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當前已經是飛速發展,不僅僅是國家大力重抓文化產業,國人對知識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知識改變人生,知識令祖國美好山河無限的強大。
那麼,家長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又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才是最合適。
教育孩子是在三歲之前合適,還是三歲之後教育?一定要記住是三歲之前,贏在起點。
大腦的結構,三歲之後到三歲大腦已經形成了百分之八十。人生的很多性格、心智模式都已經定型了。三歲之前最關鍵。3歲之前是情感的培養,6歲之前是性格的培養,12歲之前是能力的培養。但是,很多的家長恰恰認為三歲之前自己的孩子是什麼都不懂,又懂些什麼。家長只需要給孩子吃好了,餵好了,讓安安靜靜的呆著,越老實家長越開心,看我們家的孩子,可讓大人省心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三歲之前特別省心,三歲之後特糟心。是不是這個道理,今天的孩子經歷了什麼,大規模的感覺被剝奪。
所有的感覺只有被正確的處理,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黃河水只有被正確的引導,它才不能產生洪水泛濫,是這個道理吧。
如果不能被正確的引導疏導,我們只是堵、堵,那整個最後都泛濫了。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
生活中許多的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足夠多的玩具,只要孩子喜歡就各種不限制的買買買,買回家了,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一大堆的玩具中搗鼓,不參與,不引導,自己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忙工作等。這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大忌。孩子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上需要畫什麼,不是孩子說了算,而是家長給予了孩子什麼,孩子才能慢慢吸收什麼。孩子就是一塊小海綿,在無限制的吸取信息與知識。
所以,家長的正確陪伴與引導,才是孩子成長中慢慢變優秀的基石。普通的家長,用別人家的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聰明的家長,鼓勵孩子做自己。教育的道路漫長而繁重,需要家長們細細的琢磨與付出。
我是80後的寶媽一枚,用自己實際的育兒工作經驗,分享最真實的育兒知識給你,讓焦慮的家長可以少走彎路,多一些積極、正能量的方向,輕鬆、愉悅帶娃,陪伴孩子健健康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