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外相就韓國二戰勞工訴訟案稱已準備好對抗措施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外相河野太郎2月20日出席眾院預算委員會會議,圍繞韓國二戰勞工訴訟判決,考慮到原告方代理人推進的新日鐵住金資產變賣動向,他表示「出現萬一時,已做好採取各種對抗措施的準備」。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有意見提及上調韓國商品關稅等作為對抗措施。

圍繞韓國國會議長文喜相要求日本天皇就慰安婦問題道歉等相關言論,河野強調:「這是一直以來主張兩國關係重要性的擔任韓日議員聯盟會長的人物。事態極其嚴重。」他還表示:「希望採取能讓對方冷靜認識到日韓關係重要性的應對,而非譴責對方。」

關於24日將就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至名護市邊野古舉行的縣民投票,安倍示意不管結果如何都將推進搬遷。他未就投票表明看法,僅表示:「必須避免普天間機場的固定化。希望大家理解並非突然就要在邊野古建設基地。」

關於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將不顧結果推進搬遷,安倍解釋稱「他闡述了中央政府的方針」。

相關焦點

  • 日外相:文在寅應負起解決被強徵勞工問題的責任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針對韓國大法院判決日企賠償被強徵韓國勞工問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應負起解決強徵賠償判決問題的責任。 據報導,河野太郎21日在日本外務省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一直以來,日方對這一問題克制應對,聽說,韓國總理李洛淵說「韓國政府能做的有限」,現在已無其他辦法,兩國關係面臨重大局面。 河野太郎還說,文在寅應代表韓國政府明確負起應對責任,如果在國內研討應對之策達到了極限,就應同意舉行仲裁委員會,如有必要,應在國際司法法庭妥善解決問題。
  • 日媒:韓國二戰勞工案判決書英文版又將引發兩國爭議
    韓國外交部據日媒報導,韓國外交部的官網上刊登了關於韓國最高法院對韓國勞工狀告日本企業判決的英文版。且其中對於「勞工」的表現手法使用了「Forced Labor」(強迫勞動)詞彙。並且由於日本將韓國勞工統稱為「出身於朝鮮半島的勞動者」,所以此次韓國在判決書的英文版中使用爭議詞彙,很可能會引發風波。韓國外交部網站14日刊登的這份文件是韓國總理李洛淵在10月末針對韓國最高法院勞工案判決發表的政府聲明英文版。李洛淵在聲明中將原告稱為「強制徵用的受害者」,然而,在英文版中,原告的稱呼變為了「強制勞動的受害者」。
  • 日本外相召見韓大使「大發雷霆」 韓官員:日方態度不當且無禮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左)召見韓駐日大使南官杓 圖源:韓聯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潔】韓國與日本的矛盾正因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就在兩國外交和商貿團隊相互角力之際,一名78歲的韓國男子於19日凌晨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燒車自焚,引發輿論關注。
  • 勞工索賠案紛爭持續韓冷對日方提議
    □ 駐韓國記者 單士磊20日,日本政府向韓國方面發函,提議設立日韓及第三國委員加入的仲裁委員會以解決勞工索賠相關問題,但韓國外長康京和23日在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會談時沒有同意日方要求,僅表達了正在探討的一貫立場。
  • 日本歷史最悠久英文報紙篡改二戰歷史,修改「慰安婦」與「強徵勞工...
    據悉,這次改稱呼事件發生在11月30日。在報紙定稿印刷過程中,一位編輯表示,該報紙將會棄用一些常用詞組。其中就包括「強徵勞工」(forced labourers)和「慰安婦」(comfort women)。1910年至1945年,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並強徵了當地的勞力,迫使他們到日本的礦場和工廠勞作。韓國方面稱,在二戰期間,有約十五萬民眾被強徵,現在大約有五千名倖存者在世。多年以來,這些倖存者一直在等待日本的道歉與賠償。
  • 韓國政府請非法勞工自願離開韓國 稱「不會追責」
    原標題:韓國政府請非法勞工自願離開韓國,稱「不會追責」據泰國《曼谷郵報》報導,當地時間2月28日開始,韓國政府宣布給予30萬外籍非法勞工自願免責離境的機會。這一機會將持續至3月31日。韓國政府表示,此時參加「自願離境」項目者,不會被追究此前非法入境的行為,也不會被記錄在韓國入境和移民管理部門的「黑名單」上。目前,韓國政府已用6種語言發布了這一通知。 而在3月31日後仍未離境的非法勞工,被捕後將被立刻遣返,並會被記錄在黑名單上,10年內不得再次入境韓國。 報導統計,30萬外籍非法勞工中,有12萬來自泰國。
  • 朝鮮外相換人,釋放什麼信號?
    據韓聯社報導,在去年12月29日朝鮮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勞動黨七屆五中全會報導中,出現了李善權的畫面。這是他時隔8個月的首次公開露面。報導稱,除了負責對韓事務之外,李善權在外交領域的其他經歷還不得而知。負責朝鮮事務的韓國統一部18日對「朝鮮新聞」表示,應該謹慎評估李善權職位的變化。美國國務院則未對這一消息置評。
  • 日媒稱日外相盛讚王毅日語水平:指導翻譯深感佩服
    日媒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1月30日晚在匯集日本駐亞洲各國大使等的招待會上致辭,稱在與精通日語的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舉行中日外長會談時,看到王毅屢次對自己的翻譯低聲耳語加以指導而深感佩服。  報導稱,河野對於自身英語能力也很有自信,在與外國要人會談時有時也會不經翻譯人員進行直接溝通,他打趣稱「我也想試著指導一次(英文翻譯)」,引起一陣笑聲。
  • 不服韓方對勞工案判決 日本製作英文資料還原「真相」
    中新網11月16日電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上月,韓國大法院判處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公司,向二戰期間被日本徵用的韓國勞工支付賠償,對此,日前,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讓國際社會了解事實原委,因此製作了英文版的資料。  據報導,日本政府認為,韓國大法院的判決與國際法相牴觸,因此要求韓國政府採取妥善措施。
  • 鍾愛炸雞啤酒的韓國,已對日本品牌「滴酒不進」
    而在2018年同期,日本向韓國出口了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00萬元)的啤酒。9月份,啤酒出口已降至58.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萬),同比減少99.9%。出口受限打擊了麒麟、朝日和札幌等日本啤酒生產商。麒麟控股發言人不願置評,僅表示「我們正在關注事態發展」。受熱播韓劇影響,「炸雞啤酒」自2013年以來一炮而紅。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謝罪賠償
    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不但踐踏中國的國土,還從中國強擄了大批勞工,充當他們的苦力,犯下了滔天罪行。經過勞工後代和法律界人士的據理力爭,近日,當年使用中國勞工的日本有關公司終於低頭謝罪,並向被害勞工進行經濟賠償。
  • 二戰中國受害勞工今向日本三菱公司索賠3.7億
    昨日(13日)下午,二戰期間三菱公司中國勞工受害團體代表在北京向日本駐華使館遞交了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敦促函,要求向3765名三菱公司受害中國勞工發放共計3.7億人民幣的賠償。此前中國勞工要求賠償的訴訟從未成功。
  • 不滿日本世遺貓膩 韓國欲借申遺進行反制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正推動將日本二戰時期強徵朝鮮半島勞工的史料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報導認為,這一舉動顯然針對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今年7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因為韓方先前反對日本這一申遺項目,理由是遺址相關日本企業在二戰期間曾經強徵大批朝鮮半島勞工。
  • 韓國調查組來海南調查日佔時期朝鮮勞工受害真相
    新華社海口3月13日電(紫荊 邢志生)「韓國日佔時期強制徵用受害者真相查明委員會」海南省調查小組一行2人,於6日至12日在三亞、陵水、東方、海口等地,尋訪當年被日軍擄掠到海南島的朝鮮勞工及慰安婦的遺蹟,並通過相關資料調查「朝鮮報國隊」在此的受害真相。
  • 日韓就勞工問題「隔空互批」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日前,日本外務副大臣佐藤正久發推文譴責韓國總統文在寅涉韓日歷史問題的發言,韓國外交部一位負責人11日對此表示,這種回應方式令人遺憾,日方應以謙虛的態度正視歷史。 據韓聯社1月11日報導,佐藤正久發推文批評稱,文在寅在新年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即使對韓國法院的二戰勞工索賠判決有不滿也只能無奈。
  • 朝鮮外相今抵新加坡,穿黑西裝打紫色領帶,將與多國外長會談
    據韓聯社3日報導,朝鮮外務相李勇浩3日上午飛抵新加坡樟宜機場,他此行是為出席4日舉行的東協地區論壇部長會議。朝中社英文版2日的報導稱,李勇浩率領朝鮮代表團於當天啟程,除了新加坡,他還將訪問伊朗。朝鮮外務相李勇浩韓聯社稱,李勇浩3日身穿黑色西裝、打著一條紫色領帶下榻新加坡的酒店,並未接受媒體的採訪。李勇浩和朝方人員當天上午都待在酒店裡。報導稱,李勇浩有望在4日的東協地區論壇(ARF)外長會上就無核化措施、終戰宣言問題表態。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發放謝罪賠償金
    12月7日,山東濰坊,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被擄山東勞工謝罪賠償金發放儀式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30名勞工遺屬,每人獲得10萬元人民幣的謝罪賠償金。這是日本三菱公司向山東勞工支付的首批賠償金。作為當年日本受害勞工的兒子,劉煥新、韓建平一直多年奔走,致力於搜集受害勞工情況、留取口述資料和相關物證,幫助二戰期間在日中國勞工索賠。據了解,二戰期間,日本強擄約39000名中國勞工到本土13家公司強制勞作。
  • 日本制裁點燃韓國民眾怒火,文在寅:希望日方能反躬自問
    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警告,如果日本的貿易限制措施致使韓國企業蒙受實際損失,韓國政府也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稱對韓實施制裁是因為韓國違反對朝制裁決議,但這種說法遭到韓國的反駁。韓日首腦走上貿易戰最前線,顯示出日韓之間的糾紛有可能擴大為全面貿易戰。對此,韓國政府正在總動員,以準備因應最壞情況。同時,抵制日貨現象已開始在韓國「全方位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