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師和以前比是不是真的輕鬆了?
其實幹什麼活兒都有這種情況,有人很悠閒,有人很閒在。老師的工作,也是如此。同樣的工作,不一樣的態度,也就有不一樣的結果。這個問題中的時間有點含糊,以前是一年前,五年前,十年前還是更久遠的以前?
做了三十多年的教師,咱就跟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吧,從幾個方面粗略地談一下。各地有各地的情況,我就自己的經歷說一下。
1.以前的雜事相對少。
以前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教育教學之外的事務極少。現在的情況不同,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有扶貧任務,志願者服務、註冊某APP,每天都要打卡積分等等。
2.職稱問題淡化。
職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施行,但是大家都沒有太當回事,該晉級的時候,就直接晉級了,即便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教一級開始競爭,但是雖然也有名額限制,但是更多的是很多老師的硬體條件不夠,比如論文、先進證書等,也沒有現在這種特別激烈的情況。
3.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遠沒有現在複雜。
雖然也出現過學生逆反和老師鬧矛盾,或者因為老師處理學生引發家長的憤怒到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但是這種情況極為罕見。即便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時候,社會也是一股腦兒對這樣的學生和家長指責。老師也沒有人要求學生去家裡補課,如果給後進生補課,當然都是義務的。晚自習課結束後,如果老師把學生留下來輔導,家長更是感激,覺得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盡心盡力,在街上見了老師也是熱情打招呼。
現在的狀況大家都是耳聞目睹的,教師的各種事務越來越多,教學反而成為副業了,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的關係遠較以前複雜,老師的職業竟然也成為高危職業之一。很多老師對自己的工作是噤如寒蟬,如履薄冰,還有一些直接佛系。以前見著上課時不管學生只顧自己講課的老師是極不感冒的,只覺得這樣的老師不負責任,是明哲保身。現在覺得這樣的老師倒是窺破紅塵的樣子,值得仿效。
雖然自己依然不會這樣做,看到學生不認真學習,總會不滿,總會把他叫到辦公室裡,苦口婆心地教育一陣,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錯誤,會有幾分鐘學習的熱情。
作為老師這個職業,當初自己選擇了,也就不後悔;中間也有跳槽的機會,自己都放棄了,見著當官的同學也是熱情地打招呼,心裡也有自豪感的。畢竟桃李滿天下,是自己最為得意的。
所以說,無論社會如何評說,只要自己努力做好了,其他的都是如風掠過。就如窗內讀書,有風吹過,有雨落過,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書中,看到歡喜處,可以拍案;看到動人處,自然落淚。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