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真正把尊師重教當回事了,哪怕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客氣話,有的人也懶得說。
在一部分人看來,現在的許多老師,非但不值得尊敬,而且還「有罪」。
這些罪,集中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 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當下最火熱的話題了,哪怕有十多個省份出臺了相關的措施試圖「滅火」,然而這把火還是有欲燃欲烈之勢。
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很多從學生時代過來的80後一代的家長們,等到自己的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突然發現,教育的時代「變天」了,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的老師,動不動就把本該老師批改的作業,一股腦地推給家長。
江蘇一家長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布「退出家長群」的視頻引爆網絡。視頻中他說:「我就退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認真教,下課讓我批改作業,整天不是讓我報補習班,就是讓我批改作業,我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們辛苦了,說實話,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你們辛苦什麼?」
還有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之後崩潰大哭,原來是他工作太忙,天天加班到凌晨,經常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裡的消息,被老師點名好幾次,這次開家長會又被老師提醒,他突然情緒失控,感覺到生活工作都太難,邊哭邊說自己太難了,天天加班開會,老師打電話給他,不是不想接,是開會沒法接,又要盯著孩子,怎麼忙得過來……
家長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 課下撈錢。
家長們的壓力不僅僅停留在心理層面,還表現在經濟壓力上。如果說以前的學生主要是拼努力和天賦的話,現在的學生還要拼自己父母的錢包鼓不鼓。
《2019國內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調查》顯示,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12,000-24,000元和24,000-36,000元兩個範圍內,佔比分別為22.4%和21.7%。38.8%的受訪家庭用於子女校外教育和培養的投入佔家庭年收入的2-3成。調查對象主要包括學齡前、小學及初高中生群體,共有7090位來自於全國二十餘省市的家長參與問卷調查和訪談。
雖說「再窮不能窮教育」,但如果一個家庭的收入,大部分要投在校外的教育支出上的話,這樣的教育模式,是不是也不能叫正常?
有的老師,除了在校內拿著基本工資之外,還要去課外的輔導機構領一份高薪,收入頗豐,前一段就爆出過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英語教師李某收取巨額有償補課費
有網友經過簡單的推算,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李某的英語補課費用居然達到每90分鐘2000元。
這些錢自然都是從家長的腰包裡掏出來的。
三、 體罰、推卸責任。
第三點,雖然矛盾不普遍,但是只要爆到媒體上,就不是小事。很多老師和網友說的「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乾脆別管了,讓社會去教育他吧」,就是這個原因。
一方面,老師迫於教學壓力或者說本身的教學手段不夠豐富,不得不對學生進行懲罰;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或者說某些家長,只要孩子在學校有點磕磕碰碰,就會「找學校的麻煩」。這一點雖說有爭議,不一定都是老師的錯,但最後落實到文件裡,基本上都是學校迫於壓力,要求老師道歉甚至停職了事。
以前的老師好在哪裡?
關於第三點,網上的爭議很大,甚至有很多人持有這樣的觀點,「還是以前的老師好,以前的老師即使打我,我也會尊敬他。」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有這種觀點的網友,可以考慮幾個問題:
以前的老師比現在的老師強在哪裡?是學歷,教學水平,還是說責任心呢?我想,沒有哪個人敢打包票說,以前的老師在這三點上,會比現在的老師強。哪怕是責任心,也不見得都是以前的老師好。
甚至也可以這樣理解,難道以前的老師好,是因為作業布置的沒現在多,打人比現在的老師狠嗎?
作業布置的多少,可以理解成時代的局限,——以前老師不是不想布置很多作業,實在是沒有現在這樣的條件和資源。
而至於老師體罰,甚至打人、扇耳光,怎麼就成了老師負責任的體現了呢?
體罰不等於責任心
對於老師打人對不對,現在有兩個極端,一種就是恨鐵不成鋼,都是為了學生好;另一種認為老師就是在洩憤,對學生會造成長期的心理陰影。比如說二十年後打了自己老師的那位。
在我看來,只要是體罰,都不是對的,或者不是最佳選擇,想想看,現在支持體罰的,其實都是「過去式」,都是根據自己曾經的經驗得出的「教訓」,很少有學生說,支持自己現在的老師對自己體罰的。
別說現在的學生了,就算是以前,現在支持給老師體罰解禁的人,你們在學生時代,對老師的體罰行為,都是完全認同嗎?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現在很多人支持老師體罰,聲援老師,並不是認為老師體罰就是對的,而是在「反省自己」,認為自己當時是錯的。
「如果當初自己努努力,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當初的老師管管我,哪怕是打一頓,該多好?」
「我現在混得很好,多虧了老師一頓暴揍,挽救了我。」
……
這可以理解為,從自身出發的唯結果論。很多人把自己如今的不如意,歸結於當初老師沒有對自己嚴加管教,又或者把自己現在的成功,看作是老師管教之後的自然結果,這都不是完全合理的,就像是我曾經問過的一句話,張良的成功,是不是就應該感謝給他胯下之辱的人呢?
厚古薄今要不得
因此,哪怕是從老師體罰的出發點來考慮,以前的老師也並不比現在的老師強到哪去。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會把現在的老師和以前的老師比較,完全是因為,不僅僅現在的老師,在行為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和規範;更體現在,如今的人,只要會打字,就可以對老師指指點點,少了敬畏之心了。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下您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