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眼神不看黑板、注意力分散?可能是大腦「漏電」了!2個訓練促進「髓鞘化包裹」,學習更高效!

2021-02-23 競思注意力訓練中心

大腦怎麼會「漏電」?原因很簡單

大腦當中除了大量的膠質細胞(約佔大腦90%)之外,還有一部分是神經細胞,也就是神經元。

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觸組成,而大腦發育的真正目標,就是讓這些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完成連結,從而實現電信號(神經元間的信息傳遞以電信號的形式進行)的有效傳遞。

那麼,神經元的突觸怎樣才能連結呢?科學家們發現,足夠量的感覺刺激,便可以保證突觸的分支與連結,而大腦當中哪裡的突觸連結形成網狀組織,哪裡的腦功能就能產生或被強化

想要達成這個目的,關鍵是「髓鞘化包裹

當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進行連結的時候,負責傳送電流的軸突(突觸有樹突與軸突之分,樹突負責接受信息,軸突負責傳遞信息)也會同時進行髓鞘化包裹。

什麼是髓鞘化包裹?通俗來講就是,在軸突的外緣形成絕緣體,避免電信號外漏!

很顯然,髓鞘化包裹的好,電信號的傳遞就會快速順利地進行下去,該去哪去哪,但是一旦包裹的不好,那麼,可能神經元a的電信號本來是要傳遞給神經元b的,可因為「漏電」的緣故,卻會在中途傳遞給神經元c。

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正是因為大腦網絡「漏電」,原本屬於這個網絡的感覺動作信息,一不小心傳遞到另一個網絡中去了!

為什麼有的孩子髓鞘化包裹會不好?前面已經說過,感覺刺激促進突觸的連結,突觸的連結又會帶來髓鞘化包裹,所以,如果不能持續給予孩子感覺刺激,髓鞘化包裹就無從談起。

並且,這裡所說的持續性感覺刺激,一定要是同一種刺激,因為只有同一種刺激才能促使同一個位置的突觸連結和髓鞘化包裹。

否則,一會兒是這樣的刺激,連結的是這裡的網絡,一會兒是那樣的刺激,連結的又是那裡的網絡,哪裡都是半途而廢,哪裡都沒有連結成功,更別說髓鞘化包裹了。

很多家長或許不知道怎麼促進孩子大腦的「髓鞘化包裹」,但會常常在不經意間破壞孩子髓鞘化過程的進行。

例如:

為了哄孩子吃飯,讓孩子邊玩玩具/邊看電視,邊餵飯;

孩子在專注地搭積木時,家長一會兒餵孩子喝水,一會兒給孩子抹汗,一會兒又把東西挪了個位置:「坐到這裡來,這裡舒服!」

孩子認真寫作業時,家長在旁過度幹涉:「這個字寫歪了,快擦掉重新寫整齊;你那個本子都被你胳膊壓折了,手快挪一挪!」

家長這種所謂的「幫忙」幹擾了孩子髓鞘化過程的進行,髓鞘化包裹的過程不斷的被迫中斷,長期下去就形成了慣性斷電或漏電,也就是「髓鞘化不良」。

髓鞘化不良會讓孩子無法專心,一點聲響也會東張西望,嚴重的孩子內在會自我幹擾,即使沒有外在幹擾,也很容易發呆走神。

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大腦髓鞘化過程,在孩子玩耍的時候不要過度的打擾、催促和指導,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讓孩子探索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在給予一定支援即可。

那麼家長一定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給到孩子特定的訓練,促進髓鞘化包裹,增進突觸和神經網絡的連結呢?

神經髓鞘化,通常是在孩子6歲左右,大腦發育出現的一個顯著變化,良好的神經髓鞘包裹,能夠讓大腦處理的信息更多、速度加快。

競思通過進口的專業腦電儀器幫助孩子進行大腦多點位訓練,幫助孩子提升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

孩子通過參與腦電任務,得到有技巧的引導和訓練,不斷活躍與注意力、記憶力、情緒管理等相關的神經網絡,強化原有的連接點並創造新的連接點。

這樣一來,孩子的神經元網絡連結會越來越緊密,專注高效用腦的神經通路會越來越強大,神經髓鞘化發育也能在有規律的刺激和持續性訓練下,快速發展。

下面就來看看學員在競思獲得的成長吧:

學員涵涵,今年7歲上小學一年級,是個思維敏捷,反應力很快的孩子,學習東西速度也很快。

剛來競思時媽媽反饋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很多,平時學習也比較粗心大意,為此經常犯小錯誤。

孩子平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人際交往和規則意識方面意識比較薄弱,經常與同學起衝突,不懂得如何正確處理同學關係。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訓練方案,肖老師帶孩子做了專業的注意力測評,對孩子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並和家長進行了詳細的溝通。

為了能讓涵涵得到更好的成長,在進行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外,輔助訓練中肖老師主要通過規則意識引導改善孩子行為,提升孩子自控能力;採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去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給孩子正確的與人相處方式和技巧;通過專業的行為訓練幫助孩子全方位提升。

通過不到一個月的訓練,媽媽反映孩子學習上細心了很多,會主動查漏補缺,正確率也有所提高,孩子的行為規則意識增強,上課遵守課堂規則,小動作減少。

參與集體活動也都懂得分享,期間和同學相處融洽,沒有發生衝突,情緒比較穩定。

媽媽對孩子的訓練效果表示非常滿意,希望能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孩子在競思能得到更大的進步與提升。

有的家長會說:「我也不是故意要幹涉孩子學習和做事的,可每次看到他磨磨嘰嘰,這也做不好哪也搞不對,就忍不住插手了.」

我們要知道,主動構建型任務比消極型任務更能讓人保持注意力,也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競思的專業心理認知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更科學的掌握學習方法,合理規劃安排任務,告別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學習,充分利用時間,做好自我管理。

比如有的孩子不會分配作業任務,隨手抽到什麼就寫什麼,寫了幾題後覺得「英語好難啊,我先做數學吧,比較擅長」,然後就換一樣,寫了一會兒又發現「老師說8點前讓我們把作文發到群裡,我得趕緊先寫語文!」

如果總是重複這樣毫無時間管理和有序規劃的行為,孩子很難掌握高效學習的狀態。

通過心理認知訓練, 競思老師會給孩子一個良性指導,讓孩子慢慢摸索怎麼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怎麼交替學習穿插學習,如何運用一些輔助工具或技巧(如計劃表、思維導圖、學習筆記等)。

這麼一來可以改變常規學習模式,更有利於孩子將新舊知識整合成完備的知識體系,學習生活更流暢更有序,孩子舉一反三、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就更強!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走神?了解髓鞘化產生原理,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2個方法已準備好!
    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很重要,學霸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學霸擁有超強的注意力。孩子愛學習,能夠長時間專注在課業上,想要拿高分並不難。其實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於他們注意力時間能夠保持多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父母都很頭疼的問題,用盡各種方式想要試圖讓孩子能夠維持注意力,但總是碰壁。
  • 對孩子不幹擾不打斷,提升神經髓鞘化品質,保障孩子提升專注力
    家長這種所謂的「關愛」幹擾了孩子髓鞘化的進行,孩子的專注力被打斷,髓鞘化的過程也被迫中斷,長期下去,孩子就形成了慣性斷電或漏電。腦網絡斷電或漏電時,孩子做事就容易分心。03髓鞘化是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的,也就是說專注力的訓練是自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的。
  • 孩子易分心走神?了解髓鞘化產生原理,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
    ,和孩子約定學習20分鐘,可以休息5分鐘,又或者能夠在1個小時之內完成作業內容的,可以獎勵孩子看一集動畫片等等。高品質的髓鞘化過程需要專注時長15分鐘以上,並保證在此過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幹擾影響。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2方面入手,培養孩子良好的髓鞘化品質。
  • 1個兒童注意力的小測試,7個提升兒童注意力的建議
    為什麼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今天的文章,老嶽就來重點為家長們解答這兩個問題。一旦大腦太興奮,對身體下達的指令就會相應增多,外在表現即為注意力不集中;2.前庭抑制功能不足:前庭抑制困難的孩子,會把大量的,不管有用沒用的信息全部放行至大腦,如此,同樣會導致腦壓過高,腦神經抑制困難;3.髓鞘化不良:大腦信息的傳遞主要依賴神經元突觸,也就是樹突與軸突之間的連結,而突觸在連結的過程中,其負責傳遞信息的軸突會同時進行髓鞘化包裹
  • 多方位了解注意力系統,2個方面針對性提升,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比如,老師講課,開始在黑板上講例題,這時候,你的注意力就應該從書本上轉移到黑板上。衝突的排解:這個就是家長們通常所說的注意力啦。能夠排除幹擾,專注於自己當前的任務中去。相較於前兩個方面,衝突的排解更具主動性,由大腦額葉控制,而大腦額葉到青春期後才能長好。
  • 如何訓練自閉症孩子遠距離學習的專注力
    ASD的孩子不管是在機構還是家裡,幹預訓練的時候幾乎都是近距離的學習方式,遠距離時孩子的眼神和專注力就跟不上了。這很大程度影響孩子融入普通學校的學習環境。當然,在進入小學前,孩子還是接受了幼小銜接或融合的小班訓練,但到了幾十人的大課堂還是有很多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 五個小方法,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大難題
    其實,我們不妨先找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部因素:1.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天熱/冷,口渴,生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情緒不安穩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2.孩子正在玩耍或做某件事情時,家長時不時上前打擾,孩子自然就會變得容易分神;
  •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原因之一(髓鞘化發展不良)
    髓鞘化良好,神經電流通行速度可達120米/秒,而髓鞘化品質不良,則容易產生神經電流信息的流失,即所謂漏電現象,就如電線外層的絕緣體,如果絕緣體老化或損壞,就會漏電,電流不能準確快速地傳送到目的地。孩子髓鞘化品質不良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是專注力容易受幹擾,不能較長時間地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動上,容易分心,多動,坐不住,做事半途而廢。
  • 孩子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 ?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上課老坐不住、愛跑神、搞小動作、愛說話、學習效率低……有的家長就會病急亂投醫,給孩子報各種訓練注意力的培訓班。其實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感統失調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注意力,恐怕連一件小事都無法做好,更不用想會成為一位優秀的孩子。因為注意力也是智力的重要部分。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易走神,是大腦前額葉發育惹的禍!2種方法促進神經元連接,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把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況歸納為「品行問題」,很少會和孩子的大腦發育聯繫在一起。 但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與大腦皮層的前額葉發育不成熟有關。 所以,在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時,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專注力,提升學習效率,就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相關的鍛鍊和引導,提升大腦神經元連接,促進大腦前額葉皮質信息傳遞。
  • 別讓專注力差毀了孩子學業,三大原因五項訓練收藏起來
    不難看出,孩子的學習成績牽動著每位父母的心,而孩子成績差,寫作業坐不住,究其原因,與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關係!那麼,孩子到底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跟著老嶽一起深入了解下!這些信息很可能會衝破大腦的門檻——前庭,直接進入大腦之中,從而導致腦壓過高,腦神經抑制困難。如此,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對身體下達的指令也會相應增多,那麼他的外在表現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
  • 大腦神經髓鞘變化是注意力發展黃金期,多任務結合,幫助孩子提升
    學齡期注意力發展特點孩子到了6歲左右,大腦發育出現一個顯著變化,就是神經髓鞘化。髓鞘化,通俗地說,就是神經被髓鞘包裹起來,就像電線外有一層絕緣皮包裹一樣。它讓神經系統處理信息的速度更快、更有效,具體說來有兩個顯著特點:1.大腦處理信息的容量增大大腦能同時處理的信息更多了,可以多任務切換。不過,剛上小學的孩子,處理信息的容量還很有限,一次給他們的指令不要超過3個,而且指令要簡單、清楚,儘可能地多重複指令。
  • 掌握大腦前額葉認知控制原理,2個方法讓孩子學習更專注
    長期以往,會嚴重影響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們有必要靜下心來了解孩子注意力提升過程,尋找科學方法,幫助孩子更好的提升。促進大腦前額皮質神經聯繫,培養孩子自控能力孩子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難以保持長時間的集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注意力衝突排解與大腦額葉發育有關,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
    經常有家長來諮詢:「老師又說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上課不認真聽講。兒歌都記不住,該咋辦呀?」「我兒子完全靜不下心來學習,正畫畫呢,一點兒風吹草動就到處 ……」「我孩子根本就坐不住,三分鐘熱度,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報個專注力訓練班?」
  •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有目的訓練注意力,促進提升大腦的記憶力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查找孩子不集中精力的原因,強化大腦的注意品質,有目的地訓練注意力,從而促進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一、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尋找發展提高的門戶。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
  • 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上課講話、小動作多,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說他不是故意的,就是腦子不受控制自動地開小差,並不是不想認真,也不是不想注意上課,就是不經意間就注意就分散,跑到其他事情上了。 聽完這個話之後,家長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而且,我聽了之後,覺得這個孩子不僅說的有道理,還說明孩子對自己的情況能夠去認識,能夠看到自己的情況。
  • 李玫瑾:孩子的眼神已經「出賣」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看便知
    ,和孩子上課時的狀態,尤其是眼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曉琳多年的教學經驗,孩子們在課堂上的眼神非常重要,能判斷出他是不是在認真聽講。老師最喜歡眼神堅定的孩子,表明他對學習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而那些上課眼神飄忽不定的孩子,即便上完整堂課,幾乎也學習不到多少知識。
  • 感統科普 | 髓鞘化到底是怎樣影響專注力的
    髓鞘化良好,神經電流通行速度可達120米/秒,而髓鞘化品質不良,則容易產生神經電流信息的流失,即所謂漏電現象,就如電線外層的絕緣體,如果絕緣體老化或損壞,就會漏電,電流不能準確快速地傳送到目的地。孩子髓鞘化品質不良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是專注力容易受幹擾,不能較長時間地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動上,容易分心,多動,坐不住,做事半途而廢。
  • 6到16歲通用的高效學習法2:專注力:用運動、訓練增強注意力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因能力與發展的不同,需要的是不同的引導,要建立正向、自律的學習能力,父母可以從四個基本要訣先建立觀念,給孩子正確的環境和安排,求學路就會走得更順利。能坐定讀書、自動自發用功、懂得掌握時間還能了解上課重點、做對筆記,這樣美好的學習景象無法天生形成,懂得學習的技巧才能磨練出好的成效。
  • 大腦運行三部曲,提升注意力和學習力必須讓孩子參與系統性鍛鍊
    大腦的運作,一直都是個非常複雜的機制,孩子表現出的很多學習問題、行為問題、能力差異,都和大腦內部各個區域的分工與合作脫不開關係。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個孩子閱讀效率低、看完後不理解內容,不一定是孩子視覺有問題、或者智力有問題。很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弱,導致孩子閱讀分心、速度慢、對於信息的抓取和傳輸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