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的盜搶測無所不用其極,但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2020-12-16 中國網文化

古今中外,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

罪惡之手先伸向東北和臺灣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軍用地圖,大多是戰前竊取我國測繪的大、中比例尺地圖複製的,也有部分是戰前秘密派遣人員測繪的。

日本參謀本部對中國進行軍事偵察始於明治五年(1872年):軍官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對吉林、黑龍江以及新疆伊犁將軍鎮守地的地理、兵備、民政、人心傾向,包括語言、貨幣種類、物價等進行了探察。

隨後,日本又派人乘艦艇去中國臺灣,同時對中國沿海進行偵察測量,繪製《清國渤海地方圖》和《陸軍上海地圖》。不久,日本軍方又完成《清國北京城全圖》《清國湖南省圖》的繪製。

當年日本潛入中國盜測地圖的一般2—3人一組,多數為軍官,也有少數僱員。他們攜帶羅盤和測高氣壓計,分頭行動,主要沿道路對周圍地形進行細部測量。他們以羅盤測定方位,以徒步、馬車、轎子等一小時的平均行進數來對距離進行概算。

1883年,日軍參謀本部少佐梶山鼎介潛入中國,撰寫《鴨綠江紀行附圖》,並繪製鴨綠江至奉天(今瀋陽)沿途地形圖。他在中國「旅行」日記中觀察所到之處的人口、駐軍、城池的兵要地誌情報,並校正英國人繪製的大連灣地圖。

1895—1897年,日本臨時測圖部對我遼東半島和臺灣進行測繪。尤其是對臺灣,分別派出多個測圖班測繪各種比例尺的地圖。日本佔領我國臺灣的50年間,曾先後測繪發行六套不同比例尺的非常精確的地形圖。他們先從大地測量做起,在臺灣全省建立了完備的三角點測量網。後來美軍的臺灣地圖基本都是根據日本軍隊手中的地形圖繪製的。而日軍對臺灣的測繪,特別是新竹、彰化、嘉義等地的測繪,則是伴隨其近衛師團對當地人民血腥的殺戮進行的。

▲浙江臨安發現的侵華日軍地圖

挖空心思的偷盜手段

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日軍趁機公然對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進行軍事測繪,同時還秘密派人在安徽、浙江、福建進行「旅行測圖」。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抓住時機,公開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測繪,包括旅順、鐵嶺在內的地區幾乎無一遺漏。此時的測繪手段比最初使用的簡易手段有了改進,他們採用經緯度和三角測量法測繪,精度大大提高。

除了在地面上的盜測,日本人還利用飛機進行航空測量。1928年,出兵中國山東的日軍第三師團司令部根據飛機航測製作膠濟鐵路沿線125000地形圖,這是日軍第一次對我國進行航測製圖。此後,日軍在中國戰場廣泛利用飛機航測地圖。

說到盜圖,日本人中有兩個軍官值得一提——岡村寧次與佐佐木到一。1923年,孫中山的軍事顧問佐佐木到一曾參與制訂攻打陳炯明的作戰計劃,在此期間藉機偷走我國兩廣1100000的200多幅軍用地圖,也因此受到日本參謀部次長武藤信義的嘉獎。不僅如此,佐佐木到一後來還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元兇之一,野田毅和向井敏明這兩個進行「百人斬」的惡魔便是他的手下。

岡村寧次早在日本陸軍大學當教官時,就被軍閥孫傳芳請到中國當軍事顧問。孫傳芳請他作對付北伐軍的作戰計劃,他一口答應:「好啊,拿地圖來。」直到作戰計劃完成,被他拿走的150000的全套華中地圖都沒有還回去。1926年,北伐軍打到長江邊上,孫傳芳的軍隊節節敗退,岡村寧次僱了一艘小船逃到江上,最後從舷梯爬進了停在長江上的日本旗艦。出逃的岡村寧次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唯獨懷揣著這套華中地圖。回日本後,他把地圖交給了日本參謀本部,獲得了巨額秘密賞金。

明目張胆地搶奪中國地圖

除了偷盜中國地圖,日軍還從佔領地搶奪地圖。「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位於瀋陽市大紅袍胡同的東三省陸地測量局,將庫存的我國東三省及遼寧測繪部門測繪的1:50000地形圖426幅、1:200000地形圖82幅、地圖底版2萬多張全部擄走,送交日軍參謀本部。1931年11月,日軍陸地測量部派出兩名大尉,到中國東北實地對照,經修正後編繪出1:100000的軍用地圖。

我曾在蘭州街頭看見一戶商店糊窗戶的紙竟然是一幅日本的軍用地圖,上面正是甘肅酒泉的地形。那裡的地形圖又怎麼會被日本人拿到的呢?我到日本參加外邦圖研究會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時,發現了一本《外邦兵要地圖整備》。這是一本登記冊,其中記錄日本人在侵華戰爭中搞到的中國軍用地圖,其中最多的一次是1937年攻佔南京時搶走的南京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所藏地圖。其中1:50000、1:100000、1:200000各地地圖應有盡有。那時我國測繪一幅地圖非常困難,都是一步一步測、一點一點畫出來的,結果幾乎全部留給日本人了。這幅甘肅酒泉1:100000的地形圖應該就是那時被日本人搶去的。

▲在鄭州發現的日軍侵華軍事地圖

錯誤地圖讓中國軍隊打了勝仗

20世紀30年代,我國的測繪技術還不十分先進,地圖中還存在一定的錯誤。岡村寧次曾這樣評價他所盜取的地圖;「這份地圖錯誤很多,在前線到處都可以聽到對地圖的批評。」宮崎周一也說:「由於局部(特別是距主要道路較遠地區)不夠精確,也曾為作戰帶來一些差錯。」

軍用地圖的錯誤,抗戰中的八路軍也發現了。赫赫有名的神頭嶺伏擊戰是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於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縣至涉縣之間,邯(鄲)、長(治)公路上進行的一次對日伏擊戰。戰前,該師三八六旅指揮員開會在地圖上研究選擇戰場。從十萬分之一地圖上看,神頭嶺是個伏擊日軍的理想之處。那裡有一條深溝,公路從溝底通過,兩側山勢陡峻,既便於隱蔽部隊,也便於出擊,整個邯長公路線上似乎再也沒有比這裡更理想的伏擊戰場了。旅長陳賡問身邊的指揮和參謀人員:「神頭嶺的地形誰看過?」無人作答。陳賡笑著說:「這不是紙上談兵嗎?劉伯承師長常講『五形不定,輸得乾乾淨淨』,靠國民黨的老地圖吃飯,要餓肚子啊!我看,會暫時開到這裡,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結果到現地勘察發現,地形與地圖不符:公路並不在溝底,而是在一條幾公裡長的光禿禿的山梁上,路兩側地勢比公路略高,沒有任何隱蔽物。幾經琢磨,陳賡還是決心在這看似不適合伏兵的地域出其不意地打個伏擊戰。此戰最終殲滅侵華日軍1500餘人,沉重地打擊了入侵晉東南地區日軍的囂張氣焰,破壞了敵人交通運輸線,有力地策應了我一一五師在晉西地區的作戰行動,鉗制了日軍向黃河南岸和西岸的進攻。

因地圖的錯誤致使日軍失敗的另一個典型案例是,1938年,日軍第一〇六師團一萬餘人鑽入中國第九戰區一兵團司令官薛嶽布置的反八字口袋陣。日軍使用的是「支那派遣軍參謀部」複製中國測繪的1:100000德安地形圖,並且由於地下鐵礦磁力的幹擾,日軍指北針失靈了。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載:「地形的交錯複雜和地圖的不準確,加之夜間行動有霧氣等原因,連自己隊伍的位置都認不出來。」「天氣轉晴,通過飛機偵察,弄清了師團位置,其結果師團推測的位置和實際地點約偏南十公裡。」此戰,時任一五三旅旅長的張靈甫打出了「悍將」之名,日軍第一〇六師團近萬人幾乎被中國軍隊全殲。

直到1945年無條件投降之前,日本還在不停地對我國地形進行盜測。日本無條件投降60多年後,日本學者、大阪大學教授小林茂的《外國地圖——日本帝國的亞洲地圖》一書中醒目地表示,日本測繪的外國地圖為「戰爭和殖民地統治的工具」。

(作者系寧夏人民政府參事、國防大學兼職教授)

——摘編自《縱橫》2017年第六期

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當時,繳獲的日本軍用地圖範圍非常廣,可以覆蓋整個中國領土;數量也非常大,幾乎每一個團都可以配一幅完整的中國地圖。」  長沙地區處於中國的腹地,為什麼日軍能夠弄得一清二楚?日軍的這些軍用地圖到底是怎樣繪製出來的?這項龐大的工程是怎麼完成的?成洋說,這至今還是一個值得研究、有待破解的謎。  當時偵察衛星還沒有發明,飛機高空攝影技術也十分幼稚。
  • 濟南老地圖見證日軍罪行:為侵華準備了將近60年
    當時,他接到一個任務,為了加強對辦事處轄區的管理,要求繪製一份轄區內的地圖。這可給年輕的張化文出了一個難題,當時剛剛度過三年自然災害,各方麵條件很差,也沒有合適的地圖參照,這可怎麼辦?一天,他去逛山水街舊貨市場,無意中發現了一大兩小三張地圖,這三張地圖都是日軍侵華時期的,這讓張化文眼前一亮,「頓時覺得解開難題有門了!」他用一元錢買下了三張舊地圖,依據這些地圖,他繪製出了轄區內的地圖,完成了任務。
  • 侵華日軍盜測中國地圖,結果畫成這樣讓人震驚
    歷史上日本出於侵略的目的對中國進行過秘密軍事測繪,這個秘密一直深藏於日軍參謀本部和北支那方面軍當年編印的《外邦測量沿革史》和《外邦兵要地圖整備志》等史料之中。而侵華日軍對中國地圖的盜測,也是非常精準的,簡直讓人吃驚!日本對中國軍事偵察的派遣,始於明治5年(1872年),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進行秘密偵察。這些勘測的人等對瀋陽、長春愛新覺羅家族興起的吉林、黑龍江,以及伊犁將軍鎮守之地的地理、兵備、民政、人心傾向,包括語言、貨幣種類、物價高低等進行探察。
  • 嶽陽發現抗戰時期日本軍用地圖
    ,普查人員在古玩市場徵集到一份日本早年軍用地圖,為日軍侵華戰爭再添新罪證。    記者看到,這張日本軍用地圖為彩色印刷,字體均為日文。地圖名為「北支事變明細圖解」,地圖標註「東京日日新聞社發行」和「日·満·露·支·蒙·関係一覧」等字樣,圖長77釐米,寬54釐米。地圖左邊,印有15位當時中國對日作戰主要軍事領導人的照片和姓名,圖上還對每位領導人相對應的軍事管理區域進行了標註。在地圖的右下角,還記錄有中國當時的軍備總數量。在當時屬高度機密資料。
  • 龍王傳說:唐舞麟所犯的致命錯誤,這一個絕對不會得到唐三原諒!
    《龍王傳說》已經完結了,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局可以說如作者所說的一般,半悲不喜,古月娜犧牲自己想要平息人類與魂獸的戰爭,不料唐舞麟見到古月娜將要死去,來一個殉情自殺,最終兩人冰封於極北之地。在龍王的最後兩冊中,唐舞麟可謂是犯了兩大致命錯誤,第一個便是在人類佔優勢的情況下,答應了魔皇三場九對九的比賽,另一個便是最後的殉情自殺;要是這兩個被他父親知道後,第一個可以不追究,但是最後的殉情自殺實屬愚不可及,必然不會得到唐三的原諒。
  • 一課譯詞:無所不用其極
    一課譯詞:無所不用其極 chinadaily.com.cn 2020-10-12 15:41
  • "無所不用其極"用英語怎麼說?
    「無所不用其極」,原意是指盡一切努力,來達到的最高境界。現在表示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含貶義。   例句:   為了博取上級的歡心,他無所不用其極。   He resorted to every conceivable means to win the favour of his superiors.   貪婪的老闆為了攫取利潤而無所不用其極。
  • 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日本在我國古代長期都被冠以「彈丸之地」的名頭,長期都認為日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在古代中國從未把日本看在眼裡,在閉關鎖國政策下,中國並未跟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儘管如此明清時期也僅把日本認為是「流寇」構不成任何威脅。
  • 眉山現日侵華時期軍用地圖 疑特務繪製 蓄謀侵華已久
    原標題:眉山現日侵華時期軍用地圖 疑特務繪製 蓄謀侵華已久 近日,記者在市檔案局見到了該局徵集到的3張侵華日軍詳細繪製的眉山地形地貌軍用地圖的複製件,其中兩幅《眉山》,一幅《新津》。兩張眉山地圖一張明確標註了眉山中心城區位置,並用紅線劃定範圍;一張明確標註眉山的地勢情況,用等高線明確標註丹稜地區的山丘情況,還明確用紅筆將從成都浦江到眉山的公路情況標註清楚;新津地圖則明確標註了丹稜的地形地貌。
  • 徐桂喜:深度解析建文帝所犯三大致命錯誤及其原因
    對於他來說,一切猶如煙火,極絢爛,又極短暫。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他又會如何出手呢?勝算又有幾分呢? 可惜,歷史不可預演,人生都是即興。回顧建文帝與叔叔的較量,雖然,建文帝當時權傾天下,手握重兵,卻屢屢犯錯,導致失敗。
  • 日軍地圖精確詳細,讓國軍感嘆仗沒法打,韓戰美軍仍然在用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軍事地圖繪製方面處於絕對領先水平。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
  • 地圖湃 | 如何看懂一張軍用地圖?(三)
    顏色:地圖上的顏色非常重要,老式軍用地圖一般經常用到下面幾種顏色。磁針北端所指的方向即為磁北,磁北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坐標北也叫圖北,即地圖上坐標縱線所指的方向。接下來,等高線的判讀至關重要。地貌在軍事上是攻防作戰的重要條件,軍用地形圖上主要用等高線表示法來還原立體感。
  • 重溫《蝸居》:說說宋太太,在婚姻裡所犯的一個致命錯誤
    宋太太,跟很多中國傳統女人一樣,顧家,賢惠,隱忍,為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在電視劇裡就可以看到,家裡的大事小事,基本都是宋太太在一手打理。給孩子和丈夫做飯洗衣,輔導孩子功課,接送孩子上學,家裡的人情往來,都是宋太太一手包攬。宋思明在家裡,基本是大撒手的狀態,他們是喪偶式婚姻的典型。
  • 看看日軍繪製的地圖,讓人頭皮發麻!
    日本人非常喜歡隱忍,但一旦動手,就是一擊致命。日本人動了侵略中國的想法後,在克制野心的時候,每年往中國派偵察兵,裝扮成中國人,週遊中國,記錄各地的地形和地貌,再反饋給日本國內。 更重要的是,在這張地圖上所有重要的戰略要塞,以及政府的重要的職能部門,都有明顯的標註。戰爭一旦打響,靠著地圖,日軍就佔據極大優勢,能夠很快佔領城市的戰略要地,控制全城。 在日本人收集的中國每個省的地圖上,每一個重要的城市,連接城市和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捷徑都有標註。本來,中國自己的地圖上沒有這些細節,這些細節,都是日本情報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勘測之後,畫到地圖上的。
  • 「無所不用其極」!知名作家怒批肖戰黑粉,支持正能量
    肖戰是一位正能量偶像,也是無數官媒所認可的正能量藝人,這也是我們喜歡肖戰的原因之一。然而可能是太紅擋了別人的財路,也有可能是太優秀惹來嫉妒,很多人想方設法陷害肖戰,「粉絲錄音」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近日知名作家沈宇松老師對肖戰黑粉的這種行為進行了嚴肅批評,為正義發聲,支持正能量!
  • 日本作戰地圖問世 標要害位置
    [摘要]湖南郴州北湖區檔案局近日發現一張由日本「日の出編輯局編篡」的侵華作戰軍用《支那最新大地圖》,這張地圖反映了日軍侵華時的野心及軍事實力。黃信粼 攝中新網郴州5月26日電(通訊員 黃信粼 記者 徐志雄)記者26日從湖南郴州北湖區檔案局獲悉,該局近日發現一張由日本「日の出編輯局編篡」的侵華作戰軍用《支那最新大地圖》,上面詳細標註了當時中國中東部各要害地理位置,以及國民政府所設無線電臺地點。
  • 讀完《大學》才知道:「無所不用其極」原來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成語,一般都喜歡用在有貶義的地方,形容一個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什麼壞事都有可能做出來。比如說《紅樓夢》裡描寫王熙鳳對待尤二姐時就說:「尤二姐進入賈府後,鳳姐調唆丫頭虐待她,無所不用其極。」
  • 關羽丟失荊州,是因為他犯了四個錯誤,一個比一個致命!
    對此,在筆者看來,關羽之所以丟失荊州,是因為他犯了四個錯誤,並且一個比一個致命!一、關羽驕傲自大,對東吳逐漸失去了防備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關羽率軍北上,圍攻魏國的襄陽、樊城。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呂蒙上書給孫權說:「關羽攻打樊城而留下很多守兵,必定是害怕我襲擊他後方的緣故。
  • 2020年最可惜的高考生,632分上三本,只因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2020年最可惜的高考生,632分上三本,只因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現在高校錄取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在前面的錄取工作中,就已經發生了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今年的高考錄取中,多所985高校投檔線暴跌,甚至有的高校分數線還不足500,雖然不可思議,但不得不說,這些撿漏的考生是非常幸運的,但是對比這些幸運考生,有一名考生的經歷就比較坎坷了
  • 2020年最可惜的高考生,632分上三本,只因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2020年最可惜的高考生,632分上三本,只因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現在高校錄取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在前面的錄取工作中,就已經發生了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今年的高考錄取中,多所985高校投檔線暴跌,甚至有的高校分數線還不足500,雖然不可思議