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學:當孩子開始欺騙父母說謊時,父母應該感到不安嗎?

2020-09-19 與她心理

當孩子開始說謊後,父母應該感到不安嗎?

很有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說是的。我們都相信誠實是一種道德品德,我們也試圖將這種信念灌輸給我們的孩子。經典的道德故比如《狼來了》和《匹諾曹》,都說明了不誠實的危險,那些撒謊太多的孩子,或者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撒謊的孩子,通常被視為發育異常,為以後的生活帶來麻煩,甚至人品不好。

但研究表明,事實恰恰相反。撒謊不僅是正常的,它也是智慧的象徵

研究發現,兒童早在兩歲時就發現說謊。在一個實驗中,當研究人員假裝離開房間時,孩子們被要求不要偷看藏在他們後面的玩具。幾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問孩子是否偷看了。

這個實驗是由發展心理學家麥可劉易斯設計的,以各種形式對數百名兒童進行了實驗,得出了兩項一致的結論。第一,絕大多數孩子會在獨處的幾秒鐘內偷看玩具。第二天,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此撒謊。無論性別、種族或家庭宗教信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2歲兒童、一半的3歲兒童和80%以上的4歲及4歲以上兒童會否認他們的罪行。

孩子們也非常擅長撒謊。在一系列研究表明沒有一個成年人(甚至孩子的父母)能夠始終分辨出小孩的謊言。

為什麼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早開始撒謊?是什麼將他們與誠實的同齡人區分開來?簡而言之,他們更聰明

劉易斯教授發現,那些謊稱偷看玩具的學步兒童比沒有偷看玩具的兒童語言智商高10分。(當然那些從一開始就不偷看玩具的孩子實際上是所有孩子中最聰明的,但他們是罕見的)。

其他研究已經表明,說謊的孩子有更好的「執行能力」以及提高能力通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稱為「心理理論。(神奇的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其特徵是較弱的執行功能的兒童,以及患有譜系障礙如自閉症,其特徵是思維理論缺陷的兒童,都很難說謊。)根據最近對學齡前兒童的研究,年輕的說謊者甚至更善於社交,適應能力更強

心理學家李康(Kang Lee)研究兒童的欺騙行為已有20多年,他喜歡告訴父母,如果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在2歲或3歲時撒謊,他們應該慶祝一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落後了,也不用擔心,家長通過各種互動遊戲和角色扮演練習來訓練孩子們的執行能力和心智理論,孩子適當的撒謊可以提高他們在執行能力和心智理論測試中的得分。換句話說,說謊對你的大腦有好處

對於父母們來說,這些發現肯定很讓人崩潰,我們希望孩子聰明,但是絕不希望他品質不好。但多半孩子撒謊都是在為自己的安全或者社交,我們最擔心就是孩子品行不好在偷竊或者一些不好品質上說謊,這種情況我們如何讓孩子誠實呢?

總的來說,胡蘿蔔比大棒更有效。研究表明,像打屁股這樣的嚴厲懲罰對阻止說謊幾乎不起作用,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在一項研究中,對兩個教育理念不同的學校調查發現:一個採用高度等懲罰性措施體罰學生紀律,另一個喜歡更緩和的方法如口頭批評和去校長辦公室。酷愛體罰的學校學生不僅更容易說謊,而且也更擅長撒謊。

同時,目睹他人因誠實而受到讚揚,例如:「如果你說實話,我會非常高興。一個簡單的承諾就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多項研究表明,16歲的孩子在發誓說真話後,對自己和他人的錯誤行為撒謊的可能性更小。如果孩子們承諾不偷看,研究人員不在房間時,他們偷看玩具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研究發現哪怕僅僅是保證一個口頭協議「我會說實話」都能達到目的。在嬰兒期結束時,孩子們似乎已經掌握了對他人做出口頭承諾的重要性

至於那些關於童年的道德故事,你可能想要跳過那些更不祥的故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給孩子們讀一些關於欺騙的危險的故事,比如《狼來了》和《匹諾曹》,並不能阻止他們說謊。相反,讀一些說真話得到認可的故事,確實會減少減少了謊言,儘管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誠實行為的關鍵是傳遞積極的信息,強調誠實的好處,而不是欺騙的壞處

當然還有一個這樣有的實驗,你也可以付錢讓孩子誠實。在一項涉及5- 6歲兒童的研究中,李教授和他的同事們給說出錯誤行為真相的人給予經濟激勵。撒謊能掙到2美元,而坦白能掙到8美元。研究的問題是:真相的代價是多少?

當誠實沒有回報時,五分之四的孩子會選擇撒謊。

當獎金增加到2美元時,這個數字幾乎沒有變化。

但是當誠實的報酬是謊言的1.5倍時(僅僅變成3美元),孩子天平就偏向於真相。

換句話說,誠實是可以買到的,但代價很高。並且研究發現:絕對的錢數量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相對價值,可以說是誠實與不誠實的匯率

這回家長是不是覺得孩子們的撒謊的決定是非常有策略的,孩子們也在考慮比例,確實是聰明的孩子啊!

相關焦點

  • 兒童心理學:當孩子開始說謊時,家長不要慌,說謊的孩子更聰明
    當孩子開始說謊後,父母應該感到不安嗎?很有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說是的。我們都相信誠實是一種道德品德,我們也試圖將這種信念灌輸給我們的孩子。孩子們也非常擅長撒謊。在一系列研究表明沒有一個成年人(甚至孩子的父母)能夠始終分辨出小孩的謊言。為什麼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早開始撒謊?
  • 孩子為什麼說謊話?或許父母應該做好這幾點
    3歲以下孩子說一些無傷大雅的話是很常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說謊還是在說實話,這些話可能來源於活躍的想像力、健忘等原因。 3-6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因害怕受罰而試圖欺騙,謊話成了保護傘。
  • 孩子好說謊,先別著急發火,找到說謊原因再教育
    許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都表明,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是一種在幼兒早期就會出現的情況,這種避免懲罰的說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像成人有時不得不說謊來保護自己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說謊是具有適應價值的,說謊似乎是出於生存與適應的「自然行動。」大多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父母懲罰的嚴厲程度與孩子犯規時的說謊有關。父母懲罰得越嚴厲,孩子越可能說謊。
  • 孩子習慣性說謊怎麼辦?父母該分析原因,讓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
    因此下次考試照樣沒有考好的妞妞,又想了一個辦法來欺騙父母,這次妞妞的父母開始擔心起來了,因為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變得特別的愛撒謊。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的時候,父母嚴厲的批評孩子,在當時孩子會立刻變得很乖,也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可只要父母一轉身,孩子就會立刻忘記掉剛才父母是怎麼要求自己的,他們只會去思考下一次,要怎麼做才能逃避父母的責罵,這時孩子就會開始嘗試去撒謊。
  • 孩子開始說謊?不是壞事父母別著急,4招教你穩妥應對
    有一次,文文讓孩子去刷牙,過了沒一會兒,孩子就回來告訴文文自己已經完成刷牙任務了。但後來卻發現孩子的牙杯和牙刷都沒有動過的痕跡,而這也就表明孩子是在說謊。其實當孩子解鎖說謊這個新技能時,家長應該感到高興。科學家曾經用腦功能成像技術明確展示了說謊和說真話時大腦活動區域的不同。人們在說謊時,為了不露出破綻,會時刻處於一種分析判斷的狀態。
  • 三歲孩子「說謊」,是成長過程的一種本能,父母可用三招巧妙應對
    那麼,孩子說謊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應對呢?父母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麼要說謊,當然,無論孩子是出於什麼目的而說謊的,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那麼父母就應該把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放在首位,然後再想辦法糾正。如果父母根本不管孩子說謊的原因,只是一味地追問和批評孩子,那麼,孩子也只會繼續用謊話來掩飾,這樣不但沒辦法達到讓孩子糾正錯誤的目的,反而會加深孩子的內疚和不安。
  • 《說謊心理學》:說謊是天生的,孩子說謊成性,家長試試以下4招
    關於"說謊"這件事,英國的說謊心理與行為研究專家伊恩·萊斯利(Ian Leslie)在《說謊心理學》中提到:說謊是天生的,誠實需要學習。 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被父母教導"不要說謊,說謊不是好孩子",可是,我們誰沒有說過謊?
  • 父母撒謊式育兒,孩子越擅長說謊,父母需反省
    家長從小對孩子說謊話,這叫「撒謊式育兒」,《實驗兒童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撒謊式育兒」會對孩子成年後造成不良影響,小時候被誆騙長大後也傾向於說謊。小雨兩三歲時,特別挑食,不愛吃飯,吃頓飯半天吃不完。小雨的爸爸很納悶,小雨平常不是愛撒謊的孩子啊,怎麼上學了就變了,直到又一次,小雨打碎了家中的花瓶,爸爸問他時,他卻說是哥哥打碎的,而哥哥那天剛好和媽媽在外面買東西,幾番詢問,小雨才承認是因為害怕媽媽打他才撒謊的。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用「TRUTH溝通法則」,父母要重視
    父母對孩子抱有很多的期待,但是當孩子發現自己沒辦法達到父母的預期值,他們就會開始通過謊言來讓父母相信。比如父母不想要孩子吃很多零食,但孩子還是內心按耐不住偷吃了,但孩子的內心還是希望父母能夠把自己當成好孩子,所以當他們面對父母的時候就會謊稱自己沒吃零食。
  • 孩子說謊並不是「學壞」了,「謊言」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教導孩子誠實守信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事情,但是往往會有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撒謊,並且用謊言來掩蓋自己。實際上,孩子說謊的行為不僅僅是孩子對一件事情有所隱瞞和避諱,這也折射出家長的一些問題。分數沒有改動的痕跡,媽媽看向署名的地方,她知道,是孩子把別人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小米沒有發火,她問兒子:「這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試卷?」孩子剛開始還很堅定的回答「是」,在小米的多番追問下,兒子終於說出了實話。面對孩子隱瞞分數,欺騙家長的行為,很多家長選擇的都是大發雷霆,甚至是打、罵孩子,這是赤裸裸的謊言和欺騙,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惡劣的行為。
  • 孩子開始撒謊了:父母要慶幸,孩子長大了
    那麼,孩子撒謊了,好還是不好?這背後隱藏著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人們習慣於說謊,而說謊的本質就是為了獲利,無論是出於善或惡。比如謝爾頓,他不喜歡上體育課,所以想辦法撒謊了。發現孩子開始撒謊,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大多數父母會下意識地擔憂:天哪!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撒謊,長大了還得了!
  • 父母對孩子說謊壞處多 三類謊言千萬不能說
    說謊都是不好的,在教育孩子時,不光是注重孩子是否說謊,家長更是不能對孩子說謊。父母對孩子說謊的壞處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父母說謊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給孩子帶來一個不健康的教育環境。那麼父母對孩子說謊有哪些壞處呢?
  • 孩子受壓抑的7種表現,當父母的你看出來了嗎?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如是嬰兒啼哭,可抱著他們搖一搖,直到他們恢復平靜。研究表明孩子被抱著的時間越長,他們哭泣的次數就越少。即使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抱著他們也可使其恢復平靜。
  • 孩子說謊成癮,父母不敢打罵,如何教育孩子讓他變誠實
    同事小王最近非常生氣,他告訴我們現在兒子學會撒謊了,欺騙家裡欺騙學校,開始逃學。小王的兒子年紀並不大,今年剛上六年級,就在前段時間小王兒子的班主任給小王打來電話問"孩子生病好了嗎?小王已經有三天沒來上學了"。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好像記憶中都有,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會給自己說謊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善意的謊言」,大人們說的謊都是善意的,而小孩子說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同樣是謊言,但是性質卻完全不一樣。還記得你第一次說謊的情景嗎?當時的感受是如何的,內心像不像小鹿一樣亂撞,我們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嗎?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父母不要一味打罵,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有些父母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說謊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為了不去上課還編各種各樣藉口從而欺騙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惱,明明孩子小時候很乖巧的,為什麼長大之後就變得很愛說謊了。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可以使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好像記憶中都有,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會給自己說謊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善意的謊言」,大人們說的謊都是善意的,而小孩子說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同樣是謊言,但是性質卻完全不一樣。還記得你第一次說謊的情景嗎?當時的感受是如何的,內心像不像小鹿一樣亂撞,我們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嗎?
  • 孩子心理壓抑的這7種表現,當父母的你看出來了嗎?
    「哭泣是一種自然癒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鬆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後大聲啼哭,這就是為什麼總會有很多哭成淚人的孩子。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如是嬰兒啼哭,可抱著他們搖一搖,直到他們恢復平靜。
  •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愛說謊的毛病?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生活中,當孩子撒謊時,大人總是很生氣。比如孩子在家裡面玩球,不小心打破了父母心愛的花瓶,陶瓷杯;喜歡在牆上亂畫;把媽媽的化妝品塗在臉上;偷吃巧克力等等。當大人再三詢問是不是他們幹的,他們總是說沒有,儘管他們的袖子上都是顏料,嘴角還粘著巧克力。
  • 研究表明:幾乎每個孩子都會說謊,當孩子說謊時,你的行為很重要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會面臨層出不窮的育兒問題,不但要在學習、生活方面操碎了心,還要引導孩子養成正面的思想道德品質。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突然有一天開始撒謊,並且還把謊話說得有鼻子有眼,讓你聽了又好氣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