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所熟知的二八定律,似乎適用於世間一切事物,可以用其來解釋許多客觀事物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如造成貧富差距的富人與窮人之間的比例、股市中股民盈虧的比例、各行各業中優秀人才與其他人員的比例等等。
當今社會,追求財富成了許多人終身奮鬥的奮鬥目標,不論身處什麼階層,從事何種職業,幾乎人人心中都曾有過一夜暴富的夢想。
那麼造成人們富有和平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裡我們拋開客觀因素,僅談主觀原因。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對於此問題,我倒是十分贊同哈佛大學一個教授的看法,他說:決定一個人貧富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智商、知識、和學歷,而在於思維方式。仔細分析後,我認為的確是這麼個道理,而且客觀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因為,從事物決定變化的內外因條件上看,智商、知識、學歷屬於外因,而人的思維方式屬於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對事物變化起決定性的作用。正如溫度能使雞蛋孵化出小雞,但對於石頭卻絲毫不起作用一樣。
如馬雲論學歷不過是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的畢業生,畢業後任職英語老師,如果以普通人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教師這份工作收入待遇還算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安安穩穩守著這份工作,過著小康生活,也可以平庸的度過一生。
但馬雲不甘平庸,在1995年的時候去了一趟美國,立刻就從美國正在逐步使用的網際網路活動中發現,網際網路將是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於是回國後果斷辭去工作,創立了阿里巴巴,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正是由於馬雲獨特的思維方式,使他能在網際網路發展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能獨具慧眼,撲捉到機會。也正如俞洪敏所言:「我1995年到美國去的時候,就看到了美國開始用網際網路,在同一年的時候馬雲也到了美國,他從這個方面立刻就看到了偉大的機會,但是我只把網際網路當作是一個好玩的現象」。
又如「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出生於貴州的一個偏遠山村,由於小時候家裡窮,沒上過學,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她在最初開店賣涼粉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顧客不買涼粉卻要買她的調料-辣椒醬,甚至很遠地方的人都會開車來買。
這說明她的辣椒醬十分適合大眾口味,深受民眾喜歡。她立刻從這一細節中悟出了商機,於是關掉涼粉店,開了一家小廠專門生產辣椒醬,經過多年努力,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產品知名度大大提高,現在老乾媽已經成了世界馳名品牌。
老乾媽目前在國外市場售價為11.99美元,約合人民幣82元。而陶華碧表示,自己作為中國人,並不想在售價上攫取暴利,「不賺國人錢,賺外國人的錢',這種愛國豪情讓許多人豎起了大拇指。
還有國人眾所周知的「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是中國著名企業家和慈善家)。自幼家庭貧寒,僅有小學文化程度,14歲就就離家打工。創業的過程也是歷經坎坷,但當他發現幾十年前中國沒有能力自己製造和生產高檔汽車玻璃時,立刻由此意識到正發展之中的中國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孕育著無限機會。
於是他投入全部身家,集中精力全力研發生產高檔汽車玻璃,目前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世界排名第一。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為75%。在美國中低端汽車玻璃市場佔有率為95%。
以上這三位中國著名的中國企業家,用自己低起點、波折、坎坷、最終完美實現逆襲的人生經歷,充分說明了思維方式在一個人成長、創業、人生歷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思維方式是人們是否能夠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試想如果陶華碧不轉變思路仍然一直賣涼粉,就不會成就今天「老乾媽」的輝煌事業。曹德旺如果沒有意識到中國高端玻璃市場的巨大商機,仍然生產普通玻璃,也不可能有今天世界玻璃NO.1的地位。而馬雲安分守己地去當他的英語老師,中國歷史上也就少了阿里巴巴這樣一個偉大的企業。
現在回到本文的起點,我們作為芸芸眾生,要想在激烈的人生競爭中脫穎而出,不甘沉淪於「八」中,就應該凡事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不去管別人怎麼想,不要受周邊客觀因素的影響,認準了的事就要大膽地去做,這樣方有可能如同以上幾位名人一樣成功逆襲,從而進入「二」的行列之中。
最後,
我想用「外星人」馬雲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馬雲說:「人到老的時候,最後悔的事是:不是嫌一生幹的事太多,而是後悔一生幹的事太少。後悔很多事當初為什麼沒有去幹、沒有去嘗試,哪怕失敗也是值得的。現在再想幹,已經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