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要用到的地圖是美國陸軍工程署陸軍製圖局於1953年印行的湖北漢口區域地圖,比例尺為1: 25萬,感興趣的澎友們可以自行下載,結合下面的文字比對。
下載連結: http://www.lib.utexas.edu/maps/ams/china/txu-oclc-10552568-nh50-5.jpg (5.6 MB)拿到一張軍用地圖,
首先從「邊角料」開始讀,以窺全貌。本圖的各類標註位於右側與底部,可以放大後一一查看。
比例尺:即地圖上某線段的長度與實地兩點間的水平距離之比。本圖為1:25萬,即圖上1釐米相當於實地距離2500米;製圖者還標註了三種單位的直線比例尺,只看「公裡」部分即可。
地理坐標網:橫線為緯線,縱線是經線。本圖採用麥卡託投影,查看內圖四角,得到繪製範圍為北緯30-31度,東經114-115.5度(經度的每一度被分為60角分,每一分為60秒,115°30′ 可讀成115度30分,即115.5度)。
地物符號:湖泊河流、房屋公路等都是地面上固定性物體,叫做地物。本圖右側仔細標註了道路和境界的代表符號,稻田、溼地和森林的符號,居住地則用黃色填充標出。當時的漢陽、漢口、武昌為人口密集處,與目前的「長江、漢江將武漢隔成三鎮格局」基本一致。
顏色:地圖上的顏色非常重要,老式軍用地圖一般經常用到下面幾種顏色。
黑色——建築物,鐵路和公路等;
紅棕色——主幹道,等高線;
藍色——河流、湖泊等水系註記和水部普染;
綠色——森林等植被普染;
棕色——等高線高程註記、變形地及比高註記。
分幅和編號:對於面積較大的土地,測繪地形圖需要按計劃將地面劃分為若干小塊,每塊為一幅圖,即地形圖的
分幅。如果按照1:25萬的比例尺測制,那麼畫完中國將會有一萬多幅地圖。為了方便保存和使用,就需要將這些圖按一定規律
編號。本圖上部寫出了「身份證」信息,即 L500 組的 NH 50-5。
圖幅編號參考圖:方便使用者查找鄰圖編號。(事實上,編號的制定是有規律可循的,1:25萬地形圖的編號往往以百萬分之一的地形圖編號為基礎,可以根據現有圖號求相鄰圖號。)
真北、磁北和坐標北:三北方向線。地面上任一點指向地理北極的方向即真北方向線。磁針北端所指的方向即為磁北,磁北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坐標北也叫圖北,即地圖上坐標縱線所指的方向。
接下來,等高線的判讀至關重要。地貌在軍事上是攻防作戰的重要條件,軍用地形圖上主要用
等高線表示法來還原立體感。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曲線,
等高距是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程差。等高距大、等高線稀疏,則地面起伏顯示得比較粗略;等高距小、等高線密集,則地貌表示得比較詳細。確定等高距大小需要考慮比例尺、地圖用途和繪圖區域的地貌特點,同一幅地形圖的等高距是一致的。
如果仔細看本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右上區域,可以發現部分等高線比較粗。這種叫做
加粗等高線(index contour line),為了便於使用者查找高程,規定從0米開始算,每隔四條
基本等高線(intermediate contour line) 就加粗,同時標註高程。還有一種等高線是
輔助等高線(supplementary contour line),用虛線表示,通常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高距測繪,用來補充基本等高線顯示不到的地貌,多在平原丘陵地區的局部地段使用。本圖中,底部標註了等高距為100米,輔助等高線按50米的等高距測繪。
等高線不能顯示的山頂和其它地方,一般會標註高程,本圖中陸標和三角點旁邊都有數字表示高度。在同一幅地形圖上,基於相同等高距,可以得到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等高線也是識別基本地貌的工具。主要的地貌包括山、鞍部、山谷、山脊、凹地等。凸起高於四周地區的高地叫
山,最高部位叫
山頂。山頂按形狀分為圓山頂、尖山頂、平山頂,等高線表示也不同。連接兩個山頂間狀似馬鞍的部分,叫
鞍部。由若干山頂、鞍部相連形成的凸出部分,叫
山脊。兩個山脊間低凹的部分,叫
山谷。山谷是聚水的地方,等高線凹入部分頂點的連線叫做
合水線(左下角)。
對於軍隊來說,防守線一般設在地勢適宜、視野良好的地方,山坡斜面最好成一線,反映在地圖上即為等高線由疏變密的變換線上。
其他微型地貌還包括陡崖、巖峰、梯田等等。通常而言,大於1:10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能比較理想地反映地面起伏,而本圖為1:25萬的中比例尺地圖,等高線更類似「形態線」,在上面進行坡度量測的意義並不大。
大比例尺地圖的等高線密集、等高距小,在地貌顯著的地方可以「腦補」現實中的樣子,可對於測繪區域地形平緩的中小比例圖來說,靠等高線模擬需要豐富的經驗。如今,在線的谷歌地圖就可以根據地貌和高程進行渲染,大大便利了用戶體驗,下面兩張地圖正反映了同一片區域的今昔對比。
藉助上文的基本知識,澎友們以後看到歷史軍用地圖,也許會知道上面畫的東西是怎麼一回事了。不過,根據地圖來確定目標點位置、量算實地距離並利用它行進則是另一碼事。你可能需要量角器、指北針、指揮尺等工具,更需要深入閱讀相關書籍,軍迷澎友們有信心嗎?
相關資料:(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