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公裡」 六部門為物業公司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圈重點」

2020-12-18 北京商報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六部門為物業公司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圈重點」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蔣夢惟 楊卉 網編:肖瑋 2020-12-15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如何打通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無縫對接老年人的需求,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專家表示,將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商「搬進」小區,有效縮減了老年人與養老服務之間的距離,減少了老年人及家屬獲取養老服務的時間成本,有利於居家養老服務的進一步普及。

具體來看,《意見》指出,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發揮熟悉居民、服務半徑短、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根據《意見》,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可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並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通過線上預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生活服務。同時,還可對接醫療醫保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資源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醫保信息查詢、醫療費用報銷等醫療醫保服務。此外,《意見》還指出,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可以加強動態監測,為居家養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尋訪、疾病預防、精神慰藉等服務,降低老年人出現意外的風險。

其實,鼓勵支持物業介入居家養老服務在行業內並不是首次。早在2016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在解讀《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時就曾明確指出,北京市將組織引導物業管理企業等入戶為老年人提供護理、保潔、助浴、理髮、陪伴等居家生活服務。當時,物業管理企業就被「點名」成為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的供給方。

今年4月初,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還曾發布消息稱,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次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並明確提出,北京將構建多層次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明確北京將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進一步強化物業方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老齡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志剛看來,社區物業在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上,享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能夠精準掌握居家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及實際需求,因此,它們也能更加快速和精準的對接老年人的最新變化和需求。但他也指出,居家養老服務與其它行業不同,雖然可以通過線上模式來增加服務便利性,豐富服務內容,但部分老年人剛需的服務,如送餐等,還是更注重線下服務環節。因此,物業想要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對其人員的數量及調配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同時,部分居家養老服務,如助浴等,對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對傳統的物業服務公司來說,實操層面可能存在專業度不足等問題。「其實,物業服務公司或許可以嘗試跨界合作,如與周邊人員較充裕的養老驛站合作,由養老驛站派出專門員工在物業內『駐紮』,幫助實現一些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鄭志剛稱。

相關焦點

  • ...居家養老服務 住建部等六部委發文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關注居家養老服務等相關內容;同時提及,2021年,各省(區、市)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
  • 居家養老新模式!瑞寶街為長者打造「養老幸福圈」
    ,圍繞「醫養結合+上門照料+智慧養老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模式,實現養老服務顧問走進社區、進入家庭,為老人量身定製合適養老模式,使社區老人享有最便捷、最優質的服務,增強老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來,瑞寶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轄內居家養老服務對象代買代購
  • 河西區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試點 構建居家養老「15分鐘服務圈...
    河西區桃園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坐落在越秀北路連榮裡大樓,接受記者採訪時,連榮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海燕告訴記者,自8月20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在這裡辦理居家養老惠民卡,定期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已經達到910人,中心已經為他們提供各類服務8400餘次。
  • 【部門解讀】《滁州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現就《實施方案》有關政策解讀如下:一、起草背景經積極申報爭取,《民政部 財政部關於確定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民函〔2020〕13號)確定滁州市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 重慶基本形成「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以下簡稱《通知》),將從「智慧養老」、促進醫養結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公租房小區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讓公租房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嚴、舒舒服服有品質。,實施適老化改造;優化公租房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促進醫養結合,推進「智慧養老」;構建公租房養老互助扶助體系,加強網格化管理,創新上門助老服務,大力發展志願服務;完善公租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體系,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加大對公租房養老服務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公租房社區配套用房、商業門面等各類資源盤活用於養老服務,推動相關政策、項目、資金向公租房小區傾斜
  • 失能失智老人服務「最後一公裡」,何時才能打通?
    隨著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服務供給不足已成為普遍現象,家庭照護精力有限、專業護工難招、養老機構床位緊張等一系列難題亟待解決。如何打通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壁壘,探索合理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家政服務、就業培訓、養老服務……東漖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一...
    +社區養老院+居家養老」社區家政養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完善,成為構建「15分鐘社區便民服務圈 」的關鍵一環,打通基層家政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住院陪護、生活援助和康復理療等多方面的服務功能,由持有「安心服務證」的專業家政服務人員上門開展家政服務,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提供免費或低償的公益性家政服務。
  • 老齡化催生老年護理巨大需求 易得康打通養老照護「最後一公裡」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基數巨大的老年群體需要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從業人員。7月25日起,專業醫療照護連鎖機構易得康為國際公益學院親和源特訓營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老年高級護理課程培訓,積極參與為老服務行業輸送高級人才的培養。
  • 新區打通藥事服務「最後一公裡」
    新區打通藥事服務「最後一公裡」
  • 梅山: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
    梅山: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12-16 17:11:42 來源: 浙江在線 > 通訊員 仇涯昕   為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梅山保稅港區稅務局與農商銀行梅山支行、梅山街道辦事處合作,在銀行業務大廳與街道辦事處大廳設立了自助辦稅服務區。
  • 臨沂市在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驗收中被評為優秀
    市民政局立足我市實際,以老年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堅持強基礎、補短板、增活力、樹品牌,全力抓好十項重點任務,持續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社會化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全市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市級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臨沂市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臨沂市促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市民政局、財政局等部門聯合出臺配套文件32個,在土地保障、資金扶持、稅費優惠、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措施,激發了社會力量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積極性。
  • 居家社區養老「雙服務」應予支持
    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E龍巖」: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福州4月19日電 題:「E龍巖」: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新華社記者鄭良今年以來,福建龍巖市打造「E龍巖」網上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網上政府」辦事流程,打通部門數字孤島,線上線下聯動,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居家養老 幸福萬家》打造「一網」 智慧養老
    自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以來,河西區高度重視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作為「133」工程的第一項內容,全區積極構建「一庫一網一平臺」,目前已基本搭建完成。其中的「一網」指的是河西區養老服務網。今年以來,河西區將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列為「一號工程」,重視智慧養老平臺建設,開發搭建河西區養老服務網,並於9月正式上線。簡潔的頁面重點突出,充分考慮到了老人們使用的習慣。養老服務網主要包括新聞動態、養老政策和政務公開等三個主要模塊。
  • 陳澤松: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解決完便民服務站的問題,陳澤松又回到高峰鎮政務中心開展工作。  兩年多來,這是他最主要也是最日常的工作。「我在高峰鎮長大,這裡就是我的家鄉。之前聽說國家要發展貴安新區,而高峰鎮正好在規劃區域內,我想都沒想就向原單位(安順市平壩區環保局)提交了調配工作的申請,希望回到高峰鎮參與家鄉建設。」陳澤松說。
  • 武隆區推進「網際網路+」社保服務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華龍網4月24日15時訊 記者從武隆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武隆區推進「網際網路+」社保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一是積極協調溝通,推出居民醫保微信繳費服務。    二是廣泛動員宣傳,推廣「023社保在線APP」服務。開展2次大型宣傳活動,宣傳全國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政策;通過手機APP向參保人提供手機端社保查詢、異地就醫備案、參保證明及養老保險估算服務,解決群眾跨省就醫中墊資的問題。    三是完善服務網點,推行社保卡多網點服務。
  • 馬培: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武安市委網信辦以微信矩陣大數據平臺為依託,旨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武安市通過微信矩陣開展統一指揮,全市上下「一盤棋」,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網絡綜合治理新格局。目前,武安市同心圓微信矩陣已完成了市、鄉、村三級架構,總群數達1173個,入群人數達24.5萬餘人,而馬培就是這個微信矩陣群總管理員。
  • 伊濱經開區李村鎮小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以便民為原則...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郭帥 通訊員 張海濤 尚宋陽/文圖按照市委「河洛黨建計劃」全面提升年工作部署和區黨工委2020年基層黨建三清單工作任務,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社區,洛陽伊濱經開區李村鎮李村鎮整合社區用房、小區物業用房等資源
  • 宜春:以「三化」建設為抓手,打通三個「最後一公裡」
    去年以來,宜春市委堅持把「三化」建設作為 「書記工程」、 基層黨建「一號工程」來推進,緊扣「四個方面定標準、六個方面立規範、一張網絡聯整體」要求,以「三化」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各項政策的落實,集中排查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讓「政策落實」「解決問題」「服務群眾」三個「最後一公裡」更通暢。
  • 六部門:廣泛運用5G、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推動智能安防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智慧安防小區,為居民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完善出入口智能化設施設備,為居民通行提供安全、快捷服務。拓寬物業服務領域。鼓勵物業服務企業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發揮熟悉居民、服務半徑短、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居家養老、快遞代收等生活服務提供便利。提升公共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