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全球約有7100萬人口感染C肝病毒(HCV),流行率為0.5%到1.0%不等,發達國家甚至到了2.3%。中國約有1000萬的HCV感染者,其基因型以1b和2a型為主,分別佔比56.8%和15.2%。其中慢性腎臟病(CKD)和終末期腎臟病(ESRD)患者其HCV的感染率為2.6%-22.9%,我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流行率約9.9%,這是非常高的一組數據。
然而,HCV感染是發生CKD和進展為ESRD的高危因素。為了便於腎臟病患者增強對於感染C型肝炎的了解,我們邀請到成都康福腎臟病醫院院賀欣為大家詳細闡述這一情況。
血液透析患者是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C肝主要通過血液進行傳播,除了輸血、使用血製品、器官移植等,還有一條不容忽視的途徑,就是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相較於普通的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合併HCV感染的患者全因死亡率會明顯升高,即使在進行腎移植術後其死亡風險仍然較高。
成都康福腎臟病醫院院賀欣建議,對所有CKD患者進行HCV篩查,早發現早治療。HCV血清學檢測主要包括酶聯免疫法檢測抗HCV和C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檢測。其次,對於透析患者而言,如何降低其感染發生率,很大程度是與實施「普通」或「標準」預防的措施有關。由於預防感染的措施需要嚴密而謹慎的人員配置,工作人員的專業度和持續性也十分重要。
發現感染C肝後 應儘早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
據悉成都已經有三家C肝定點診治機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腎病患者發現感染C肝後應儘早醫院進行治療,早期治療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在臨床已得到廣泛使用,不僅治癒率高達95%以上,而且療程較短,目前最短僅需8周即可完成治療,同時適用於任何程度的腎功能損害患者,可有效減少蛋白尿並改善其腎功能,同時由於現在醫保的支持,C肝患者就醫治療的負擔大大減輕。
賀欣表示,對於血液透析的C肝患者,應從兩方面進行監測。對新導入或者新轉入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即時檢測;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C肝治療後陽性轉陰性的患者前6個月每月檢測1次,後6個月每3個月檢測一次;對於新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即時檢測。由於藥物的有效性和醫保的支持,對於C肝患者,醫護人員應進行積極的宣教,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治療,對於服藥有效並轉陰的患者,設置獨立機位和過渡區域對他們進行持續觀察,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開展工作。
結合治療方案 C肝可達到臨床治癒
C肝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賀欣介紹,目前國際指南推薦的口服DAA方案為CKD合併HCV感染患者的一線抗病毒治療用藥。對於CKD患者而言,則需要根據腎小球過濾率水平進行選擇,特別對於eGFR<30 mL·min-1·(1.73 m2)-1的CKD患者需要謹慎選擇DAA方案。過去,這類患者若合併基因型2、3、5、6型C肝,則缺少合適的DAA治療方案。目前全新的8周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方案,可適用任何程度的腎功能損害患者(包括進行透析的患者)。
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CKD 4-5期)患者,其藥物選擇應根據腎功能狀況來考慮。DAA方案的選擇還應基於HCV基因(亞)型、治療史、藥物相互作用、eGFR、肝纖維化等級以及合併症等綜合考慮,對於ESRD患者,應選用不含RBV(利巴韋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