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蔣夢惟 楊卉 網編:肖瑋 2020-12-15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如何打通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無縫對接老年人的需求,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專家表示,將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商「搬進」小區,有效縮減了老年人與養老服務之間的距離,減少了老年人及家屬獲取養老服務的時間成本,有利於居家養老服務的進一步普及。
具體來看,《意見》指出,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發揮熟悉居民、服務半徑短、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根據《意見》,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可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並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通過線上預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生活服務。同時,還可對接醫療醫保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資源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醫保信息查詢、醫療費用報銷等醫療醫保服務。此外,《意見》還指出,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可以加強動態監測,為居家養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尋訪、疾病預防、精神慰藉等服務,降低老年人出現意外的風險。
其實,鼓勵支持物業介入居家養老服務在行業內並不是首次。早在2016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在解讀《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時就曾明確指出,北京市將組織引導物業管理企業等入戶為老年人提供護理、保潔、助浴、理髮、陪伴等居家生活服務。當時,物業管理企業就被「點名」成為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的供給方。
今年4月初,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還曾發布消息稱,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次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並明確提出,北京將構建多層次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明確北京將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進一步強化物業方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老齡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志剛看來,社區物業在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上,享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能夠精準掌握居家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及實際需求,因此,它們也能更加快速和精準的對接老年人的最新變化和需求。但他也指出,居家養老服務與其它行業不同,雖然可以通過線上模式來增加服務便利性,豐富服務內容,但部分老年人剛需的服務,如送餐等,還是更注重線下服務環節。因此,物業想要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對其人員的數量及調配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同時,部分居家養老服務,如助浴等,對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對傳統的物業服務公司來說,實操層面可能存在專業度不足等問題。「其實,物業服務公司或許可以嘗試跨界合作,如與周邊人員較充裕的養老驛站合作,由養老驛站派出專門員工在物業內『駐紮』,幫助實現一些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鄭志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