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發現聖物舍利,不僅對佛教意義非凡,更揭秘一重要歷史

2020-12-20 老王歷史閒談

2018年7月29日上午,上海市博物館內莊嚴而隆重,「隆平寺地宮舍利移交上海佛教界」交接儀式在這裡舉行;眾多佛教弟子虔誠地瞻禮這一千年聖物;舍利重見天,不僅對佛教有重大意義,還揭秘出一段重要歷史;埋藏了千年的寶物是如何被發現的?它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歷史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據史書記載,上海青龍鎮在唐宋時期是重要的貿易港口,如宋迪功郎應熙在《青龍賦》中描繪其繁華的盛況:「控江而浙淮輻輳,連海而閩楚交通」;鎮上有南北兩寺,南邊的叫「隆福寺」,其佛塔至今尚在;北邊的叫「隆平寺」,北宋陳林在《隆平寺經藏紀略》中寫道:「是鎮瞰吳淞江上,據滬瀆之口」;「滬瀆」指的是吳淞江下遊近海處一段,也就是說,隆平寺正處於港口;

這樣一來,該寺便是古時上海貿易交流、即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證物,而且專家推測,寺中的佛塔還起到了海上航行中「燈塔」的作用;如今隆平寺佛塔已經不見蹤影,所以專家們一直在尋找它的遺址以印證歷史記載,可惜多年來沒有絲毫線索;直到一天,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塊青磚,使得尋找工作有了重大突破;據檢測這塊青磚來自宋朝,關鍵是上面寫有「入塔內」三個字,說明這塊青磚曾鋪設在隆平寺佛塔入口處,佛塔遺址應該離這不遠;順著這條線索,專家們終於找到並開啟了隆平寺地宮。

地宮,是佛塔建築中特有的一部分,用以瘞藏佛舍利、佛的遺物,以及經卷等法物的密室;而佛寺則是以塔為中心,四周用堂、閣圍成方形的庭院;隆平寺塔地宮的空間非常侷促,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48米,南北寬1.2米,高1.42米;下為三層磚疊埋而成的須彌座;所謂「須彌座」,指的是安置佛、 菩薩像的臺座;地宮主體為直壁,東、西、南三面各砌有火焰形壼門;「壼門」意思是佛像端坐的神臺兩邊,起的一圈廊牙造型的建築構件;地宮頂部以青磚封口,上面蓋有一梯形覆石。

對於很多考古人員來說,發掘佛教地宮是一輩子難得遇上的事;所以考古隊員回憶起揭開地宮的那一剎那,都難掩興奮的神情;隆平寺地宮出土了各時代錢幣12000餘枚;從這裡可以看出寺廟多年來香火鼎盛;錢幣年代較早的為唐朝以前的「五銖」,最晚則為北宋的「天禧通寶」,其中重要的錢幣有得壹元寶、鹹康元寶、宋元通寶鐵母錢等等。

本次考古在地宮之中還發現一個精緻的木函,據史料記載,隆平寺地宮「中藏舍利」,舍利乃是佛教聖物,它會不會藏在木函中?專家仔細觀察,發現木函位於整個地宮最核心的位置,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以及若干佛珠、錢幣等物;「如果存在舍利,它應該在木函中,」專家推測;大家把木函小心翼翼地取出,送至研究所進行專門研究。

在開啟木函之前,專家首先對其進行了X射線掃描,發現內部存有豐富的文物,這讓所有人興奮不已,因為舍利很可能藏在其中;當專家小心翼翼揭開木函時,驚訝地發現裡面還有一個鐵函,其周圍布滿了佛珠;當鐵函被揭開,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個金函!如此層層包裹,裡面肯定有著重要物品;果然,在金函內發現了一個銅瓶,裡面裝有4顆圓珠,有三顆還是水晶質地!根據套函的結構、其所處地宮中的位置,以及裡面發現的釋迦摩尼涅槃像,還有彩色寶石、銀箸、銀勺、銀釵、銀龜、銅鏡、佛珠等一批供奉品,專家分析得出:銅瓶內盛放的4顆圓珠正是史書中記載的隆平寺舍利。

如今,舍利已經移交上海佛教界供養,千年聖物重現,這在佛教界是一件大事;同時,青龍鎮隆平寺地宮的發現也證實了史書中的記載,唐宋時期這個古鎮曾承擔了我國東部大量的貿易任務,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參考資料:《秘藏記》《隆平寺經藏紀略》《青龍賦》 】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發現宋代佛教「聖物」,僅珍珠就多達4萬多顆,起碼100個億
    ,那就是起碼100個億,而且很可能還遠遠不止,因為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代表是北宋時期最為頂尖的製作技藝。 先不說這件宋代佛教「聖物」的名字,我們先來詳細的說下它的發現過程吧,其實它的發現還是非常有意思,居然和幾個玩耍的小學生有著緊密的關係。
  • 陝西一處千年佛教古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寶雞境內
    一直到唐朝,這片黃河流域的土地上,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政治中心,這裡的歷史遺蹟大多是唐朝和之前的諸多王朝所留下來的瑰寶,不論是其歷史意義還是旅遊價值都很重要。法門寺據傳說就是我國最早的一批佛寺之一,距現在已經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它現在就位於陝西寶雞的扶風縣,給這個小縣城提供了一個有足夠地位的重要旅遊資源。
  • 贊皇有座千年古塔,塔中曾經藏匿的寶貝成謎,據推測可能是這三種
    下面,就讓小編給您揭秘。這座古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朝,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毀於戰火,而如今所存的也就只有石經憧了,還有的就是剛剛被盜走的這件石塔。,但千年古塔尚存,這就是一件十分 「神奇」 的事兒,當地老百姓覺得這座古塔是有靈性聖物,而且相傳塔內也藏有一件「寶貝」,因為石塔和塔內寶貝的存在,故此贊皇縣這才年年風調雨順,無天災,也無人禍,很多老百姓為了感謝古塔的庇護,便在塔前供奉著香爐和水果,以祈求平安。
  • 南京大報恩寺塔歷十年建成 塔下千年古寺地宮重現
    南京大報恩寺塔歷十年建成 塔下千年古寺地宮重現 2015-12-16 17:36:50,在千年後的陽光中,重現輝煌。  2008年,在該遺址處發現了其前身長幹寺地宮,在這座保存千年而未被破壞的地宮中,出土了「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國家級文物與佛教聖物;2010年,從阿育王塔中,又盛世重光了佛門至寶「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大報恩寺遺址也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稱之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並被評為「2010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 舍利之利—「道行很深」的清瀾子大師王慧珍
    事實上,「舍利」一詞音譯自梵語,在佛教中,高僧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等及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均稱為舍利或舍利子。而根據《浴佛功德經》,在代表佛遺骨的生身舍利,即身骨舍利之外;還有法身舍利,即法頌舍利,一般指佛所遺留下的教法、戒律,成為佛教經典。
  • 南京金棺銀槨今啟請 佛舍利供奉在80倍顯微鏡下
    活動播報聖物重光,精彩3.5小時現場探班藏經樓40年沒開放了今天,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動就要在千年古剎棲霞寺隆重舉行了。昨天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棲霞寺,和往日不太一樣的是:棲霞寺的大門口掛出了一個通知,告知遊客棲霞山風景名勝區於12日全天關閉,不對遊客開放。棲霞古寺的周邊環境整治工作也已經完畢,工作人員將撤離現場。
  • 鎮江甘露寺:因發現11粒佛舍利而聞名,有人認為那就是膽結石
    江蘇鎮江所在的北固山甘露寺,因發現了11粒佛舍利子,而聞名於世。這些佛舍利晶瑩剔透如水晶,外表色澤如白玉。相傳,此舍利護佑鎮江古城,長達千年歲月。隨著風雲變幻,就好像佛祖一直眷顧著,這座充滿佛教人文情懷的山水重鎮,古稱「京口」。今天,小編要講的京口,其實就是指的鎮江。
  • 專家剖析「舍利崇拜熱」
    隨著南京大報恩寺密藏千年的佛頂骨和感應舍利重見天日,近年各地的「舍利崇拜熱」至此達到一個新高潮。昨日,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南京大報恩寺地宮發掘專家組成員汪海波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舍利不是文化遺產而是宗教信仰,如果為功利主義目的的炒作而開金棺,他並不贊同。
  • 從《法華經》扉畫看中古佛教的圖像與儀式
    德國科隆大教堂中的聖骨函,便體現了基督教中的聖骨崇拜;印度桑奇塔群中的舍利石室,則是早期佛教信徒舍利崇拜的表現。佛教舍利供養活動可視為一系列宗教行為的綜合,其中兩個核心主題為「瘞藏」與「示現」。就過程而言,將舍利瘞藏於佛塔之內或塔基之下,是一系列舍利供養活動的中心。然而,以聖物展示及迎送儀式為中心的宗教儀式,同樣是彰顯舍利神聖性的重要主題,且往往在供養活動中更具宗教象徵性。
  • 南京古寺驚現神秘地宮,專家挖出「鐵盒子」,裡面竟裝著佛祖頭骨
    寺廟內的五彩琉璃寶塔高達78.2米,塔內有一百四十六盞長明燈,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譽。鹹豐年間,大報恩寺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不幸被焚毀,從此,這一建築史上的偉大奇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 舍利崇拜的實際意義及舍利研究應避免的誤區
    編者按:作者汪海波現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舍利文化學者、宗教事務工作者,本文作者通過對舍利成因的世俗分析,舍利崇拜的實際意義提出自己的佛教觀點,詮釋出舍利研究應避免的五個誤區。舍利研討已成為新的課題,正在不斷升溫,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佛教信仰問題,有必要對這一現象進行引導,追根溯源,探究本末。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二十多年來,舍利不斷被大量發現,而且每一次發現都引發「世人震驚」,這與我們崇尚「科學精神」的時代形成較大的心理落差。
  • 成都有座「良心」寺廟,已有1400多年歷史,無需門票還免費上香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非常良心的寺廟,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不要門票的,就連香都是免費送的,快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相信大家對成都這座城市並不陌生,它可以說是一座網紅城市了,很多人來成都並不是為了欣賞這裡的景點,而是來感受一下當地的氛圍。
  • 李連杰有顆珠子,專家稱:或是密宗佛教的「聖物」,價值不可估量
    比如「功夫皇帝」李連杰,他不僅是明星,還是位佛家弟子,因此他的一件飾物或許還是密宗佛教中的「聖物」,連專家也說:如果是臻品,其價值不可估量。當然,如果站在考古研究的角度去看,所謂的「天珠」不過是藏民靈石崇拜的產物;在今卡若遺址、藏北那曲、雙湖登曾發現了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這一發現打破了藏族外來遷徙說。
  • 中國最有錢寺廟,珍藏有唯一一枚佛指骨舍利,名氣卻不如少林寺
    其中被公認的有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南京牛首山佛頂骨舍利、寧波阿育王寺佛舍利、汶上寶相寺佛牙舍利及陝西扶風法門寺佛指舍利,其中法門寺佛指舍利為目前唯一一枚有文獻記載和被問碑文記載的佛舍利。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以北10公裡處的法門鎮,據傳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
  • 南巖古寺:玉佛之國蔚為大觀 古寺香火連綿上千年
    擁有兩萬多尊玉佛雕像及浮雕  「嶽麓現青蓮,松風一障懸。埃塵少淨地,闃寂勝諸天。有鳥俱供說,無猿怖法泉。依稀武曲水,雞犬學逃禪。」這是明末普寧進士、大理寺右副林銘球的《遊南巖》,是最早歌詠普寧南巖的詩。今天的南巖古寺已成為擁有兩萬多尊玉佛雕像及浮雕,被譽為海內無雙的「玉佛國」。
  •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麼?舍利是鑽石嗎?舍利子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麼?舍利子是鑽石嗎?舍利子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在佛教中,高僧圓寂之後,所留下頭髮、骨骼、牙齒等等均稱為舍利,而其中舍利子則為那些高僧火化之後留下的堅固物質,因為被認為是大德煉化之物,所以更被佛家視若珍寶。
  • 江西德興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華山 攝中新網南昌10月5日電 題:江西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作者 王成前 華山 張文新國慶假期,秋風漸起,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始建於唐宋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放 千年琉璃塔重現(圖)
    2008年,在大報恩寺遺址處發現了其前身長幹寺地宮,在這座保存千年而未壞的地宮中,出土了「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國家級文物與佛教聖物;2010年,從阿育王塔中,盛世重光了佛門至寶「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震驚華人世界和佛教界。大報恩寺遺址也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稱之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並被評為「2010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 佛教聖物舍利子為何高僧火化才有,真要功德圓滿?其實有現實依據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誕生於2500多年前,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建,「佛」的意思是「覺醒」,在佛門中舍利是高僧火化後才會出現,舍利的本意其實是「米粒」,因為佛門舍利的樣子很像米粒,所以得名。
  • 南京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寺,歷史長達1600年,身為5A景點卻不收門票
    寺廟,在中國,可以說不僅是佛教精神信仰的載體,也是許多人在旅行途中不得不去的景點。南京作為十三朝古都,自然有很多古代景點,寺廟星羅棋布,南京最有名的寺廟恐怕就是棲霞寺或者雞鳴寺了。不過今天介紹的不是這兩座寺廟,而是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