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人找不到好工作,求賢若渴的房企卻又招不到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2020-12-12 明源地產研究院

眼下,房企的日子不太好過。之前大家還寄希望於下半年好過一點,現在看來是想多了。

隨著「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提出,「好日子到頭」的悲觀氣氛開始瀰漫。那些原本覺得自己還能搶救一下的也開始有點放棄了!

正所謂城門失火,一些高負債的房企在此之前就被傳大規模裁員……這會,更多的地產人開始人人自危。

當然,明源君此前說過,《地產行情越不好,房企越是要搶人才!恆大、中梁就是這樣逆襲的》。一些有實力和遠見的房企也還在招人。可是,明源君接觸到的房企HR和獵頭都吐槽人才難招…

一面是大量的地產人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面臨著失業/轉型;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房企抱怨招不到人才,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1

地產人找不到好工作

房企抱怨找不到人才

前段時間,一些房企傳出裁員的消息,立刻引發業內高度關注,各種傳聞四起。因為其中不乏星光閃閃的房企。

當然,最後其中一些房企出來闢謠了,說「我們現在還在快速發展呢,哪會裁員,我們只是在優化人才梯隊」。

很多人不信,覺得這個說辭只不過是一塊遮羞布而已。可是,明源君是信的。其實房地產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離職率極高的行業(位列前三),不裁員也有人離職,而且是時時刻刻的事。

前不久,一知名房企人力總就告訴明源君,他們一直在大力招人,因為來的人多,走的人也多,招兩千個人進來,大半年時間,走了差不多一半。有的是自己走的,有的是不合適公司讓其捲鋪蓋走人的。

即便在行情最火爆的時候,裁人也是家常便飯。如今,之所以引人關注,一是日子確實沒以前好過了,裁員——特別是標杆房企裁員,就成了很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事件。業內人士一是擔心行業不行,二是怕很快就輪到自己頭上。行業外的人則大都抱著「終於撐不住了吧」的心態,看熱鬧不嫌事大。

當時,明源君立馬聯繫了諸多獵頭和百強房企的HR。得到的答案比較類似:確實有一些公司因為資金鍊吃緊,開始收縮戰線並裁員。除了直接開掉,還有通過調崗、扣發獎金等各種方式,變相裁員的。但排名靠前的房企,多半還在招人,並且比較緊迫。因為市場上行的時候,挖人其實是很難的,而且要出價很高才行。而市場轉淡,找工作的人多,好崗位卻相對稀缺,是吸納人才的好機會。然而,即便是這樣,獵頭和房企HR一個個都在感慨人才太難招。

與此同時,更多的地產人向明源君吐槽,要麼繼續呆在現在的公司沒發展,想跳槽又沒個好去處;要麼覺得公司競爭力不行,自己即將失業,想去知名企業競爭力有不夠,不知道怎麼辦,感到很迷茫。

2

都要年輕、高學歷、能吃苦的

這樣的人才真心不好找

很多地產人覺得,自己因為在比較基層的崗位,所以選擇不多。其實並非如此,高層同樣如此。這與房企越來越挑剔緊密相關。下面,明源君著重來剖析幾個矛盾點:

首先是年紀的問題。

前些天明源君一師兄傳了一份簡歷過來,希望幫他留意一下。這師兄的履歷其實還不錯。211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到深圳,從基層一路幹到副總。前些年,他回到了內地一個城市發展。可能是覺得不適應,最近又想回深圳。

可是,明源君看了他的年齡(55歲)之後,感覺很懸。40歲的銀行副行長都感慨「想要換份新工作,比大學生還難」,何況不時傳出「清洗老員工」的地產行業。

根據明源君的觀察統計以及與諸多獵頭確認發現,當前,大部分地產人找不到好的機會,少部分人是大家爭奪的對象。小部分是哪些學曆本科以上,每段經歷完整,而且跳槽不太頻繁的地產人;大部分則是學歷偏低,特別是年紀偏大。

就連明源君接觸到的很多獵頭和房企HR也時常感慨——一條年紀的紅線,就可以打敗一大群人。明源君將那位師兄的簡歷傳給幾家正在急招人的房企,得到的答覆都是,其他都不錯就是年紀太大!

是的,房地產行業市場化二十多年了,先前的一批地產人都老了。可是,眾多房企衝規模(或者說求生存)的欲望還是很強烈啊。

電影《赤壁》中,曹操有一句著名的臺詞——欲望使人年輕。求生存、渴望成功的欲望,會刺激一個人奮勇拼搏,心態變得年輕,可是自然的規律還是沒辦法抗衡。某房企老闆為了讓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吃人參,但其還是不可避免的一天天老去。要實現目標,還得靠年輕人!

行業從業人員年輕化,使得老員工覺得很不公平——我把青春都給了你,你就這麼對我。其實房企也有自己的委屈。無論是為了衝規模還是應對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高周轉都是化解房企風險的重要手段。高周轉模式下,工作壓力空前,熬夜是家常便飯,前段時間甚至還有房企建議員工上7天班,規定午飯半小時內要解決。別的且不說,年紀大的,吃飯都沒小年輕快,所以年紀一大就很不受待見!

年輕的人才當然有,但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過去幾年,行情大好,是豬都能飛起來。崛起了一大批看起來很厲害的人,但其實是速成品。能在行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依然很厲害的,並且還是年輕人的,並不容易找。

其次是學歷的問題。

就明源君了解到的,現如今,稍微還排得上號的房企,招聘時,基本都會要求應聘者要達到本科以上學歷。百強房企中的大部分,在引進人才時,會將211、985院校畢業作為基本條件。

▲ 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很多人對此很不爽——現在遍地都是本科生,重點大學畢業有什麼了不起的,高分低能的人我見得多了!當樣本數量少的時候,高分低能的人確實「挺多」。可是,但樣本足夠大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要知道,即便高考擴招(99年開始)已經持續了那麼多年,現在全國本科率也僅有4%!211、985更少。

地產行業說到底也是一座圍城,雖然不少裡面的人想出來,但更多外面的人想進去。僧多肉少,總要有一個遴選的標準,而且這個標準要非常客觀的才行。學歷無疑就是這麼一個標準。

剛畢業的大學生,無論畢業於哪所名牌大學,當然沒有工作了幾年的老員工那麼有經驗。不過,現如今,稍微上了規模的房企,基本上都已經不同程度地實現了產品標準化、流程標準化和人力資源標準化。

即便是不斷創新的H企,對產品設計也有嚴格的規定:要求項目90%採用標準化產品,10%自行創新。而其運營管理和物業服務的標準化比產品標準化還要明顯,可以快速被複製。

如此,在項目開發實踐中,以產品標準化為藍本,配置標準的團隊,再輔以精細化的流程體系作為保障,就能實現在不同城市的連鎖、複製開發,實現企業「高效運營+利潤倍增」的目標。

這麼一來,新手可以按部就班的很快上手,經驗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何況,針對各個不同性質的板塊,在211、985院校畢業的基礎上,房企對人才還有更具體嚴格的要求。不同的條件就像織造篩子的網線,一條一條把篩子口徑縮得極小,最後剩下來的已經不多,你想挖的人別人也想挖,自然不好找。

最後是吃苦的問題。

年輕有吃苦的基礎,但並不見得能吃苦。為此,很多房企還特別青睞那些知名高校畢業,但家裡不富有——或者說比較窮,但十分渴望成功、賺錢的年輕人。因為他們不像富二代一樣可以啃老,想要在大城市活下去,就必須拼命工作。

這並非我國房企的首創。

傳奇的3G資本,創業初期雷曼就確定了招人的核心標準PSD(Poor,Smart和Desire),即出身貧窮、非常聰明、有強烈的致富欲望的人,在過去20餘年招聘管理培訓生的歷史中,3G格外青睞PSD,在入職之後不講究入職時間、學歷,背景等,完全憑能力和貢獻定績效就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可是,如今同時具備高學歷還很窮的人也並不好找。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就在多個場合表示,90後是標準的「富二代」,都是獨生子女,他的父母又是非常有錢的一代,他在家裡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出身。

由於勞動者的時間有限,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一般是向後彎曲的。雖然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不一定如此,因為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現有的工人也許提供較少的勞動,但高工資也可能會吸引新的工人進來,因而總的市場勞動供給曲線還是隨工資的上升而增加,從而市場勞動供給曲線仍然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可是,如果當工資增長,其工作對勞動者的資質有更高要求,能勝任者勢必減少,那整個市場的勞動供給曲線還是先後彎曲的。

對一些不缺房也不太缺錢的年輕人來說,工作就是找個事情消磨時間。

所以最近網上才會流行一句話:千萬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哪怕是在入職的第一天……其實,不止是年輕人,有幾套房的中年人你罵試試看。

除了以上因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性別歧視!這其實不止房地產行業,其他大多數行業也如此——相比女性,更傾向男性。

又要年輕,又要高學歷,還要比較窮能吃苦耐勞的,符合條件的人少,爭奪的房企還多,自然就造成了很多地產人找不到好工作,而房企卻抱怨招人才難了!

3

拼不了體力就要拼認知

公司善待老員工

也能激發新員工的鬥志

中國房地產集中度早已超過美國,而且還在提升。再過幾年,前10強的市佔率會達到50%以上。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公司來說,都要足夠優秀才能留下來。

面對挑戰,對個人來說,要麼換崗位、換公司,要麼換行業。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會是前者。這個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比如,整個房地產行業,男性的比例很高,重男輕女比較嚴重。女性想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發展環境,最好選擇去老闆是女性,或者有不少女性高管的房企,這樣的公司對女性稍微會好一點。至於要體現「國家風範」的國企,那更不用說。

之後是崗位的選擇。很多人像大學報考專業一樣,喜歡追熱門的崗位。殊不知,現在熱門的過幾年可能就冷了。

比如,過去幾年,地產投資崗十分火爆。不少人問明源君,怎麼才能轉到投資崗去。有些人千方百計,委曲求全,好不容易擠進了知名公司的投資崗,結果剛去上班還沒幾天,就碰到了公司裁員,糟心。

現實中,很多人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風光無限的投資崗也很苦逼,比如投資崗裡面的拓展模塊,要經常出差、社交,社交就免不了喝酒。

某投資總私下跟我說,他們公司以一二級聯動為主,雖說現在也很公開透明了,但喝酒還是免不了了,一個月吐幾次,還有被送進醫院的經歷……這顯然不太適合女性,也不適合酒量不行的男性。

女性適合幹投資崗裡做後臺報告撰寫和分析的測算模塊的工作,但這不容易晉升。還沒有財務、人力、設計、營銷容易得到鍛鍊和晉升。

至於對年輕人忿忿不平的老員工,需要認清:我到底能幹什麼?

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尤瓦爾·赫拉利在其新書《今日簡史》裡寫到——

過去,機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體能力方面得以與人類競爭,而人類則在認知能力方面享有巨大的優勢。然而,隨著人工智慧在越來越多的認知技能上超越人類。科技革命可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個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

如果年輕人只能在身體能力是與你PK,那年紀大也還有機會。

可是,過去的成功更多來自於行情。劉愛明就說,住宅到今天依然是供不應求。我做了這麼多年,如果客觀一點的評價,很多成功基本跟個人的努力沒多大關係,是供不應求帶來的,怎麼做怎麼有。給大家造成的成功感或者優越感,甚至是一種幻覺。其在萬科時跟一些手下說,「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這個行業,你現在是做總經理的,換一個行業,可能一個部門經理都不一定幹得好」。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寫照。有些人走出去了發現外面的世界很大。如果你換個行業也能幹得好,根本無需擔心。如果認知和體力都不行,那得向真正有技術的電工、水工、泥工好好學習學習。

對房企來說,傾向於家庭負擔小、有野心、想賺錢的年輕男性,從公司利益的角度考慮完全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競爭激烈,開公司不是做慈善,別人在拼命,你不拼命明天可能就被別人要了命。

很多房企曾經也有過理想,但最終選擇了向現實屈服。但做企業不能只是為了賺錢,還要在賺錢的過程中,輸出正能量。

對產品有追求的房企,不會行情不好就裁研發、設計。短期看似乎省了錢,但長期來看卻砸了自家的招牌。畢竟,規模出了量,還要有質的支撐。

不少老員工還是有自身的獨特價值。雖然現在房地產的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有經驗的行家裡手的。現實中,很多即便推動員工年輕化十分激進的房企也會採取新老搭配模式。畢竟一個老員工很少的房企,也很難讓新員工有歸屬感,並為了公司的業績拼盡全力…

企業推出一項新制度的時候,前期也應該先跟企業裡的老員工充分溝通,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後面推動更順。(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 凌峰)

點擊下面的小程序,立即體驗智慧營銷!

相關焦點

  • 工廠招不到人幹活,農民工卻找不到工作,專家到底是誰的原因
    全網追蹤】最近幾年新聞經常報導招工荒的問題,不少工廠招不到人幹活,是不是農民工不再願意出門打工了呢?而一面農村春節一過都比較冷冷清清,能賺錢的都出門賺錢,但是也有不少農民工為找不到工作四處奔波,對於目前這種景象專家也表示很納悶,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我在酉陽找不到工作?酉陽企業也招不到人?
    現在人才招聘市場有個奇怪的現象,不少年輕人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許多的企業卻找不到人,讓人很是費解。其實這種現狀多半還是企業的原因,他們沒能力吸引到人才,就算來了人也會快速的流失,常年都在招工,但是常年都缺少工人,這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69%的地產人想換工作,可40%越跳工資越低!房企招聘正在起變化
    「哪些房企還有招聘需求?哪些地產崗位具備競爭力,仍在熱招?哪些地產崗位需求減弱?行業薪資水平有無大的變化?」不論你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學生,還是一名在職社畜,抑或是正艱難跋涉找著新東家的求職者,又或者是安心工作的地產人。 上面這些都會是橫亙在你心頭眉梢的一道道疑問題,為了解除大家的困惑,明源地產研究院特地做了一期調研。
  • 地產人選擇房企時,最看重的是什麼?
    地產行業,90%的地產人都經歷過跳槽。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與行業的發展,地產人平均跳槽周期也越來越短。記得2010年那陣,給公司招人,不少領導覺得,一份工作幹個5年以上才算穩定,有些人十幾年工作經驗,待了三個單位,可能都被認為跳槽頻繁了。
  • 孩子突然有了怪異跑姿,媽媽一直找不到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孩子突然有了怪異跑姿,媽媽一直找不到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孩子突然有了怪異跑姿,媽媽一直找不到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孩子還真是聰明,在《熊出沒》裡面到底是學的誰呢?光頭強、熊大還是熊二呢?孩子突然有了怪異跑姿,媽媽一直找不到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農民著急找工作,工廠卻招不到人,咋回事?專家的話直戳心坎
    不過這幾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有些外打工的農民,每天都在急著找工作,因為一旦自己沒了工作,那也就意味著全家老小的生計沒了著落。但無奈的是,始終找不到一份工作,而在另一邊工廠卻出現用工荒,每天工廠派人上街招聘,應聘的人卻寥寥無幾。無奈之下,有的工廠更是牆上貼滿了招工的告示,把工資漲到了七八千一個月,但還是找不到人。
  • 中海地產「海之子」:錄取率不到1%,碩博佔比83%
    可以說,名校已是地產校招標配,不少房企甚至要求本碩雙985。(營銷及新業務線校招除外)3)專業:工科為主地產以工程為核心,尤其對於中海這樣工程起家的房企,土木工程與建築學自然成為錄用的主力,僅工程設計兩大專業錄用佔比就達53.4%。
  • 研究生畢業,依然找不到工作,到底為什麼?
    相信現在很多畢業班的同學都在找工作,除了那些要考公務員、考研的同學,相信大家都已經投遞了很多的簡歷,在「金九銀十」的黃金時期找工作是最好找的,這段時間也是各個企業集中招聘的時段,但是眼看就要到十月底了,有多少人還沒有找到工作呢?
  • 應屆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招不到人才?聽聽用人單位、學校、人才市場...
    有的同學還未畢業就籤好了就業單位,有的同學投了上百份簡歷,都沒能加入「打工人」行列。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樣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招聘會現場,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招聘位置排滿了人,負責招聘工作的人力資源部人事管理專員羅浩忙得一口水都顧不上喝。
  • 找不到好工作的五個原因,哪一個是你的
    文|齁神在職場誰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能如願以償的卻少之甚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結果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原因,但是整體來看的話,無非也就五個而已,不如來看一看哪一個是你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吧:一、環境太差---英雄無用武之地要能力有能力,可就是身處的環境太差,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這種情況,一定要學會抽身而退,不要死陷到裡面,說的話你永遠都找不到好工作。
  • 千萬年薪挖不到一個副總,這類地產人才為啥這麼值錢了?
    映射到地產人身上,專業口的冷熱,就跟城市的周期輪動一樣,高潮之後就是低谷,比如投資口、營銷口,過去幾年都輪動過一次。最近,一百強房企的投資總就跟明源君說,已經失業幾個月了還沒找到工作。 因此,很多焦慮的地產人都在思考:未來哪些專業口不會被替代,會吃香,自己需要提升哪些能力……如果說,過去答案還有些模糊,那現在已經非常清晰了。
  • 兒科醫生缺口大 有科室七年招不到人
    尷尬乃至惱火的背後,是醫院兒科「患多醫少」的窘境和兒科大夫超負荷工作的無奈。面對這一窘境,家長擔心的是,如此火急火燎的接診時間是否會影響病情的診斷;業界憂心的是,在兒科醫生「兩高一低」職業特點未能得到改變的前提下,若干年後去哪裡能找到數量足夠的合格兒科醫生?
  • 大學生畢業季,許多人找不到工作,應該怎麼辦?
    又是畢業季,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非常多,趕上疫情時期,工廠企業倒閉、創業失敗負債的眾多,在現實情況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參考。找不到工作前幾年說找不到工作是一個偽命題,現在說找不到工作是真實的存在,為什麼?的確是沒有那麼多的崗位,以前是挑挑揀揀的選擇,自己心裡不如意的不去,要麼待遇不好要麼覺得沒有發展前景,再要麼是專業不對口,去哪裡工作的問題。
  • 8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還喊著招聘不到人是為什麼?
    確認過眼神,你不是對的人;你驀然轉身,前程暗似黃昏。借用《醉赤壁》一句歌詞,感謝方文山、感謝林俊傑,哈哈哈。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無數,招不到人的企業也是太多,為什麼出現這種狀況呢?人崗不匹配!現在的學生們對於職業的渴望,也沒有那麼迫切,更何況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也客觀上支撐了學生的延遲選擇和頻繁更換工作崗位。再撇開學生,咱聊聊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甄選人才有什麼根據呢?當然是根據自己的要求,梳理好用人標準,再用標準來卡人嘛。可是問題在於用人單位的標準是相對固話的,而學生們的訴求是多元的,所以以前大家各退一步,領證結婚,現在大家不想將就,只好拜拜分手。
  • 21屆雙非本科逆襲:投遞72家房企,斬獲5家地產offer
    沒有信息渠道,不了解各地產每年校招情況,不了解自己加入和應當從事的工作,又何談加入地產呢?此階段我通過關注各類地產相關公眾號,例如濤哥雜談,地產同學會,地產招聘會,地產小黑,及top100房企的微信公眾號。
  • 找工作前,弄明白這幾個問題,還會愁找不到好工作
    你有沒有為找工作犯過愁?如果有,讓你真正犯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你有反思過嗎?能力不行,可身邊能力不如你的都找到工作了。工作不行,可幹著工作的人不也幹的好好的嗎?想知道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並有效地解決這個難題,你要在找工作前弄明白以下幾個問題:1、什麼樣的工作才符合你好的標準自己眼中羨慕的別人的工作,對自己就是好工作嗎?
  • 很多企業說招工難,一些人說找工作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題主提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招工難,另一個是招工難。所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就需要兩個答案。我們先說一說招工難。現在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出現了招工難。為什麼會出這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以下幾種。工廠門口的招聘現場80後或許有一部分人會吃苦,但是90後,00後,他們基本上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所以一些企業和工廠 ,才會出現招不到90後00後。
  • 行情下滑,畢業兩三年的房企管培生,發展出路在哪裡?
    ⑤有三類職場人最為焦慮:待業(無offer)的普通地產群眾,畢業兩三年感覺自己晉升受限的管培生以及想轉甲方卻找不到機會的乙方人員。今天,我們重點討論第二個話題,行情下滑,畢業兩三年的房企管培生,發展出路在哪裡?「我畢業3年,top10房企土建工程管培生。
  • 停好的車被刮花,卻找不到人怎麼辦?牢記「這3招」,輕鬆解決!
    尤其是當我們在出去遊玩,經常都會選擇一些停車位了,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過這個停車位特別難找,即使找到了停車位,卻都是停在了一個讓我們不太熟悉的地方,就會出現一些麻煩的問題。停好的車被刮花,卻找不到人怎麼辦?牢記「這3招」,輕鬆解決!
  • 我是19屆畢業女生,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校招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覺得沒有找不到的工作,只是你現在對自己的專業和以後到底幹嘛認知不夠。分析下原因:能源與動力工程(火電),專業對口,需要這個專業的去校招的企業少這個專業可以去到火電廠、鍋爐廠(東方、上海、哈爾濱三大鍋爐)、核電廠、汽車企業、空調企業(比如格力空調),好點的去到電力設計院、電網系統,這類製造企業去校招的本來就不多,所以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也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