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用以前的教師和現在的教師相比?!

2020-12-14 孖無悔觀教育

我最討厭誰用幾十年以前的教師來跟現在的年輕教師做比較,然後得出結論:

1、現在的教師沒以前的教師有責任心。

2、現在的教師只是為了錢,沒有敬業精神。

3、現在的教師忍受不了清貧,只想著漲工資。

4、現在的教師把所有教學任務交給家長。

5、現在的教師不管學生。

6、現在的教師只會體罰學生。

……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表示很不贊同。

我們先來弄清楚一個概念,「以前的教師」指的是什麼時候的老師?

以我為例,我是80後。我說的以前的老師也就是我的小學老師,初中老師,高中老師,大學老師。

這些老師有些已經退休,有些還堅守在崗位上,有些甚至已經教了他們學生的下一代,還有些教師教的學生又回來跟他們的老師做同事了。這些算不算「以前的老師」?

但是,有些沒有退休的「以前的老師」也成為了「現在的老師」,難道給位說他們以前好,現在就不好了嗎?這是什麼理論。

如果真比較起來,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會比前輩們能吃苦耐勞,能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

還有,很多網友們,你們捫心自問,你們見到老人倒在地上還像小學生一樣勇敢地去扶老人起來嗎

我就說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一切問題。

我經常騎著我的46CC的老人助力車從二級公路到20多公裡以外的學校上班。

路上發生的很多事情讓我感到很憤怒。

騎車在路上有時候會下雨,凹凸不平的二級路上會積水稱窪,一些小車車主車速急快,到水坑出也不捨得減速,時常濺我一身泥水,氣得我想拿石頭砸車,無奈小車速度快,只能忍氣吞聲。

這就是網友們經常說的,你們有素質?可以見得?…

何況,如今確實不同以往了。以前的教師確實能忍受幾十塊的工資一個月,但是那時候物價低,周圍的人也都是差不多。

現在,就不一樣了。年輕教師的壓力有多大你們懂嗎?很多男教師都已經光棍了,就是因為沒錢買車買房,想工資漲一點難道有錯嗎?

有位年紀老一些的老師說我,以前他怎麼樣怎麼樣都過來了。可是,他不懂,他以前像我這個年紀,為了生活,已經欠債上百萬嗎?

所以,做什麼事情不要總是拿以前和現在比,要往前看,要面向未來。

如果真想拿以前比,那大家自己很父輩們比就行了,車子也不用買了,孩子多生幾個,房子也不用買了,重新回去住老房子,打工也不打了,回家種田養家,孩子也不用送去幼兒園……

這樣,年輕教師們也能一聲不吭,不叫漲工資,照樣也可以跟大家一樣吃苦耐勞。

各位網友,社會環境變了,大家的思想也要改變一下,不能總是讓年輕教師跟以前的教師比,要比就比現在富有的公務員,這樣教育才有希望,各位的孩子也才有希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家都報考教師 教師和其他職位相比的優勢在哪裡
    不知不覺今年已經悄無聲息地走過半載,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國家的經濟也開始慢慢復甦,但是依然有大部分人因為疫情緣故面臨失業的窘境,據統計2020年3月份我國失業人口總數大抵為4720萬人,相比2019年12月3920萬人相當於一個季度增加了800萬失業人口。由此可見考編制的重要性,那到底是考公更加有優勢還是考教師更加有優勢?
  • 為什麼現在爆出了很多關於教師的負面新聞?
    看到以前報導但是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這是少數,不能就此來評定教師這個行業。此事件也從側面反映出受害人的膽怯或者說羞於啟齒的心理,才讓嫌疑人能一次又一次地施暴成功。所以,孩子要從小灌輸保護自己和維護自身權益的觀念,那麼至少在第一個受害人站出來以後,後面的就不會受到傷害。
  • 為什麼現在有些教師子女很少當教師?
    教育行業跟其他政府部門,醫院和企業不同,以前政府部門,醫院和企業有子女接班,內部安排,照顧內部子弟,有各種名額,後勤,財務,辦公室都能安排子女進去,他們還有大量自收自支的部門,讓子女先進去,然後通過內部考試轉正,但教師行業有其特殊性,對人員素質學歷要求較高,再加上教育在所有政府部門裡的弱話語權,所以編制緊張是每個學校面臨的問題,接班,內部安排幾乎沒有,讓你帶個課可能就是給你天大的面子了!
  • 同樣都是在學校教書育人,城裡的教師和農村教師相比,誰更累?
    「同樣都是在學校教書育人,城裡的教師和農村的教師相比,到底誰更累,誰更有前途呢?」有人問。關於前途,當然是城市的教師更有前途。如果去大城市當教師一點前途都沒有,那麼還有幾個老師會離開農村前往大城市任教。舉個例子,比如我現在是農村的一線教師,如果我擁有足夠強悍的人脈資源,從山旮旯調到大城市去任教,比如去江蘇的某個大城市任教,那麼我每年的待遇至少可以提高四五倍——調過去不僅前途有了,連「錢途」也都有了。所以說到「前途」這一塊,大城市裡的教師算是拿捏得死死的。
  • 在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真的很低嗎?那為什麼教師們不改行?
    中小學教師的待遇是不是非常低?為啥有人成天要求給教師漲工資?客觀的說,不算很低,否則早就改行了,但也不算高,就維持在一個讓你勉強維持生計的境地。但是為啥要說教師工資低,或許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因為教師工資是地方財政負擔,東部省份和中部、西部省份相比,老師的差別天壤之別。甚至一個省之內,不同的地域差別也很大。有錢的,儘可能就多發,沒有錢的,能不發就不發。我在很久以前就領悟到:教師這個行業,其實是經濟的附屬品,經濟好的話,教師待遇會很高,所謂倉廩足而識禮儀,但經濟不好的地方,教師就是臭老九而已。
  • 上海規定教師改作業不能用「X」 用「O」代替
    日前,一位小學老師反映:新學期,學校規定老師批改課堂作業時,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師質疑,難道連孩子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也不用培養了?批改作業不能用「×」新學期剛開始,閘北區一學校教導處就發布了一個新舉措:老師在批改課堂作業時,用「O」替代「×」,批改作業的錯誤。「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柔和一點,儘量選擇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 為什麼醫生可以在外做兼職,而教師卻不能,教師:找誰說理?
    在當今社會教師行業和醫生行業都是比較受人尊敬的行業,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少醫生除了在醫院做醫生,還會在外開設自己的診所,來獲取更多的收入,尤其是一些城市最為明顯,也得到不少人的認可。而作為教師,做校任職,在外開設一個校外培訓機構,來增加收入,卻遭受舉報,認為教師沒有好好教育好孩子。
  • 男教師奇缺,為什麼
    最近,一則有關教師招聘的新聞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鄭州市管城區組織2020年教師招聘,在入圍體檢的100多人的隊伍中,只有一個男生的身影,實在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了。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畢業生供大於求,每年都有大批的畢業生為找工作而發愁,「本科生多如狗,碩士生遍地走」一點都不誇張。用一些人的話說:公辦學校,工作輕鬆,工資不菲,假期又多,報考者應該多如過江之鯽才對呀。
  • 教師能成為讓人嚮往的職業嗎?編制、待遇和減負一個也不能少
    最近網上熱議,眾多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到深圳的某學校從事教師的工作,其中不乏碩士和博士,還有一些世界級名校畢業生,讓網友大呼驚嘆。為什麼清華北大這樣的中國頂級名校的畢業生都去中學教育?按一般理解像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畢業生應該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到國家的高精尖科技的發展上去,而他們卻選擇到地方的中學當教書先生,有點讓人難於理解。
  • 現在的老師和以前比是不是真的輕鬆了?
    現在的老師和以前比是不是真的輕鬆了?其實幹什麼活兒都有這種情況,有人很悠閒,有人很閒在。老師的工作,也是如此。同樣的工作,不一樣的態度,也就有不一樣的結果。這個問題中的時間有點含糊,以前是一年前,五年前,十年前還是更久遠的以前?
  • 教師工資為什麼總是上漲?上海一教師工資單分析
    與上海市整體平均收入比,上海教師工資收入跑贏平均水平,確實不低!與剛入職的年輕老師相比,這份收入不低!與中職學校相比,這份收入不低,中職學校的很多老師就算做了班主任,收入也達不到這個水平。教師工資高嗎?不高!
  • 教師的工資都不低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想回家鄉當教師
    一年之後,她辭職去了淘寶店做了客服工作,不從事教師工作了。朋友為此生氣女兒的氣,說她白白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那麼的辛苦打工賺錢供女兒讀書,都是希望女兒將來有份安穩的工作,不用象父母一樣,無文化四處去去打工。朋友的女兒說:回鄉考上教師有什麼的用,工資低,沒有什麼的前途,分配去那些山卡拉的小學任教,天天對著一班幾個留守兒童,能教出什麼的成績來?
  • 2020年以前,關於教師工資待遇的五大問答(教師必看)
    職稱工資一直是全體教師的詬病,甚至是深惡痛絕,就拿2018年年底這次漲工資為例,同樣教齡的中學一級教師和中學二級教師,竟然每月差了100多塊,至於中一和中高的差距那就別提了。絕大多數教師網上一致呼籲取消職稱工資,那麼,截止2020年以前這個可能嗎?
  • 教師為什麼如此「不務正業」?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令人痛心的情況呢?首先,這是由教師的惰性造成的。教學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項基本工作,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不過,要進行教學研究,就要踏下心來,在時間和精力上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本來在學校教學任務和日常雜務已經讓老師身心俱疲了,哪裡還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教學研究呢?古人云:「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 師恩難忘  致敬教師 | 以前很怕您 現在很想你
    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在這裡小編首先祝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頑皮孩童到青澀少年的生命歷程中老師永遠都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的人讓我們一起回到學生時代仍不忘是您教我出發以前很怕你現在很想你此刻,讓我們對所有老師說聲 「謝謝您,您辛苦了!」
  • 高校教師寫論文有什麼用?都是為了職稱和考核?
    最近,高校教師職稱改革指導意見,引起了學術圈的廣泛熱議和討論。其中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高校教師寫論文有什麼用?寫那麼多論文和專利,沒有半點實際用處,都是在灌水,浪費納稅人的金錢。高校教師寫論文有什麼用?
  • 教師和公務員哪個好?只看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教師考公務員?
    每一年的畢業季,總是會有很多人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要考教師還是考公務員?更有實力強者,公務員和教師編同時上岸,糾結不知道該去哪一個,當然,這糾結的群體大多數是女生,每當被問及公務員和教師到底哪個好,我都只想回問一個問題:每一年教師隊伍中得有多少人報考公務員?
  • 以前當教師擠破頭,如今公費師範生招不滿,原因:待遇問題!
    缺額人數高達700多人,沒有讓人想到的是河南大學和河南師範大學這樣的省字頭開始的大學也招不滿學生,進行了補錄,依然招不滿學生。因為第一次招生沒招夠,又出現了第二次徵集。這要是放在十年前,不但學生爆滿而且還會淘汰很多,正是因為這個現象,引起了很多人士的關注,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教師和公務員待遇差不多,還有長假,但為什麼公務員不願轉教師?
    現在的父母一輩,基本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有穩定可靠的工作,最好的就是進入體制內。而說到體制內的工作,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公務員和教師,這兩個都是鐵飯碗的代表,而且都是越老越吃香。但是我們發現一個事情,就是教師待遇和公務員差不多,還有寒暑假,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公務員去考教師的,基本都是教師去考公務員,這是為什麼呢?
  • 10年過渡期的退休教師和10年之後的退休教師相比,哪種合算呢?
    10年過渡期的退休教師和10年之後的退休教師相比,哪種合算呢?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社會大百科」,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社保,醫保,養老,退休金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社保醫保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