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為提升單位的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統計作為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輔助決策工具。近些年來,統計與信息網絡化的結合日益緊密,藉助信息網絡化技術大大促進了統計工作的開展和推進。
業界專家分析表示,生產統計報表通常具有信息、諮詢、監督三大職能,三者相輔相成。信息職能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搜集後提供信息,它是統計工作的基本職能,是保證統計諮詢、監督職能有效發揮的可靠基礎和前提,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無論是國家宏觀調控,還是公司的可持續經營發展,都離不開完整、及時、準確、真實的統計信息。作為專門和統計信息打交道的經營管理部門,往往掌握著豐富的信息資源,然而,如何使統計信息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在統計服務的方向、職能的轉變、統計信息資源共享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開發和科學的管理,更及時、準確地提供服務,是當前統計報表工作需要面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某松礦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局部網覆蓋面已經延伸到了各坑口、股室、工區,但在生產統計報表的業務流程上,目前仍處於各計算機獨立工作,統計報表繁瑣。統計日、月、季度、年度等報表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來處理數據,數據採集較難,報表統計時間不及時,複製粘貼容易出錯,查詢工作量很大。對方表示,勤哲Excel伺服器(BC Excel Server 2008)是一個面向最終用戶的管理軟體、系統設計工具與運行平臺,她將電子表格軟體 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MS SQL Server集成為一個網絡數據業務協同工作環境。在這個平臺上,用戶可以充分發揮Excel的應用水平,通過設計模板、定義工作流、定義表間公式等簡易直觀的操作,實現管理意圖,輕鬆、快速構建能夠適應變化的管理信息系統。
系統設計基本思路
2.1安裝與配置
負責人講道,在安裝勤哲Excel伺服器軟體時,需要選定網絡中的一臺計算機安裝服務端程序和資料庫,在伺服器上需要安裝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資料庫。目前Excel伺服器支持的資料庫產品是MS SQL Server2000、MSDE2000、MS SQL Server 2005、MS SQL Server 2008。客戶端只需要安裝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客戶端安裝包。服務端的基礎配置十分簡單,進入管理控制臺根據嚮導即可配置完成。客戶端不需要任何配置,只要在登錄伺服器處輸入服務端IP位址(或計算機名)即可。圖一為伺服器控制臺的基本配置,其中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權限管理類工作:設置部門、角色、用戶。
建立規範類工作:定義自動產生編號的規則,建立下拉列表、樹型選擇及列表選擇等。
系統管理類工作:備份/恢復資料庫,建立與其它應用系統(如財務軟體、ERP系統等)的資料庫的集成,查看系統日誌,監控與管理用戶的連接等。
(圖一)
2.2理解統計報表在Excel伺服器中實現統計匯總的過程
建立一個信息系統所要完成的四個方面:建立部門、角色、用戶等基本信息;建立基礎數據;管理業務數據;完成統計、匯總、查詢。在本系統中主要建立了涉及生產統計報表的部門、用戶,並分別給各用戶賦予相應的填報員、一級匯總、二級匯總、礦領導四種角色。應用樹型選擇功能來建立填報單位的下拉選擇列表。圖二為一份統計報表實現填報、匯總分析的基本過程。
(圖二)
2.3理解業務流程、各模版的數據來源以及模版間的關聯
松礦的生產統計業務目前主要以探礦、採礦、運輸、生產計劃、勞動出勤五個部分展開,其主要流程為:工區或股室(部分原始數據)、股室(部分原始數據)、坑口(工區、本坑口分類統計匯總)、礦部(各坑口、松樹腳分礦、大屯錫礦、全礦分類統計匯總)逐級上報分類統計匯總,並最後形成報表。圖三為松礦統計業務的各類報表名稱、數據來源、表間關聯及報表周期。
(圖三)
2.4模板設計
用勤哲Excel伺服器構建的生產統計報表管理信息系統,是由一個個的模板組成。構建系統的過程,就是製作「模板」的過程。模板就是一個空白的表樣。依照模板填充了具體的數據之後的表格,稱為「表單」。簡單點講,模版=表樣+填寫規定,填寫規定正是勤哲Excel伺服器的魅力所在,它包括數據項定義、數據規範、工作流、表間公式等。本文主要分析圖三中類型為「探礦」的4張報表從基礎數據表到分類匯總表的數據提取過程。
下面逐一介紹。
2.4.1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
定義主表,單位名稱、日期為單一數據項。單位名稱填寫規範選擇自定義的填報單位形成下拉列表。在模板列印區域外定義一項「模板主鍵」的單一數據項,用YEAR(I2)&MONTH(I2)&D2函數連接單位和日期並將其設置為該模板主鍵,然後隱藏該列,這是設計該模板的一個技巧,其目的是每月只能填報一份。定義明細表,中段、隊組等定義為重複數據項。圖四為該模板部分最終效果圖。
(圖四)
2.4.2探礦作業月報表:
設計該模板時,定義數據項與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類似,但由於該模板的部分數據需要根據條件提取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中的數據,所以就用到了表間公式,在該模板中多加一列「序號」數據項的技巧,其目的是使提取1表中的數據不會錯行,公式如下:
提取<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主表>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數據:
<數據篩選: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主表.單位名稱=本報表.Sheet1:單位名稱
並且年份值(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主表.日期) =年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並且月份值(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主表.日期) =月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按以下方式填入<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序號 --->(填入值) 序號(升序)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隊組 --->(填入值) 隊別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中段 --->(填入值) 中段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工程名稱 --->(填入值) 工作面名稱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規格 --->(填入值) 實際驗收規格
坑道進尺驗收月報表_明細.合格進尺 --->(填入值) 實際驗收原規格進尺
圖五為該模板填報提取數據後的部分最終效果圖。
(圖五)
2.4.3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
此模板屬於該信息系統中比較複雜的一張,因為該模板涉及到分類匯總和上月累計兩個難點。設計者在設計該模板時明細表採用了交叉表設計方式,並引用了一行(第4行)和多列(B列和各單位上月累計列)輔助,然後將其隱藏,目的是根據多條件匹配查找提取2表數據。主表與2表類似,只是多加了「提取上月日期」的一個數據項,目的是根據此日期提取上月累計。表間公式採用了三條,分別為提取當月數據、提取上月日期、提取上月累計。其中在表間公式中還引用了表間關聯:單位對應明細表。目的是根據選擇上級單位提取該單位下所有子單位符合條件的數據。圖六為模版部分效果圖,圖七為單位對應明細表。三條表間公式分別如下:
提取本月數據:
提取<單位對應_明細,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數據:
<表間關聯:單位對應_明細.工區=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單位名稱>
<數據篩選:本報表.Sheet1:單位名稱=單位對應_明細.坑口
並且年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年份值(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日期)
並且月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月份值(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日期)>
按以下方式填入<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
單位對應_明細.工區 --->(按行(列)匹配) 坑名
′本月′ --->(按行(列)匹配) 統計類型
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工程分類 --->(按行(列)匹配) 工程類型
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礦種 --->(按行(列)匹配) 礦種類
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規格大小 --->(按行(列)匹配) 規格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實際驗收原規格進尺) --->(填入值) 數據
提取上次日期:
提取<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數據:
<數據篩選:年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按以下方式填入<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
最晚(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日期) --->(填入值) 上次日期
提取上次累計:
提取<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數據:
<數據篩選:年份值(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日期) =年份值(本報表.Sheet1:上次日期)
並且月份值(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日期) =月份值(本報表.Sheet1:上次日期)
並且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主表.單位名稱=本報表.Sheet1:單位名稱
並且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統計類型=′累計′
並且 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坑名=本報表.Sheet1:坑名>
按以下方式填入<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
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坑名 --->(按行(列)匹配) 坑名
′上月累計′ --->(按行(列)匹配) 統計類型
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工程類型 --->(按行(列)匹配) 工程類型
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礦種類 --->(按行(列)匹配) 礦種類
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規格 --->(按行(列)匹配) 規格
合計(探礦掘進進尺分類表_明細.數據) --->(填入值) 數據
(圖六)
(圖七)
2.4.4探礦作業整理匯總表:
根據業務流程分析,該模板是按不同礦種分類,然後根據探別和項目來匯總所需各類數據。所以在設計該模板時,最重要的就是在表間公式中與單位對應明細表關聯,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單位來分別匯總符合條件的數據了。其定義主表和明細表與2表類似,圖八為模板部分效果圖。因為有氧化礦、硫化礦、鉛礦3種礦種,根據單位明細表,每種礦種有4種不同匯總方式,所以此模板共12條表間公式,以下給出根據氧化礦匯總某坑口符合條件的表間公式,其餘礦種類似。
提取氧化礦數據_按坑口:
提取<單位對應_明細,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數據:
<表間關聯: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單位名稱=單位對應_明細.工區>
<數據篩選:單位對應_明細.坑口 =本報表.Sheet1:制表單位
並且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礦種= ′氧′
並且年份值(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日期) =年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並且月份值(探礦作業月報表_主表.日期) =月份值(本報表.Sheet1:日期)>
按以下方式填入<探礦作業整理匯總表_明細>:
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探別 --->(按行(列)匹配) 探別
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項目 --->(按行(列)匹配) 項目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機臺數臺班) --->(填入值) 氧化礦機頭臺數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實際驗收原規格進尺) --->(填入值) 氧化礦進尺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實際驗收折合體積) --->(填入值) 氧化礦體積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耗用人工工班運輸) --->(填入值) 氧化礦耗工總數工班運輸
合計(探礦作業月報表_明細.耗用人工工班修理) --->(填入值) 氧化礦耗工總數工班修理
到此為止,生產統計報表系統中探礦部分的全部模板就設計完成了。其他幾個採礦、運輸、出勤類型的模板與探礦的模板設計思路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各模板的格式和提取數據源不同而已。這樣,一個生產統計管理報表系統的核心就基本設計完成了。後期就是比較簡單的報表美化設計工作。經設計者組織測試,各模板提取數據完全準確無誤。
結束語:
正如企業負責人介紹,勤哲Excel伺服器系統的設計過程完全由主要業務人員自主參與設計,系統的設計需求隨時可以根據業務流程的不斷變化而隨時改變。這樣既提高業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又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