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路第三小學——母校瑣憶(三)

2021-02-17 遼塔奉天
在筆者讀小學時的上世紀80年代,母校大東路第三小學的好多教師都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這其中包括前後兩任校長高元勳、馮浩(高元勳任校長時,馮浩為副校長),教導主任韓楓、艾淑良,教師項麗華、劉鐵萍、房波、潘鳳。而在同一時期,其它小學的民進會員卻很少,有的學校甚至為0。據《瀋陽民進六十年》記載,今天的民進大東區小學聯合支部,其前身就是我們大東三校民進支部。為什麼大東路第三小學的教師中有這麼多民進會員?究其源頭,與大東三小學的近鄰——瀋陽市第一中學有關。中國民主促進會瀋陽市分會籌委會於1952年成立。於是在1953年,瀋陽市第一中學率先成立了瀋陽市第一個民進基層組織——民進瀋陽一中支部,當時筆者的姥爺苗樹仁同志為民進瀋陽一中支部負責人。

圖1  一中(左)和大東三(右)位置關係示意圖(盛京茶館論壇阿六先生手繪)而大東三小學作為一中的近鄰(二校校門相對,僅一路之隔),兩校師生聯繫緊密,民進組織的火種也早已播撒在大東三小學。1979~1980年民進組織逐漸得到恢復,星星之火開始在大東三校點亮。也是自1980年起,筆者的姥爺苗樹仁同志先後出任民進瀋陽市副主委、主委。1982年,大東三校教導主任韓楓加入民進。韓楓,女,曾連續三年獲得大東區先進工作者稱號。韓楓主任數學課講得好,花白的短髮,戴眼鏡,是一位嚴肅而和藹的老太太,我經常看到韓楓主任與人打招呼時採用她特有的「抱拳作揖」方式。我1983年入學時,沒有趕上報名,也沒參加開學典禮,學校也不知道我的名字。韓楓主任把我分到一年一班,特地取了一個「苗外生」的化名,意為「老苗家的外孫子學生」。直到上課的第一天,我才正式走進大東三的校門,恢復了本名。1983年,大東三校長高元勳、副校長馮浩加入民進。我上小學的前三年,在姥姥家吃住,我還清晰的記得高、馮二位校長在晚間親自登門,來與我姥爺商討入會事宜的情景。二位校長走進家門,我行禮道:「高校長好!馮校長好!」記憶中他們好像來過兩次,兩位大校長能來自己家中做客,作為學生的我心裡別提有多自豪了!

圖2 高校長(右二)、馮校長(右一)與筆者姥爺苗樹仁(左二)和時任民進瀋陽市主委李學盈(中)
高校長,慈祥可親,笑容時常掛在臉上。大概在我小學二年級時,高校長調離大東三,馮浩接任校長一職。馮校長面容清瘦,雙眼炯炯有神。在馮校長的領導下,大東三小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東三並非重點小學,在我入學之初其聲譽遜於重點學校——大東二小學。但經過馮校長的勵精圖治,大東三小學一年一個臺階,先後被評為瀋陽市「先進職工之家」、瀋陽市首批命名的「一園四校」的「窗口學校」、大東區首批標準化小學、綠化先進單位等等。馮校長還有過勇鬥歹徒的光榮事跡,記得是1988年的4月,一個星期天。那天有各年級抽調的學生參加合唱排練,我表妹苗薈芳當時是合唱團中的一員,我送她去學校禮堂排練。當禮堂傳出《小白船》的歌聲,我正準備從學校出來時,我看見我同班的關同學跑過來神神秘秘的跟我說:「廁所裡有雪!」我心想:都開春這麼長時間了還有雪沒化?後來又聽見操場上有其他學生叫喊,才知道是「廁所裡有」,是我們馮校長的血……原來當天有一個不良分子,在男廁所內圖謀不軌,欲猥褻低年級的女同學。正巧馮校長此時從廁所附近路過,聽見男廁所裡面怪異的聲音,引起警覺,趕緊走進去看個究竟。見此情形,馮校長立即衝向前去制止,不良分子見勢不妙,抽出刀子化身歹徒撲向馮校長。體育老師出身的馮校長身手不凡,歹徒先撲了個空,但奈何馮校長當時已年逾四旬,歹徒身強力壯,還持有兇器。搏鬥中馮校長的眼鏡被打落在地,眼下的面部被刺一刀,頓時血肉模糊。馮校長在廁所裡大聲呼喊,何素秀老師、朱雅梅主任與學生們紛紛趕來。歹徒見狀不敢久留,奪路而逃,慌忙間把自己的手提包丟在了學校。女同學得救了,馮校長卻身受重傷。後來警方通過歹徒留下的手提包,很快查實其身份,犯罪分子不久後就被繩之以法。我們馮校長則被大東區委區政府授予「勇鬥歹徒,保護學生的模範校長」稱號,獲得瀋陽市少年兒童基金會的「熱愛兒童獎」。記得表彰大會在沈礦文化宮舉行,我們學生們在臺下熱烈地鼓著掌。1989年夏,我從大東三畢業的同時,馮浩校長也離開了大東三,轉任瀋陽市奧運學校校長。

圖3  我們的畢業合影,馮浩校長(左四)、艾淑良主任(左二)、中為我們班主任王桂蘭老師1984年,大東三校教導主任艾淑良加入民進。艾淑良,女,可能是艾主任主管我們這一屆的原因,在校期間我們與艾主任的接觸很多。艾主任經常出入我們的教室,與我們班主任王老師交談。我們小學生最怕的就是作文,記得艾主任曾親自給我們上過幾次作文課。有一次我的作文《牛頓煮蛋》還受到艾主任的讚揚,她曾拿著這篇作文當作範文在全班講評。1988年夏天,沈城大面積流行紅眼病。暑假結束,六年級開學第一天,艾主任戴著黑色大墨鏡走進教室,我們知道,她被感染了。艾主任是來宣讀分班名單的,我們大東三雖說不是重點小學,但學生數量多,在瀋陽屬於規模較大的小學。我們這屆共四個班,每班的人數都有60多人,到了六年級,由於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學校決定新分出一個六年五班。記得當時艾主任一個一個念到被分走的同學名字時,我們每個人都是異常的緊張,屏住了呼吸,誰都不願意被分走,不願意離開這個已相處了5年之久的集體。最終我們班共有13名同學被調到了新成立的六年五班,當艾主任宣讀完名單後,沒被分走的同學們爆發出慶幸的掌聲。這一期間,除學校主要領導外,民進組織在大東三小學的任課教師中也進一步得到發展。1985年,大東三校教師項麗華加入民進。不過這位女教師我並不熟悉。1986年,大東三校教師劉鐵萍加入民進。劉鐵萍,女,曾獲優秀班主任稱號。記憶中劉鐵萍老師經常在學校附近走過,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她。劉老師戴黑框眼鏡,膚色白皙,波浪捲髮。她是大東三小學所有教職工中身份最特殊的一個。記得有一天,姥爺在家裡與我們閒談,說起劉鐵萍老師是一名日本遺孤,幼年時被中國人收養。現在日本親人找到了她,不久後就要回日本了。在她離開中國之前,民進將為她舉辦歡送會。據艾淑良主任之子張先生回憶,劉鐵萍老師當時住在大東三的西院。大東三西院有幾趟平房,是60年代創辦的民辦長安小學校舍。後長安小學併入大東三小學,因教職工住房緊張,長安小學的校舍改建為大東三教職工宿舍。每間教室被一分為二,老師們以半間教室為家。當時馮校長、艾主任都住在這裡,劉鐵萍老師則在平房東側過道上蓋了個廂房住。劉老師回日本時,老伴和孩子全都一起去日本定居了。劉鐵萍老師定居日本後,也曾回到瀋陽,還親自去過艾主任家看望,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提起日本,在我上小學時,大東三小學一樓正廳裡有一塊每周紀事的黑板,上面的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採用的是日本式記法(參見圖4示意)這可能是與學校的一些老教師,從小習慣用日式的太陽系七大星球代表一周的七天有關。

1986年,大東三校教師房波、潘鳳加入民進。這兩位都是音樂女教師,都教過我們班。潘老師是我們的第一位音樂教師,在一年級時教我們。房老師前後共教過我們兩次,記憶中房老師總是笑眯眯的。1987年,大東三小學音樂組,曾獲得先進小集體榮譽稱號。教過我們的音樂老師還有李老師和趙老師。李老師是我們班一位高姓同學的母親,我們有時直接管李老師叫高老師,我們很喜歡上她的課。趙舒菊老師當時是1986年新畢業的,她把音樂課的氣氛搞得很活躍,教我們吹口琴。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主任老師臨時有事,趙老師客串了一天代班主任,還指導我們寫作文,同學們可高興了。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創始人有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趙樸初、雷潔瓊等等。

1952年,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長車向忱同志受民進中央理事會馬敘倫主席的委託,在東北地區籌建民進組織。1952年11月30日,東北地區的第一個民進組織——民進瀋陽市分會籌備委員會成立。

民進會員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

相關焦點

  • 我以母校為傲——雲臺中學瑣憶 || 作者 王倫
    前文雲臺母校瑣憶,寫了我們在母校的求學經歷,書接前文,再憶憶在母校的從教經歷。一九七二年,雲臺中學校長李延調任掌裡中學校長兼學區校長,同時高治平、張述秀兩老師由民請轉為公派,調入新的單位。我從一九七三年初涉教壇,到一九七七年底考試轉正,在雲臺中學整五年。其中一九七六年第一學期在會寧縣五七紅專學校師資班培訓,所以在雲臺中學教學實際只有四年半。在這四年半內,教小學課一學期,教中學課四年。其間擔任小學班主任一年,中學班主任三年。下面我就這段教育教學經歷梳理一下。
  • 溫州小學排名劃分,前三梯隊實力個個強悍,看看您的母校在哪一檔
    溫州小學排名劃分,前三梯隊實力個個強悍,看看您的母校在哪一檔?溫州地處我國著名包郵區浙江省,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溫州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溫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潤,特別宜居和旅遊。
  • 朋友:你的小學母校,初中母校,還在嗎?
    閒聊中,大家竟然發現一個共同點,大家的小學母校,初中母校都不在了。其中有一位老師,他工作經歷豐富,他說他以前工作過的小學初中都不存在了。他還自我調侃說,但願他不是喪門星,但願他現在工作的這所農村中學會度過難關,越來越好。
  • 延安二路小學,留住母校的身影
    我們中就有的同學祖孫三代都曾在這兒畢業的。當年從這兒走出校園的莘莘學子有很多都已取得驕人的成就,像著名的桌球世界冠軍喬雲萍;海軍著名的編劇李雲良等……,他們都是延安二路小學的驕傲。感謝母校的老師們!感謝小學的同學們!
  • 回憶母校——青島吉林路小學
    這是我的母校嗎?它無疑是現代化的,方正的造型,大理石的校牌和院內鋪設的塑膠地面足可證明;它無疑是舒適的,寬大明亮的窗戶,玻璃後面漂亮的的天藍色窗簾,還有牆面懸掛的空調外機,使人想像得到它的潔淨高雅、是一處春天永駐的地方。
  • 新華門小學1969屆(五年制)畢業生50年後回訪母校,場面讓人淚目!
    今天又來到母校,打開珍藏多年的甜蜜記憶,回到夢想出發的溫馨港灣。五十年來,大家一直關注和支持母校的發展,弘揚母校精神,我再一次代表新華門小學感謝你們!       新華門小學69屆畢業生,甘肅省人大民族僑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陳寶平講話,他回憶了新華門小學1969年由於當時國家政策調整一次畢業了五年級和六年級兩屆學生的情況,而且本屆五年級的三個班留在了當時新華門小學的附設初中繼續學習
  • 感恩母校 夢想起航——記高新區實驗小學畢業典禮
    7月7日下午,高新區實驗小學2020屆《感恩母校,夢想起航》畢業典禮在學校隆重舉行。本次畢業典禮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典禮在實小潤澤樓的報告廳裡,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氛圍。學校領導、全體老師及六年級全體學生歡聚一堂,唱起離歌,激昂夢想。在莊嚴的國歌聲中,畢業典禮拉開帷幕。
  • 李敖回母校 拜望小學老師
    李敖回母校新鮮小學   在教室寫字 昨天,李敖終於回到了曾多次提到的母校———新鮮胡同小學。上午11點,記者透過門縫,看到學校正中的屋簷上,已經掛起了一個紅色的條幅,上面白色的大字寫著「歡迎校友李敖先生回母校」。四方的小院落中鋪上了紅色的地毯,30餘位著紅色校服的小學生正在老師手勢的指導下,練習迎接的隊列。臨近12點時,新鮮胡同小學大門口,聚集了十幾位接孩子回家吃飯的家長,一位小姑娘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今天李敖要來,下午我要買一束鮮花。」
  • 上海:初中生回小學母校謝師恩
    2017年教師節前夕,上海市文來中學學生楊洋回到自己的小學母校,為老師送上真誠的節日祝福。教師節該如何表達感恩?文來中學堅持多年的做法是:全體學生放假半天,學校為學生準備特製的賀卡並組織他們統一回到小學母校,進行感恩母校、感恩老師的主題活動。「這也是一堂生動的『感恩課』。我們希望引導學生回望過去,思考哪些師長曾關心和幫助過自己,進而把尊師孝親的優秀傳統根植在心裡。」
  • 金山小學第三屆「金話筒」英語演講大賽落幕
    新華網重慶教育頻道12月13日電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 and me.My father is very handsome……」12月12日,金山小學棲霞校區,第三屆「金話筒」英語演講大賽決賽正式舉行,現場「高手如雲」,每位選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向著冠軍發起衝擊
  • 這個從福州國貨路小學走出的學霸,回母校傳「秘籍」!
    ▲徐皓璟同學回小學母校,與國貨路小學校長羅炳志(左一)、陳璟主任、當年的老師朱申怡合影。國貨路小學的羅炳志校長,為徐皓璟送上鮮花和祝福,他代表國貨路小學全體師生,祝賀徐皓璟在2019年高考中榮獲佳績,熱烈歡迎他回母校,也請他為在場的學弟學妹們傳授「學霸秘籍「。
  • 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傑出校友李朝向母校捐款100萬元
    2020年12月8日上午,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關愛教育捐贈儀式,該校傑出校友李朝向母校捐贈100萬元,作為資助母校建設辦學與優秀學子獎勵基金。李朝是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2015屆優秀畢業生,現如今是擁有1300多萬「粉絲」的抖音博主「小李朝ye」——「大網紅」。
  • 校園往事 | 馮建華:我的母校——太原三好小學
    首批入隊的學生只佔到班裡的三分之一左右,我的哥哥馮建中就是首批入隊的,為此我既羨慕,也感到失落,直到快到年底時,我才戴上紅領巾。我們除了上課,做操、跑步外,學校也組織我們參加校外活動,步行到五一電影院看電影,我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雞毛信》,還排著隊到汾河橋看汾河流水。55年的秋天,我上三年級時,上學的地點轉到了郵電局宿舍。
  •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匯中學瑣憶【1】
    文/李學明——李學明《序跋集》之三
  • 【鄉愁故事】陸春明:我的母校(沭陽縣實驗小學發展歷程)
    知縣葉元鋆就沭城西關宣義門內的考棚中懷文書院,改設為沭陽縣立高等小學堂,即現在的沭陽縣實驗小學——我的母校,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六年歷史。所生五子均先後就讀於母校,後均成為大家:次子吳印鹹之成就蜚聲海內外;三子吳印禪教授系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執教於同濟大學,中科院部委委員;五子吳印圃教授,執教於中山大學,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24年至1934年,母校更名為「沭陽縣第一高等小學」。
  • 憶在母校的時光
    轉眼間,已經闊別我的母校十七年了。每次路過母校,我便會駐足探望,腦海裡那些回憶依舊清晰,仿佛一切發生在昨天。這張陳舊的照片是我小學畢業照,我畢業於青海省共和縣第三小學。母校裡面依舊能夠找到曾經的一些痕跡
  • 畢業季丨母校的每一個角落珍藏著回憶
    高新區第三實驗小學在這個濃情四溢的初夏,煙臺開發區第十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們迎來他們小學生涯的最後一次相聚——畢業典禮。 徐校長、趙副校長以飽含深情的話語寄託了母校對小學子們殷切期望,囑咐孩子們學會感恩,懂得珍惜,秉承母校的優良傳統,從這裡出發,揚帆遠航。
  • 北票市高級中學到2020年文理狀元母校小學、初中送喜報
    2020年10月,北票市高級中學副校長劉金鑫、宣傳中心主任侯曉豔為考入清華、北大的優秀畢業生賈永琪、常智博的小學、初中母校送去喜報,受到了各學校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我們送喜報的第一站是到賈永琪曾就讀的涼水河蒙古族鄉中心小學,見到了他的班主任老師鄭玉娟、楊小慶,了解到他小學時的情況,老師們都稱讚他習慣良好、好學上進、品學兼優。
  • 浦北這所小學學生這樣致敬母校
    「四年前,帶著父母的期望,懷著斑斕的夢想,踏進金浦小學……」「四年後,載著豐碩的收穫,攜著知識的行囊,我們將振翅飛翔……」7月15日,浦北縣金浦小學舉行以「致敬母校」為主題的畢業典禮共有感恩父母、感念師恩、感謝同窗、致敬母校
  • 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2015屆優秀畢業生李朝捐贈母校人民幣100萬元
    12月8日早晨,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2015屆優秀畢業生、擁有1300多萬「粉絲」的抖音博主李朝向母校捐贈人民幣100萬元。李朝到校後,受到了許昌市教育局副局長趙建鵬,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何軍卿、校長閆大龍等領導和原班主任陳豔群老師的熱情接見。李朝參加了該校舉辦的「桃李歸園報校恩 攜手共圓三高夢」的捐贈儀式。趙建鵬、何軍卿、閆大龍出席此次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