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家常晚餐分享,素菜為主,肉類為輔,每天不重樣,營養又健康。都說晚餐要吃少,可我家最近餐桌上的菜量突然增加了一倍,朋友看了都很驚訝。其實是我爸媽和婆婆來我家小住了幾天。爸媽和婆婆都吃素,我對素食沒研究,所以這幾天都是媽媽掌廚。沒想到媽媽做的素菜晚餐實在太好吃,餐餐光碟不留底,連吃7天都不膩。
吃素的人是不吃蒜頭的,沒加蒜頭的菜吃起來並不美味。可媽媽炒的素菜即使沒加蒜頭也一樣美味,這幾天看著媽媽下廚,才知道原來炒素菜是有技巧的,難怪媽媽做的素菜比肉還好吃。今天就把媽媽這幾天做的晚餐分享給大家,素菜為主,肉類為輔,7天不重複。
晚餐一:咖喱土豆西蘭花、素燜茄條、素炒油白菜、油燜豆腐、煎豆乾、清蒸鱸魚、青瓜紫菜湯。
這是我第一次吃沒有加肉的咖喱,味道完全不輸肉類咖喱。把西蘭花、土豆和胡蘿蔔放進鍋裡炒香,加入少許水和咖喱塊燜熟,一盤美味的咖喱土豆西蘭花就出鍋了。
素燜茄條即使沒有肉的加入,吃起來也能比加肉的好吃。把茄子切成條之後放進開水中焯熟,撈出瀝乾水分,炒鍋倒油燒熱,加入茄條翻炒,淋入生抽,蓋上鍋蓋燜2分鐘,出鍋前撒上香菜,醬香軟糯。
晚餐二:蘆筍炒口蘑、紅燒豆腐、油燜土豆片、涼拌素三絲、紅燒肉、鹹菜豬肚湯、糙米飯。
早上說想念媽媽煮的豬肚湯和紅燒肉,晚上這兩道菜就出現在餐桌上了,果真親媽。
這裡和大家說說涼拌素三絲的做法吧。食材主要由海帶絲、豆皮絲和青瓜絲組成,加點胡蘿蔔絲配色。分別把食材焯熟,再放進大碗中,加入香油、生抽、鹽、白糖、辣椒油和熟白芝麻,攪拌均勻就可以裝盤了。
晚餐三:香乾炒胡蘿蔔、清炒油麥菜、清炒芥藍、清炒芥菜、清炒油菜梗、醋溜土豆絲、西紅柿紫菜湯、石橄欖排骨湯。
想要素菜炒出來好吃又不澀口,調味很關鍵,必須生抽、鹽和糖相結合,就拿清炒芥藍來說吧,炒的時候要加少許糖一起炒,芥藍菜才能保持翠綠的顏色,加生抽可以讓菜吃起來不澀口。
晚餐四:咖喱三色椒、素炒油菜、清蒸桂花鱸、潮汕煎蛋餃、羊肚菌龍骨湯。
今天婆婆回老家了,人少了菜自然也跟著少。媽媽想著我們也跟著吃了好幾天的素菜,晚上特意做了我想念已久的煎蛋餃。鮮香的蛋餃我一口氣吃了三個,實在美味極了。
晚餐五:欖菜肉末炒豆角、手撕包菜、香菇上海青、蓮藕排骨湯。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菜又少了一盤。是的,我爸媽回深圳了,所以接下來幾天是我下廚了。
欖菜肉末豆角是米飯殺手,每次桌上有它鍋裡的米飯都不夠吃。把長豆切碎,瘦肉剁成肉糜。鍋裡熱油,倒入肉糜煸炒至變色,淋入生抽炒香,盛出備用。鍋底留油爆香蒜末,加入豆角炒香,再倒入肉末一起翻炒均勻,淋入小半碗水燜至水收幹,加入一大勺橄欖菜和少許鹽,炒勻後裝盤。
晚餐六:山藥蘿蔔排骨湯、孜然土豆片、蠔油生菜、沙茶煎雞翅和雞胸肉、玉米飯。
把雞胸肉切成片,跟雞翅一起用沙茶醬醃製,再放進鍋裡煎熟,無疑是一大美味。煮米飯的時候加一把玉米粒,煮出來的米飯香甜極了。
晚餐七:酸菜魚片、清炒萵筍、靈芝竹蓀湯、紅米飯。
自己做的酸菜魚沒有像店裡做的那麼油膩,辣的度數也能遷就著孩子來調製。我喜歡買黑魚來做酸菜魚,因為黑魚比較沒骨頭,把魚片用澱粉、料酒和白胡椒粉醃製10分鐘。鍋裡爆香花椒、蔥段,再加入酸菜炒香,倒入適量清水燒開,再把魚片夾進鍋裡,燒開後就可以出鍋了。這樣做的酸菜魚比較清淡,晚上吃比較不油膩,但味道卻不比店裡差。
今天分享的這7道晚餐您覺得怎麼樣呢?哪天的菜色是您喜歡的呢?歡迎留言告訴我!
我是愛的小食光,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二寶媽,喜歡烘焙、煲湯和家庭料理,本著讓家人吃得健康的理念,與大家分享更多的美食菜譜。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因為您的支持,我會努力更新更多的健康美味食譜!感恩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