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這不是一篇雞湯,就不是,算是對工作的一種看法和認知,與諸君分享一下,偏見之處,大家權且當做看一樂兒。
一、說些心裡話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話寫的很好:
「我們經常把辛苦、努力掛在嘴邊,但這個時代,這兩樣東西太過於頻繁,早已廉價。真正有價值的是自己的眼光和格局。」
看到這句話時,頓時虎軀一震,突然想到了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
額,扯遠了。
畢業這些年來,我們會逐步發現朋友、同學間的差距逐步拉大,而自己仿佛正在被社會拋棄。
一些幹了五六年的老人不如剛畢業進公司幹了兩年的同事,更有甚者,別人兩年的工作時間,拿著你工作十年的年薪。同學間,那些曾經不如自己的,長得不好,身材不好,口才不好,學習不好的人,他們什麼都不好,但現在都比你混得好。
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原生家庭的衰老、新家庭的組建,需要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逐漸的所有人都開始變得不安:
是否感覺工資永遠不夠花?哪怕每年都在漲。是否感覺自己能力強,工資給的低?是否感覺領導都有中二病?不如你,卻還能當領導?是否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有了中年危機?是否對角色的轉變不適應?對肩上的擔子有些無助?是否感覺自己很渺小,沒有了曾經的年少輕狂和熱血?
然後…然後…
你陷入深深的焦慮…
你陷入孤獨時的惶恐不安…
你陷入追求短暫的快感來屏蔽這些苦惱…
你陷入了雞湯文,然後打一針雞血,轉身繼續焦躁不安…
醒醒吧!少年,你只是懶、懶、懶,別再找任何藉口了!
心理沒有負擔時,沒有遇到更多困難時,懶一點,能過,但是,當外界的壓力實實在在擺在面前,無法揮之而去的時候,再加上懶,就只剩下焦慮了。比如學生時代每次面臨考試,是不是都會有壓力感、有焦慮感呢?
徒勞憂慮,徒添新愁,雞湯易飲,切莫貪杯哦~
二、說些感受
近幾年,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科技的長足進步,大數據統計與分析、VR體驗、人工智慧、算法等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掀起了新的網際網路浪潮。
而作為溝通網際網路產品和用戶之間的第一人——產品經理:我們研究市場趨勢、深挖行業領域、分析社會環境、走近用戶訴求,畫原型、寫文檔、溝通天地,作為智慧的化身,先知的引領者,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唯是君。
在實際工作中,作為產品經理的你是否也會時常焦慮,迷茫方向,看不上亂設計的設計師、看不上不懂你的研發、看不上不理解你的中二病領導?
在公司層面,每天新聞上看著巨頭公司在灌輸用戶理念,培養用戶習慣,引領市場趨勢上做努力,自己所在的企業卻往往在賺錢和省錢上做努力。
但是,你卻不得不繼續留在這,你要生存,要租房,還房貸,還車貸,養家庭。
於是,在無數次升起離職的念頭和無數次心理暗罵中,微笑著繼續上班。
既然無法選擇,為何不安然接受?
既然不想接受,為何不敢去改變?
既然不敢改變,那就別扯淡。
三、我理解的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觀
在沒有改變的時候,不如靜下來,把握好當前的工作。對工作定義、內容有深刻的理解,是能夠走向巔峰,迎娶白富美的基礎。
每個產品人對產品經理概念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偏重於道的分析,有的喜歡術的研究。下面分享一些筆者總結的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觀。
任何一個企業員工都是商人,不僅僅是老闆個人。老闆考慮如何把當前的生意做得更大,帶的更遠;而員工考慮如何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給企業創造利益,從而升職加薪。都是賺錢,沒有什麼區別。
而產品經理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的工作思路也是基於為企業盈利,賺用戶錢為目的。思路只是實現目的的方式,讓目的更快的達成罷了。
而作為商人的產品經理,實現產品生態化盈利無外乎三點:
1.品——人品
古時,商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念,以禮為行,以義為立身而揚外之勢。講究的核心:在於個人信譽、企業理念。
個人信譽在立命,企業品牌、價值觀在立身。
個人信譽是在企業行為中,能夠讓用戶感覺到真誠、感覺到依賴,感覺到自然的親近,一個可以被信任的人,是所有人都喜歡的。
正如政府執政,他的權威性是被廣泛認知和認可的,這就是信譽的基礎了;而個人則是基於個人的品格,好的產品是可以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感受到個人的魅力,從而對產品產生依賴感和親近感。
企業價值觀、核心理念是通過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讓用戶在使用中感受到企業的好,而好的標準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讓用戶從產品中感受到企業的用心和體貼。第二階段:讓用戶便捷、達成目的、實現目標,甚至超出預期,達成用戶對企業的認可。第三階段:通過上述的積累,在商品、服務的基礎上,利用產品平臺對外擴大釋放,通過商品售前、售中、售後的貼心服務,在產品平臺潛移默化的理念灌輸,強化價值觀引導,達成用戶對企業價值觀,核心理念的認知和認同。
最終,企業依託個體圈層的擴散,形成穩固且快速的社群搭建和積累,走向生態化循環擴散。
產品經理的人品:堅守自己的初心、職業素養,將公司的價值觀、企業情懷融入到產品中,表達給用戶並被用戶感知。
2.品——商品
海爾是國產品牌的楷模,張瑞敏一錘打出了海爾的品牌,而作為民族品牌,是海爾一貫的宣傳理念。但是,海爾能夠有如此規模和用戶認可,還是基於海爾的產品質量,好的質量是立足的核心。
作為網際網路的商品,平臺的軟體和硬體是立足的核心。
軟體上,平臺所提供給用戶的商品服務,是否是最符合用戶的,是否是每個用戶都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過程中,公司層面所提供的特色服務是否到位等等。硬體上,平臺所依賴的伺服器是否能支持高並發,資料庫是否是針對現有產品模式的最有選擇(給員工省時、給公司省錢),展示或被調用的內容、交互是否可以不出問題或極少出問題等等。
產品經理的商品:基於過硬的職業素養,在用戶調研、市場趨勢、用戶習慣、用戶訴求、硬體設備需求、資料庫語言篩選等等,可以去偽存真,做出最優選擇。
3.品——品質
人性中,在吃飽穿暖後,總會想找點事兒幹。而當前的平臺,在滿足用戶的基本訴求後,用戶會追求高品質的享受。
對於網際網路產品而言,何為品質?最直觀的則是產品形象。產品形象分為兩類:內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內在形象:偏重於產品的外觀設計,是否在滿足企業需要的同時,更多的為用戶考慮。外在形象:企業對外的品牌宣傳。
產品經理的品質:依託或結合企業的品牌推廣,針對產品形象,能夠貼合大部分用戶需要。
立足長遠,工作賺錢之餘,我們還要考慮為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請求看到這裡的諸君停下手裡的其他事情,靜下來一分鐘,想一想你做現在工作的初衷是什麼呢?
我是一名產品經理,我的初衷是做一款影響更多人的產品。
希望,更多的我們是在幹工作,而不是被工作支配著恐懼。
本文由 @ kuang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