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讀小學時的上世紀80年代,母校大東路第三小學的好多教師都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這其中包括前後兩任校長高元勳、馮浩(高元勳任校長時,馮浩為副校長),教導主任韓楓、艾淑良,教師項麗華、劉鐵萍、房波、潘鳳。而在同一時期,其它小學的民進會員卻很少,有的學校甚至為0。據《瀋陽民進六十年》記載,今天的民進大東區小學聯合支部,其前身就是我們大東三校民進支部。為什麼大東路第三小學的教師中有這麼多民進會員?究其源頭,與大東三小學的近鄰——瀋陽市第一中學有關。中國民主促進會瀋陽市分會籌委會於1952年成立。於是在1953年,瀋陽市第一中學率先成立了瀋陽市第一個民進基層組織——民進瀋陽一中支部,當時筆者的姥爺苗樹仁同志為民進瀋陽一中支部負責人。圖1 一中(左)和大東三(右)位置關係示意圖(盛京茶館論壇阿六先生手繪)而大東三小學作為一中的近鄰(二校校門相對,僅一路之隔),兩校師生聯繫緊密,民進組織的火種也早已播撒在大東三小學。1979~1980年民進組織逐漸得到恢復,星星之火開始在大東三校點亮。也是自1980年起,筆者的姥爺苗樹仁同志先後出任民進瀋陽市副主委、主委。1982年,大東三校教導主任韓楓加入民進。韓楓,女,曾連續三年獲得大東區先進工作者稱號。韓楓主任數學課講得好,花白的短髮,戴眼鏡,是一位嚴肅而和藹的老太太,我經常看到韓楓主任與人打招呼時採用她特有的「抱拳作揖」方式。我1983年入學時,沒有趕上報名,也沒參加開學典禮,學校也不知道我的名字。韓楓主任把我分到一年一班,特地取了一個「苗外生」的化名,意為「老苗家的外孫子學生」。直到上課的第一天,我才正式走進大東三的校門,恢復了本名。1983年,大東三校長高元勳、副校長馮浩加入民進。我上小學的前三年,在姥姥家吃住,我還清晰的記得高、馮二位校長在晚間親自登門,來與我姥爺商討入會事宜的情景。二位校長走進家門,我行禮道:「高校長好!馮校長好!」記憶中他們好像來過兩次,兩位大校長能來自己家中做客,作為學生的我心裡別提有多自豪了!圖2 高校長(右二)、馮校長(右一)與筆者姥爺苗樹仁(左二)和時任民進瀋陽市主委李學盈(中)高校長,慈祥可親,笑容時常掛在臉上。大概在我小學二年級時,高校長調離大東三,馮浩接任校長一職。馮校長面容清瘦,雙眼炯炯有神。在馮校長的領導下,大東三小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東三並非重點小學,在我入學之初其聲譽遜於重點學校——大東二小學。但經過馮校長的勵精圖治,大東三小學一年一個臺階,先後被評為瀋陽市「先進職工之家」、瀋陽市首批命名的「一園四校」的「窗口學校」、大東區首批標準化小學、綠化先進單位等等。馮校長還有過勇鬥歹徒的光榮事跡,記得是1988年的4月,一個星期天。那天有各年級抽調的學生參加合唱排練,我表妹苗薈芳當時是合唱團中的一員,我送她去學校禮堂排練。當禮堂傳出《小白船》的歌聲,我正準備從學校出來時,我看見我同班的關同學跑過來神神秘秘的跟我說:「廁所裡有雪!」我心想:都開春這麼長時間了還有雪沒化?後來又聽見操場上有其他學生叫喊,才知道是「廁所裡有血」,是我們馮校長的血……原來當天有一個不良分子,在男廁所內圖謀不軌,欲猥褻低年級的女同學。正巧馮校長此時從廁所附近路過,聽見男廁所裡面怪異的聲音,引起警覺,趕緊走進去看個究竟。見此情形,馮校長立即衝向前去制止,不良分子見勢不妙,抽出刀子化身歹徒撲向馮校長。體育老師出身的馮校長身手不凡,歹徒先撲了個空,但奈何馮校長當時已年逾四旬,歹徒身強力壯,還持有兇器。搏鬥中馮校長的眼鏡被打落在地,眼下的面部被刺一刀,頓時血肉模糊。馮校長在廁所裡大聲呼喊,何素秀老師、朱雅梅主任與學生們紛紛趕來。歹徒見狀不敢久留,奪路而逃,慌忙間把自己的手提包丟在了學校。女同學得救了,馮校長卻身受重傷。後來警方通過歹徒留下的手提包,很快查實其身份,犯罪分子不久後就被繩之以法。我們馮校長則被大東區委區政府授予「勇鬥歹徒,保護學生的模範校長」稱號,獲得瀋陽市少年兒童基金會的「熱愛兒童獎」。記得表彰大會在沈礦文化宮舉行,我們學生們在臺下熱烈地鼓著掌。1989年夏,我從大東三畢業的同時,馮浩校長也離開了大東三,轉任瀋陽市奧運學校校長。圖3 我們的畢業合影,馮浩校長(左四)、艾淑良主任(左二)、中為我們班主任王桂蘭老師1984年,大東三校教導主任艾淑良加入民進。艾淑良,女,可能是艾主任主管我們這一屆的原因,在校期間我們與艾主任的接觸很多。艾主任經常出入我們的教室,與我們班主任王老師交談。我們小學生最怕的就是作文,記得艾主任曾親自給我們上過幾次作文課。有一次我的作文《牛頓煮蛋》還受到艾主任的讚揚,她曾拿著這篇作文當作範文在全班講評。1988年夏天,沈城大面積流行紅眼病。暑假結束,六年級開學第一天,艾主任戴著黑色大墨鏡走進教室,我們知道,她被感染了。艾主任是來宣讀分班名單的,我們大東三雖說不是重點小學,但學生數量多,在瀋陽屬於規模較大的小學。我們這屆共四個班,每班的人數都有60多人,到了六年級,由於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學校決定新分出一個六年五班。記得當時艾主任一個一個念到被分走的同學名字時,我們每個人都是異常的緊張,屏住了呼吸,誰都不願意被分走,不願意離開這個已相處了5年之久的集體。最終我們班共有13名同學被調到了新成立的六年五班,當艾主任宣讀完名單後,沒被分走的同學們爆發出慶幸的掌聲。這一期間,除學校主要領導外,民進組織在大東三小學的任課教師中也進一步得到發展。1985年,大東三校教師項麗華加入民進。不過這位女教師我並不熟悉。1986年,大東三校教師劉鐵萍加入民進。劉鐵萍,女,曾獲優秀班主任稱號。記憶中劉鐵萍老師經常在學校附近走過,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她。劉老師戴黑框眼鏡,膚色白皙,波浪捲髮。她是大東三小學所有教職工中身份最特殊的一個。記得有一天,姥爺在家裡與我們閒談,說起劉鐵萍老師是一名日本遺孤,幼年時被中國人收養。現在日本親人找到了她,不久後就要回日本了。在她離開中國之前,民進將為她舉辦歡送會。據艾淑良主任之子張先生回憶,劉鐵萍老師當時住在大東三的西院。大東三西院有幾趟平房,是60年代創辦的民辦長安小學校舍。後長安小學併入大東三小學,因教職工住房緊張,長安小學的校舍改建為大東三教職工宿舍。每間教室被一分為二,老師們以半間教室為家。當時馮校長、艾主任都住在這裡,劉鐵萍老師則在平房東側過道上蓋了個廂房住。劉老師回日本時,老伴和孩子全都一起去日本定居了。劉鐵萍老師定居日本後,也曾回到瀋陽,還親自去過艾主任家看望,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提起日本,在我上小學時,大東三小學一樓正廳裡有一塊每周紀事的黑板,上面的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採用的是日本式記法(參見圖4示意)。這可能是與學校的一些老教師,從小習慣用日式的太陽系七大星球代表一周的七天有關。1986年,大東三校教師房波、潘鳳加入民進。這兩位都是音樂女教師,都教過我們班。潘老師是我們的第一位音樂教師,在一年級時教我們。房老師前後共教過我們兩次,記憶中房老師總是笑眯眯的。1987年,大東三小學音樂組,曾獲得先進小集體榮譽稱號。教過我們的音樂老師還有李老師和趙老師。李老師是我們班一位高姓同學的母親,我們有時直接管李老師叫高老師,我們很喜歡上她的課。趙舒菊老師當時是1986年新畢業的,她把音樂課的氣氛搞得很活躍,教我們吹口琴。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主任老師臨時有事,趙老師客串了一天代班主任,還指導我們寫作文,同學們可高興了。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創始人有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趙樸初、雷潔瓊等等。
1952年,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長車向忱同志受民進中央理事會馬敘倫主席的委託,在東北地區籌建民進組織。1952年11月30日,東北地區的第一個民進組織——民進瀋陽市分會籌備委員會成立。
民進會員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