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團隊:習慣養成,要成娃娃抓起!

2020-08-28 滿梔516

蒲公英團隊:習慣養成,要從娃娃抓起!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為充分發揮良好習慣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促進學生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近日,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團隊的的隊員們在線上展開了一節有關習慣養成的主題課。

據悉,本次課程主要以學習習慣的養成為主,採用PPT授課的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明白好的學習習慣對其今後學習的重要,在教授好的習慣的同時,力爭做到學習效率的提升。

課堂上,支教老師設計了情景再現、典故學習、遊戲互動、歌曲放送等環節。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忘將知識學習與師生互動恰當銜接,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在支教過程中,為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支教老師還特意在線下做了事先的學習:了解在這個年齡階段所普遍面臨的心理障礙、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等,種種準備只為那四十分鐘的到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道理、懂得了掌握好的學習習慣會對今後學習產生重要作用。

亞里斯多德曾言:「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穫一種命運。」我們也應當認識到,保持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學生成長產生深遠影響。習慣的養成,不應始於今後,而應從娃娃抓起。

相關焦點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不能在孩子受教育的時候而縱容其放任自流。
  • 「食育」要從娃娃抓起
    2018年7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宗耕合作,牽頭組織「中科院食育研究團隊」,兩年來在全國若干地區中小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食育」活動。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為此,安達市萬寶山鎮中心小學聯合家長採用線上觀看的方式,引導孩子節約糧食,珍惜糧食。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值得引以重視的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應該成為孩子良好習慣的設計者、培育者和示範者,並能堅持從小抓起、從早抓起、從點滴抓起,徹底摒棄那種小不忍心抓、長大難得抓,誤了早期抓、大了無法抓,細處抓不住、大處無抓手的不良循環。筆者認為,母教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1、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養成的重要基礎。
  •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本報評論員 馬景華大事小事全都代勞,餵飯穿衣百般關愛……這些做法,看起來似乎讓孩子過得更舒服了,但事實上,這些家長的「愛」,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近日,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比賽。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光碟課」厲行節約從娃娃抓起
    「習爺爺說,讓我們節約糧食,農民伯伯種地非常辛苦,所以我們要把碗裡的飯菜吃光,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貝樂瀾溪鎮幼兒園的一位小朋友捧著吃完的碗高興地說。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合肥高新區蜀峰灣社區聯合貝樂瀾溪鎮幼兒園在新學期開始積極開展「光碟」課程。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我看看家裡的小男人,也想讓他以後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英姿颯爽,結果我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包子,看著小包子都想哭,這能怨我嗎?振興中國足球,需從娃娃抓起,這早已成為共識。僅僅是國家層面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家長和學校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體育只是簡單的活動而已。如果固守這樣的觀念,繼續將孩子們禁錮在教室裡,國家足球振興有點難。再次是場地師資經費等,場地要求大,場地缺少,維護費用高,師資嚴重缺少,這些都嚴重的限制了這項運動,想把這項運動成為全民運動更難,不像桌球,放個球檯就行。
  • 高考語文,竟然要從娃娃抓起!
    對於更小的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這個時候如果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養成優質的閱讀習慣,會為自己將來學生時代的學習和應試,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在繁華商場的書店裡,還是在靜悄悄的圖書館中,或者是家中一個舒適的角落裡,是否有你和你家寶貝看書的身影呢?
  • 這個兒童節,垃圾分類回收也要從娃娃抓起!
    垃圾分類回收,也要從娃娃抓起。今天(5月31日),900多名江蘇省省級機關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通過一些垃圾分類、垃圾回收的小遊戲,度過了一個環保綠色的兒童節。  江蘇省省級機關實驗幼兒園小班同學家長陳清表示,環保要從我們大人做起,大人做了,小朋友受大人的影響,才會跟著做,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環保的習慣。
  • 世界糧食日——愛糧節糧,從娃娃抓起
    這一講我們特別邀請南京財經大學糧食和物資學院糧食經濟系副主任劉婷,為大家分享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孩子樹立愛惜糧食的意識,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節約意識的培養,要貫穿於日常教育的點滴之中;節約習慣的養成,要從娃娃抓起,從小事抓起。節約糧食貴在堅持,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鼓勵孩子不偏食不挑食,將節約意識內化為自覺行動,潛移默化中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網絡安全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由此可見,網絡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十分必要,抓實抓好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教育,讓青少年享受清朗的網絡空間,既刻不容緩,也不容懈怠。老師向學生講授網絡安全知識。網絡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需要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網絡安全的種子,也離不開社會共同營造出的氛圍。
  • 愛糧惜糧從娃娃抓起
    要讓反對浪費、愛糧惜糧成為新時尚,需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不僅會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還要真正理解其內涵並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便把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丟棄了,好像不弄得滿桌子剩飯剩菜就顯示不出自己的排場和闊氣。
  • 語言文字規範化使用從娃娃抓起
    幼兒期是學好語言的最佳時期,因而語言文字規範化使用從娃娃抓起。小天使幼兒園大(2)班老師 李勝霞:「大部分孩子的普通話接近標準,但是有個別幼兒長期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普通話當中就會摻雜了一些方言,我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教小朋友從小養成講標準普通話的好習慣
  • 寫字要從娃娃抓起
    二是因為經過小學前幾年的學習,孩子已經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包括寫字習慣,大家知道,既然是習慣,一般都很難改的。就像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容易改一樣。孩子書寫就要從剛學寫字抓起,一般是學前班或者一年級。私立幼兒園大班就教識字了,公立幼兒園的話不教,但家長可以在家教孩子練習正確握筆姿勢,練習簡單的書寫。
  • 習慣要從小事抓起,養成好習慣暗示是個好方法!
    面對習慣從小事抓起 ,大凡優秀的人才,都有一些好習慣。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養成好習慣要從點滴開始,包括做值日,整理東西,日常禮貌,等等。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認為無所謂,等到發現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再去培養,就要下很大力氣,甚至有可能花了力氣也不能改變什麼了。 鄰居家有個男孩不愛洗澡,弄的家裡一屋子腳臭味。他媽媽怎麼說他都不聽。
  • 孩子學習編程肯定有用,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這一階段首先要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表達能力。要以培養孩子的言語交際能力為重。小學也是一個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時段,要培養孩子會穿衣服會系扣子,要培養孩子會吃飯不浪費,還要獨立生活的習慣。如果這一階段孩子對編程感興趣,應該以遊戲類的、興趣類、探究類的操作學習為主,學習內容既不能枯燥也不能機械單調。
  •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幼兒進行生態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幼兒園如何實施生態教育的問題。生態教育從幼兒園抓起,是當今社會賦予幼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大自然是我們人類的母親,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今天,在總結了千百年來的歷史經驗教訓之後,我們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愛護大自然要從小事做起,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要從孩子學起。
  •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孩子的專注力,要從「娃娃」抓起
    如果你是孩子(3歲—8歲)的家長,希望孩子以後能夠利用好自己的最寶貴財富,那就需要從「娃娃」抓起。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專注力怎麼培養呢?可以藉助這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我們常說,孩子就像小樹一樣,需要不斷「修剪」才能長成大樹,而家長的「修剪」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保持專注,就是讓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習慣。很多成人無法安心做事,不願花時間在重要事情上,多數原因是小時候缺少專注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