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與百度App合作:打造火星探測知識科普互動平臺

2020-12-20 百度App

7月6日下午 ,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共同發布追蹤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合作計劃。雙方將依託百度App平臺,打造全網探火重要入口,並聯合開展火星車徵名、火星探測動態追蹤、火星知識科普多個相關項目,助力中國深空探測事業的發展。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興利,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百度副總裁、百度 APP 總經理平曉黎等雙方領導出席了籤約儀式。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中國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黨中央、國務院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為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深空探測繼探月工程之後的重要創舉,是又一個國家重大標誌性工程。「天問一號」是中國邁向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國航天還將開展更複雜、更精細、更遙遠距離的深空探測活動。百度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相關合作中,將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藉助媒體平臺宣傳作用,增進對中國實施火星探測工程重大意義的深刻理解,普及火星探測的科學知識,激勵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強烈追求,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表示,百度擁有20年的知識積累和沉澱,此次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合作,百度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好航天權威信息的傳遞與航天知識的科普。沈抖介紹,百度還將主動擔起國民級信息分發平臺的責任,傾注兩百億流量和更多的創新產品與活動,講好「天問一號」任務代表的中國航天故事、傳承並發揚中國航天精神,弘揚民族自信,激發愛國熱情。

2020年是中國探測火星元年,國內民眾對火星的關注度急劇上升,追蹤報導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多個方面聚攏民眾對火星的求知熱情。百度將邀請有關中國航天專家、火星知識大咖等,組建史上最強火星探測知識天團,通過火星探測知識科普直播等方式,增進人們對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的指導思想、重大意義、工程目標、科學目標和系統構成的理解,為網民好奇心解密。

百度還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建立AI「火星」辦事處,讓用戶在地球上即可虛擬體驗火星環境,提前領略火星「移居」生活。同時面向全網徵集網友對火星的問候、對太空的好奇等相關問題,全力支持網友探索宇宙的夢想。

此外,作為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的獨家合作夥伴,百度將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號召民眾充分發揮想像力,共同築夢火星,使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的名稱充分體現廣大民眾的共同祝願與美好寄託!

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此次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與百度的合作,將是國家重大標誌性工程與網際網路標杆企業之間的一次創新合作嘗試,展現了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聚焦國民需求的人文關懷,也體現了百度作為國民級平臺的責任擔當。

未來,雙方將在眾多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難題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探討百度AI技術參與中國深空探測後續工程的可行性和具體方案。隨著雙方合作的持續深入,將為廣大民眾帶來更多驚喜,也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帶來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字揭曉!網友:好聽又霸氣!
    2020年4月24日,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宣布,今年我國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據介紹,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並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 今天中國航天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今天上午,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通過線上方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人民網人民視頻等平臺舉辦。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我國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2020,目標火星!
    北京日報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任務將於今年年底左右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 全民參與中國探火工程:上百度App給中國首輛火星車起名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高考熱點|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誌的產生與區時計算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是怎樣產生的呢?從2016年8月23日開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面向全球徵集。海內外各界踴躍參加。共收到提交工程名稱及圖形標識作品35912個。最終確認我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為「天問系列」,圖形標識為「攬星九天」。全球徵集,全球投票,這就涉及時差問題。會不會在時差問題上出高考題目呢?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如果要考,會怎樣考呢?
  • 中國行星探測為何首探火星? 工程副總設計師:為人類開闢新生存空間...
    中國官方近日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2020年將實施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引發關注熱潮。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建的首次火星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25日在天津成功實施完成70米天線反射體的整體吊裝,備受矚目。
  •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院士給你講講「天問一號」要去幹些啥?
    7月,中國將迎來一次重大的火星探測工程,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這次探測任務中,中國將會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並且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火星車上還有一臺氣象站,探測記錄火星的氣候變化。這次全面探測火星一共有13臺儀器,它們承擔著不同的任務。這不是結束,再過幾年,至少在2030年以前,中國要著陸在火星上,要在火星上採樣返回。
  • 神舟十一號本月發射 2020年底或啟動火星探測
    原標題:中國有望在2020年底啟動火星探測  我國的航天計劃還把目標瞄準了更遠的火星,對於日前剛剛披露的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雷凡培表示,整個探測任務將於十三五末正式啟動,技術跨度和難度將比目前我國的月球探測任務更大。
  • 中科院院士: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任務有三個
    中科院院士、原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嫦娥四號登月車此次火星之行任務有三:首要科學問題是在探測火星上的生命活動信息,期待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其次是火星磁層、電離層與大氣層的探測與環境科學等本體科學研究;其三是探討火星的長期改造與今後建立人類第二個棲息地的前景。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正式開啟,科技日報: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 科技日報7月24日報導,7月23日,隨著火星探測器進入太空,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拉開帷幕,中國航天正式開啟「攬星九天」的行星探測計劃
  • 我國正計劃成為首個火星探測的國家,英國網友大讚:祝中國好運
    近期,俄羅斯透露中俄將在航天領域有一個大動作,並於10月籤訂這個史無前例的航天合作計劃——中俄將聯合進行太空開發。因此向中國出口RD-180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這標誌中俄在該領域的合作走到核心層面,DR-180也為中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離登月越來越近之際,另一邊又有好消息傳來。
  • 火星探測六十年: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以下文章來源於行星事務所 ,作者haibaraemily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專家解讀「洞察號」14大知識點:探測火星地震、為火星量體溫
    在著陸安全性、熱控、光照、測控通信等方面具有較為有利的條件和較強的工程可實現性。它靠近火星的赤道,陽光充足,這對採用太陽能電源的洞察號有利;其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這對著陸來講相對安全。 打造完畢洞察號火星著陸器 8、六個具體調查項目 為了窺視火星內部深層結構的奧秘,美國航空航天局為洞察號設定了
  • 上百度App給火星車起名,讓它永載中國航天史冊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啟動 上百度App給它起名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表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序幕。
  •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官方徵名活動在百度App獨家啟動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24日消息,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據悉,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現場,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表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序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和中國第一輛火星車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將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中美阿探火三國演義終於拉開帷幕,今晨日本順利釋出第一箭客,動用該國現役最強火箭H-2A,發射部署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為2020火星發射季中國、美國、阿聯三大探火任務打頭陣
  • 向世界發出中國之聲-首次用漢語命名火星探測任務!
    中國給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在今天的中國航天日慶典上,國家航天局將宣布其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名字。探測器計劃將在7月下旬發射,並將於2021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星球。中國與巴西和法國在獲取地球觀測衛星數據方面進行合作,通過它為「一帶一路」的二十多個國家提供專門的氣候和天氣預報來預防災難發生。這個趨勢標誌著中國的盟友們越來越需要獲取衛星數據。隨著中國未來幾年在天文領域上的擴張發展,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成為外交手段。
  • 國家航天局: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國家航天局: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作主旨報告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