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任務驅動型作文是中高考的一個趨勢。順應趨勢,不少地方(如杭州、紹興)中考開始引入此種題型。
初中的同學們,大多數對於任務驅動型作文這一名詞,想必還是陌生的。
確實如此,通常大家所熟悉的考場作文類型,多數是一般記敘文的寫作,或者也有要求寫議論文的,但是任務驅動型的出題方式,卻並不熟悉。
這種題型是從高中作文中借過來的,它有著特定的交際語境,要求按照指令來完成寫作任務。所以一般在文體上是應用文居多。
這樣說來好像還是讓人懵,舉個例子,以2020年杭州的中考題為例:
通過這樣的例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於以往的中考作文試題,這一道題當中寫作形式的具體規定,由一般的記敘文或議論文寫作,變為了應用文是寫作。
那麼任務驅動型寫作的特點有哪些呢?我們在複習備考中該注意什麼呢?
在最初接觸的階段,不準備給大家講過多的條條框框,就是結合例題來分析一下。
樣式的歸納方法的總結,還是在老師領進門之後,同學們自己從感性的認知上升到理性的認知比較好。
首先,了解什麼是「任務」
任務的真實性很強。所謂的真實,不一定是客觀存在的真實,而是真實感。
很多同學會覺得,這樣的題目不好寫,平時的作文都不怎麼虛構,而寫信就更不能虛構。
這一誤區必須打破,所謂的真實是真實感。
生活中不一定有張老師這樣的人,連杭曉舟這樣的名字都是假的,所以你可以大膽的虛構。但是這樣的虛構是絕對有原則的,不能太離譜,要感覺到生活中確實有。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那樣的文筆不行,得有《紅樓夢》那樣的質感,那一般真實感的筆觸。
僅就給新學校負責社團工作的張老師寫信而言,是很好完成的任務,人人都會有話說,也就是說600字的問題不難解決。
其次,是"申請"的內在要求。
"申請"也算是一種文體,但是通過寫信來申請,既要有申請的語氣,也要有書信的格式。
這一任務似乎有些難度了。
想讓張老師同意自己的要求,就一定要注意語氣,還要注意調理,說清楚,但凡申請,總是需要一些理由的,理由也是要由主到次的擺布。
第三,行文中的具體要求。
就本文來說,兩個任務,加入還是創建,各有規矩和說道。
如果想寫自己加入感興趣的社團,那就得寫自己為什麼要加入,需要講自己的優勢,讓別人了解你,接納你,向那個那個虛擬的張老師吐露心聲,表達願望,讓她(他)
覺得你行,這事兒也就成了。
如果要是寫你有意創建一個新社團的,寫法就是另一種。你得介紹自己的能力,背景,介紹對於社團活動的理解,你還要說明為什麼要創建這個社團,創建的具體的計劃,創建制後怎麼開展活動……
最後,再強調一下子書信體的格式。
一篇文章寫的好不好?當然,首先是要看內容,但是書信體的格式,各位也不能忽略。
問起書信怎麼寫?不少同學是馬馬虎虎的,但是變成了考場作文,我們就必須認起真來。
從體裁上看,要求書信的形式來寫作。寫作時要注意,書信只是媒介,考生要通過書信這種媒介更好地介紹自己,闡述自己的主張。
文章既要有感性的認識,又要有理性的分析,更要有人性的溫情,這樣,才能打動負責社團工作的張老師,打動閱卷老師。
相關閱讀:
中考語文,讓作文清新脫俗拿高分的3條心法,為孩子收藏轉發!
初中作文,想要「活」起來,先得「動」起來!
好作文可以仿出來:母親愛過我,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回報她
初中語文,作文寫得有趣些,分數解決了,能力自然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