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高血壓人群應該要做好心梗的防治工作,儘量控制好血壓,避免血壓升高,否則會誘發嚴重的併發症,對於心梗患者一定要注意採取合適的措施進行治療,心梗患者會有頭暈的現象,並且會出現胸部疼痛的問題,體檢哪個指標最重要?
心動過速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是一種常見的良性心律失常。據報導,30%的PSVT患者會出現肌鈣蛋白顯著升高。由於這些患者有胸痛和胸部不適的症狀,因此常被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ACS),並給予抗血小板和抗栓治療等不適當的治療。然而,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大多數患者的冠狀動脈正常。
心動過速導致肌鈣蛋白升高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數學者認為心動過速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機制,與心肌灌注時舒張期短引起心肌供氧量減少的機制是一樣的。因此,心動過速最終會導致心肌灌注減少,從而導致cTnI釋放進入循環。
在對PSVT和肌鈣蛋白升高的患者進行鑑別診斷時,應慎用冠狀動脈造影等侵入性評估方法。
心包炎和心肌炎
儘管在正常情況下心包不存在肌鈣蛋白,但當炎症累及心外膜時,炎症破壞心肌細胞,心包炎患者也可出現肌鈣蛋白升高。據報導,32%~49%的急性心包炎患者會出現肌鈣蛋白升高。心包炎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胸悶不適、肌鈣蛋白升高、心電圖表現不夠典型時,需與心肌梗死鑑別。
心肌炎患者肌鈣蛋白水平的變化範圍很大。肌鈣蛋白升高與心肌炎症受累程度大致相關,但與ACS不同,它與心肌炎患者的不良預後似乎無關。
心力衰竭
肌鈣蛋白升高可見於慢性心衰患者,無論是缺血性病因(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脈痙攣等)或非缺血性病因(如高血壓、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等)均可導致。慢性心衰患者肌鈣蛋白升高尤以老年、男性、合併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居多,缺血性心臟病所致心衰比例高於非缺血性心臟病所致心衰的比例。
急性失代償性心衰患者肌鈣蛋白檢測陽性率高於慢性穩定性心衰患者,男性、缺血性心臟病、腎功能不全、低血壓、低鈉血症等危險因素與肌鈣蛋白升高獨立相關,無論何種肌鈣蛋白升高,患者的1年死亡率明顯增加。
應激性心肌病
常規測量(非高敏)時,心肌肌鈣蛋白T或I在>90%的應激性心肌病患者中升高,峰值肌鈣蛋白水平通常<10 ng/ml,明顯低於經典的ACS。
心肌病患者肌鈣蛋白升高與心肌超負荷有關。心肌需氧和供氧失衡,心肌細胞處於相對缺血缺氧狀態,部分心肌細胞壞死,肌鈣蛋白釋放而引起肌鈣蛋白升高。一些研究發現肌鈣蛋白基因突變與肥厚型心肌病及擴張型心肌病有關,所以肌鈣蛋白升高與心肌病可能互為因果。
主動脈夾層
大概有23.5%的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有肌鈣蛋白升高,肌鈣蛋白升高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比肌鈣蛋白正常範圍的患者病死率高4倍。TnI升高在主動脈夾層的患者中很常見。
TnI在主動脈夾層中可能表示心臟血流動力學壓力較大,但並不一定能反映預後較差。主動脈及冠脈夾層可導致肌鈣蛋白升高,一方面可能是引起了心肌的微小梗死灶,另一方面可能是冠脈夾層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導致心肌缺氧。
心臟腫瘤和其他腫瘤
腫瘤轉移至心臟和心包的發生率至少是原發心臟腫瘤的10倍,任何腫瘤都有可能引起血清肌鈣蛋白的升高,可通過直接侵襲(喉癌)、腫瘤碎片栓塞冠狀動脈或伴隨的血栓(粘液瘤)、或通過形成一個整體的促進血栓形成的環境而導致冠狀動脈栓塞和缺血(淋巴瘤),進而導致心肌受損,引起肌鈣蛋白的升高。
心臟鈍挫傷
胸部創傷後肌鈣蛋白可能升高。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肌鈣蛋白的連續測量值均在參考區間內,無明顯併發症。因此,胸部創傷,但無其他損傷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電圖和肌鈣蛋白正常的患者可以出院;而肌鈣蛋白升高,可能用助於識別死亡風險增加的患者。
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心梗問題,經常熬夜的人群容易出現心梗的問題,大家要關注心臟的健康狀況,並且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應該要做好心電圖的檢查,如果出現心律失常的問題,需要警惕是否心梗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