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為立國之本 興學乃國民天職(三)

2020-12-17 東南網廈門頻道

教育為立國之本 興學乃國民天職(三) ——試論陳嘉庚的全民教育思想

深入研究正確理解

恢復陳嘉庚的全民教育思想

陳嘉庚的全民教育思想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上論述的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三個問題。因為其內涵極其豐富,需要我們深入學習研究,才能正確理解。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在其《教育訪談錄》中說,要「恢復他(陳嘉庚)創辦集美……學村的辦學理念……否則我們如何對得起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恢復」就是要還被錯誤丟棄的、或被曲解的東西之原來的面貌和價值。陳嘉庚的全民教育思想應在被恢復之列。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在改革開放後,各級黨和政府把優先發展教育擺在優先的首位,政府在教育發展中起了越來越大的主導作用。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陳嘉庚創辦的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廈門大學已成為國家一流的大學,借九十年校慶的東風,更上了一層樓。集美學校變化巨大。1994年,遵照陳嘉庚的遺願,集美5所高校合併建立集美大學。集美大學現有21個學院,在校生達38000多人,有數十個碩士點,現正在向博士點發動最後的衝刺。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的發展不僅得益於國家的大量投入,也受益於海內外仁人志士的支持。兩校的發展正是陳嘉庚的教育思想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我國的民辦教育蓬勃發展。廈門大學和集美大學分別創辦了嘉庚學院和誠毅學院。十年來,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共招生23069人,已畢業7154人,在校生達13693人;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已招生20447人,已畢業7846人,在校生達12377人。這兩所學院同屬於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但在創辦之初,就其是否合乎陳嘉庚的教育理念,不少人持有異議,也有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提出質疑。

持異議或質疑的主要論點是:陳嘉庚是拿錢辦學,資助學生讀書。而這兩所學校,一所以「嘉庚」命名,一所以「誠毅」命名,收費卻大大高於公辦學校。這跟陳嘉庚的辦學思想是背道而馳的。

後來,人們還是從陳嘉庚的《籌辦廈門大學演詞》中得到啟示。《演詞》中,陳嘉庚明確地提出全民辦學的觀點,要有錢出錢。大學不是義務教育,對有經濟能力又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多出點錢,自己得到受教育的機會,同時也為全民教育儘自己一點責任,為國分憂,何樂而不為?

像嘉庚、誠毅這樣的獨立學院,福建省有9所,全國有300多所,這是民辦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福建,還有民辦本科大學一所,民辦高職24所。其他省市的情況也大致相同。這是今天和今後一個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亮點。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實現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民辦高校,這個轉變的實現還得推後多少年。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我國已實現義務教育的全覆蓋。與此同時,海內外捐資興學的熱心人士也越來越多。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獨資創會理事長黃仲鹹先生,是印尼籍華人,他學習陳嘉庚,幾乎把自己的財產都捐獻給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被譽為「南安陳嘉庚」。李嘉誠、包玉剛等捐資興學者,都說是「向陳嘉庚學習」的。在集美校友中也湧現了陳六使、梁披雲、蔡繼琨、李尚大、李陸大等捐巨資興學的突出貢獻者。社會上還出現了像曹德旺兄弟等熱心教育的企業家,他們都說自己是以陳嘉庚為榜樣的。

溫家寶同志曾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我們的企業家和社會各界,都要關心教育事業,把支持教育事業作為自己光榮的社會責任,辦教育不以贏利為目的。在這方面,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就是傑出的榜樣。」溫家寶說的「企業家和社會各界」,指的是政府之外的「民間」。溫家寶要求他們要以陳嘉庚為榜樣,「關心教育事業」,要「把支持教育事業作為自己光榮的社會責任」。溫家寶提倡的也是全民辦教育的思想。今天,我們要深入研究、正確理解、恢復陳嘉庚的全民教育思想,弘揚嘉庚先生愛國興學和致力於全民教育的精神,進一步調動海內外民間資本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幫助各級政府發展教育事業。這對教育富國、教育強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完)

相關焦點

  • 教育乃立國之本!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之根本!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是歷史性的難題?教育是立國之本。教育最終落實於學校,肩負於老師,培養於學生!一個學校的優與劣,取決於教育,勝在師資,勝在學風,勝在學生。但究竟擔當教育大任的學校付出了多少,拿2015年的數據來看,一本上線率接近百分之90%,其中不乏學生們的勤奮與汗水,更是學校擔當著引路人的重擔。2015年高考,衡水中學一本上線率88.6%,二本上線率98.97%,11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17人被香港大學等港校錄取,包攬全省文科、理科狀元。
  • 申論範文精選:立國之道,學禮為本
    立國之道,學禮為本  古老的華夏文明孕育出絢爛的中華文化,而禮儀規範則是鑲嵌在中華文化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程門立雪為世人樹立尊師重道的標杆;諸葛孔明鞠躬盡瘁盡顯君臣之義;漢文帝親嘗湯藥侍奉親母乃孝道典範……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禮儀規範
  • 《國家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
    興辦近代教育是開發民智的主要途徑。維新開始不久,日本就掀起了興辦教育的熱潮。1872年9月,明治政府頒布《學制》,確定了普及國民初等義務教育的方針,對學校設置和學校教育做出了規定。《學制》是一個龐大的國民教育計劃,標誌著日本近代教育的開端。
  • 北大教授渠敬東:教育是立國之本,現在的教育卻讓位給市場輔導班
    對於現代社會來講,教育的意義越來越深遠,教育意味著知識的傳承,意味著人格的培養,無論是對學生,學校,國家來說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對於我國來說,從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到現代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對於教育一直都十分的重視。
  • 《教育強國》 第一集 立國之本
    本集主要內容
  • 法制日報:教育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基
    最近十年,兩會的焦點始終繞不開「教育改革」這個熱議話題。 網友「孔子遊」:教育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基,唯有發達的教育才能夯實國家復興的根基。但現實是教育均衡不盡如人意,不僅在北京人人爭搶名校,就是在偏遠的小縣城也往往人為整合出了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導致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也加劇了教育腐敗的滋生。
  •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教育是立國之本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教育是立國之本 2018-09-10 21鄧媛雯 攝   中新網中山9月10日電 (記者 鄧媛雯)「我非常同意科教興國這個說法,教育是立國之本,我們在普及教育之餘,國家強大還要依靠科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10日在廣東中山市華僑中學暢談了其對教育和科技的看法。
  • 傳承弘揚嘉庚精神 擦亮集美教育「金字招牌」
    傳承弘揚嘉庚精神 擦亮集美教育「金字招牌」何東寧走訪慰問教師,對全區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區委書記何東寧率隊到集美區實驗小學和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分校走訪慰問,並代表區委、區政府向轄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陳獨秀:今日之教育方針
    吾以為已破壞之學校,罪在執政;未破壞之學校,其腐敗墮落等於破壞者,則罪在教育家! 教育家之整理教育,其術至廣,而大別為三:一曰教育之對象,一曰教育之方針,一曰教育之方法。教育之對象者,即受教育者之生理的及心理的性質也,教育之方針者,應採何主義以為歸宿也;教育之方法者,應若何教授陶冶以實施此方針也。三者之中,以教育之方針為最要:如矢之的,如舟之舵。不此是圖,其他設施,悉無意識。
  • 教育乃立國之本:教育類開源項目大匯集
    每年的1月18日是自由教育日(Education Freedom Day,縮寫為EFD),這是由 DFF (Digital Freedom Foundation,數碼自由基金會)發起的國際性活動。此次活動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 27個城市同日舉辦。
  • 從立國之本、強國之路、興國之要到興國之魂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此前,我黨曾先後提出了「立國之本」、「強國之路」、「興國之要」。
  • 李永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文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李永智[摘 要]「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將教師置於教育的「本」「源」之位,賦予了教師更為重要的使命和責任,突出了教師的基礎核心作用,揭示了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
  • 2021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誠信是立國之本
    2021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誠信是立國之本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專項,因此申論備考尤為重要。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優秀的申論範文,以及福建省考申論技巧、申論熱點、申論題型等,更多內容請點擊福建公務員考試資料。
  • 興為教育帶你學
    但是現在,我在為考研努力。為什麼?估計是想挑戰自己吧。今天是我備考的第50天,已深刻感受到考研的日子是這麼緊張和煎熬,同時,我也享受著學習帶給我的充實和快樂。加入考研大軍後,在學管師那裡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這話夠狠夠直接,也是事實,我很喜歡。學習上,我都是按照老師給的周學習計劃來學習。
  • 【大家談】天職與召喚
    編者按:本欄目自2016年開設以來,曾經借當初寬鬆的輿論氛圍縱論很多時事話題。如今,全國中職教育的迎風招展的旗幟——特級教師嚴久官先生,借這個平臺談談他對當下教育的思考與理解。久官先生是志誠質樸的謙謙君子,也是儒雅勤勉敢為人先的一線教師,這些文章視野寬闊,思想獨到,值得一讀。歡迎八點粉絲圍觀,點讚,討論。
  • 華為魯勇:教育是立國之本 國家強盛在學校講臺上完成
    科技創新的兩大核心方向:聯接+計算魯勇表示,科技創新推動著人類的每一次跨越式發展:蒸汽機和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第一、二次工業革命;而僅僅幾十年的信息技術發展,已經將人類迅速帶入了資訊時代;當下世界正在迎來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我們身處的社會加速帶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與萬物智能的新時代
  • 每日英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2013-02-20 16:0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論語·學而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本公眾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