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四種學習理論及其啟示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四種學習理論及其啟示如下:

行為主義

學習是個體某些條件限制下產生的反應;個體習得的行為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側重於學習的外部行為研究,對陳述性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學習有指導意義。教師要觀察學生行為變化,及時強化;支持了程序式教學設計。對學習者的認知加工和學習環境的豐富程度都沒有特別高的要求。

代表人物:斯金納

認知主義

學習是個體對事物經由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認知結構將發生改變。比較適合那些需要進行較高認知加工的任務,比如問題解決技術(規則的演繹、推導與簡單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強調要根據學生已有的心理結構,提供適當的問題情景,支持了信息加工式教學設計。對學習者的認知加工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

代表人物:布魯納 和 奧蘇貝爾

人本主義

主張研究人的整體意識性、人的尊嚴、價值及其本性;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著眼於學生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和人格的自我實現。對學生完善的個性和人格的培養;對個性強,性格孤僻的學生的教育。重視合作學習和發揮學生主動性;重視學習動機、情意教育;支持雙主式教學設計。教師要有對自身職業和學生的熱愛,要有責任心。

代表人物: 馬斯洛和羅傑斯

建構主義

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力圖在更接近實際的情境學習中,以個人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建構新知識,賦予新知識個人理解的意義。適合於非良構領域的複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即一些需要高認知加工的任務,如複雜的問題解決,認知策略的選擇與調控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設計合適的任務或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支持探究式學習活動設計。學習者要有很強的認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學習環境能充分展示問題的複雜性,提供足夠的材料、細緻數據分析與操縱的工具等。

代表人物: 皮亞傑

啟示

顯然,依據幾種學習理論觀培養的學習者,具有不同的能力。這就導致了教學設計人員或教師會提出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否有某一個「最好的」教學策略或者是不是某一個教學策略比其他的策略更有效?鑑於學習是一個複雜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過程,它受到個體原有知識的極大影響,也許對這個問題的最好答案是具體情況要作具體分析。

第二個問題是設計人員如何做到在學習者、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之間恰當匹配呢?這取決於所要學習任務的要求如何。依據不同的認知加工水平,需要採用不同學習理論所讚賞的教學策略。

所以教學設計人員需要回答的問題不是「哪一種理論最好?」,而是「哪一種理論在促進具體的學習者掌握具體的學習任務時是最有效的?」。在選擇教學策略之前,必須考慮學習者和學習任務兩個方面,考慮學習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加工要求這兩者同所要採用的教學策略之間的關係。

(1)不同的理論所倡導的教學策略在某些情況下有所重疊交叉(即在適當的原有知識量和相應的認知加量前提下,某一策略可以適用於不同的學習理論);

(2)由於每一種學習理論的獨特聚焦,所適用的教學策略是很不相同的。這就意味著將任何一個教學策略整合到教學設計過程時,為什麼要做出選這個策略而不選那個策略的抉擇,這是依據學習任務的性質(即所要求的認知加工水平)和學習者的原有知識水平來做出取捨的。

正是鑑於此,我們並不做倡導一種理論而否定另一種理論的事,而是強調每一種理論的不同用處。我們不應該只鍾情於某一種理論,而要依據學習者現有的能力水準、學習任務的類型、在這一情境中達成最優學習結果的各種適當方法,來做出理智的選擇。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四種學習理論及其啟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黃鬱青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河南招教考試之簡述四種學習理論及其啟示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四種學習理論及其啟示如下:行為主義學習是個體某些條件限制下產生的反應;個體習得的行為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側重於學習的外部行為研究,對陳述性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學習有指導意義。教師要觀察學生行為變化,及時強化;支持了程序式教學設計。對學習者的認知加工和學習環境的豐富程度都沒有特別高的要求。
  • 十大動機理論及其對教學設計的啟示
    六、認知一致論及其教學啟示認知一致論是動機理論中較為典型的,它著重論述社會認知的動力過程。這一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認知(思想,信仰和態度)的不一致能產生動機。不一致導致人們努力減少或消除這種不一致的行為。人們受到驅使去尋求認知的一致、連貫或產生有意義的認知。
  • 【主觀題】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簡述維納歸因理論及其教育意義
    簡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1.原型定向。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簡述維納歸因理論及其教育意義1.歸因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人經歷過的事情的成敗歸結為六種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體狀況、外界環境;又把上述六項因素按各自的性質,分別歸入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
  •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答:人們主義的學習理論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為基礎,以羅傑斯與馬斯洛為主要代表其主要的內容包括:(1)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人本主義者倡導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有意義學習關注學習內容與個人間的關係,他不僅是理解記憶的學習,而且是學習者做出的一種自主、自覺的學習,能夠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自行選擇學習材料,自己安排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情境。
  •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文·艾特27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概況為基礎,以羅傑斯與馬斯洛為主要代表其主要內容包括: (1)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 桑代克試誤學習理論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桑代克桑代克試誤學習理論對課堂教學的啟示——讀《學習論》心得(1)      暑假讀的第二本書是施良方教授的《學習論》。這是一本專業性很強的理論著作,「啃」起來非常吃力。      一、桑代克試誤學習理論的啟示      愛德華·桑代克1874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在韋斯裡揚大學攻讀文學學士學位時讀了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後來就在哈佛大學做詹姆斯的學生,成為心理學史上第一位用動物實驗來研究學習的人,他著名的謎箱實驗,為其學習理論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 多元智能教育:論多元智能觀的評價理論及其啟示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多元智能教育:論多元智能觀的評價理論及其啟示   一 加德納(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出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它不僅對當代美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四大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建立起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桑代克認為學習建立的過程是通過嘗試錯誤建立的,巴甫洛夫認為學習建立的過程是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斯金納認為學習的建立需要強化的作用,班杜拉認為學習是觀察學習的結果。其中,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成為對程序教學的最大貢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主要是訓練者以及管理者。
  • 班杜拉2: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的啟示
    班杜拉2: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的啟示班杜拉一改其他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只研究刺激和反應、描述行為結果的做法,把社會因素融入心理學研究之中
  • 認知失調理論及其實驗
    【問題】簡述認知失調理論及其實驗。
  • 三字經原文及其啟示(四)
    >三字經原文及其啟示(四)2012-06-24 15:52:3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啟示: 人類真不愧萬物之靈,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動物,通過馴服和人工餵養成為人類的工具和食品。
  •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難點解讀
    學習遷移屬於學習心理的內容之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要全題型備考,學習內容有遷移的分類、學習遷移的理論等、影響遷移的因素、有效促進遷移的教學策略。其中,學習遷移的分類是重點,而學習遷移的理論是難點知識,本文重點來講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要點知識,以及由理論貫穿產生的影響遷移的因素以及教學策略。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啟示
    建構主義本身並不是一種學習理論流派,而是一種理論思潮,並且目前正處在發展過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能動性,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是我國現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頻繁出現的考點。除了建構理論的知識觀、學生觀和教學觀外,還需注意建構理論給實際教育教學的啟示。
  • 第三章 學習及其學習理論-學習的社會建構理論
    第三章  學習及其學習理論-學習的社會建構理論
  • 社會互動理論及其對第二語言教學的啟示
    在發展心理學的領域內,他被視為辯證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學習發生在與他人、與社會的互動中,而知識則來自於人類的文化。從 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學者開始對他的認知理論進行研究,並且廣泛運用到教育教學中。  1.維高斯基(Vygotsky)理論綜述  維高斯基(Vygotsky)關心兒童思想與語言及教學的互動關係。
  • 教育學考研之學習及其理論
    (2)學習結果分類:加涅根據學習所得的結果或形成的能力不同,提出五種學習結果的劃分,即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 策略、動作技能、態度。前三種學習結果屬於認知領域(包括知識、技能和策略);第四種學習結果羽毛球動作技能領 域;第五種學習結果屬於情感領域。(3)教育目標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
  • 鋼琴演奏的基本樂理知識:鋼琴鍵盤簡述與讀譜視奏的理論基礎
    鋼琴演奏的基本樂理知識一、鋼琴的鍵盤(一)鋼琴鍵盤簡述鋼琴是通過手指觸鍵引起琴槌敲擊琴弦而發聲的鍵盤樂器。二、讀譜、視奏的理論基礎(一)音符1.音符定義及組成音符是記錄樂音長短的符號,以符頭在譜表中的位置高低來表示音的高低,以其形狀表示音的長短,它由符頭、符幹和符尾或其中的某些部分構成
  • 文科考研輔導叢書《國際關係理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文科考研輔導叢書《國際關係理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4.簡述西方封建制國家與中國封建制國家的不同政治特徵。 5.試對資本主義國家兩黨制和多黨制進行比較分析。 6.多黨制的特點是什麼? 7.政治文化的基本結構層次? 8.簡述政治文化的基本特點。(政治文化及其特點) 9.簡述政治管理與政治統治的關係。 10.簡述政治社團的功能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 早期的學習遷移理論
    針對於遷移發生理論的探索,更有助於學習有關遷移的知識。有關遷移發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根據理論研究的階段分為了早期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其中,有關早期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對於早期遷移理論的分析以期對學員的備考有所啟發。
  • 體驗式學習的四種學習方式
    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沒有什麼比一個好的理論更實際的了。大衛庫伯的《體驗學習 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可以說是體驗式學習領域的扛鼎之作,為我們更好的理解體驗式學習、發展體驗式學習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