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s和ODEs:數學建模的終結?

2020-12-25 人工智慧遇見磐創

在本文中,我想將經典數學建模和機器學習之間建立聯繫,它們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模擬身邊的對象和過程。雖然數學家基於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對世界的理解來創建模型,而機器學習算法以某種隱蔽的不完全理解的方式描述世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甚至比專家開提出的數學模型更準確。然而,在許多應用程式(如醫療保健,金融,軍事)中,我們需要清晰可解釋的決策,而機器學習算法,特別是深度學習模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本文將回顧所期望模型的的主要特點,「經典」數學模型和機器學習模型的優點和缺點,並展示一個結合了兩種模型特點的案例:disentangl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深度學習有什麼問題?

自從深度學習開始蓬勃發展以來,我們嘗試在任何地方使用神經網絡。在許多重要領域,它非常有效並可以得到最先進的結果,例如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分析和信號處理等領域。最終,這些深度學習的方法都是關於從複雜數據中自動提取特徵,在神經網絡中結合線性和非線性變換,以一些「向量」(vector)結束,也叫做「嵌入」(embedding),它表示輸入對象需要的所有信息並對其進行分類或回歸:

這些「向量」在特徵提取和準確性方面確實非常好,但它們也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

可解釋性:大小為N的向量不能告訴我為什麼要採取某種決策,只有逆向工程方法可以在輸入數據中突出「感興趣對象」。需要大量數據:深度學習並不適合只有10-100個樣本。無監督學習:大多數應用都需要標記訓練數據。零重複使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一個數據集上訓練的神經網絡很少可以直接應用於另一個類似的數據集而無需重新訓練。對象生成:我可以通過嵌入生成真實的對象嗎?對GAN來說,可以。對象操作:我可以使用嵌入操作輸入對象的特定屬性嗎?並不能。理論基礎:我們有通用逼近理論。但是不夠深入。在現代機器學習框架中,似乎很難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們可以用某種方式來解決!

數學建模有什麼用?

關於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大多數數學家在20,50甚至100年前根本沒有遇到過。為什麼?因為他們一直在使用數學來建立模型,即用數學抽象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的對象和過程,例如分布,公式或微分方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標題中有「ODE」,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再次查看「問題清單」,並考慮科學家從頭開始創建的數學模型。我仍然會在這裡使用術語「嵌入」,它將代表數學模型的參數,即微分方程中的自由度集。

可解釋性:每個數學模型都是基於科學家如何描述對象而創建的,具有明確的動機和理論。例如,為了描述物理運動,我們的嵌入將包括物體質量,運動速度和坐標空間,沒有抽象的向量!需要大量數據:今天的大部分科學突破都沒有在「ImageNet大小」的數據集上完成。無監督學習:嗯~,這不是數學建模要考慮的情況:)零重複使用:相同的隨機微分方程,比方說,幾何布朗運動可以應用於金融,生物或物理,只需要重命名參數名稱。對象生成:立即可用,只需要採樣參數。對象操作:立即可用,只需要操作參數。理論基礎:數百年的科學理論。那麼為什麼我們不使用微分方程呢?事實證明,對於大規模的複雜數據,它們的表現要差得多。這就是如今掀起深度學習的浪潮的原因。但是,我們仍然希望從開發的模型中獲得不錯的靈感。

機器學習和數學建模的結合

如果我們想使用在分析複雜數據時比較準確的神經網絡,但也要具有上面描述的屬性,應該怎麼做?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解釋性,生成和操縱對象的能力,無監督的特徵學習和零重複使用,怎樣找?例如,作為面部圖像的特徵提取器,我希望看到下面這樣的東西:

它適用於對於微分方程或其他模型而言過於複雜的圖像,允許生成和操縱對象,有可解釋性,並且很可能也可以在另一個數據集上完成這些操作。這項工作的唯一問題是不是完全無監督。另一個重要的操作問題是當我改變例如「鬍鬚」的特徵時,它會自動使臉部變得更有男子氣概,這意味著學習的特徵雖然可以解釋,但是彼此相關連,或者是糾纏。

β-VAE

然而,存在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開糾纏,換句話說,那就是嵌入,其中的每個元素負責單個因子,並且該嵌入可以用於新數據的分類,生成或操作任務(在零重用領域)。該算法是在DeepMind實驗室中開發的,基於可變自動編碼器,但更強調潛在分布與先驗分布選擇之間的KL-差異,而不是恢復損失。有關詳細信息,可以參考下面的視頻,它很好地解釋了β-VAE背後的想法,和在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中的應用。

觀看此視頻後,您可以看到,β-VAE實際上能夠提取輸入數據變化的因素:物理運動方向,物體大小,顏色還有方向,它們能夠在強化學習分離出感興趣的物體和背景,並可以在實際環境中重複使用模擬訓練的結果。

我的實驗

由於我一直在醫療和金融應用方面工作,脫離了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相關的可解釋的模型,人工數據生成和零重複學習,我嘗試將beta-VAE用於ECG和BTC價格數據。您可以在我的GitHub中找到用於訓練模型的代碼。首先,我將β-VAE(非常簡單的MLP網絡)用在來自PTB診斷數據集的心電圖,它有三個變化因素:不同的心電圖脈衝/形式,不同的人隨時間變化的脈搏,還有是否患有梗塞的診斷。我一共訓練VAE 50次迭代,bottleneck 大小為 10,學習率為5e-4,capacity C 為 25(詳見本處)。輸入設置為單個心跳。正如我預料的,我的模型學習了數據集變化的真正因素。在下面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操做心跳輸入(黑色的線)時bottleneck中的單個特徵從-3變為3的,同時保留其他特徵是怎樣變化的。可以看到,第5個特徵負責改變心跳的形式,第8個特徵代表心臟狀況(藍色表示有梗塞症狀,而紅色心電圖與它相反),第10個特徵改變脈搏等。

解析心電圖節拍

關於金融數據,一切都不是那麼清楚(不足為奇)。訓練參數相似,但輸入是2017年收集的BTC價格的180分鐘的樣本。我期望從beta-VAE學習一些「標準」金融時間序列模型,如均值回歸時間序列,但解釋獲得的表示相對比較困難。可以看出五號特徵改變了輸入時間序列的趨勢,但二號,三號和六號更多或更少的「更改」會在在時間序列的不同部分添加或刪除曲線。

解析 BTC收盤價

多目標解析

如果在圖像上顯示多個對象並且為每個對象找到不同的因素,那麼情況又是怎樣呢?

總結

讓我們總結一下 beta-VAE 在描述「一般」深度學習和數學建模時的方法。

可解釋性:完全可解釋的特徵,需要驗證每個特定的嵌入元素。需要大量數據:仍然需要如此,因為我們是在深度學習領域運行。無監督學習:100%無人監督。零重複使用:來自視頻的強化學習示例對象生成:像一般的VAE一樣容易採樣。對象操作:使用您想要的任何變化因素都很簡單。理論基礎:正在進行中我們幾乎擁有經典數學建模所具有的所有優良特性以及深度學習能力,可以高精度地分析複雜的數據類型。因此,非常自然的問題出現了:如果我能夠以完全無監督的方式從複雜數據中學習如此好的模型,那麼它是否意味著「經典」數學建模的結束?如果ML模型可以做到,我們是否真的需要考慮複雜的模型,只需要分析它的特徵?這取決於我們決定:)

相關焦點

  • 數學建模研究過程指導:從高中數學體會數學概貌和數學建模
    說明:此文稿為朱浩楠老師於2018年11月-12月北京地區聯校數學建模活動的課題研究階段中,每天一篇發布給各課題組的研究方法指導文件的匯總。為方便更多的同學參考使用,現調整為正序後通過遇見數學微信公眾號發布,版權歸朱老師和遇見數學公眾號所有。
  • 什麼是數學建模?
    我們找到的大多數簡短定義都強調這個最重要的方面,即建模和我們周遭世界的關係:— 用數學的語言量化現實世界的現象並分析其行為。— 使用數學探索和發展我們對現實世界問題的理解。— 在問題的迭代求解過程中,數學被用於調查研究,並發展更深層次的理解。讓我們考慮一下如何將這些轉化成課堂語言。
  • 什麼是數學建模?
    我們將給出一個更詳盡的數學建模的定義,但是先以一個簡明扼要的形式來描述它:數學建模是一個過程,它應用數學對現實世界的現象進行表達、分析、預測或進行其他方式的深入探究。我們找到的大多數簡短定義都強調這個最重要的方面,即建模和我們周遭世界的關係:— 用數學的語言量化現實世界的現象並分析其行為。
  • 簡單數學建模實例
    一、模型準備先了解該問題的實際背景和建模目的,儘量弄清要建模的問題屬於哪一類學科的問題,可能需要用到哪些知識,然後學習或複習有關的知識,為接下來的數學建模做準備。由於人們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是有限的,而實際問題往往是多樣和複雜的,模型準備對做好數學建模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
    在此背景下,我們採訪了數學建模指導專家——張利利.張利利老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國內國外的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她是數學建模課程培訓的規劃者、推動者、主講人,也是河南賽區的數學建模評委組的評委.
  • 數學建模自學攻略.
    有很多同學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希望我們整理出一套數學建模的資料。對於大家的需求,我們一定盡力滿足。所謂的數學建模,說簡單點就是:利用符號、式子、程序等數學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於大學生來說,參加數學建模競賽是有很多好處的。
  •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鄰水縣石永鎮初級中學:唐用慧學數學有什麼用?難道買菜的時候還要列個方程再來求解計算我到底該付多少錢嗎?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在很多中學生的腦子裡出現過,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
    在此背景下,我們採訪了數學建模指導專家——張利利.張利利老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國內國外的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她是數學建模課程培訓的規劃者、推動者、主講人,也是河南賽區的數學建模評委組的評委.
  • 數學建模,從小白到大神
    你是否也想讀懂那些建模論文,成為「預言家」?數學建模不僅是未來信息社會最有用的技能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專業「萬金油」。不論是經濟,計算機,還是金融和公共政策,它都是其背後的根基和指導。除了豐富實踐活動,探索學科興趣,為自己的學業/就業增加競爭力。
  • 中學和大學為何要重視數學建模教育
    但是,要顯示數學強大的生命力,需要將實際問題化為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後對這個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最後將所求解答回歸實際,看能否有效地回答問題,如果不能,再從頭調整,直到基本滿意為止。這個過程,特別是其中第一步,就是數學建模,即為所考察的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  數學建模是聯繫數學與應用的重要橋梁。
  • 永恆的疑懼和偉大的妥協——談數學建模對數學德育的意義
    數學建模的意義有如下四方面[1]:● 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 幫助學生學習數學(學習動機、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學習成果的保持及提升);● 幫助學生發展數學能力和數學價值觀;● 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全貌。在數學建模實驗室課程中,我經常對學員講:你們現在對於每一種方法和知識的掌握程度、理解深度、應用水平,都直接關係到將來成千上萬條鮮活的人命。你可以選擇不去負擔這種道德壓力,但相應地,你也不會被委以重任。俗語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實指的是當你想在某個崗位上發揮你更多的才華、創造更大的價值,你就必然會承擔更多的風險,和更多的道德壓力。
  • ...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1:了解數學建模,感知數學美妙,換一種方式學...
    將「數學建模」引入數學課堂,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建模課程、參加數學建模比賽,逐步將數學建模活動和數學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並通過「數學建模四步學習法」,讓學生通過理解數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來掌握數學知識。張利利女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國內國外的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
  • 數學建模大賽心得分享
    本次分享活動內容由我愛競賽網根據往期校園大使(安慶師範大學仇傑)經驗分享、數學建模比賽大佬撰文以及網絡優質乾貨內容綜合整理而成,將會帶領大家去了解數學建模比賽,分享數學建模比賽中的經驗以及如何獲獎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在下面的分享中好好吸收化為自己的經驗,助力參賽。
  • 9年連獲「全國數學建模一等獎」的高校,又奪「美國數學建模一等獎」!
    數學建模競賽分為全國(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基本上在每年的9月份)和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MCM/ICM)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基本上在每年的2月份)。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MCM/ICM)競賽由美國數學及應用聯合會(COMAP)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未來科技等眾多領域。
  •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數學建模隊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2016年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來自全國33個省/市/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及新加坡的院校共1367所、31199個隊、93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數學教學部組七個隊參加此次競賽。其中,梁煉老師指導的團隊榮獲國家級二等,同時榮獲廣東省級一等。
  • 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3:數學建模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張利利老師在數學建模領域辛勤耕耘了十幾年,有豐富的數學建模培訓經驗和帶隊比賽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種數學建模比賽,並取得多種獎項.她是數學建模課程培訓的規劃者、推動者、主講人,也是河南賽區的數學建模評委組的評委.
  • 數學建模美賽含金量怎麼樣
    數學建模美賽是美國的熱門國際競賽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報名參加,難度也很大,可能會有家長不是很了解數學建模美賽究竟有什麼樣的含金量。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數學建模美賽含金量怎麼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什麼是數學建模美賽數學建模美賽就是美國高中數學建模競賽(High School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簡稱HiMCM)。它是美國數學及應用聯合會(COMAP)主辦的一項一項國際性的數學競賽活動。
  • AoCMM全球計算與數學建模競賽
    不僅為了獎勵廣大數學建模愛好者,更為了挑戰並增長他們數學建模的經驗與能力。作為一個非盈利機構,其邀請眾多名校計算機或數學專業的優秀學生加入,作為參賽者的指導老師。相比更有名氣且歷史更久遠的HiMCM(美國高中生建模比賽)和ICM/MCM(美國大學生建模比賽),AoCMM全球計算與數學建模競賽更像是入門級別的比賽,但是由於其組隊方式更開放,參賽費用也更便宜,還是受到了不少學生、老師的青睞。
  • 2018建模比賽基礎培訓 -大象老師——數學建模基礎培訓課程
    隨著2018美賽的落幕與新學期的開始,數學建模也拉開了新年度的序幕,隨著4月13日的數學中國第十一屆網絡挑戰賽的到來,一系列比賽也即將開始,從各個高校的校選到各地區的數學建模競賽——五一數學建模聯賽、華東數學建模邀請賽、東北數學建模聯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2019美賽,你是否也想著要在這些比賽中脫穎而出,贏得榮譽
  • 建模讓數學變得更好理解
    建模其實就是形象化環節衍生出來的,這個方式能將題目,我以這套書L1(一年級)裡的40以內加、減法來跟大家掰掰,這套練習冊涉及的3種建模方式。用模型的方式建立起來,方便孩子對數學的理解,並加快解題速度。大白話來說,它就是通過建模把數學問題變得更好理解,相當於把解題過程展現出來,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樣思考,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