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的人必看,10種富含鐵的美食,邊吃邊補

2020-12-19 我愛萌貓咪

鐵是一種具有多種重要功能的礦物質,它的主要作用是作為紅細胞的一部分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它是一種必要的營養物質,意味著你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它。每天的攝入量是18毫克。有趣的是,你身體吸收的鐵量部分取決於你儲存了多少。如果你的攝入量太低,無法彌補你每天失去的量,就會出現營養不足。缺鐵會導致貧血和疲勞等症狀。不吃富含鐵的食物的經期婦女缺鐵的風險特別高。幸運的是,有很多好的食物可以幫助你滿足日常的鐵需求。以下是12種富含鐵元素的健康食品。

1、貝類

貝類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所有的貝類含鐵量都很高,但蛤、牡蠣和貽貝的含鐵量特別高。例如,一份100克的蛤蜊可能含有高達3毫克的鐵,這是每日需求量的17%。然而,蛤蜊的鐵含量變化很大,有些種類可能含鐵量更低。貝類中的鐵是亞鐵血紅素,與植物中的非亞鐵血紅素相比,你的身體更容易吸收亞鐵血紅素。

一份100可的蛤蜊也能提供26克蛋白質,24%的每日所需維生素C, 4125%的每日所需維生素B-12。事實上,所有的貝類都富含營養物質,並已被證明可以增加血液中有益心臟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雖然人們對某些魚類和貝類中的汞和毒素有合理的擔憂,但食用海鮮的好處遠遠大於風險

2、菠菜

菠菜以極低的熱量提供許多健康益處。大約100克的生菠菜含有2.7毫克的鐵,也就是每日需求量的15%。雖然這是一種非血紅素鐵,不易被吸收,但菠菜也富含維生素C。這很重要,因為維生素C可以顯著促進鐵的吸收。菠菜還富含抗氧化劑,稱為類胡蘿蔔素,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減少炎症,保護眼睛免受疾病的侵害。

食用含有脂肪的菠菜和其他綠葉蔬菜有助於身體吸收類胡蘿蔔素,所以要確保在吃菠菜時攝入健康的脂肪,比如橄欖油。

3、動物肝臟的肉

內臟非常有營養。常見的類型包括肝臟、腎臟、大腦和心臟——所有這些都富含鐵。例如,一份100克的牛肝含有6.5毫克的鐵,相當於每日供給量的36%。內臟也富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銅和硒。肝臟的維生素A含量特別高,每100克提供10.49%的每日供給量。更重要的是,內臟是膽鹼最好的來源之一,膽鹼是一種對大腦和肝臟健康很重要的營養物質,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膽鹼

4、豆類

豆類富含營養。最常見的豆類有豆類、扁豆、鷹嘴豆、豌豆和大豆。它們是鐵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對素食者來說。一杯熟扁豆含有6.6毫克鐵,佔每日供給量的37%。像黑豆、海軍藍豆和芸豆這樣的豆類都可以幫助你增加鐵的攝入量。事實上,半杯熟黑豆能提供大約1.8克的鐵。

豆類也是葉酸、鎂和鉀的良好來源。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豆類和其他豆類可以減少糖尿病人的炎症。豆類還可以降低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心臟病風險。此外,豆類可以幫助你減肥。它們富含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卡路裡攝入。在一項研究中,含豆類的高纖維飲食被證明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減肥同樣有效。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鐵,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綠色蔬菜或柑橘類水果。

5、紅肉

紅肉令人滿足,營養豐富。一份100克的絞碎牛肉含有2.7毫克的鐵,佔每日需求量的15%。肉類也富含蛋白質、鋅、硒和幾種B族維生素。研究人員指出,經常食用肉類、家禽和魚類的人缺鐵的可能性較小。事實上,紅肉可能是最容易獲得的血紅素鐵的單一來源,這可能使它成為貧血患者的重要食物。在一項觀察有氧運動後鐵儲備變化的研究中,食用肉類的女性比食用鐵補充劑的女性能更好地保留鐵。

6、南瓜籽

南瓜子是一種美味的可攜式小吃。一份28克的南瓜籽含有2.5毫克的鐵,這是每日需求量的14%。此外,南瓜籽還富含維生素K、鋅和錳。它們也是鎂的最佳來源之一,而許多人的鎂含量很低。一份28克的量含有每日所需鎂量的40%,有助於降低你患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和抑鬱症的風險。

7、藜麥

藜麥是一種常見的穀物,被稱為假穀物。一杯煮熟的藜麥提供2.8毫克的鐵。此外,藜麥不含麩質,是乳糜瀉或其他形式麩質不耐症患者的理想選擇。藜麥的蛋白質含量也比其他穀物高,還富含葉酸、鎂、銅、錳和其他營養物質。此外,藜麥比其他穀物具有更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你的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自由基是在新陳代謝和應對壓力時形成的。

8、火雞

火雞肉是一種健康美味的食物。它也是鐵的良好來源——尤其是深色的火雞肉,一份100克的深色火雞肉含有1.43毫克的鐵,這是每日供給量的8%。相比之下,同樣數量的白火雞肉只含有0.7毫克。黑火雞肉每份含有28克蛋白質和幾種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鋅含量佔每日需求量的32%,硒含量佔57%。

食用像火雞這樣的高蛋白食物可能有助於減肥,因為蛋白質會讓你感到飽腹,並在餐後增加你的代謝率,高蛋白攝入也可以幫助防止在減肥和衰老過程中發生的肌肉損失。

9、西蘭花

西蘭花非常有營養。一杯煮熟的西蘭花含有1毫克的鐵,這是每日需求量的6%。此外,一份西蘭花還含有112%的每日所需維生素C,有助於身體更好地吸收鐵。同樣的分量也富含葉酸,提供5克纖維,以及一些維生素K。西蘭花是十字花科蔬菜家族的一員,還包括花椰菜、球芽甘藍、羽衣甘藍和捲心菜。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吲哚、蘿蔔硫素和硫代葡萄糖苷,這些植物化合物被認為可以預防癌症。

10、豆腐

豆腐是一種以大豆為基礎的食物,在素食者和一些亞洲國家很受歡迎。半杯豆腐可以提供3.4毫克的鐵,佔每日需求量的19%。豆腐也是硫胺和幾種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包括鈣、鎂和硒。此外,每份含有22克蛋白質。豆腐含有獨特的化合物稱為異黃酮,這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心臟病風險,緩解更年期症狀有關。

相關焦點

  •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人體缺鐵時吃以下哪種食物補充效果更好?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人體缺鐵時吃以下哪種食物補充效果更好?時間:2020-09-24 09:4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邊答題邊漲知識呀!人體缺鐵時吃以下哪種食物補充效果更好? 人體缺鐵時吃以下哪種食物補充效果更好?
  • 鐵與人體的那些事!孩子缺鐵如何補?
    一.缺鐵症狀孩子缺鐵可致缺鐵性貧血,3歲內的小兒最常見。多在3、4個月以後,胎儲鐵用完,母奶含鐵少。二.補鐵方法1、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非血紅素鐵及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由於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幹擾,吸收率極低,米麵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 ~ 3%。
  • 減肥不能缺鐵 盤點富含鐵的食物
    在西方人的食譜中,穀類食物、蔬菜和肉類提供了人體所需3/4的鐵。每4200焦耳(1000卡裡路)的食物含6~7毫克的鐵,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節食的女性患貧血的危險性較大。咖啡的鞣酸含量比茶低,但是它含有氣的阻礙鐵吸收的成分。  早飯要吃穀類食品。大部分穀物類早餐富含鐵。看一下食品標誌,找出每份的鐵含量。由於麥片含的鐵為非原血紅素鐵,因此早餐要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麥片粥和繆斯利(一種年歲的穀物、堅果、幹過等混合而成的瑞士風味的早餐食品)的營養十分豐富,但是含鐵量不高。  不要吃太多未經加工的麥麩。每天最多吃兩湯匙麥麩。
  • 寶寶貧血就是缺鐵嗎?鐵是血液小人參,家長們補對了嗎?
    春補鈣,夏補鋅,家中必備益生菌,鐵是血液小人參,體弱需補維生素,最最重要是腦黃金(DHA),你補對了嗎?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引起嬰幼兒貧血最常見的原因,但不是所有的貧血都是缺鐵引起,要查明原因再對症治療。首先,嬰兒在4~6個月最容易出現貧血,正常新生兒體內儲存鐵及出生後紅細胞破壞釋放的鐵,一般只能夠出生後4個月的需要,嬰兒又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鐵的需求量相對較大,母乳中的鐵量不足以滿足嬰兒需要,若4個月後不及時添加含鐵輔食,就很容易導致嬰兒缺鐵。
  • 寶寶缺鐵吃什麼輔食?怕缺鐵吃全機能肝粉
    寶寶缺鐵吃什麼輔食1、及時添加富含鐵的寶寶6個月之後,大多都會面臨著缺鐵的危險。寶寶6個月的時候,及時為添加富含鐵的輔食,以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所以我們通常推薦,高鐵米粉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僅僅依靠高鐵米粉不足以滿足寶寶鐵元素的需求,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也要給寶寶安排上。比如說,動物肝臟含鐵量高,而且是易於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同時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映,是極好的輔食材料。
  • 10種富含鐵的健康食品,讓你活力滿滿
    如果鐵攝入不足,您可能會感到疲勞,最終可能會缺鐵性貧血。如果您有興趣增加鐵的攝入量,可以在健康飲食中使用以下13種食物。小扁豆是鐵的另一種植物來源。一份100克的熟食可提供3毫克以上的鐵。小扁豆的纖維含量也很高,大約為8毫克。另外,扁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鎂和鋅。鷹嘴豆,也稱為鷹嘴豆,富含鐵。半杯熟鷹嘴豆含有超過2毫克的鐵以及其他幾種礦物質。
  • 寶寶缺鐵吃什麼輔食?怕缺鐵吃肝粉
    寶寶缺鐵吃什麼輔食?寶寶缺鐵不是一件小事,一旦發生缺鐵性貧血,不僅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導致免疫力降低,還可能損害智力發育。所以媽媽們平時要多加注意,做到寶寶缺鐵早知道,同時在輔食添加過程中保證鐵元素的充分攝入,幫助寶寶預防缺鐵性貧血。
  • 寶寶身體缺鐵的5種危險信號,有它們時,十有八九可能缺鐵了!
    2、6-12月大的嬰兒每天需要10毫克的鐵質,所以1歲前的寶寶除了吃母乳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加強鐵質的米糊或奶粉等補充。3、1-12歲的兒童每天需要攝取9-10毫克的鐵質。寶寶身體有這5種信號,十有八九可能缺鐵了信號1:食慾較差寶寶的胃口食慾都不佳,且表現出乏力、面色蒼白的狀況,如果這時寶寶沒有生病表現,那很可能就是鐵質缺乏了。信號2:指甲壁變薄寶寶的指甲壁如果很薄的話,還比較容易折斷,那就要考慮下是否是由於缺鐵,這一條大人也可以適用。
  • 鈣鐵鋅,別瞎補!這樣吃,更有效
    但要不要補,怎麼補充,得科學對待,不一定非得吃藥。寶寶平常吃的食物裡,其實就有補鈣之王、補鐵冠軍,補鋅神器!鈣鐵鋅,怎麼補最靠譜?怎麼吃吸收好?2、4-6個月: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體內儲存的鐵逐漸耗盡,缺鐵性貧血的風險也相應增加。
  • 幾種富含鐵元素的食物,你絕對想像不到
    在日常飲食中,如果我們的鐵元素吸入不足的話,就會給身體帶來各種問題,例如: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臉色蒼白等等。想要補鐵,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瘦肉、豬肝以及各種動物肝臟。但是你知道嗎?有些補鐵的綠色蔬菜便宜又高效,千萬別錯過哦~鐵是人體所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之一,對於人體,鐵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哪一種元素,即便在我們人體內是微量的,它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蓮藕蓮藕是根莖類食物中含鐵量很高的食物。
  • 補鐵必看!這4種蔬菜含有大量鐵元素
    鐵元素是人體的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由於女性生理期的影響,女性缺鐵比男性更為突出。缺鐵引發的貧血常出現症狀如頭暈耳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長期缺鐵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日常食補鐵元素是非常必要的。補鐵的食物有很多,以下這四種食物都含有大量鐵元素。
  • 鈣鐵鋅,別瞎補!這樣吃,更有效
    咱中國家長,對於給娃補充「鈣鐵鋅」一直有執念,生怕娃缺這個、缺那個。但要不要補,怎麼補充,得科學對待,不一定非得吃藥。寶寶平常吃的食物裡,其實就有補鈣之王、補鐵冠軍,補鋅神器!鈣鐵鋅,怎麼補最靠譜?怎麼吃吸收好?小鶴鶴來講清!
  • 缺鐵會影響智力發育,出現這些表現,再不給寶寶補就來不及了
    經常會看到寶媽們在聊天群裡討論如何給寶寶補鈣,但其實比起補鈣,寶寶更重要的是補充這個微量元素——鐵元素,鐵元素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更是不可缺少的,長期缺鐵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還會影響其身體發育,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
  • 河南的大鍋菜,2米寬大鍋做數千人的量,邊吃邊盛看著就壯觀
    河南的大鍋菜,2米寬大鍋做數千人的量,邊吃邊盛看著就壯觀。雖說隨著年代的發展,很多人在追求美食上都會有所變化,但是有些值得大家追求的農村菜到至今一樣很火爆,許多有吃過的人也是非常愛吃,尤其是外地人沒吃過,第一次見到農民做這些農家菜直呼很過癮,份量足的同時還非常美味,一鍋吃數千人。
  • 廣禾堂請準媽媽來邊吃邊聊
    為啥用黑麻油月乃湯燒月子餐  廣禾堂請準媽媽來邊吃邊聊  文/叢笑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新媽咪坐月子選擇吃專業月子餐:由營養專家針對產婦體質精心搭配食譜,專人每天送餐上門,調理師一對一服務,家人省心,可以有更多時間專心照顧寶寶和媽媽。
  • 用電飯煲這樣做的飯,一個人可以吃一鍋,家人邊吃邊贊我是大廚師
    有的時候不知道吃什麼好了。吃完飯就想著下頓飯吃啥,於是就習慣性的,天天叨咕吃啥飯。這也是每一個家庭主婦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各種搭配的飯菜。如果做滿桌子飯菜剩下很多,就會想哪個菜沒有做好吶。怎麼都不喜歡吃了。做對了口味,飯菜幾乎不剩下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這也是家庭主婦們的一份小快樂。有次和孩子們一起吃快餐去,其中一道廣味的煲仔飯點一個都沒夠吃。當時我就琢磨煲仔飯的做法,感覺很不錯飯菜一鍋出了。
  • 最補血的食物是這五種,你補對了嗎?
    孕期缺鐵極易常見,說到補血,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紅棗、紅糖。實際上,這都是錯誤的做法。平時生活中吃點紅棗、紅糖當然沒問題,但吃它們並不能緩解貧血症狀或達到補血的效果。一、補血補的是什麼?臨床上常見的貧血和老百姓日常所說的「貧血」,絕大多數是指缺鐵性貧血。通常是因為造血原料不足、鐵吸收障礙或者慢性失血等造成鐵丟失。此種貧血在生育期婦女和嬰幼兒中發生率最高。
  • 身體缺鐵出現的4個現象!趕緊補起來
    2、注意力不集中 缺鐵的人,神經遞質素的合成可能會發生改變,使得我們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變慢。 3、指甲變脆,皮膚、毛髮乾燥 缺鐵會使人的手腳指甲變薄變脆,容易折斷,嚴重時還會出現指甲凹陷、外翻等症狀;缺少滋潤,皮膚毛髮也會變得乾燥,易脫皮、脫髮。 4、皮膚蒼白 不是皮膚白嫩,而是變得蒼白,這是紅細胞和血流量減少的典型表現。
  • 孩子缺鈣、鐵、鋅有哪些表現?該不該補?怎麼補?
    雖然小編自己覺得說了很多遍,但還是有家長疑惑:孩子的鈣鐵鋅真的不用補嗎?微量元素檢測結果說缺鈣鐵鋅怎麼辦?孩子現在有XXXXX的問題,是不是缺鈣/鐵/鋅?簡單地翻譯成「人話」就是:微量元素檢測的結果單獨說明不了問題,需要跟其他檢查放在一起,然後由醫生綜合考量孩子目前的身體狀況,才能最終給出孩子是不是缺乏某種元素的結果。說了這麼多,那麼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給孩子補鈣、鐵、鋅呢?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食物?這6種食物是補鐵小能手,貧血患者要多吃
    日常中常說的貧血多指缺鐵性貧血,鐵元素是血紅蛋白以及血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倘若人體鐵攝入不足或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血紅蛋白和血細胞生成量減少而引發貧血,主要表現為身體乏力、耳鳴、心悸、頭暈頭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