我相信知道的人都非常少!所以我國的優秀文化還是有很多的,大家平時可以多留意一下!

相關焦點

  • 日積月累|高中語文:100個文學典故,助你寒假力挽狂瀾!高考適用
    高考語文試卷離不開語文常識,但是很多同學對於文學常識部分掌握得不夠。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很多將文學典故掌握得很好的同學,他的語文成績都不會太低,而對於那些文學典故掌握得不好的同學,想拿高分就有點困難(當然不是絕對奧,別槓我),所以,對於文學典故的了解學習是一定要重視的。
  • 30個常見外國文學典故!你知道幾個
    ……如果你答不出這些問題,就快來補補課吧!30個常見外國文學典故的出處、意義,幫你加強讀書寫作的文學儲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戳圖↓↓一起漲知識! 為什麼和平鴿代表和平?「桂冠」的出處是哪裡?「潘多拉的盒子」是怎麼回事?……如果你答不出這些問題,就快來補補課吧!
  • 小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必讀:23個文學典故祥講,90%家長不知出處!
    小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必讀:23個文學典故祥講,90%家長不知出處!文學典故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一些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文學典故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其中蘊含的故事哲理常出現在文人騷客的筆下,也是現代小學生學習國學知識,提升文學素養必讀素材。我們常說的「引經據典」,就是這個意思。文學典故出自經典書籍,在寫作中運用其論證自己的觀點,能使文章具有深度。
  • 關於歐詩漫,你知道多少呢?
    關於歐詩漫,你知道多少呢?中奢網時尚訊 歐詩漫珍珠水活奇蹟系列,充足補水和護膚。歐詩漫,一個將珍珠之美充分利用和發揮的知名化妝品品牌。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珍珠就被封為珍貴的東西,在古代,珍珠被用來進貢給皇室貴族。歐詩漫爽膚水珍珠CC霜,讓你輕輕鬆鬆變成精緻女神。臉色暗黃,膚質粗糙的情況下,將珍珠CC霜均勻塗抹在臉上,那麼瞬間就能夠令肌膚展現出一個嬌嫩的好氣色,讓人一天都充滿活力和激情。
  • 文史典故20題,你能答多少?
  • 關於母親的成語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大部分人只知道第一個
    母親都是無私的,為了自己的孩子,願意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湧現出大量了關於母親的歷史典故,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成語來認識下偉大的母親。一、孟母三遷截發筵賓截發筵賓這個成語比較偏僻,這個講的是晉代陶侃的母親陶母,這個陶母呢,有好幾個典故。
  • 「老師」一詞在古代竟有這麼多稱呼,第5個最有趣,你知道幾個呢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說,在古代時,那些求學的學子必然有他們自己的老師,而老師,就是那個能給你傳遞知識、解答困惑的人。自此,也便有了「老師」這個稱呼。眾所周知,歷史上對於「老師」,曾經有過很多其他稱謂,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地在發生著變化。那麼,古代對於老師都有哪些稱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老師」一詞在古代竟有這麼多稱呼,第5個最有趣,你知道幾個呢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說,在古代時,那些求學的學子必然有他們自己的老師,而老師,就是那個能給你傳遞知識、解答困惑的人。自此,也便有了「老師」這個稱呼。眾所周知,歷史上對於「老師」,曾經有過很多其他稱謂,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地在發生著變化。
  • 【文化】這些茶成語典故,你知道多少?
    三茶六禮、浪酒閒茶、粗茶淡飯、以茶代酒、榷酒徵茶……這些關於茶的成語在生活中頻繁使用,但你知道這些成語真正的含義嗎?
  • 關於曹操的五個歷史典故,總有一個可以解開你的疑惑!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曹操、歷史人物、歷史典故、東漢末年。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是關於曹操的五個歷史典故,總有一個可以解開你的疑惑,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第一個:老驥伏櫪!分香賣履這個典故我相信,很多看官都沒有聽說過,它的原意指的是:人臨死的時候,都還不忘記自己的妻兒,這個故事也是非常的有趣,我們都知道曹操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在臨時的時候給家人立下了遺囑,在他死了之後,他的家人要時常的登臺遙望他的目的,祭拜之時可以把餘香分供給已亡的幾個夫人,其餘的侍妾可以學做鞋履來出售,宋朝時期的大詞人李清照,曾經在他的
  • 五個歷史典故,每一個都是非常有趣,可以讓你回味一天!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古代的五個歷史典故,每一個都是非常有趣,可以讓你回味一天!一:老子名叫李耳為什麼不叫李子呢?中國傳統春節還有一兩個月就要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好回家的準備呢?中國過春節,有一個非常悠久的傳統就是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是大家知道壓歲錢的來歷嗎?
  • 作文素材:初中生必背的30個文學典故和116條常用諺語
    需要【30個文學典故和30個文學典故後人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施車」等來表示書多;用「學五車」、「學富五車」文中資料「完整版」如何獲取呢?首先,關注+轉發然後點擊我的頭像私信,發送「30個文學典故和116條常用諺語1026
  • 2020北師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考研經驗分享
    1.1 北師大專業目錄關於北師大文學院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不得不提的就是這個專業的專業目錄,大家先看一下考試科目:下面就介紹一下這兩門專業課所用的參考書:(723)中國文學史在這裡要解釋一下外國文學史,也就是西方文學史,相對於其他院校來講,北師的外國文學史還有有些深度的,我當時研究過南開的古代文學,因為南開的文學基礎是四選三,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理論、西方文學裡面四選三,,而且西方文學算是比較基礎,但是相比之下,北師的外國文學相對要深刻一點,不僅名詞解釋很細緻,而且會考察到具體的作品,這就要求大家在讀書的時候,適當了解重點時期的作家作品
  • 100個文學典故,讓你掌握語文、歷史兩門學科知識,初中學生必備
    100個文學典故,讓你掌握語文、歷史兩門學科知識,初中學生必備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成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但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只會記住這個成語的寫法以及意思,並不會去了解其中的一些歷史故事。就例如:請君入甕(weng)。
  • 從文學的河,駛向文化的海丨百千五年級選書大揭秘
    願這次的驚鴻一瞥為你走進大千世界拉開帷幕關於這些書的好,我們在這裡稍稍劇透,從咱們的導師那裡悄悄地「偷」一點材料,提前與大家分享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諺語你一定聽過,大意是講眾人的智慧合起來趕得上諸葛亮的才智。可是你想過嗎?如果是比做活,就是三個皮匠手藝再差,做的鞋也比諸葛亮好呀!如果是比智謀,十個臭皮匠也頂不上一個諸葛亮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多數人把這句話理解成:人活著不為自己著想,就會被天地所不容。可是,古人怎麼會教唆世人向惡趨醜呢?
  • 戰國時期典故多,6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其實春秋和戰國並不是一個時期,今天小編盤點了一些較為冷門的戰國歷史典故安利給你們:戰國時期典故多,6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多少?1.前298年,癸亥,周赧王十七年,趙惠文三何元年,蔻頃襄王橫元年,秦昭王九年,齊潛王三年。①秦取楚十六城。秦囚楚懷王,楚人告於秦「國有王矣」。
  • 關於春天,這16個成語你都知道嗎?背後的詩詞典故非常精彩!
    大家好,歡迎關注【教育清流】,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春天的16個成語,帶詩詞典故與釋義。這些成語的意境都很美,配上詩詞典故的解析更是精彩,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春天是一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季節,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成語還是詞句,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春意盎然的意境,仿佛春天就是美好的代名詞。中小學生在寫作中也經常會遇到和春天有關的話題,大家對與春天真的是太熟悉了!
  • 聖誕節的傳統食物你知道多少呢
    關於聖誕節的美食你有多少了解呢?說到聖誕節的傳統食物你知道多少呢?有哪些可以自己製作的聖誕節美食呢?關於聖誕節美食,有沒有一些新鮮有趣的樣式呢?聖誕節美食分為聖誕節傳統美食和新興美食,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很多受歡迎的聖誕節美食,一起來看一下吧。
  • 【大野の百科】19個很常見的古代文學典故,你都知道嗎?
    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
  •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關於這幾件文物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關於這幾件文物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我們國家歷史悠久,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禮依舊長久不衰,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不但具有非常高的價值,也為我們重現了那一幅幅歷史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