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的透析護理

2020-12-15 護士網

【摘要】總結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的透析護理。護理要點:病情監測、體位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等。通過手術治療和護理,患者好轉出院,隨訪未見明顯異常。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通過精心的術後透析護理,是能夠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關鍵詞】血液透析;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腎性骨病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在CKD早期即可發生,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腎性骨病的發病率高達75%~100%[1]。由於骨代謝障礙,骨質疏鬆,受到外界暴力或自身肌肉過度收縮時,常導致股骨頸骨折,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4倍多[2]。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一種手段,術後能明顯減輕髖部疼痛,恢復髖關節功能[3],利於患者恢復獨立生活能力,提高終末期腎病維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於基礎疾病多,血糖、血壓的不穩定,增加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本科室在2017年收治了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經過優質高效的術後透析護理,康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導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37歲,幹體重52kg, 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史,9年前因發現血肌酐880mmol/L,行腹膜透析,後因腹膜炎行左上肢內瘻手術,於2016年9月中旬改為血液透析。透析方式:HD;高通量透析器:金寶R300;每周3次,每次4小時,低分子肝素鈉3000u抗凝治療。2017年12月18日因摔傷致雙側髖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入院。體格檢查:神志清,精神軟,T36.9℃,P94次/分,R20次/分,BP133/89mmHg。腹壁透析遺留疤痕,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雙下肢外旋畸形,雙側髖部輕度腫脹,壓痛(+),叩痛(+),雙下肢縱軸叩擊痛(+),肢端活動可,肢端溫暖。x線示:雙側股骨頸骨折。血常規示:Hb104g/L,血小板106x109/L;血生化示:白蛋白41g/L,鈣離子2.34mmol/L, 血清磷2.23mmol/L,鉀離子3.9mmol/L,葡萄糖5.65mmol/L,鹼性磷酸酶1068U/L,尿素氮27.13mmol/L,肌酐828umol/L尿酸409umol/L;甲狀旁腺激素測定:PTH〉2500ng/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時間13.8秒,部分凝血活酶時間36.8秒。入院診斷:1.CKD5期2.雙側股骨頸骨折3.左上肢動靜脈內瘻成形術後。處理:雙下肢皮牽引制動,擇期手術治療。 術前予常規透析,術前一天予無肝素透析。患者於12月25日行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無肝素透析。術後複查血常規示:Hb60g/L;血生化示:白蛋白32.4g/L, 血清磷1.95mmol/L ,尿素氮17.98mmol/L,肌酐338umol/L;甲狀旁腺激素測定:PTH 2250ng/L。術後經輸血治療後Hb升至82g/L。患者於術後5個月藉助助行器雙腳能下地行走。出院後門診繼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每周3次,每次4小時。

2. 術後透析護理

2.1病情監測 任何手術都伴有出血,而骨組織血運豐富,術後出血更為常見。尤其是股骨頭置換等複雜的手術,創面大、解剖結構複雜、置換時間長,出血量更多,失血過多或速度過快會導致嚴重的循環系統併發症[4]。責任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神志、瞳孔,測量體溫,予心電監護,每 15-30min 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氧飽和度,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同時密切觀察患者切口出血及感染情況、肢端血運情況、足背動脈的搏動等。

2.2 容量及抗凝劑的管理 由於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患者雙下肢無法活動,術後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需大量飲水、適當補液。非透析時大量液體進入患者體內容易引起心衰,造成容量無法精確計算。因此需在透析時輸入液體及大量飲水,術後患者Hb60g/L,透析中予輸懸浮紅細胞200ml後Hb升至82g/L。對於容量評估,根據患者前一天輸液量+進食量-500ml(隱性失水量)-大小便量,適時根據患者血壓和全身情況調整。監測中心靜脈壓,根據數值調整超濾量。術後第二天予常規透析治療,予無肝素透析,根據管路、透析器凝血情況、創口出血情況逐漸調整抗凝劑的劑量,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延長透析時間。

2.3 體位護理

2.3.1 透析時體位護理 由於股骨頭置換術後容易發生脫位,搬運時必須保證患肢與身體長軸處於一直線。搬運前將固定帶分別固定大腿中段及小腿中段,採用三人搬運法,將患者平抬平放,保持雙下肢外展中30°、中立位,兩腿間放厚枕頭或梯型枕,患肢不能超越身體中線,不能交叉雙腿[5]。透析時取平臥位,雙下肢抬高20~30°,墊起膝部,下肢墊梯形枕,腳後跟放置氣墊或棉圈。坐位時不能前傾,曲髖小於90°,防止患肢內旋內收,避免因雙下肢過度屈曲內收致髖關節脫位。

2.3.2透析中可預見性的護理幹預 透析過程中患者長時間強迫體位,組織長期受壓力、剪切力的作用,極易導致壓瘡的發生。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壓瘡評分14分。平臥時抬高床尾,在尾骶部、腳後跟等處放置氣墊或腳圈,使用充氣式氣墊床避免局部受壓。

2.4 疼痛護理 患者術後在鎮痛泵的使用下,疼痛評分3分。屬於輕度疼痛。根據患者疼痛的程度,選擇合適的鎮痛措施:如聽音樂,聊天,適當的肢體按摩,分散其注意力;選擇患者信任的年資高、經驗豐富的護士,提高內瘻穿刺成功率,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2.5 飲食指導

2.5.1低磷飲食 CKD5期的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代謝紊亂,骨礦質含量的降低會導致骨脆性的增加,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血清改變包括低鈣高磷、高甲狀旁腺激素(PTH),高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等[6]。患者血清磷1.95mmol/L,PTH 2250ng/L。責任護士與患者共同探討制定出個性化的低磷飲食方案。根據患者口味、飲食習慣,制定出三餐食譜表供患者選擇。

2.5.2 烹飪技巧 告知患者家屬注意食物的烹飪方法,通過改變烹調方法來降低食物中的磷。在烹調魚和肉時,用水焯一下撈出,再進行熱炒,可以降低魚、肉的含磷量。蔬菜須切完用水浸泡半小時再換水,然後沸水煮過再進行熱炒。指導患者進食粗纖維的蔬菜,防止患者便秘發生。由於長期臥床,胃腸功能蠕動較慢,應給予少量多餐葷素搭配合宜。

2.6 心理護理 長期血液透析及高額的手術費用,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造成患者心理負擔及負罪感增加;擔憂術後能否重新站立,擔心雙下肢是否畸形,甚至對術後是否危及生命安全存在懷疑,以及對死亡的恐懼,表現出焦慮、消極、抑鬱、恐懼的心理。責任護士與患者進行溝通後,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及目前存在的問題,針對患者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負擔,利用現在網絡技術的便利,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家屬利用微信平臺上點滴籌,得到很多善心人士的支持,為患者籌集了5萬多的善款,解決了他的經濟難題。針對患者擔心術後的恢復情況,責任護士向其講解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幫助他了解疾病,重拾戰勝疾病的信心。

3.小結

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5期的病人採用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股骨頭骨折往往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較多的併發症[7]。通過我院多科間的共同努力,患者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生存狀態良好,無明顯併發症發生。術後的透析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預防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1]漆映輝,曲曉璐,王小玉,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異常的單中心橫斷面研究[J].中國血液淨化,2016,15(10):536-539.[2]孔慶梅,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22):473-476.[3]朱前拯,部志軍,於彩霞,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發生假體周圍骨折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誌,2017,19(11):955-959.[4]羅衛華,48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併發症的預防和護理體會[J]. 醫學信息,2015,Z(1):112-112.[5]王豔,高齡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術後併發症的預防及護理措施[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誌,2018, 6(2):473-476.[6]林珊,賈俊亞,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礦物質代謝紊亂及骨病的診治進展[J].臨床內科雜誌,2015,32(11):731-734.[7]滿達,全髖關節置換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誌,2014.13(7):41-43.

相關焦點

  • 長沙一90歲嗲嗲身患尿毒症,長期要做血液透析,長期性股靜脈導管...
    劉先生的父親是一名90歲高齡的尿毒症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2年。維持血透的患者需要建立長期性血管通路,但劉老高齡又合併多種疾病,血管條件極差,沒有合適的血管行動靜脈內瘻(AVF)術和人工血管移植術。從2018年起,劉老行右側長期性頸內靜脈置管和左側長期性頸內靜脈置管各1次,由於上腔靜脈堵塞頸內靜脈無法再行手術,不能維持正常血液透析,已嚴重影響了劉老的生活質量並危及生命。在輾轉數家醫院之後,劉老的家人將他送到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就診,科室主任黃映紅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反覆的風險評估,決定為其行長期性股靜脈導管置入術。
  • ...首例「新型階梯式」血液透析用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逆行置管...
    ,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選擇,為血管條件差的血透患者帶來了福音,同時將對提高我院血液淨化技術水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患者男,61歲,慢性腎衰竭,因冠心病行介入支架治療,目前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中。因病情變化需血液淨化治療,行右頸內靜脈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植入。手術過程順利,術後試通血流量>300ml/min,患者無不適,無心律異常,血壓穩定。術後患者次日給予血液透析1次,血流速250ml/min,拍攝胸部DR正側位,導管位置滿意,無併發症及不適。
  •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離不開這8大原因!
    尿毒症患者會以維持性血液透析方式來延長壽命,但易發生低血壓。一旦發生低血壓將會導致透析血流量不足,引起超濾困,難內瘻發生阻塞,而且也易出現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那為什麼患者易出現低血壓呢。 為什麼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
  • 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了C型肝炎病毒怎麼辦?
    中國約有1000萬的HCV感染者,其基因型以1b和2a型為主,分別佔比56.8%和15.2%。其中慢性腎臟病(CKD)和終末期腎臟病(ESRD)患者其HCV的感染率為2.6%-22.9%,我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流行率約9.9%,這是非常高的一組數據。然而,HCV感染是發生CKD和進展為ESRD的高危因素。
  • 血液透析知識「衝頂大會」答案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選的血管通路是?    [單選題] 選項小計比例血液透析就像吸毒一樣,具有成癮性81.51%相對於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可加速患者殘餘腎功能的喪失進程 (答案)42279.62%血液透析患者由於腎功能損傷,因此不可能有正常的性生活376.98%
  • 透析患者出現大便發黑的原因找到了!
    一、出現黑便的原因1. 口服鐵劑會導致黑便產生,停用口服鐵劑改用靜脈補鐵即可使黑便消失。上消化道出血是尿毒症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不僅發病率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約佔尿毒症死亡總數的5%左右。二、透析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 血小板功能障礙: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明顯障礙,血小板第Ⅲ因子受抑制及凝血因子減少;2. 抗凝劑超劑量: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凝劑劑量應用不當會造成消化道出血;3.
  • 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可行胸腹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人工血管置換術;動脈瘤及動脈閉塞病(內臟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開放手術及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置管溶栓、取栓治療,靜脈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術微創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創治療,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瘻的建立及使用維護。 1、什麼是血管通路?
  • 問答|血液透析患者可用土豆保護動靜脈內瘻?
    問:動靜脈內瘻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線」,如何保護內瘻?答:除常規應用喜療妥塗擦按摩2次/天,15分鐘/次外,還可以用土豆對內瘻進行保護性治療。慢性腎衰竭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依賴維持性透析生存的患者數量正在逐年增加。血液透析是一種經典的血液淨化技術,它是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失去了的腎臟功能,使血液得到淨化,從而維持病人的生命。動靜脈內瘻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線」,對內瘻的呵護其實是對生命的珍惜,可見其重要性 。
  • 血液透析後的自我護理|穿刺|靜脈|自我護理|-健康界
    1. 患者透析後如果體力恢復,無不適感覺,血壓、貧血、酸中毒、鈣磷代謝紊亂等併發症控制良好,這說明基本達到了透析治療的要求。2.患者若透析後血壓下降,應立即臥床休息,取頭低腳高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必要時靜脈補充液體,直到血壓穩定。另外應該尋找發生低血壓的原因,進行糾正。3. 患者需要控制液體攝入量,併合理進食。具體原則見上述內容。
  • 夜間睡眠也可進行腹膜透析
    腎內科主任薛志強介紹,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在1993年開展腹膜透析治療,目前腎內科規律腹膜透析患者100餘例。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具有極高的自律性,並且能夠精準記錄液體狀態且進行無菌換液操作。這對於新腹膜透析患者、危重症患者難度較大。為了克服這一困難,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引進自動化腹膜透析機。
  • 阜南中醫院血液透析室成功獨立完成首例人工自體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日前,患者戎某某,男,69歲,因心慌胸悶納差入住阜南縣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完善相關檢查,血肌酐788umol/L,尿素氮46.4mmol/L,血紅蛋白74g。經內五科副主任溫廣學會診後,結合病史考慮慢性腎臟病5期,腎性貧血、心功能不全,建議轉入內五科(糖尿病、腎病科)進一步治療。
  • 卓爾不凡 例例生輝丨透析貧血優秀病例分享2例
    腎性高血壓  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旁腺切除術後  代謝性酸中毒  維持性血液透析     囊內出血  囊內感染不除外     治療經過  0 1  治療方案  血液透析:     貧血:     0 2  羅沙司他使用及劑量調整經過  2020年1月7日     2020年1月
  • 如何提高透析中心專科護士的科研能力?
    血液透析臨床工作需要醫生、護士和病人共同參與和合作,而不斷提升和優化治療水平,完善診療護理流程,切實減少患者的透析相關併發症,有效降低門診透析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透析生活質量和維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透齡。 臨床專科護士(CNS)是高級護理實踐專業人員。
  • 健帆生物:血液淨化領域領先企業,劍指千億
    一、賽道概述 1.1 血液淨化 健康的人體腎臟能夠將機體代謝廢物及多餘水分排除體外,並保持體內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當腎功能損傷或是由於中毒血液內毒素累積時,就需要人工將血液淨化。
  • 安徽省兒童醫院:腎內科腹膜透析護理團隊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
    一、案例背景:近年來,我科兒童慢性腎功能不全終末期病例日趨增多,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兒童(包括新生兒)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具有可居家治療、操作簡單易學等優點,但大部分患兒居家腹膜透析的操作及護理均由家長完成,若操作不當易導致患者兒出現腹膜炎、出口處感染等併發症,影響透析效果。
  • 深度解讀 | 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前世今生
    「獨立血液透析中心」是一個獨立設置的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醫療機構。很多患者會問,這樣的透析中心和醫院內中的透析中心有什麼不同?哪些患者適合到獨立血透透析中心治療?在國外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發展如何?今天小編就帶您了解一下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前世今生。
  • 「早期穿刺」人工血管,重新建立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
    尿毒症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上海每年就有2萬名左右的患者在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血液透析的前提。由於種種原因,長期透析的患者往往會出現血管通路惡化的現象,而如今,仁濟醫院血管外科與腎臟內科用血透通路新技術——「早期穿刺」人工血管,重新建立尿毒症患者「生命線」。目前臨床已經完成20例,效果良好。
  • 全市首例,清遠人醫給尿毒症患者植入「人工血管」
    林伯是一位尿毒症患者,年齡85歲,今年3月被確診出患尿毒症。剛開始,林老伯使用右頸內臨時血透導管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考慮到患者高齡,雙上肢前臂血管細小,行自體動靜脈內瘻成功率低,市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薛志強建議,可以通過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的方式建立血管通路。但普通的人工血管植入後,必須等至少4到6周後才可以穿刺使用,進而開展血透。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開展床旁血液透析
    近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首次成功運用「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CRRT)技術救治了一名膿毒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 長期透析血管通路惡化,醫生用「人工血管」為尿毒症患者架起生命線
    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每個季度,尿症患者歐陽先生去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總會來到病房,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腎病風溼科黃小妹主任醫師合影,這一習慣,歐陽先生保持了近6年,即便因尿毒症導致眼睛幾乎失明行動不便,他也沒有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