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母鴨是姜+母鴨?」 蔡英文搞錯臺灣平民美食被酸「只吃法國菜」

2020-12-11 環球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4日報導,為慶祝創刊36周年,臺灣《天下雜誌》舉辦臺灣味發表會暨論壇,邀請臺灣地區領導人挑戰臺灣在地食材快問快答。結果,蔡英文在「薑母鴨是薑母加鴨還是姜加母鴨」一題上,一度選錯答案。事後蔡英文還坦承,這些題目她之前就看過大部分答案。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認為號稱要接近基層百姓的領導人,怎麼連這種平民美食都搞不清楚?還是說她平時只吃法國餐?

除了薑母鴨外,蔡英文在「軟絲是不是烏賊?」(不是),問題上答錯。蔡英文提到年輕時,早餐習慣吃麥當勞、午餐吃麵、晚餐吃披薩,還喝很多可樂,但一天在便利商店吃到三角形的飯糰,發現了米飯的美味。

被問到最喜歡臺灣什麼食物?蔡英文先說她不能說,會得罪其他食物,之後還是回答最喜歡的臺灣食物是肉圓,因為可以吃到米飯的味道還有肉類,加上筍乾的食物。

李明賢認為「連薑母鴨是『薑母+鴨』,還是『姜+母鴨』都搞不清楚,蔡英文的答案大概讓全場都笑了。不過,號稱要接近基層百姓的領導人,怎麼連這種平民美食都搞不清楚?還是,她都只吃法國餐?」

網友則認為「問她紅酒、法國菜,一定答得出來。」、「事前都看過大部分答案?作秀演戲」、「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上臺至今有那項是好的~?」、「蔡英文連當個家庭主婦都不夠格!」、「人家都吃高檔貨誰跟你吃中菜阿。」、「法國菜吃多了,根本就忘了臺灣菜是什麼東西」、「在便利商店吃到三角形的飯糰,發現了米飯的美味?所以一路都沒吃過白飯嗎」、「這個只能說他比較沒去過菜市場」。

頗為有趣的是,問到「曹操士兵中葛草毒,要用什麼菜解毒」,蔡英文倒是選擇了「空心菜」,給出了正確答案。不過,這道題就被解讀為主辦單位在嘲諷蔡英文,在外界背負的罵名。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一)廈門是一個旅遊城市,遊人如織,大家往往會流連於當地的海鮮,或者一些名小吃:沙茶麵、花生湯、土筍凍……其實,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廈門其實是一個吃鴨的城市。廈門與鴨有關的美食,除了薑母鴨,還有冬鴨粉、番鴨面線、燻鴨、鴨肉粥等等,花樣繁多,琳琅滿目。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有一次,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疑惑地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不用公鴨?」我說這塊招牌要用臺語發音,薑母的「母」是形容詞,老的意思,無關鴨子的性別。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鹹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 姜比鴨貴 臺灣薑母鴨店改賣羊肉爐火鍋(圖)
    薑母鴨。(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消息 熱呼呼,喝一口好暖身,立冬之際就是要進補,尤其閩臺名餚薑母鴨裡面的老薑,能去寒防感冒。不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因為老薑漲價,現在得省著點吃了!  報導稱,走一趟菜市場,一提到老薑,就是「好貴」兩個字,其實很多婆婆媽媽,一聽到價格乾脆放下老薑,不買了。
  • 番鴨大卸八塊 和薑母一起下砂鍋 廈門花式吃鴨一絕:薑母鴨
    這兩天,除了七夕節的各種周邊成為爆款之外,鴨子也因為榮登處暑美食榜而備受關注。除了著名的「鴨都」南京之外,福建的廈門也是一座隱藏的吃鴨大城。雖然和每年吃一億隻鴨的南京相比,每年兩千萬隻的消費數量還有上升空間,但是廈門人吃鴨子吃得更靈活,更多樣:除了馳名中外的薑母鴨之外,鴨子還可以做成米粉,米線和粥。只要你想吃鴨,一日三餐總有一種花式吃鴨的方法對你的胃口。記得我去廈門的時候正是十一月。在北方呼呼的寒風中登上飛機,到了廈門則完全換了人間,夏天重現。
  • 臺灣「街頭美食」薑母鴨
    點點滴滴皆是美味~用料:正番鴨或者老鴨一隻、老薑、一大塊廣東米酒、黑芝麻油、醬油、冰糖、當歸、熟地、 川芎、黨參、枸杞、八角、桂皮 、香葉、花椒臺灣薑母鴨的做法 1.將鴨肉毛全部拔淨,均勻切成3釐米左右塊狀。老薑切片狀 2.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七成熱,將老薑放入,慢慢的爆香。
  • 青頭鴨幸遇老薑母
    ,搜羅風景民俗做食材,撒放歷史地理段子當調料,奉行「遊吃」:邊遊邊吃 ,在菜式中發現食俗,在味道裡品嘗樂趣,在餐桌上打探八卦,美食美景,妙廚妙事。要在湖裡岸邊,逮著一隻海軍陸戰隊式的青頭鴨,可不容易,划船,漁兜,又套又勾,青頭鴨警覺敏捷地飛天入水,累得眾人左撲右騰,最後抓住了一隻青頭鴨,引導它從天空、水裡這兩去處,轉為第三個去處:與老薑母聯歡。老薑母,竊樂幸遇青頭鴨 老薑母、老母姜、姜老母,都屬於老薑中的媽,姜體偏瘦小、塊體以「一生二,二生四」連串方式的老薑。
  • 廈門人太愛吃鴨肉了,這道薑母鴨源自商代,「薑母」比鴨更受歡迎
    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吃雞鴨鵝肉。但在廈門,這裡的一系列鴨肉美食卻讓我愛不釋口,比如這道薑母鴨。薑母鴨是一道特色的閩南菜品,它的歷史也可以說非常悠久,根據史書《中國藥譜》、《漢方藥典》等記載,它由商代時期的名醫吳仲製作,最初是宮中的御膳,後在民間流傳開來。
  • 1塊姜,1隻鴨,香氣四溢,驅寒暖身,冬天溫補吃正好
    冬季氣溫越寒冷,天氣越發蕭瑟,吃食上除了喝一碗熱羊湯,進補的美食中「薑母鴨」也是不錯的選擇。老薑在很多菜品種中作為輔料,今天這道菜就被大量使用,只用姜和鴨搭配,一碗冒著熱氣的鴨肉,帶著老薑的清香,撲鼻而來,好吃的同時,那也是相當溫補。
  • 鴨子和姜不認識的,泉州人就厲害了,把他們CP了,取名~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在泉州冬天有吃雞鴨來「補冬」的習慣,因此滿大街的薑母鴨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 福建的薑母鴨,為何很多外國人都不吃裡面的姜?其實可好吃了
    01下面,我要將介紹一篇——福建的薑母鴨。可列入老外重口味料理黑名單。因為這道菜裡薑片是可以當菜來下飯的。早期是廈門和泉州地區的特產,後來在臺灣和福建各地都流行起來。結果鴨肉入嘴裡,沾上了一嫩薑片,我驚聲尖叫,「啊,我咽下去了一片姜!」同桌朋友大笑:「怕啥,這姜味道可好了,很下飯的。」姜味道好?我沒有聽錯吧,我咀嚼了,一股有點甜絲絲、鹹香味入口,好像吃鹹味的蘿蔔片,又脆又薄。不錯不錯,這種重口味我很喜歡!那天我就著薑片吃了一大碗飯。還不消說吃下去的鴨子肉。
  • 薑母鴨的由來和故事
    ,雖說泉州故事多沒事佔一半,顧名思義這是一道美食,泉州的美食和小吃豐富又美味,對於遠渡家鄉閩南人來說,最關鍵的還是那份能勾起內心深處一份情,薑母鴨就是地道的閩南風味之一,聽說「薑母鴨」這個名字,難道是由姜和鴨子做的美食嗎?
  • 冬吃蘿蔔夏吃薑!這11道地方特色「生薑美食」,每一道都是消暑美味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薑的季節。殊不知,在一些地方的菜餚中,姜可是C位,奉上這篇《吃薑美食地圖》,快來看看你吃過哪幾種!泡姜泡姜只可用嫩薑,用鹽水和小紅辣椒泡,去掉皮後在上面切幾個小口,能保證它更好入味。一咬上去,咔嚓咔嚓,好不爽脆,刺激性的口感讓人瞬間驚醒,後味中還帶著一絲清甜。
  • 吃薑母鴨成酒駕一族 薑母鴨這樣做好吃
    薑母鴨其獨特的香味,吸引了來來往往的過客。不少店家的薑母鴨生意,一直都很火爆。薑母鴨有加酒進去烹飪麼?為什麼說吃薑母鴨成酒駕一族?  薑母鴨是臺灣民眾喜愛的冬季進補美食,但「禍從口入」,含米酒的薑母鴨卻是駕駛員大忌。據統計,11月至今,臺灣一審法院判決的案件中,因「薑母鴨惹的禍」而被判公共危險的案件至少50起,酒駕者要面對最高9萬元(新臺幣,約1.8萬人民幣)的行政罰款。  警方表示,天氣越冷,「薑母鴨酒駕族」越多,只能積極宣導「吃薑母鴨、燒酒雞別開車」。
  • 薑母鴨,福建傳統名小吃,原來做法這麼簡單,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
    薑母鴨,福建傳統名小吃,原來做法這麼簡單,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薑母鴨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名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如臺灣等乃至海外。傳統薑母鴨的做法,在砂鍋裡倒入麻油,再鋪上一層老薑,然後把整隻鴨子放進去,倒入適量的米酒,蓋上蓋子中小火把它燜熟。出鍋香氣四溢,色香味美。每年秋冬季節天氣比較冷,我都會做幾次薑母鴨,全家人都喜歡吃。鴨肉是涼性的,姜是熱性的,鴨肉裡加入老薑剛好中和其涼性,所以姜和鴨肉是絕配。
  • 廈門特色薑母鴨,不加一滴水,姜比鴨肉還好吃,一家三口不夠吃!
    薑母鴨最正宗的產地是廈門,因為廈門的薑母鴨是全國最出名的,每個遊客到廈門必定會吃會買的一道特色小吃,我非常有幸生活在廈門這個美麗的島嶼,經常吃得到薑母鴨,廢話不多說,我就開始說下廈門薑母鴨,是如何做的!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喏,就是這隻啦,睡姿超銷魂!
  •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肉香姜也香說到廈門美食,海鮮佔據半壁江山,另外半邊則是插翅也難飛的鴨子。▲這,就是廈門的靈魂,薑母鴨。 圖/VCG薑母鴨是啥?「薑母鴨」這個名字,讓初次聽聞的人困擾很久,為什麼要叫薑母鴨啊?公鴨子不能做嗎?到底是「姜+母鴨」還是「薑母+鴨」?很多人可能會如此斷句:姜、母鴨,但其實應該是薑母、鴨!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成為「薑母」,篤信它能驅寒祛溼。
  • 到廈門吃薑母鴨,45元半隻鴨,現點現做、放心吃!
    當有朋友從外地來廈門旅行,問到來這兒必須品嘗的美食有什麼,薑母鴨一定會在我的清單列表裡面。畢竟嘛,這一道菜品真的很具有閩南風味,而且是一道源遠流長的名菜,據說它的製作秘方可以從《中國藥譜》和漢方藥典兩部史書中發現,其創始人更是商朝時期的名醫吳仲。
  • 廈門薑母鴨,一起酥軟的感覺,舌尖也贊同的美食美味
    那這道美食它的名字就叫做薑母鴨。它裡面的主材料也就是番鴨,這一個番鴨呢是來自海南地區所餵養出來的。由於前面提到過海南地區的水資源比較豐富,然後地理位置也比較獨特,所以他所餵養出來的種植出來的食物都比較純天然,而且還非常的有營養。這個番鴨在長期吃當地的食物後,因此它的肉質更就更加鮮嫩一些,爽口一些,它的皮也更加薄,簡單的來說就是皮細肉膩。
  • 家常自製閩菜經典薑母鴨,溫而不燥,滋陰不膩,常吃滋補效果溫和
    為了解決身體中的溼氣,閩菜系中也有這麼一道非常經典的藥膳名菜——薑母鴨。薑母鴨的主要材料選用了姜和母鴨,溫補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兩者都有祛溼的功效,對於排出身體中的溼氣,薑母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藥膳美食。鴨子是一個滋補效果溫和,營養容易被我們身體吸收的食材,在這個夏秋交替時節,脾胃被溼氣困住的時候,吃鴨肉還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是非常應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