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多厲害?只想說:厲害了我的國!

2021-01-08 Honor大設計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是「饑渴」的,宇宙總是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吸引著人類的好奇心,讓人類不斷探索,奮力前行。

1970年4月24東方紅一號順利進入太空,國人從此圓了在太空遨遊的夢想。自東方紅一號發射以來,我國依舊在不斷研發新的太空飛行器,希望能探索更多來自外太空的秘密。

東方紅一號只是中國在太空之路遨遊的一個開始,這途中的美妙還在不斷締結。就在前不久,中國航天局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預計在2020年的7月和8月之間,我國將會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沙漠行星,整個星球表面大多是一些沙漠和礫石。火星上雖然存在少量的水資源,但是這些水資源是極其不穩定的,隨時都有可能消失。

火星的自轉角度是不規則的,因此轉著轉著就離地球越來越遠。火星離地球最近的距離是5500萬公裡,最遠是4億公裡。因為其與地球的距離是極其不規則的,因此從地球上發射衛星去火星,也是需要認真去考量的。

今年的7月到8月之間是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刻,因此這個時候發射天問一號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即將是我國第一次登陸火星,困難指數還是比較高的。

「天問一號」發射之後首先進入火星的大氣層再著陸,這個期間「天問一號」要承受一個十分大的考驗。由熱變冷,再緩緩著陸。再之後火星探測車將會出現,於是「天問一號」探測火星計劃就會立即開啟。

「天問一號」探測任務完成之後,在這個世紀末,我國又有望發射「天問二號」,去探索火星更深層次的文明。大家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嗎?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火星車三維仿真圖4月24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
  • 今天中國航天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今天上午,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通過線上方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人民網人民視頻等平臺舉辦。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天問·探路火星|「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推動我國探火大跨越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即將拉開大幕。經過多年的準備,「天問一號」已抵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靜候發射窗口的來臨。雖然「天問一號」只是我國頭一次進行行星探測任務,但此次任務目標可不小,「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假使任務成功,那麼這將成為全球首次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那麼,「天問一號」為了實現這一壯舉準備了哪些設備?「天問一號」又將如何逐一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
  • 原版英語閱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參考譯文】中國國家航天局周五宣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命名為「天問一號」。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屈原(約公元前340-278年)的長詩《天問》,意為天問。在《天問》詩句中,屈原提出了一系列對於天空、星辰、自然現象、神話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體現了他對傳統理念的疑惑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院士給你講講「天問一號」要去幹些啥?
    7月,中國將迎來一次重大的火星探測工程,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這次探測任務中,中國將會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並且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這次的探測有六個科學目標。首先,火星的軌道器上放了七臺儀器,主要探測整個火星的地形地貌、巖石分布、氣候變化。此外,火星車上放了六臺科學儀器,要探測火星地下的土壤分布、土壤的成分、底下是不是有地下水的分布。
  • ...0元學:解讀中國首次探測火星「天問一號」 小學生專屬科學通識課
    新東方網>學前>小學精品課程>正文小學精品課0元學:解讀中國首次探測火星「天問一號」 小學生專屬科學通識課 2021-01-06 10:2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這些高校功不可沒!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星磁強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我國深空探測中首個承擔單機級科學載荷任務的高校,獨立研製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隨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2021-01-04 10:09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旅行 「天問」源自屈原長詩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5500萬至4億公裡的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前進,火星!四大專家回應「天問一號」的5個問號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託舉著承擔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 「天問一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頓時,歡呼聲一片 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 美國火星探測車27億,得知「天問一號」的價格,才知啥叫精打細算
    當然印度的監測衛星使用的是NASA的探空監測網,所以也算不上是獨立探測火星。如果要想獨立的話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耗資上都是巨大的。曼加裡安號大家都應該知道7月23日的文昌衛星發射場發射的火箭了把,沒錯,那個就是「天問一號」繼探月項目後的火星探索工程。
  • 天問一號,「大鵬展翅」飛奔火星,一文讀懂霍曼軌道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北海岸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約36分鐘後進入預定的「地火」軌道,邁出了探測火星的第一步。在「地火軌道」飛行7個月後,大約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附近,然後減速「剎車」進入「環火軌道」。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九章」問世,2020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現今廣泛分布於臺灣海峽、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的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的福建及毗鄰,也可以追溯到8400年前。這一人群,按照最新的基因分析,並不是以前一些學者懷疑的幾萬年前就來到中國的古人群。3、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夢想。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
  •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與百度App合作:打造火星探測知識科普互動平臺
    7月6日下午 ,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共同發布追蹤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合作計劃。雙方將依託百度App平臺,打造全網探火重要入口,並聯合開展火星車徵名、火星探測動態追蹤、火星知識科普多個相關項目,助力中國深空探測事業的發展。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科技日報7月24日報導,7月23日,隨著火星探測器進入太空,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拉開帷幕,中國航天正式開啟「攬星九天」的行星探測計劃
  • 第983期: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人類為何對火星念念不忘?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都要向火星軌道靠攏了,你也該向久別的老闆和辦公室靠攏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火星(Mars)。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西安造」3000N發動機...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以航天六院為代表的「西安航天科技」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立新功!
  • 「天問一號」夢之隊!中國電科38所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團隊的逐夢...
    今年7月23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上面一共搭載了7臺科學設備,中國電科38所研發的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是其中3臺主設備之一。火箭發射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模型他叫範明意,在中國電科38所工作,是「天問一號」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的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